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肝病知识肝病症状 → 脂肪肝患者要小心糖尿病威胁举报

脂肪肝患者要小心糖尿病威胁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9.1.4       浏览: 11236次

  糖尿病是终生疾病,患者要承担精神和肉体双重痛苦,家庭和国家都要付出巨额医疗费用,尿毒症让很多家庭因病致贫,家破人亡。国家卫生部2007年提出了《糖尿病防治纲要》,令人遗憾的是,效果并不理想,这是为什么?因为最容易发生糖尿病的人(高危人群)没有真正认识糖尿病,就不可能有自觉的行动。

  什么人最容易发生糖尿病?绝大多数发生糖尿病的人属于三类:脂肪肝,血脂高,50岁以上。只要对这三类人进行健康教育,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就可以大幅度降低糖尿病发病率。

  首先,要知道为什么会发生糖尿病?糖尿病的病根在哪里?

  糖尿病的病根是胰腺功能逐渐丧失,确诊糖尿病时,大约50%的胰腺功能已经丧失。所谓胰腺功能丧失,就是胰岛细胞死亡,确诊糖尿病时,一半的胰岛细胞已经死亡。这种死亡的胰岛细胞不可能再活过来,所以糖尿病无法治愈。随病程延长,存活的胰岛细胞还在不断死亡,死亡的胰岛细胞越来越多,存活的胰岛细胞越来越少,当90%的胰岛细胞死亡,吃药就不可能控制血糖,只能大剂量注射胰岛素。

  既然知道糖尿病的病根是胰岛细胞死亡,如果能有效阻止胰岛细胞死亡,就能预防糖尿病。那么,胰岛细胞为什么会死亡?

  经常有某某英雄人物累死在工作岗位上的消息,其实,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极限的,如果超出了极限,生命就会死亡。胰岛细胞也是如此,绝大多数人胰岛细胞是累死的,只有不足5%的人是因为病毒或其他因素。

  如果用“披肝沥胆”来形容肝脏的忠心,那么,“鞠躬尽瘁”这个词只能属于胰岛细胞,胰岛细胞恪尽职守,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人体血糖的调节主要依靠胰腺,胰腺分泌的胰岛素的主要作用就是降血糖。在胰岛细胞上有一个非常敏感的装置,随时监测血液中糖含量,只要糖含量一旦超过正常范围,胰岛细胞就立即启动分泌功能,开始分泌胰岛素,直到把血糖水平降到正常范围,才能停下来休息,否则,就会一直不停地工作。如果血液中糖含量总在较高水平,或者某种因素要求胰岛细胞增加供给胰岛素,胰岛细胞就会拼命不停地工作,直至受伤、牺牲。

  那么,什么人血糖总是处于高位水平?或者在什么条件下,要求胰岛细胞增加分泌胰岛素?前者是脂肪肝患者,后者是老年人。

  脂肪肝患者血糖总是在高位水平,是由肝脏的功能所决定。人每天吃三顿饭,而脑细胞、心肌细胞等全身的细胞每时每刻都需要营养,而自身并没有储存营养的能力,因此,人体必须有一个库房,储存营养,饭后根据需要把营养持续供给全身,这个库房就是肝脏。吃饭时,肝细胞要把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糖)转化成糖原,在肝脏内储存起来。饭后再逐渐把糖原转化成糖,释放到血液中,供给全身细胞。脂肪肝患者,由于肝内堆积了大量的脂肪,在肝细胞内外有大量的脂肪挤压在一起,肝细胞被挤压变形,或者物质进出的通道被堵塞,就使肝脏既不能有效转化糖原,又不把糖原更多地储存起来,肝内脂肪越多,肝脏转化和储存糖原的的功能受到影响越严重,食物中大量的糖都不能被转化,只能留在血液里,使血糖很长时间停留在高位水平,迫使胰岛细胞不停地分泌胰岛素,长此以往,胰岛细胞一个一个累死。我国每3—4个脂肪肝患者,就有1人发生糖尿病。

  为什么很多老年人没有脂肪肝也发生糖尿病?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随年龄增长,人体细胞的各项功能都在不断衰减,细胞利用胰岛素的能力也在下降,使胰岛素的利用率降低,消耗量增加,发生了糖尿病。比如年轻时,细胞对胰岛素的利用率达到100%,而50岁以后,对胰岛素的利用率只剩下50%,很显然,假如年轻时胰岛细胞分泌50个单位的胰岛素就能满足机体需要,现在必须分泌100个单位胰岛素才行,由于胰岛细胞的数量不能增加,只能靠延长工作时间来分泌更多的胰岛素,长时间超负荷工作,胰岛细胞也被活活累死。

  事实上,糖尿病人都是胰腺功能残疾人。既然绝大多数人胰岛细胞是累死的,只要能减轻胰岛细胞的负担,就能预防糖尿病,而且,对糖尿病人来说,减轻胰岛细胞负担,也是控制糖尿病发展速度的最有效措施。

  有效预防糖尿病,脂肪肝人群必须尽快消除肝内脂肪,恢复肝脏的转化和存储功能。近年来,有一种消除脂肪肝的纯中药产品脂甘舒,受到很多脂肪肝患者推崇。据查,这个产品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保健食品,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组织人体试验,效果应该是肯定的。有些人吃脂甘舒后,酒量增加,应该是肝脏分泌的一种解酒酶数量增多。

  由于衰老引起的糖尿病能不能预防?当然可以。虽然生老病死的规律不能违背,但可以控制衰老的速度。50岁以后的人,只要提高胰岛素利用率,就能减少糖尿病。提高胰岛素利用率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快速走路,增强细胞活力,细胞活力提高了,胰岛素利用率就会提高,胰岛素抵抗就会降低。

  高脂血症患者发生糖尿病主要是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是糖脂代谢互相影响,食物中有很多糖需要由肝脏要转化成脂肪供给全身细胞,如果血液中有很多脂肪,这种转化受到抑制,就有很多的糖不能被及时转化,而是留在血液里,血液中糖含量长时间处于较高水平,胰岛细胞就要更多分泌胰岛素,结果累死,发生糖尿病。另一方面,高脂血症患者更容易发生脂肪肝,30%—40%的高脂血症患者都有脂肪肝,这就使高血脂成为糖尿病的间接致病因素。

  降糖先降脂是糖尿病治疗的一条原则。如果糖尿病人血脂异常,有高脂血症,降脂是降糖的先决条件,否则,血糖很难得到有效控制。

   更多脂肪肝文章推荐:

   脂肪肝自测 轻度脂肪肝的症状表现你清楚吗?

   为你揭秘导致脂肪肝的4个神秘“面具”

   脂肪肝的发病人群和治疗的三大原则

标签:脂肪  患者  要小  要小心  小心  糖尿病  威胁  
图片推荐
    24岁女白领常加班熬夜 乙肝拖成肝癌晚期去世

    24岁女白领常加班熬夜 乙肝拖成肝癌晚期去世

    3月18日是第16个全国爱肝日。来自市肿瘤防治办公室数据显示,我市近些年肝癌发病率逐年增加,并呈年轻化趋势,好发于40多岁的男性,男女比例约为5:1。  我曾经接诊过一名24岁女白领,她平时上班拼命,
    如何给肝脏排毒?

    如何给肝脏排毒?

    肝脏是机体解毒、代谢的器官,而我们平时饮食和生活不注意,就会给肝脏带来很多毒性的垃圾,因此经常给肝脏排排毒,对机体健康是有益的,那如何给肝脏排毒?  肝脏排毒的方法有很多,合理的饮食调理、充足睡眠、中
    肝病防治基金会 成立嘉义分会

    肝病防治基金会 成立嘉义分会

    肝病被喻为「本土病」,台湾平均每40分钟就有1人因肝病而过世,为此肝病防治学术基金会今天成立嘉义分会,提供肝病筛检及防治。  肝病防治学术基金会嘉义分会,今天在嘉义基督教医院新门诊大楼5楼成立,由嘉基
    究竟怎样看待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究竟怎样看待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 骆抗先教授  “我爱健康”先生引用了准确的资料,做出了比较准确的分析。因他自己和姐姐是慢性乙肝携带者,所以非常关注这一问题,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他曾经读过不少资料。非医学专业人士
    奥多姆飞机上醉酒 喝酒小心脂肪肝

    奥多姆飞机上醉酒 喝酒小心脂肪肝

    十个人中七个会喝酒,酒虽然是社交中必不可缺少的,但是喝酒不宜过多。喝多容易醉,而且又伤身。下面详细去了解一下醉酒的危害。  奥多姆飞机上醉酒  据网站报道,奥多姆近日在飞机上喝酒呕吐,从而导致航班延误
    山东公布非法疫苗被查封名单 含狂犬病乙肝疫苗

    山东公布非法疫苗被查封名单 含狂犬病乙肝疫苗

    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昨日公布了警方侦破的庞某等非法经营疫苗案件涉及的疫苗名单,包括疫苗12种、免疫球蛋白2种、治疗性生物制品1种。  3月20日,经对警方提供的查封疫苗品种清单进行核实,实有疫苗1
    丈夫发现妻子患乙肝后要离婚

    丈夫发现妻子患乙肝后要离婚

    最近,一对夫妻闹离婚,原因是丈夫通过妻子的体检单发现妻子有乙肝,而且一直隐瞒着自己。  王女士在体检中查出携带乙肝病毒,被丈夫李先生诉至法院要求离婚。近日,顺义法院审理了此案。  李先生称,他和王女士
    共餐、握手、接吻会传染乙肝病毒吗?

    共餐、握手、接吻会传染乙肝病毒吗?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 骆抗先教授  体液会传播乙肝病毒吗?  血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能传播乙肝病毒,故乙肝病毒是血液病毒,在美国乙肝也是一种性病。  除此之外,“大三阳”慢性乙肝病毒携
你是怎么知道肝囊网的?
  •   
  • 联系QQ 在线留言
    文章调用
    保存到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