中秋佳节肝硬化需注意什么
中秋佳节肝硬化需注意什么?中秋佳节亲友聚会,迎来送往应接不暇,或访亲探友十分劳累;或亲友邀请打牌游戏,饮酒、劳累都会造成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加重,那么中秋佳节肝硬化需注意什么,肝硬化患者如何才能过好这个团圆的佳节呢?针对“中秋佳节肝硬化需注意什么”这一问题,专家从衣食住行这几个方面给大家一些建议:
首先,饮食是肝硬化患者最需要注意的,不当饮食也会引发各种并发症,严重者还会造成生命危险。过节聚会美酒、鱼肉免不了的,面对这些美味佳肴,肝硬化病人应该怎么办,在饮食上中秋佳节肝硬化需注意什么呢:
●千万不可喝酒!饮酒会直接伤害肝硬化病人的肝细胞,甚至使肝细胞变性或坏死,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并容易引起出血。
●出现肝昏迷先兆者一定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甚至禁食富含蛋白质的食品,以免引起肝昏迷。
●不能吃辛辣、坚硬食物,辣椒等辛辣食物或过硬的难以消化的食物,容易引起胃黏膜损伤,诱发上消化道出血。
●肝硬化病人应严格控制食盐的摄入量。
其次,中秋佳节不少人喜欢出门走亲访友,在行走方面中秋佳节肝硬化需注意什么:肝硬化患者最好不要出远门,长远的出行会感觉比较疲惫,以免加重肝硬化病情。
再次,还有不少年轻人会趁着中秋、国庆佳节回家看望父母,有些父母上了年纪又患有肝硬化,此时需要注意什么呢,这些肝硬化患者一定要注意休息,亲人难得团聚,通宵聊家常、一起看电视都会打破以往生活规律,而规律性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休息对肝硬化患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中秋佳节肝硬化需注意什么,此时,肝硬化患者不要因过节而改变自己的作息习惯,要保持合理的休息。
最后,中秋佳节已处于秋天了,天气也渐凉,中秋佳节肝硬化需注意随时添加衣服,免得着凉、感冒。一些活动也应照常参加,如散步、做保健操、太极拳、气功等,活动量以不感觉到疲劳为度。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如并发腹水、感染、上消化道出血时应绝对卧床休息。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肝纤维化病有何症状12509
- 02. 肝纤维化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呢?8551
- 03. 肝病患者食用动物肝脏需注意11589
- 04. 肝炎病人宜荤素搭配 方可满足必须营养物质7419
- 05. 患上肝炎怎么办13638
- 06. 肝炎患者在饮食上的注意事项7436
热门阅读
- 01. 轻度脂肪肝能恢复吗?脂肪肝要控制每日热量
- 02. 肝炎患者饮食须知
- 03. 乙肝感染后不治疗会发展成肝硬化?
- 04. 你知道酒精肝的并发症吗?
- 05. 年轻白领成脂肪肝新宠
- 06. 肝血管瘤三大危害
- 07. 体重减轻是肝硬化早期多见症状 警惕肝硬化早期的8个信号
- 08. 肝炎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 09. 丙肝都有哪些先兆症状 右上腹出现不适要小心
- 10. 专家提示:健康杀手丙肝潜伏长无疫苗预防(图)
图片推荐
生活中三类伤肝食物需慎用
生活中三类伤肝食物需慎用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解毒器官,我们吃的食物和药物都是通过肝脏进行解毒代谢的,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注意饮食就会增加肝脏的解毒负担,因此生活中三类伤肝食物需慎用,下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
怎样鉴别黑心医院?
近些年来,医疗骗子比较多,不少患者由于急病乱投医,没有选择正规的医院去治疗,而被黑心医院所坑骗,不但病没治好,还被诈光了钱财。因此,为了提高患者的防范意识,谨防被骗,肝病医院给大家介绍几种辨别黑心医院
家有乙肝患者应注意什么?
家有乙肝患者应注意什么?众所周知,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因此,当家中油乙肝患者时,应积极做好预防措施,避免感染乙肝。那么,到底,家有乙肝患者应注意什么?对此,我们请肝病医院专家来详细
肝痛是什么原因?
网友咨询:我是乙肝患者,最近这段时间总感觉肝痛,是不是病情严重了,会不会是肝癌呀?肝痛是什么原因?针对网友提出的问题,我们请肝病医院的焦主任为我们详细解答。 焦主任告诉我们,肝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脾大的危害?
脾大的危害?脾大可谓是临床常见体征之一,且绝大多数都是由某种疾病造成的,故大家及时了解“脾大有何危害”,对疾病的自我重视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那脾大的危害有哪些呢? 脾大的危害?肝病医院专家表示:脾大
侨康丙肝公益诊疗活动 新药及检查免费送 助力丙肝患者康复在行动
丙型肝炎病毒(HCV)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8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
80后小伙肝肿大到顶半个肚子
一顿能喝13瓶啤酒,还能连着喝好几顿,因为常年饮酒,一名32岁的白领患上了酒精肝和肝腹水,肝大到医生都头一次见,医生提醒,饮酒能刺激和损害肝脏导致干细胞坏死,肝炎患者只要不痊愈就应该终生戒酒。 32
庄辉:乙肝病毒携带者当幼师不会对孩子构成威胁
对于允许乙肝携带者当幼儿园老师这个规定,庄辉院士明确表示赞同。即使幼儿园老师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也不可能通过血液、母婴和性进行乙肝病毒传播,对幼儿园的孩子不会构成威胁。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