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歧视已影响国家发展
肝病患者所受身心伤害远远超过病毒本身危害,携带乙肝病毒的大量优秀人才得不到施展才能的舞台
在3月3日开幕的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中国农工民主党提出了一个名为“规范乙肝检测,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党派提案。该提案提出,社会需正确看待乙肝感染者,消除对他们的歧视。
正如提案所讲,乙肝患者不仅有来自身体与经济上的压力,更有社会歧视的压力与心理上的困惑。
在全国慢性乙肝治疗进展研讨会召开期间,我国著名的肝病防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刘耕陶研究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就乙肝歧视、虚假肝病治疗广告、我国首部《肝病防治指南》及乙肝防治等一系列问题发表了看法。
攻克肝炎与攻克艾滋病 同等重要
记者:刘院士,这次研讨会是在一个什么样的背景下召开的呢?
刘耕陶: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个肝炎大国。中国是世界上乙肝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乙肝病毒携带者大约有1.2-1.5亿人,这还是十年前的数据。
但就目前来看,国内外对肝炎的治疗研究都没有找到理想的突破口。肝病的防治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医疗、文化、经济的发展。“十一五”科技规划已把攻克肝炎列为与攻克艾滋病同等重要的计划。如何集思广益,把乙肝防治这个难题攻克下来,就成了科研界目前的一个迫切问题。
“乙肝歧视”已成社会病 误国误民
记者:现在很多肝病患者在升学、就业等方面都遭遇到不公平待遇,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刘耕陶:虽然国家公务员体检标准明确规定,乙肝病毒携带者和小三阳患者,可以正常就业,但现实中仍有很多部门不予接收。肝病已经演变成一种严重的“社会病”,社会对肝病患者的歧视是非常不应该的,我要为肝病患者鸣不平!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很多部门在招生、招聘时,都会拒绝肝病患者,比如公务员招聘、大学生、研究生招生,这就是对肝病患者的一种歧视。其实,表面抗原阳性的人,可能病毒与免疫细胞几十年相安无事,不会发病。
中国有1亿多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很多都是很优秀的人才。社会不给他们施展能力的舞台,将是巨大损失。曾经有一位学生报考我的博士研究生,在30多个考生当中成绩最好,却因被检查出澳抗阳性而被拒绝接收。尽管我亲自申请想要接纳这个学生,但医学科学院没有批准,最后这个学生去美国了。我为中国又损失一个医学人才而惋惜。
现在,社会大众对艾滋病患者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却为什么非要将肝病患者排斥在外呢?政府应该从政策上大力支持肝病患者,尽力消除社会大众对肝病患者的歧视心理。
虚假小广告误导求医者 影响治疗
记者:社会上现在有关治疗肝病的虚假广告铺天盖地,应该如何引导患者正确用药呢?
刘耕陶:中国的肝炎患者很多,而真正有效的治疗药物不多,这就使不良药商摸准了患者求医心切的心理,钻空子大发横财。加上肝炎科普力度不够,很多人并不真正了解有关肝炎的知识,只好跟着广告吃药。而这些广告上的药,很多都没有经过国家临床验证疗效以及副作用,没有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虚假肝病广告已严重影响到正规的肝病治疗。
政府应该控制医药单位的广告宣传,允许在医疗专业媒体上做广告,但禁止在大众媒体上做广告,以免误导大众。国家相关部门要在药品生产审批环节上设立标准,严格把关,对那些没有疗效或是夸大疗效的,不予批准通过。
规范治疗也要规范“态度”
记者:对如何改变肝病患者遭遇不公平待遇这一现状,您有何建议?
刘耕陶:改变对肝病患者歧视的关键,不是躲闪不是回避,而是政府应该积极立法,明确强调对肝病患者的支持态度,加大宣传力度,正面引导社会要对肝病患者持接纳态度,普及各种肝病基础知识,从根本上消除歧视的土壤。
记者:有人说,现在医疗项目最好赚钱的就是肝病和性病。这次《肝病防治指南》的出台,是不是在这样一个医疗背景下进行的?
刘耕陶:这是主要原因之一。《肝病防治指南》不仅规范防治,更是要改变人们对肝病防治的认识与观念。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只有19%的慢性乙肝患者进行了正确的抗病毒治疗,这个比率偏低。再有,长期以来,业界对于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患者最重要治疗的观点还没有深入人心,包括患者和医生都是如此。第三就是我们国家传染病学界、肝病学界的从业者需要这个指南。
乙肝并不可怕预防相当简单
记者:现在不少人“闻肝色变”,慢性乙肝的传播真的那么可怕吗?
刘耕陶: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错误观念和偏见。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就是经血和血制品、母婴、破损的皮肤和黏膜及性接触传播,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
社会对肝病,特别是乙肝病人的歧视,主要原因还是对肝病知识的匮乏,对肝病的传染途径、严重性等没有弄明白。
记者:广东是肝病大省,您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哪些呢?
刘耕陶:广东的肝病发病率高达17%,是全国肝病发病率最高的省份。造成这种局面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以前乙肝疫苗接种工作贯彻不彻底,很多地方特别是农村,95%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母亲将乙肝病毒传染给了自己的孩子。而事实上,只要在孩子刚出生时就打乙肝疫苗加高价免疫球蛋白就可避免。其次,广东外来流动人口非常多,为乙肝的防治工作带来重重障碍;还有就是广东的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乙肝病毒的繁殖培养;广东人特殊的生活饮食习惯,也是乙肝高发的原因之一。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等于患了肝炎吗?13258
- 02. 解读:肝炎的6大误区9348
- 03. 乙肝病毒基因检测藏猫腻 “升降自如”为骗钱9055
- 04. 肝功能受损吃什么食物 这些东西帮助修复肝脏12290
- 05. 肝胆管结石有哪些症状11656
- 06. 急性肝炎会转为慢性吗 出现这些症状需要留意12322
热门阅读
- 01. 警惕时尚“惹”来肝炎传染
- 02. 治胖肝 心理+社会两手抓
- 03. 乙型肝炎该怎样预防呢?
- 04. 乙肝患者警惕这些肝硬化症状
- 05. 乱吃补药肝坏死
- 06. 酒精肝治疗方法关键在戒酒
- 07. 肝区痛检查项目?
- 08. 大三阳病人喝酒会出现哪些病发症
- 09. 丙肝早期症状如何辨别 丙肝更容易转变为肝癌
- 10. 高雄一女子为圆癌末父亲梦在病房举行婚礼
图片推荐
.www红色一片在线观看视频,.www红色—集片免费观看完整版私人影院
.www红色一片在线观看视频,.www红色集片免费观看完整版私人影院。www红色一片是最近很火爆的一款免费在线看福利大片神器,各种精品优质高清影视资源任你看,让你看了就停不下来。在.www红色一片上你
意大利科学家证实咖啡有助治疗非酒精性肝病
据法国健康杂志《TOPSANTE》报道,日前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国际肝病会议上,来自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的研究报告指出:经常饮用咖啡或可使肠壁渗透性减弱并可能有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同时,在某些情
武汉22岁大学生割肝救母 称“只要妈妈在什么都值得”
22岁的钱瑞搀着母亲朱春仙,走出武汉协和医院大门。过去的37天,母子俩一起度过了一场生死考验。来自儿子60%的健康肝脏,正在朱春仙体内重生。 用我的肝吧,我怕妈妈等不起 朱春仙今年52岁,家住武汉
乙肝病毒携带者转阴几率大吗?
车女士、王先生、李先生都是今天在门诊上,被检查出来的乙肝人群,他们都属于乙肝病毒携带状态,但是他们都比较关注转阴问题,能不能转阴?如何转阴?比了解病情现状还关心,可以看出大部分乙肝人群的心声,那究竟乙
乙肝病毒等感染孕妇的围生期管理研讨班在华侨医院举行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高发区, 母婴传播是HBV感染的主要途径,近年来,妊娠合并重症肝炎已成为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由于临床筛查手段的普及,妊娠合并 TORCH 感染发生率有所
配偶患“乙肝” 离婚有理?
“无论生老病死,无论贫富贵贱,你都愿意与她(他)不离不弃吗?” 婚后,当你发现配偶患有重大疾病时,应该互相照顾、患难与共,还是要单方面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大难临头各自飞”? 近日,同安区法院受理
乙肝潜伏期的特点?
乙肝潜伏期有哪些特点?因乙肝病毒感染后,人体并不会马上有所不适,而是多会潜伏一段时间,不宜被感染者所察觉,故大家及时了解“乙肝潜伏期的特点”,对乙肝的自我检测是十分有益的,那乙肝潜伏期有哪些特点呢?
李小毛:合并重型肝炎产妇更适合剖宫产加子宫切除
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病情复杂,发病急,进展迅速,短期内即可出现多种并发症,病死率高,一旦病情发展到晚期,治疗效果不佳,而且预后差,早期识别并及时运转是现阶段降低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病死率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