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乙肝乙肝预防 → 乙肝疫苗无效 问题出在哪?举报

乙肝疫苗无效 问题出在哪?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3       浏览: 8626次

  一位初为人妇的女性,乙肝两对半检测五项全为阴性,丈夫为乙肝患者。在医生的建议下,这位女士完成了三针乙肝疫苗的接种,但却没有产生表面抗体。她担心自己会被丈夫感染,影响夫妻感情生活。她很困惑:为何接种后没有抗体?如何才能产生抗体?

  乙肝疫苗实际上是乙肝病毒的某一组分,它注射到体内后,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一种叫“乙肝表面抗体(抗-HBs)”的物质,这种物质产生或存在,就意味着机体对乙肝病毒有抵抗力。

  但是,如果像前面提到的那位女士,作为乙肝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乙肝可通过性传播),接种三针乙肝疫苗后没有产生保护性抗体,是哪里出了问题?如何解决呢?

  事实上,按目前推荐的0、1、6个月免疫程序接种,绝大多数人会取得较好的免疫效果,但仍有5%~10%的人群血清中表面抗体滴度为阴性或达不到保护阈值,医学上称为无免疫应答或弱免疫应答者。

  临床上用于检测抗-HBs的试剂敏感度一般,因此,部分接种后检测抗体滴度低或抗体阴性者,可使用敏感试剂检测复查。

  无抗体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如果真的是无(弱)免疫应答者,目前认为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疫苗因素。研究发现,按0、1、6个月免疫程序接种疫苗,产生抗体的滴度与注射疫苗的剂量、种类等相关。此外,与疫苗的保存也有关系,疫苗的最佳贮运温度为2摄氏度~10摄氏度。一般而言,乙肝疫苗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而一旦冻结,佐剂胶体完全被破坏,疫苗也随之失效。有些人为图方便,一次性把三针免疫程序疫苗带回家中,但贮存方法不对,以致疫苗失效。

  2.机体因素。研究表明,排除检测试剂因素,一半以上无或弱免疫应答者本身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一般体检仅查乙肝表面抗原(HBsAg),若呈阴性便注射疫苗。但是,研究表明,乙型肝炎患者中,HBsAg阴性的占5%~10%,这类患者对乙型肝炎疫苗是没有应答的。如果检测乙肝两对半,提示抗-HBc阳性,说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有必要使用敏感试剂复查,并且检测HBV DNA定量。有些甚至要做肝组织活检,才能确定有无乙型肝炎病毒的现症感染。

  人类对HBsAg的免疫反应与年龄、体重也有很大的关系。疫苗接种后是否产生抗体,与机体本身的免疫功能关系密切,所以患有免疫缺陷疾病(如艾滋病)、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如恶性肿瘤、糖尿病、肾透析等)、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都会降低机体对疫苗接种的抗体应答。研究还表明,含某种基因的人,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较差。此外,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影响免疫效果,例如每天吸烟超过5支者,疫苗接种后抗-HBs应答率比不吸烟者低,嗜酒者亦然。

  3.接种因素。实验证明,接种部位以上臂三角肌最优,臂部其他部位的接种效果则较差,这是因为除上臂三角肌外,其他部位的脂肪较厚,疫苗接种后一般仅在脂肪层中缓慢进入血循环,从而影响了疫苗对体内免疫细胞的刺激。在一定范围内,抗-HBs滴度随疫苗接种次数的增加而提高。经大量人群实验证明,目前使用的0、1、6个月的免疫程序效果最好,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方案0、1、2个月的免疫程序效果也不错,但最好在第12个月加强一针。
对于以上非乙肝病毒感染因素和基因因素,可通过尝试以下方法来提高免疫应答水平:

  加大接种剂量。目前,WHO推荐三针剂量都为10微克,对无应答或弱应答者,按0、1、6、12个月免疫程序加大基础免疫剂量(每剂20微克),75%无应答和弱应答者抗体滴度可达标。每隔两个月给予20微克乙肝疫苗,也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增加疫苗免疫次数。对乙肝疫苗无应答,且非乙肝病毒感染者进行一次或数次的加强免疫是有效的,可以采用0、1、2、12方案或0、1、6、12方案。

  改变疫苗种类。通过改变疫苗组分或佐剂,可以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目前市售的乙肝疫苗中,葛兰素公司的甲乙肝联合疫苗对无或弱应答者效果较好,但价格较昂贵。

  变更接种途径。常规肌内接种无应答者,可改用皮内多次接种法。

              

  “治疗性疫苗”的现状与真相

  目前,乙型肝炎治疗的广告满天飞,吹得天花乱坠,加上商业利益的驱使,很多不明就里的新闻媒介也陷入某些别有用心的医疗机构或游医的圈套,对广大乙肝患者或携带者造成严重的身心损害,有些患者甚至病情加重不治身亡。对于治疗性乙肝疫苗的问题,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展开研究,结果是体外试验效果不错,但体内试验效果并不理想。90年代掀起一股DNA疫苗热,被认为是真正有意义的治疗性疫苗,但由于DNA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宿主癌变可能,同时可以诱导机体产生自身抗体,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故还处于试验研究阶段。现在一些大众媒体上说的“治疗性疫苗”,实际上只是加大剂量的预防性乙肝疫苗,至于是否对乙型肝炎患者有效,必须经过严格的1~3期临床试验,并且必须经过国家相关部门批准,才能应用于临床。

 

标签:问题  问题出在  乙肝  疫苗  无效  出在  在哪  
图片推荐
    乙肝癌变是少数

    乙肝癌变是少数

    乙肝癌变是少数 在我国,慢性乙肝患者非常多,由于对肝病的不了解,很多人认为只要感染了乙肝病毒,最后的结果就是肝硬化——肝腹水——肝癌,其实并不是这样,乙肝癌变是少数,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保姆患肝炎 雇主一家体检全“阳性”

    保姆患肝炎 雇主一家体检全“阳性”

    小周夫妇的孩子出生后,雇了一名保姆,平时与他们同吃同住。近日,小周一家人去体检,发现三人的乙肝两对半检查第五项均呈阳性。他们回家问保姆,才知对方患有乙肝。一家人气愤地找到家政公司大闹。医生表示,小周一
    肝病医院 生活早参考

    肝病医院 生活早参考

    肝病医院 生活早参考?20011.10.17肝病医院,副院长庄险峰教授做客央视一套《生活早参考》时,与著名主持人阿丘、黄薇等人一起探讨了有关乙肝母婴阻断的相关知识。  这期节目主要介绍的是一名河北籍孕
    当心!药物伤肝会“潜伏”

    当心!药物伤肝会“潜伏”

    提起肝病,很多人会想到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病,但临床上,我们也常遇到因服药不当引起肝损伤的案例。最近,我们科就收治了一位因服中药不当,诱发亚急性肝衰竭的64岁女性患者。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希望大家
    乙肝携带者能吃辣椒吗?

    乙肝携带者能吃辣椒吗?

    今天上网接到一封私信,询问关于乙肝携带者可以吃辣椒吗?她说她今年30岁,是个四川妹子,是两年前感染乙肝的,一直没有什么症状,用她的话说:四川人哪能不吃辣?不吃辣椒还能叫辣妹子?并且家里生活习惯在那里摆
    庄辉:乙肝病毒携带者当幼师不会对孩子构成威胁

    庄辉:乙肝病毒携带者当幼师不会对孩子构成威胁

    对于允许乙肝携带者当幼儿园老师这个规定,庄辉院士明确表示赞同。即使幼儿园老师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也不可能通过血液、母婴和性进行乙肝病毒传播,对幼儿园的孩子不会构成威胁。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系教授、
    石家庄市人大朱增海副主任到肝病医院视察工作

    石家庄市人大朱增海副主任到肝病医院视察工作

    7月10日上午,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增海率市人大视察团一行30余人到肝病医院视察工作,石家庄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志宏,副主任甄继革、刘铭义,肝病医院院长耿束华等同志陪同视察。   视察团
你是怎么知道肝囊网的?
  •   
  • 联系QQ 在线留言
    文章调用
    保存到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