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脂肪肝脂肪肝病例解读 → 脂肪肝治疗身“心”协力举报

脂肪肝治疗身“心”协力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3       浏览: 7516次

  脂肪肝的病因很多,营养失调在其发病学上占有一定地位,其他病因(如、酒精性)或多或少地与营养失调有一定联系,本文仅介绍营养失调性脂肪肝之梗概。

  1.肝脏在脂质代谢动态平衡中的作用

  人体每日从膳食中摄入的脂质,95%为TG,即外源性脂肪,其余为磷脂及胆固醇(酯)。脂质在小肠腔内经胆盐乳化、胰脂酶水解,生成游离脂酸(FA)、β-甘油一酯、溶血卵磷脂及胆固醇,并形成混合微胶粒,在抵达小肠粘膜细胞后,已消化的脂质分解产物被吸收,并在内浆网重新合成TG及磷脂等,在细胞内载脂蛋白作用下,装配成乳糜微粒(CM),借此分泌至淋巴,进而转运至血循环。CM是外源性脂肪由肠粘膜细胞转运至血循环的一种运载形式。脂肪肝美好生活的毁坏者

  肝脏主要参与内源性脂肪的合成与转运。肝细胞主要摄取来自血液中的FA,也摄取来自门脉血中CM残余颗粒水解生成的FA,还摄取血中糖代谢的三碳化合物转化的FA。这些FA在肝内经以下环节进行代谢:

  (1)经β-氧化以满足自身能量代谢的需要;

  (2)在肝细胞光面内浆网(SER)酯化生成TG、磷脂及胆固醇酯,故肝脏亦为内源性脂肪合成的重要场所。

  (3)肝脏虽能合成脂肪,但并不能贮存脂肪,已合成者必须适时地转运至体循环;为此,在粗面内浆网(RER)利用某些氨基酸合成脱辅基蛋白(Apoprotein,Apo),特别是Apo-B,它属于载脂蛋白,即脂蛋白中的蛋白部分。脂质不溶于水,必须以可溶性形式才能在血液中转运,这种可溶性形式即脂蛋白,它是在SER-RER的连接处,由Apo-B与脂质共同装配形成的,即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前体,经高尔基体形成VLDL微粒,以泡囊形式分泌至血循环,与CM的代谢一样,亦由外周组织摄取、利用与贮存,如果说CM是外源性脂肪的一种转运形式,那么,VLDL则是内源性脂肪的一种转运形式。外周组织脂肪的摄取、贮存与动员,在餐后主要来自消化吸收的外源性脂肪,而在饥饿时则来自肝脏合成的内源性脂肪,可见肝脏在维持脂质代谢动态平衡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根据其作用,营养失调性脂肪肝的发病环节,主要与FA的过度酯化及/或脂蛋白合成减少有关,以致TG合成及其转运之间发生不平衡,引起TG在肝内过度沉积。

  2.营养失调性脂肪肝的病因

  营养不平衡:营养的摄入超过机体的需要(供需不平衡)或营养成分含量比例不平衡。

  高脂:长期摄入高脂饮食,外源性脂肪吸收增加,导致高脂血症,肝脏摄取FA及其酯化作用增强,而Apo-B及磷脂合成相对减少,TG合成超过其转运,从而在肝内沉积。

  高糖:长期摄入高糖饮食或输注糖液,而又缺少适当体力活动,摄入的糖在满足糖原合成后,其代谢生成的三碳化合物,由肝细胞摄取转化为FA,并酯化为大量TG沉积于肝内。

  吸收不良或摄入不足。

  吸收不良:多见于严重慢性炎性肠病,如溃疡性结、克隆病及小肠旁路术等,其脂肪肝的发病率约15%~54%。由于营养成分吸收不良,合成Apo-B及磷脂的成分缺乏,致脂蛋白生成不足,TG不能适时转运沉积于肝内。

  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厌食,摄入的热量不能满足基础代谢的需要,糖皮质类固醇分泌增多,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贮存脂肪动员增加,大量FA释放至血液中,并被肝脏摄取,酯化为TG,超过脂蛋白的转运能力沉积于肝内。

  恶性营养缺乏病(Kwashiorkar病):多见于非州儿童,由于食物中蛋白质长期摄入不足,合成Apo-B及磷脂所需的氨基酸严重缺乏,以致脂蛋白合成减少,加之总热量摄入亦不足,贮存脂肪动员中,TG合成增强而转运减少。

  3.营养失调性脂肪肝的发病机理

  肝脏氧化FA的能力有一定限度,酯化FA的能力无限,合成脂蛋白的能力也有一定限度,故脂肪肝的发病机理,可以由于:(1)FA氧化减少;(2)FA酯化为TG大量增加;(3)脂蛋白合成减少;或三者兼而有之。就营养失调性脂肪肝而言,主要与合成脂蛋白的Apo-B及磷脂的相对性或绝对性减少有关,兹分述如下。

  胆碱或甲基供体相对性或绝对性不足:血浆中磷脂主要来源于肝脏,亦由肝摄取代谢,磷脂的成分主要为卵磷脂,次为脑磷脂。肝脏合成磷脂减少时,亦不能有效地合成脂蛋白。磷脂的基本结构如下式:

  上式中X代表由乙醇衍化的基团,如此基团为胆碱,则构成磷脂酰胆碱即卵磷脂,如此基团为乙醇胺,则构成磷脂酰乙醇胺即脑磷脂。由上式可知:(1)胆碱缺乏时,卵磷脂合成减少;(2)磷脂酰乙醇胺可通过甲基化(-CH3)衍生为胆碱,丝氨脱羟基(-COOH)后再甲基化亦可形成胆碱。故缺乏甲基供体(如蛋氨酸或甲硫氨酸)时,可影响胆碱进而影响磷脂及脂蛋白的合成。动物实验已表明:在饲料中加入乙醇胺或甲基供体的竞争物,或同时减少合成甲基所需的前体物质如叶酸、维生素B12等,均可致胆碱合成减少,诱发脂肪肝。

  必需脂酸相对性或绝对性不足:磷脂中的脂酸多为不饱和的多烯脂酸,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需由食物中摄入,故称必需脂酸,如其摄入减少或吸收不良,则磷脂合成减少。胆固醇酯中的脂酸亦为多烯脂酸,故胆固醇可与磷脂竞争必需脂酸,长期进食高胆固醇膳食,如不相应增加必需脂酸供给,亦可导致磷脂合成减少及脂蛋白形成障碍。

  合成Apo-B的氨基酸相对性或绝对性不足:长期低蛋白饮食,氨基酸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缺乏合成Apo-B所需的氨基酸,如精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等,以致肝RER合成Apo-B减少。Apo-B分子结构具有疏水性和亲水性基团,其非极性基团与疏水性较强的TG、胆固醇酯作用,构成脂蛋白的核心,其极性基团则作用于磷脂、胆固醇,构成脂蛋白的表层,可见Apo-B是连接脂质成分的枢纽,是构成脂蛋白的关键部分,由其所构成的脂蛋白,保证了TG转运的稳定性与可溶性。一旦Apo-B生成不足,必然引起脂蛋白的形成障碍,以及TG在肝内的沉积;这种情况最常见于引起营养不良的有关疾病。

  4.营养失调性脂肪肝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本病多有营养失调相关疾病的病史及其临床表现,如摄入营养过剩或不平衡,吸收不良综合征,慢性消耗性疾病等。轻症患者一般无临床表现,中、重度者多呈慢性肝病非特异性症状,如乏力、纳差、恶心、腹胀、右下腹不适或疼痛等,重症患者可出现轻度黄疸、营养不良性浮肿及多种维生素缺乏症。肝脏呈轻、中度肿大,边缘钝,质地中等。血清转氨酶(ALT、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碱性磷酸酶(ALP)可呈轻、中度增高;重症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含量可超过正常值。营养失衡者常见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及高脂酸血症,营养不良者常见低脂血症,主要为血浆磷脂含量减少,或伴低蛋白血症。染料排泄试验(ICG)异常。诊断宜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B超及/或CT检查对临床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在B超引导下肝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可资确诊。本病在纠正营养失调后,肝内沉积的脂肪可逐渐消退趋于正常,若同时伴有肝细胞炎症、坏死病变者,可发展至肝纤维化,进展至者少见。

标签:脂肪  治疗  协力  
图片推荐
    乙肝孕妇适合哪种分娩方式?

    乙肝孕妇适合哪种分娩方式?

    乙肝孕妇适合哪种分娩方式?因孕妇分娩方式,通常有自然分娩和剖宫产这两种分娩方式,故在临床很多乙肝孕妇都纠结与-该选择哪种方式分娩,那哪种分娩方式最适合乙肝孕妇呢?  乙肝孕妇适合哪种分娩方式?专家表示
    乙肝患者如何预防肝硬化?

    乙肝患者如何预防肝硬化?

    乙肝患者如何预防肝硬化?在肝硬化患者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慢性乙肝发展而来的,但并不等于是乙肝就一定会形成肝硬化,相对来说,慢性乙肝性肝炎患者发展肝硬化的比率比一般人高,那么应该如何预防呢?乙肝患者如何
    多学科协作 为肝癌病人量身打造最适合的诊疗方案

    多学科协作 为肝癌病人量身打造最适合的诊疗方案

    广东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肝病发展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是许多肝病患者担忧的问题,据统计,临床上有80%的肝癌都是从乙肝发展而来的。肝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到医院就诊的病人多数是肝癌晚期,
    乱服“秘方”危害健康——易伤肝

    乱服“秘方”危害健康——易伤肝

    大街小巷各类小招贴广告,其中甚至有很多自诩为秘方。有的人病急乱投医,认为从这种小招贴中可以学到秘籍,却发现亲身尝试后对身体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李女士年轻貌美,原本满头黑发却在近年间变白不少而且还在逐
    导致消瘦的原因

    导致消瘦的原因

    导致消瘦的原因?这个问题并不陌生,身边很多人身体很消瘦。有的病理引起的,比如说胃肠道吸收不好,有胃炎等疾病。有的是由于患者自身引起的,不爱吃饭挑食等。导致消瘦的原因有哪些?下面请肝病医院专家为大家做详
    新闻联播用了18年的片头换了!你注意到了吗

    新闻联播用了18年的片头换了!你注意到了吗

    新闻联播用了18年的片头换了!你注意到了吗?新闻联播用了18年的片头换了怎么回事,改版后的新片头什么样?《新闻联播》7月18日起重磅改版,首次启用全新的16:9高清片头,首次全流程实现时政新闻的16:
    乙肝DNA转阴是治愈了吗?

    乙肝DNA转阴是治愈了吗?

    网友咨询:我是乙肝大三阳患者,e抗原、DNA强阳性,因转氨酶异常升高,用抗病毒治疗几个疗程后,复查发现DNA转阴,e抗原也转阴了,很是高兴,是不是我的乙肝治好了呢?乙肝DNA转阴是治愈了吗?  鉴于上
你是怎么知道肝囊网的?
  •   
  • 联系QQ 在线留言
    文章调用
    保存到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