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肝火
肝是人体最大的气机调节中心,称为“肝主疏泄”。所谓“疏泄”,就是疏通、发泄的意思。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常常出现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疏泄减退,就是疏泄无力,出现气机郁结的现象,比如经常有胸胁疼痛,妇女经前期乳房胀痛、小腹胀痛等等,中医称之为“肝气郁结”。肝气郁结日久,就会化为肝火。二是疏泄太过,肝升发太过,直接导致肝火。肝火形成后,炽张亢盛,纵横肆虐,无所不及。如肝火上炎,就会头目胀痛,面红目赤,烦躁易怒;肝火刑肺,就会咳嗽,咯血;肝火犯胃,就会胃脘灼热疼痛,嗳腐吞酸;肝火扰心,就会夜寐不安,或恶梦纷纭等。眼睛的观察是肝火最早期的发现,那肝火的初期表现都有哪些呢?

肝火的表现有气向上、横着、向下三大特点。肝火上炎,肝火往上走了,到头面部;肝火横逆,横着走,到中焦,以及肝火下注,顾名思义就是肝火往下走了,去下焦了。咱们老百姓很多常见的慢性疾病,往往都是气机乱窜,肝火乱窜的结果。



如何去肝火呢?选择去火的方法,针对肝脏,最对应的方法就是清疏。这主要是因为:第一,肝主疏泄,性喜条达,所以治肝火也要顺其特性而行;第二,肝火多为郁火,伴有气机不通的现象,所以在清火的同时加疏郁的药物;第三,是因为肝藏血,火热壅塞肝脏,耗伤肝血,如不及时清理疏通,就会引起肝血的拥堵,甚至造成瘀血。

如何去肝火?日常饮食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清疏目的食物。比如韭菜,因其含有挥发性的硫化丙烯,因此具有辛辣味,有促进食欲的作用。在药用方面,韭菜入肝、肾经,能温中、行气、散瘀,还可以补肝肾、暖腰膝、壮阳固精。之所以称“韭”,生则辛而散血,熟则甘而补中,乃肝之菜。
绿豆芽性凉,芽类入肝,又能升发,所以绿豆芽清肝火的作用比较好,同时又有疏散的作用;韭菜性味辛,能行能散,有疏通达泄的作用,《黄帝内经》把韭菜列为肝菜。所以,二者相合,一个清中有疏,一个疏中有通,非常符合治肝火的特点。韭菜炒绿豆芽可以作为肝火人群的备选菜。
如何去肝火?最后再给大家推荐一个去肝火的方子:茵陈五苓散,降血脂、降尿酸。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肝臭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10941
- 02. 怎样治疗慢性肝炎11243
- 03. 第六届(2011)中日制药交流会在京举行7591
- 04. 肝区囊肿的症状和危害13798
- 05. 肝癌有三大高危人群 介入微创早期肝癌可根治9739
- 06. 肝病患者不宜多吃甜食9799
热门阅读
- 01. 日常积极避免丙肝发生 要及时发现丙肝症状?
- 02. 大三阳常见疗法有哪些
- 03. 中度脂肪肝的症状有哪些?
- 04. 脂肪肝的症状有哪些
- 05. 当心!扑热息痛给肝“下毒”
- 06. 轻度脂肪肝别胡乱用药 关键是饮食和控制体重
- 07. 戊型病毒性肝炎
- 08. 脂肪肝的表现是什么
- 09. 丙肝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 10. 肝病饮食原则 适合肝病的8种食疗方法
图片推荐

广西:不良广告严重影响公信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监督所最近公布,2004年广西卫生监督机构共监测各大中媒体发布的医疗广告1.29万多条(次),涉及各类医疗机构102家,违法虚假医疗广告竞占总监测数的98%以上。 有关人士指出,

仪器测肝铁代替肝活检 减轻患者痛苦
今日上午,第二届中国地贫患儿大会暨国际地贫中心工作研讨会在广西柳州开幕。此次会议由国际地贫联盟、中国地贫联盟、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北京天使妈妈慈善基金会、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联合主办,广西优

庄辉:乙肝病毒携带者当幼师不会对孩子构成威胁
对于允许乙肝携带者当幼儿园老师这个规定,庄辉院士明确表示赞同。即使幼儿园老师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也不可能通过血液、母婴和性进行乙肝病毒传播,对幼儿园的孩子不会构成威胁。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系教授、

肝掌、蜘蛛痣图片
肝掌、蜘蛛痣图片,肝掌与蜘蛛痣在临床上可谓是较常见的临床症状,多见于慢性肝病、肝硬化等肝脏疾病导致的激素灭活障碍所致,但也可见于其他疾病,因此在诊断上应注意鉴别诊断,下面就一同来认识下肝掌及蜘蛛痣图片

怎样算是药物性肝炎
怎样算是药物性肝炎?药物性肝炎是指由于药物或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炎症性损害,是一种非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是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常见原因,但它不具有传染性,通过停药,休息和保肝治疗后,一般很快可以痊愈。

夫妻之间传染乙肝的几率大不大?
众所周知,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乙肝病毒主要是通过血液、体液以及母婴垂直传播的。那么,夫妻之间传染乙肝的几率大不大?对此,我们来看看肝病医院专家是如何解答的。 夫妻之间传染乙肝的几率大不大?专家表示

乙肝孕妇适合哪种分娩方式?
乙肝孕妇适合哪种分娩方式?因孕妇分娩方式,通常有自然分娩和剖宫产这两种分娩方式,故在临床很多乙肝孕妇都纠结与-该选择哪种方式分娩,那哪种分娩方式最适合乙肝孕妇呢? 乙肝孕妇适合哪种分娩方式?专家表示

解酒药伤肝吗?
谈生意、朋友聚会、结婚宴请……应酬中喝酒是难免的,中国自古有一个“酒”的文化,而酒文化讲的就是一个“拼”字,拼酒多了,醉酒是不可避免的,于是之解酒药成了不少人的护身符,所谓的:身揣解酒药,喝酒无忌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