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合并脂肪肝怎样治疗
我国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大国,近年来肥胖性脂肪肝患者又不断增多,乙肝合并脂肪肝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吗?一般可分这样三种类型,第一是乙肝患者合并脂肪肝,大多处于肝炎恢复期,过分强调休息和营养,导致突然发胖致脂肪肝发生;第二是先有脂肪肝,后又感染乙肝病毒。第三是先存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后发生脂肪肝。合并脂肪肝的慢性乙肝会使抗病毒治疗疗效大打折扣,导致抗病毒治疗起效慢、有效率降低。所以,应尽早积极治疗脂肪肝,使相对容易治疗、控制的脂肪肝及早治愈,扫除抗病毒治疗的路障。乙肝合并脂肪肝治疗的核心问题有三个:乙肝抗病毒治疗、清除脂肪肝和预防肝硬化。因此防止乙肝、脂肪肝向肝硬化、肝癌发展是主要治疗目的。
对于肥胖、脂肪肝、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伴有转氨酶升高患者的治疗,大家通常想到的就是用抗病毒药物。事实上,患者的肝脏损害并不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如果不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抗病毒治疗是没有用的,并且如果应用核苷类药抗病毒还有增加其病毒变异的可能,非但对身体健康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而且使得医生的治疗处于被动状态。此外,即使是慢性乙型、丙型肝炎,需要抗病毒治疗,肥胖和脂肪肝的存在也会大大降低抗病毒治疗成功的概率。为此,在慢性病毒性肝炎与肥胖性脂肪肝并存时,如果情况允许,可考虑先减肥,治疗脂肪肝,如果减肥后患者的转氨酶和脂肪肝恢复正常,那么其主要矛盾就是肥胖而非病毒感染,此时就无需抗病毒治疗;如果减肥治疗半年后,患者转氨酶持续异常则再抗病毒治疗也不迟,毕竟管好自己的体重比较容易做到,抗病毒治疗疗程长、成本大而成功率又低;如果肝功能持续异常,情况允许,目前不能判断是何种原因引起的,可以考虑行肝组织病理检查,了解肝组织情况,以决定采取何种治疗方案。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脂肪肝患者适合进行有氧运动 运动需注意强度13029
- 02. 脂肪肝患者减肥药的应用9709
- 03. 早期脂肪肝是否要服药?12736
- 04. 饮水不足脂肪肝找上门 6原则远离脂肪肝7814
- 05. 六种药茶疗法有效防治脂肪肝8114
- 06. 轻度脂肪肝别胡乱用药 关键是饮食和控制体重12427
热门阅读
- 01. 轻度脂肪肝能恢复吗?脂肪肝要控制每日热量
- 02. 肝炎患者饮食须知
- 03. 乙肝感染后不治疗会发展成肝硬化?
- 04. 你知道酒精肝的并发症吗?
- 05. 年轻白领成脂肪肝新宠
- 06. 肝血管瘤三大危害
- 07. 体重减轻是肝硬化早期多见症状 警惕肝硬化早期的8个信号
- 08. 肝炎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 09. 丙肝都有哪些先兆症状 右上腹出现不适要小心
- 10. 专家提示:健康杀手丙肝潜伏长无疫苗预防(图)
图片推荐
生活中三类伤肝食物需慎用
生活中三类伤肝食物需慎用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解毒器官,我们吃的食物和药物都是通过肝脏进行解毒代谢的,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注意饮食就会增加肝脏的解毒负担,因此生活中三类伤肝食物需慎用,下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
怎样鉴别黑心医院?
近些年来,医疗骗子比较多,不少患者由于急病乱投医,没有选择正规的医院去治疗,而被黑心医院所坑骗,不但病没治好,还被诈光了钱财。因此,为了提高患者的防范意识,谨防被骗,肝病医院给大家介绍几种辨别黑心医院
家有乙肝患者应注意什么?
家有乙肝患者应注意什么?众所周知,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因此,当家中油乙肝患者时,应积极做好预防措施,避免感染乙肝。那么,到底,家有乙肝患者应注意什么?对此,我们请肝病医院专家来详细
肝痛是什么原因?
网友咨询:我是乙肝患者,最近这段时间总感觉肝痛,是不是病情严重了,会不会是肝癌呀?肝痛是什么原因?针对网友提出的问题,我们请肝病医院的焦主任为我们详细解答。 焦主任告诉我们,肝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脾大的危害?
脾大的危害?脾大可谓是临床常见体征之一,且绝大多数都是由某种疾病造成的,故大家及时了解“脾大有何危害”,对疾病的自我重视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那脾大的危害有哪些呢? 脾大的危害?肝病医院专家表示:脾大
侨康丙肝公益诊疗活动 新药及检查免费送 助力丙肝患者康复在行动
丙型肝炎病毒(HCV)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8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
80后小伙肝肿大到顶半个肚子
一顿能喝13瓶啤酒,还能连着喝好几顿,因为常年饮酒,一名32岁的白领患上了酒精肝和肝腹水,肝大到医生都头一次见,医生提醒,饮酒能刺激和损害肝脏导致干细胞坏死,肝炎患者只要不痊愈就应该终生戒酒。 32
庄辉:乙肝病毒携带者当幼师不会对孩子构成威胁
对于允许乙肝携带者当幼儿园老师这个规定,庄辉院士明确表示赞同。即使幼儿园老师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也不可能通过血液、母婴和性进行乙肝病毒传播,对幼儿园的孩子不会构成威胁。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