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
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 骆抗先教授
一位年轻的妈妈问:她的孩子注射过乙肝疫苗没有产生抗体,不知是什么原因?怎么办?
十多年来,我国已将乙肝疫苗用作婴儿常规免疫,乙肝预防已经取得非常显著的成绩,小儿中的乙肝携带率已降低至1%以下。但在门诊,我还是遇到一些年轻的妈妈,对我提出上面的问题,要弄清楚这一问题,需要阐明乙肝病毒的围生期传播和阻断策略。
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怎样传染新生儿?
“大三阳”的母亲在分娩中会将乙肝病毒传播给新生儿,经过2个多月的潜伏期后,70%的婴儿也逐渐转为“大三阳”,其中的80%也将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新生儿是从母亲的血液里抱出来的,如果母亲血液中的病毒水平非常高,不管是剖腹产或是自然分娩,感染的机率是相同的。
在子宫内胎儿的胎盘面与母亲的子宫面互相贴近,但母儿的血管并不连接。溶解在母亲血液里的营养成分能弥散进入胎盘,只要子宫面的血管不破损,不能溶解的病毒颗粒就不会进入胎盘,故母婴子宫内传播的发生率只有约5%。
因而,要阻断母婴传播,最主要的是出生后给婴儿充分的免疫注射。
正常母亲的新生儿怎样免疫注射?
未感染乙肝病毒的母亲的新生儿,单用乙肝疫苗(10微克)3次就可以了。第1次须在出生时注射,间隔1、6个月后再各注射10微克。请注意:我国现用的乙肝疫苗1支只有5微克,需要一次注射2支。
优质足量的乙肝疫苗注射,90%以上的新生儿表面抗体将转为阳性,但用国产疫苗,5微克的剂量是不够的,表面抗体转阳率只有约80%,所以一次需要注射2支。
母亲感染水平不同,注射方案也不一样吗?
新生儿在产程中有大量母血污染,这是婴儿乙肝病毒感染的最重要途径。母婴传播的发生率直接与母亲血清HBV DNA水平相关(请看附表),慢性乙肝携带的母亲有不同的病毒感染水平,乙肝疫苗的注射方案也应当不一样。

“小三阳”母亲的婴儿:
母亲血清病毒检测不出、或水平非常低,新生儿的注射方案与正常母亲的新生儿相同。
“大三阳”母亲的婴儿:
母亲的血清病毒水平较高,要阻断母婴传播,必须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预防。
乙肝疫苗:每次需要20微克,常规注射时间是24小时内、1个月和6个月各注射1次;最好在第2个月时增加注射1次。
为什么第一次注射要在出生的24小时以内?乙肝病毒已在分娩过程中感染了,故开始注射越早越好。
最好在第2个月时增加注射1次,又为什么?因为感染的潜伏期是2个月左右,而抗体产生因疫苗注射次数而增强。重复注射疫苗,体内才能逐渐产生充分的抗体,2个月时增加1针有强化作用。
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乙肝疫苗的婴儿需要2~3个月才能产生少量抗体,为获得早期保护,还必需在出生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吸收后血清中就能出现抗体,就有了保护性。乙肝免疫球蛋白剂量需200单位,须与疫苗在不同侧的臀部注射,这样疫苗(抗原)才不会与球蛋白(抗体)在局部中和掉。
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对“大三阳”母亲的新生儿的保护率超过90%。
“大三阳”/HBV DNA等于、高于7次方母亲的婴儿:
乙肝病毒水平很高的母亲,婴儿即使用疫苗和球蛋白联合注射,仍有不少免疫失败。国内外都报告过:母亲在妊娠32周时开始服贺普丁,分娩时血清病毒水平可以降低2次方,此时停药对母儿都是安全的。国内当前有许多医院在试用,你可以向专科医生咨询。
“大三阳”父亲的婴儿:
精液中可有乙肝病毒,精子中却没有,故乙肝不会遗传,父儿间的传播只可能发生在父亲与婴儿的亲密接触。只要做好新生儿出生后的免疫注射就可以了,方法与“大三阳”母亲的婴儿相同。
抗体消失了要再次注射吗?
疫苗注射成功后的小儿,如果没有乙肝病毒感染,人体不断产生抗体岂不是浪费?所以抗体水平会逐渐降低,多数在4年后会检不出来;但淋巴细胞会保留免疫记忆至少15年。在此期间,一旦接触乙肝病毒,淋巴细胞马上会产生抗体,其保护性并未丧失, 故重复注射并非必要。15年后约20%的小儿免疫衰落,从个例的谨慎出发,10岁以后抗体转阴的儿童以复种为好。
完成3针注射后为什么不产生抗体?怎么办?
按规定完成3针注射后,不产生抗体有很多原因,需要不同的方法来补救:
疫苗的质量或剂量不足,需要增加剂量重新注射。
乙肝病毒水平很高母亲的新生儿,即使没有感染也可能不产生抗体,需要增加剂量。
早产儿和羸弱多病的婴儿免疫反应低下,也需要增加剂量重新注射。
有一些增强免疫反应的药物,如胸腺肽、干扰素、白介素等,曾有少数报告认为有效,对上述个例也可试用。
已经隐匿性感染乙肝病毒,查不出表面抗原,但能查出HBV DNA,注射疫苗可能没有用,需按慢性携带者对待。
某些遗传基因的小儿,即使增加剂量重新注射也不产生抗体,疫苗是用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制备的,既然不接受表面抗原,可能也不会接受乙肝病毒。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家庭医生在线;媒体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如何治疗慢性肝纤维化?10625
- 02. 家有急性肝炎有哪些护理方法9291
- 03. 孕妇怎样预防戊型肝炎11776
- 04.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认识误区7823
- 05. 肝炎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项有哪些?12988
- 06. 中医治肝方9517
山西母亲为救幼女割肝200克
首届李东垣学术思想研讨会征文
男子换肝成功感恩妻子 为其戴
没有批号照做广告 网上医疗广
全国超9300万乙肝感染者
乙肝小三阳如何预防病情恶化?
乙肝转肝硬化有哪些症状表现?
乙肝大三阳需要做哪些检查?
假广告捧红立竿见影清肝片 3
肝癌男子狂补蛋白粉 在家跳脱
美患传染性肝炎男子向人吐痰
陈培哲:肝癌如何不反复 控制
肝硬化病人不能吃什么鱼?
劳动保障部新规出台 歧视乙肝
养肝护肝食疗方
女婴患上肝硬化肚大如篮球 9
乙肝大三阳可以喝红酒吗?
逾六成国企入职仍查乙肝 三成
土家“歌王”王爱民因肝癌去世
告别歧视,为了每一个乙肝患者
脂肪肝患者会出现疼痛的症状吗
热门阅读
- 01. 肝癌病人从哪些方面护理?
- 02. 甲肝患者如何自我保健?
- 03. 细说乙肝两对半
- 04. 早期肝硬化能活几年?受治疗时机治疗方法的制约
- 05. 中医辨证疗法治疗乙肝效果好么
- 06. 三大必杀让脂肪肝退散
- 07. 酒精肝怎么调理
- 08. 中期肝硬化的危害大
- 09. 北京女童注射甲肝疫苗后死亡 卫生局称不会停用
- 10. 什么是肝囊肿?肝囊肿怎么治疗?
图片推荐
多学科协作 为肝癌病人量身打造最适合的诊疗方案
广东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肝病发展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是许多肝病患者担忧的问题,据统计,临床上有80%的肝癌都是从乙肝发展而来的。肝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到医院就诊的病人多数是肝癌晚期,
乙肝两对半检查多久出结果?
乙肝两对半检查是目前最常用的乙肝病毒(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检查,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查可确认是否感染乙肝病毒。那么,乙肝两对半检查多久出结果?乙肝两对半检查前应注意什么?对此,我们请肝病医院专家来详
男性肝病患者需要注意什么?
都说男人三十一枝花,但男人一旦迈过30岁的门槛,由于生活压力过大、工作竞争激烈,起居无常、饮食无节、劳逸失衡,打破了正常的心理、生理的运转规律,身体机能开始走向失调,身材也很容易走样,肥胖、大肚子是一
科学家用乳牙干细胞育出肝细胞 有望治疗肝病
科学家用乳牙干细胞育出肝细胞 日本研究人员最新报告称,他们利用从儿童乳牙中提取的干细胞培育出大量肝细胞,并通过移植这些细胞成功改善了肝硬化实验鼠的症状。 人在婴幼儿时期会逐渐长出20颗乳牙,随后陆
王鹏:干扰素治疗丙肝的副作用停药可消失
2012年8月18日下午,南方医院肝病中心在广州花都举办《肝豆状核变性病学术专题会》,会上多位专家对肝豆状核变性这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疾病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讨论。据了解,由于人们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认识不
中西医结合三联法治疗肝硬化腹水
中西医结合三联法是肝病医院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特色疗法。治疗方法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成药的整体治疗,以及汤药辨证施治,口服或灌肠。疗效极具可靠性和稳定性。在对3266例病例统计中,显效2635例,
福瑞股份爱肝一生引领2016中国肝病防治四大新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提出,医疗行业融入互联网的步伐在明显加快,医疗APP发展极为迅猛。有关机构预测,我国移动医疗市场明年将达到125亿元左右规模。 在整个移动医疗产业中,慢性病由于发病复杂、潜
咖啡因有助保肝降低肥胖问题
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研究人员日前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国际肝病大会上报告说,大量摄入咖啡有保护肝脏的效果。 研究人员说,随着肥胖问题日趋严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数量增多。 他们把实验鼠分成三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