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治愈率可达85% 高危人群应早筛查早治疗
在病毒性肝炎里面,乙肝是大家最为熟知的,我国是乙肝大国,近几年来乙肝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而另一种慢性肝炎——丙型肝炎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据卫生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我国感染丙型肝炎的人数已经达到了1000万。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孙剑副教授在接受家庭医生在线采访时指出,丙肝没有乙肝高发,而且治疗效果比乙肝好,丙肝高危人群应引起重视,尽早筛查,尽早治疗。

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孙剑副教授
丙肝治愈率可达85% 坚持完成疗程可防复发
慢性肝炎因为症状不明显、治疗周期长、治愈率低成为了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不像甲肝、戊肝等急性感染的肝炎,急性起病,症状明显,治疗效果显著。据南方医院肝病中心孙剑副教授介绍,丙型肝炎是慢性肝炎中治疗效果最好的一种肝炎,尤其是中国丙肝患者,由于遗传背景的原因,疗效更佳。使用传统的方法长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大约有85%的病人可以完全清除丙肝病毒,治愈丙肝。如果使用欧美等国家研制的小分子药物治疗丙型肝炎,甚至可以达到100%的清除丙肝病毒。但目前这些小分子药物并未在国内上市,不过这将是未来丙肝治疗的一种发展趋势。
“再好的药物也会对一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好”,孙剑副教授表示,在85%可治愈丙肝患者外,还有15%的丙肝患者可能因为对药物疗效应答不好,或者是停药后复发导致治疗效果的不理想。停药后复发是许多丙肝患者关心的问题,孙剑副教授认为,这与患者的生活饮食习惯没有多大关系,最关键的是要在治疗过程中遵从医嘱,坚持疗程,坚持用药,坚持剂量,这样可以提高丙肝治愈的几率。
丙肝病毒易变异 疫苗难研制
“丙肝跟乙肝相比,可喜之处在于它的治疗效果好,可忧之处在于它没有办法预防,我们都知道,乙型肝炎有非常完善可靠的疫苗,可以保护健康人群不再受感染,但是目前并没有研制出丙肝疫苗,没有疫苗的保护,所有人都可能是丙肝易感人群。”喜忧参半,到底为什么丙肝没有疫苗呢?这还要从丙肝病毒的特性说起。孙剑副教授解释说,丙肝病毒类似于艾滋病病毒,特别容易变异,而且变异的速度非常快,致使疫苗的研发赶不上病毒变异的速度。
国内外研究人员一直没有停止过对丙肝疫苗研发的脚步,研发出的疫苗可以让人体产生对丙肝的抵抗力。但会“变脸”的丙肝病毒马上又会以另一个身份潜入人体,造成重新感染。这也是目前丙肝疫苗研制的难点所在。
早期无症状 高危人群应主动筛查丙肝
没有疫苗可以保护易感人群,这让人们对丙肝的预防犯了难,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么才能减少被感染的机会呢?
孙剑副教授的建议是“不要让自己成为高危人群”,一般健康人群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感染丙肝的几率就会比较低:
1、 输血是丙型肝炎传播的一个重要且危险的途径,要尽量地避免或减少输血;
2、 接触跟血制品有关的或从血液里面提取出来的东西要非常小心,比如球蛋白,白蛋白等;
3、 注意跟暴露血有关系的损伤性操作,如针刺、纹身、穿耳、拔牙等,要特别注意是否卫生、安全;
4、 吸毒、性生活的紊乱,也可能感染丙肝。
生活中难免有百密一疏的时候,万一不小心沾染了丙肝的高危行为,可以从自身的症状表现察觉出丙型肝炎吗?答案是否定的。孙剑副教授表示,慢性肝炎,尤其是丙肝和乙肝,潜伏期比较长,在早期很少会表现出症状,等到症状十分明显,患者来就医的时候,多数是比较严重的情况,此时的治疗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孙剑副教授特别提醒,有过高危行为的人群一定要在自己没有感觉的时候尽早去做筛查,因为肝病不同于其他疾病的一点就是“不能等到有症状的时候再去找医生看病”, 否则后果可能会非常严重。
医保可报销80%的丙肝治疗费用
由于丙肝的发病率比较低,导致了公众甚至有些医护人员对丙肝缺乏认识,虽然近年来丙肝的防范意识在不断提高,但是远没有达到期望的水平。多数人只知道乙型肝炎,还不知道什么是丙型肝炎,也不了解丙肝的传播途径、危害、治疗效果如何等等,所以要提高医护人员和公众对丙型肝炎的认识是当前预防丙肝最需要做的事。
孙剑副教授很遗憾地表示,现在很多单位体检或者是个人体检都没有把丙肝纳入体检项目里,这就可能导致有丙肝高危感染因素的人漏查丙肝,失去了早期发现丙肝的机会,更错过了治疗的时机,这是非常可惜的。由于丙型肝炎是在1989年发现的,在这之前,人们对这个疾病一无所知,医学上对丙肝的研究也是一片空白。而从发现丙肝开始,到开发出成熟的诊断治疗体系,再把这个诊断实际应用到输血源的筛选,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在80、90年代有过输血史的人因为检测丙肝病毒的条件限制,比较容易感染,建议此类人群尽早到医院筛查。
孙剑副教授最后呼吁,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自觉做丙肝的筛查,而目前国家的医疗保险制度对丙型肝炎非常优惠,有些城市的职工医保甚至可以报销80%的治疗费用,因此,大可不必担心治疗的费用,若能早期检测,早期治疗,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
采访专家简介:
孙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广东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常委。作为分课题负责人参加两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此外还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国家973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的研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
更多肝病专家文章:
1、肝豆状核变性学术研究会:豆状核变性 一个容易被误诊的疾病
2、杨旭:肝豆状核变性误诊误治严重 铜代谢指标诊断意义重大
3、彭劼:肝豆状核变性诊疗指南 “肝豆”患者需终生治疗
4、侯金林:肝豆状核变性需终生治疗 需建立长期随访和病人管理制度
5、陈金军:肝豆状核变性小孩及时治疗预后效果好
6、王鹏:干扰素治疗丙肝的副作用停药可消失
7、吴茂盛:肝豆状核变性可遗传 维持治疗女性可妊娠哺乳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家庭医生在线;媒体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恢复肝功能防止肝纤维化 中医治慢肝的特色与优势14033
- 02. 酗酒25年 肝硬肾伤得不偿失11242
- 03. 肝炎的病因分析12221
- 04. 临床上引起肝炎的原因是什么?12413
- 05. 得了肝病还能不能治愈?治疗一定要抓住最佳时机9655
- 06. 肝脏结节怎么办?不想切除肝脏得这样做8113
热门阅读
- 01. 乙肝的产生原因有哪些
- 02. 丙肝治疗和预防方法有哪些?
- 03. 肝腹水形成的原理
- 04. 乙肝患者要孩子前做好准备
- 05. 乙肝治疗不可只保肝不抗病毒
- 06. 如何评判乙肝治疗效果?
- 07. 动不动就吃药最伤肝!送你一些吃药不伤肝的小技巧
- 08. 脂肪肝非孤立病常多病齐发 解开脂肪肝4大疑团
- 09. 如何早期发现乙肝病毒
- 10. 专家提醒:乙肝妈妈每月都要产检
图片推荐

肝豆状核变性 一个容易被误诊的疾病
2012年8月18日,由南方医院感染中心主办的《肝豆状核变性学术专题会》在广州花都举行,会议由该院感染内科侯金林主任和彭劼教授主持,邀请中南大学肝病研究所、湘雅二医院肝病中心主任杨旭教授以及广州、顺德
![[组图]央视《生活》:明明白白治肝病](http://gannang.com/images/loading.gif)
[组图]央视《生活》:明明白白治肝病
央视《生活》:明明白白治肝病乙肝广告骗术大曝光 专家称有些感染者无需治疗 生活10月27日播出节目《明明白白治肝病》,以下为节目内容。 现在啊,我们总能看到形形色色的治疗肝病的广告,有的说几个月之

肝腹水抽水好吗?
廊坊的王先生打来电话咨询:父亲自查出患有肝硬化腹水后,已抽过两次水,家人特别担心这种治疗对父亲身体不利,故想问问专家肝腹水抽水好吗? 肝腹水抽水好吗?肝病医院专家表示:肝腹水抽水治疗副作用较大,不仅

乙肝自然转阴是怎么回事?
咨询:今天去医院做定期复查,在等待结果时,无意间听一位病友说他的乙肝“自然转阴”了,我很不解,我的乙肝治了这么多年都没有转阴,为什么人家的能自然转阴?乙肝自然转阴是怎么回事啊? 乙肝自然转阴是怎么回

戊肝感染比例有所升高
戊肝感染比例有所升高 戊肝属于病毒性肝炎的一种,通常为急性发作,据报道,近些年戊肝的感染几率有所上升,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 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乙、丙、丁、戊5种类型,都有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复

提示:不要再坑肝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社会刮起了坑爹这个网络词语。不禁让小编联想到处于亚健康的人是否都处于坑自己的状态里:为了聚会;各种美食一通猛吃、一通酒猛喝,坑了肠胃还坑了肝;为了玩游戏,通宵不睡觉,坑了眼睛还坑了心;为

如何预防乙肝疾病的传染
如何预防乙肝疾病的传染 全球大约有20亿人患过乙肝,每年约有百万人死于乙肝感染所致的肝硬化,肝癌等症,在中国,乙肝病毒患者约占全国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因此预防乙肝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预防乙肝的传染?

奥多姆飞机上醉酒 喝酒小心脂肪肝
十个人中七个会喝酒,酒虽然是社交中必不可缺少的,但是喝酒不宜过多。喝多容易醉,而且又伤身。下面详细去了解一下醉酒的危害。 奥多姆飞机上醉酒 据网站报道,奥多姆近日在飞机上喝酒呕吐,从而导致航班延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