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门脉高压一例
患者,女性,33岁,山西高平人,因发现左上腹部“包块”,B超证实为脾大4年于2007年8月30日入院。 既往10年前患桥本甲状腺炎,经丙硫氧嘧啶及中药治疗,目前为亚临床甲减,余无特殊病史。查体:神清语利,慢性病容,皮肤巩膜无黄染,未见肝掌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甲状腺Ⅱ度肿大,未闻及杂音。心肺无异常。腹平软,未见腹壁静脉曲张,无脐疝,无胃肠型及蠕动波,肝未及,脾甲乙线 3 cm,表面光滑,质韧,无触痛。Murphy征(-),移动性浊音(-),肠鸣音3次/分,双下肢无水肿。
入院查血常规:WBC 1.52×109/L,RBC 3.85×1012/L,HGB 112 g/L,PLT 51×109/L;肝功能:ALT 13 U/L,AST19 U/L,ALP 57 U/L,GGT 14 U/L,TP 69.9 g/L,ALB 44.4 g/L,GLO 25.5g/L,TBIL10.1μmol/L,DBIL 4.6μmol/L,IBIL 5.5μmol/L,CHE 5.27KU/L。PT 13.7 s(11-14s),PTA 81.2%。尿常规、便常规正常。乙肝五项及丙肝抗体均为阴性,病毒九项(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单纯疱疹病毒Ⅱ型、腺病毒3型、腺病毒7型、腺病毒11型)IgM抗体均为阴性。血清铁+总铁结合力正常,血清铜蓝蛋白正常、尿铜为 104μg/24h,眼K-F环阴性。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各项正常,ENA抗体各项均阴性,抗核抗体1:80,抗平滑肌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阴性。甲状腺功能及抗体:T3 1.40 ng/ml,T4 8.14μg/dl,FT3 3.12 pg/ml,FT4 1.04 ng/ml,TSH 5.740 U/ml;TPOAb 600 IU/ml, TGAb 484 IU/ml。
腹部B超:脾大,门静脉、脾静脉增宽。胃镜:中度食管静脉曲张,慢性浅表性胃炎。甲状腺超声:甲状腺两侧对称性肿大,峡部增大。腹部CT: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大(见图3)。
肝穿活检:活检部位可见9个小汇管区(部分不完整)及少数终末支,间质多有纤维化,炎症不显著,其中小动脉,小胆管清晰,小胆管数目稍有增多,但多缺乏相应口径的门静脉,少数终末汇管区可见门静脉支扩张,突向肝实质,肝实质内未见明显病灶,少数中央静脉及部分邻近肝窦轻度扩张,未见肝硬化。病理诊断肝门脉纤维化(特发性门脉
高压)。
诊断分析
患者为青年女性,脾大、脾功能亢进4年,外院胃镜示中度食管静脉曲张,肝功能各项均正常。腹部CT示门脉高压征象,而肝硬化不明显,无门脉栓子,无胰腺、胃肠道及门脉系统邻近病变。相关病因学检查依次排除嗜肝及非嗜肝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代谢性肝病等,既往无饮酒史,无疫畜疫水接触史,用药史与本病关系不密切,故本病例为无肝功能损伤的单纯性门脉高压,考虑特发性门脉高压可能,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行肝穿刺活检。肝活检组织可见间质纤维化,肝实质炎症坏死不明显,门静脉数量相对减少,中央静脉及部分邻近肝窦扩张,支持特发性门脉高压的诊断。
讨论
特发性门脉高压(Idiopathic Portal Hypertension),又称非肝硬化性门脉纤维化、肝内门脉硬化症、肝内门静脉闭塞、班替氏综合征等。大多数有脾大、贫血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腹水,很少有蜘蛛痣,肝功能大多正常,少数
可轻度异常,但到晚期可发生肝功能衰竭。本病在印度和日本发病率较高,据报道占日本外科门脉高压手术的34.10%,在印度为25.00%。发病可能与肝内门静脉和血窦内皮细胞的损伤与感染,砷、氯乙烯、硫唑嘌呤、6-巯基嘌呤中毒等因素有关。并且常和 SLE、系统性硬化症、混合结缔组织病、桥本甲状腺炎、雷诺氏病、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等并发,故认为与自身免疫相关。
本病肝功能基本正常,诊断需考虑到与下列非肝硬化引起的门脉高压鉴别:①先天性肝纤维化: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伴肾囊肿、肺气肿。本病多在 10岁以内即出现肝脾大及门脉高压症,肝功能基本正常。组织学可见肝汇管区门静脉周围纤维组织增生明显,汇管区增宽形成粗细不等的纤维条带穿插在肝实质内;肝小叶结构尚存在,无明显肝细胞坏死及再生;门静脉分支减少、闭塞或狭窄,肝内胆管扩张,可见小的囊肿和增生;②Budd-Chiari综合征: 由血液病、肿瘤、妊娠和感染等导致的肝静脉或肝段下腔静脉阻塞引起的门脉高压症,常见临床表现为肝肿大、腹水、腹壁静脉曲张、下肢水肿和脾肿大等,肝功能基本正常,大多数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血流图或血管造影可确诊;③
肝小静脉阻塞疾病:由肝小叶中央静脉和小叶下静脉损伤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而产生,常见于恶性血液病或实体瘤行大剂量化疗和(或)放疗后,尤其是骨髓移植术后患者。常表现为黄疸、腹痛、肝肿大、腹水和体重增加。组织学见肝小静脉阻塞、偏心性狭窄或硬化和第三带肝细胞坏死及肝窦纤维化可确诊;④门脉海绵样变性:是肝门部或肝内门静脉分支慢性部分性或完全性阻塞后,门脉血流受阻引起的代偿性侧支循环或阻塞后再通。临床可表现为反复消化道出血,脾脏轻度或中度大,肝功能基本正常,超声和腹部CT为主要诊断手段;⑤区域性门脉高压:因脾静脉周围局部受压引起,80%以上由胰腺炎症和肿瘤占导致。胰腺疾病、胃底静脉曲张、脾肿大和肝功能正常为其四大特征。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胰腺炎症或占位、脾静脉阻塞和扩张,而门静脉基本正常;⑥非肝硬化性肝脏实质病变:血吸虫病、结节病、结核病、淀粉样变性、肝脏良恶性结节、肝多囊病、暴发性肝炎和急性妊娠期肝炎等。可能因直接压迫门静脉及其分支导致门脉高压。
诊断标准和方法:参考日本1993年修订的标准,有以下几条可考虑本病的诊断:①有脾大、贫血和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②能除外已知原因的肝硬化、肝外门静脉阻塞和肝静脉阻塞、血液病、先天性肝纤维化;③超声检查提示脾静脉、门静脉增宽;④经皮门脉造影见门脉中小支走行异常和分支异常,肝外门静脉无阻塞;⑤门静脉压升高,肝静脉嵌塞压正常;⑥腹腔镜检查可见肝表面不平,但无肝硬化表现;⑦组织学可见门脉末梢支破坏,伴有间质纤维化。
治疗方案和预后:主要针对消化道出血和脾大脾功能亢进治疗,可采用内镜、放射介入或手术治疗。本病预后较肝硬化好,确诊后10年存活率77 %,50%患者从出现临床表现开始,生存期可达25年。
经验
1.特发性门脉高压的诊断是排除性诊断:需排除已知原因的肝硬化和各种可引起非硬化性门脉高压的疾病。本病病理虽无特异性表现,但肝活检对排除肝脏原发病变引起的门脉高压有重要价值,且结合临床,有经验的病理医师可提供较明确的病理诊断。故临床怀疑本病的患者建议行肝穿刺活检。
2.门脉高压是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但并非所有的门脉高压都是肝硬化的结果,临床诊疗过程中需注意避免先入为主,应细致分析临床资料,以防误诊漏诊。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TIPS术对抗门脉高压症7949
- 02. 门脉高压的手术治疗9224
- 03. 门脉高压症是怎样产生的?8015
- 04. 门脉高压症有哪些临床表现?8237
- 05. 门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7917
- 06. 门静脉高压症的中医治疗7954
热门阅读
- 01. 多发肝囊肿的相关病理
- 02. 乙肝小三阳如何养胃
- 03. 酒精肝患者全身乏力怎么治疗
- 04.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乙肝疾病的出现
- 05. 抓住乙肝抗病毒的最佳时期——青少年期
- 06. 患有肝炎的患者在饮食方面有哪些原则
- 07. 肝炎燎原之势来袭 如何逃离肝炎这张“蜘蛛网”
- 08. 乙肝携带者应做到“六不要”
- 09. 儿童甲肝的预防调理
- 10. 有什么不良的生活习性会导致酒精肝的发生?
图片推荐
乙肝孕妇适合哪种分娩方式?
乙肝孕妇适合哪种分娩方式?因孕妇分娩方式,通常有自然分娩和剖宫产这两种分娩方式,故在临床很多乙肝孕妇都纠结与-该选择哪种方式分娩,那哪种分娩方式最适合乙肝孕妇呢? 乙肝孕妇适合哪种分娩方式?专家表示
乙肝患者如何预防肝硬化?
乙肝患者如何预防肝硬化?在肝硬化患者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慢性乙肝发展而来的,但并不等于是乙肝就一定会形成肝硬化,相对来说,慢性乙肝性肝炎患者发展肝硬化的比率比一般人高,那么应该如何预防呢?乙肝患者如何
足球大小包虫囊手术成功取出 华侨医院治愈罕见肝包虫病
近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成功为一例25岁肝包虫病患者做了包虫囊切除手术,干净完整地取出左右肝叶两个包虫囊,大小分别为16X20cm和8X7cm,称得棘球蚴重达2.1斤,是南方地区罕见
多学科协作 为肝癌病人量身打造最适合的诊疗方案
广东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肝病发展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是许多肝病患者担忧的问题,据统计,临床上有80%的肝癌都是从乙肝发展而来的。肝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到医院就诊的病人多数是肝癌晚期,
乱服“秘方”危害健康——易伤肝
大街小巷各类小招贴广告,其中甚至有很多自诩为秘方。有的人病急乱投医,认为从这种小招贴中可以学到秘籍,却发现亲身尝试后对身体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李女士年轻貌美,原本满头黑发却在近年间变白不少而且还在逐
导致消瘦的原因
导致消瘦的原因?这个问题并不陌生,身边很多人身体很消瘦。有的病理引起的,比如说胃肠道吸收不好,有胃炎等疾病。有的是由于患者自身引起的,不爱吃饭挑食等。导致消瘦的原因有哪些?下面请肝病医院专家为大家做详
新闻联播用了18年的片头换了!你注意到了吗
新闻联播用了18年的片头换了!你注意到了吗?新闻联播用了18年的片头换了怎么回事,改版后的新片头什么样?《新闻联播》7月18日起重磅改版,首次启用全新的16:9高清片头,首次全流程实现时政新闻的16:
乙肝DNA转阴是治愈了吗?
网友咨询:我是乙肝大三阳患者,e抗原、DNA强阳性,因转氨酶异常升高,用抗病毒治疗几个疗程后,复查发现DNA转阴,e抗原也转阴了,很是高兴,是不是我的乙肝治好了呢?乙肝DNA转阴是治愈了吗? 鉴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