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抗先:在多种核苷类药中你选择哪一种?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3
浏览:
9154次
现在已有4种核苷类药上市了, 它们是贺普丁、贺维力、博路定和素比伏。有核苷类药的共性, 也有各自的特性。选择用什么药, 当然要听医生的指导。但钱要从你的口袋里取出来,病生在你身上, 你能不关注吗?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用核苷类药治疗,极大多数可以迅速控制病情,口服方便,很少不良反应。如果适合你选用,你可以比较轻松的抗病毒治疗。现在已有贺普丁(拉米夫定)、贺维力(阿德福韦)、博路定(恩替卡韦)和素比伏(替比夫定),你选择哪一种?
用核苷类药能得到什么效果?
这类药物能直接抑制病毒复制,故预期你能得到能很快控制病情发展,极大多数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只要几个月血清转氨酶就能正常;失代偿的肝硬化控制病情较慢,一般需要6个月以上,如果已用核苷类药6个月,极大多数病人可以逃过这一次的劫难了。能较快降低血清HBV DNA水平,但不同药物有较大差异,也因病人治疗前的病毒水平而异。然而,核苷类药不直接抑制病毒抗原的合成,1年治疗只有20%左右的病人“大三阳”消失。用核苷类药治疗的病人,常常肝功能试验正常了,血清HBV DNA检不到了,但还是“大三阳”。病情控制了,“大三阳”似乎是一顶空帽子,但如果不转换为“小三阳”,病情很不稳定,一停药多半早晚要复发。
能稳当的控制病情发展:因这类药物能直接抑制病毒复制,与病人的免疫状态关系较小,有免疫虚损的病人同样有效。除了很少数不顺应的病人,极大多数病人都能稳稳当当的控制病情发展:肝内炎症逐渐消散,肝纤维化停止发展,甚至已有一些结节的早期肝硬化也能逆转,据临床试验的数据,认为是最好的抗纤维化治疗。
用核苷类药要有什么思想准备?
核苷类药对人体免疫几乎没有作用,最终能达到的一般也只是“小三阳”。此时血清中检不出病毒,而肝内仍有少数病毒存在,因缺少免疫控制,停药后病毒又可能开始复制,病情会复发,甚至出现反弹而发生灾难性的后果。所以一般都需要长期服用,在较长时期中维持治疗才能维持效果,但也并不是说需要终生治疗,可能五六年、也可能十年八年后才能停药,你能接受吗?
老年纪的人不少慢性病都需要长期用药;年轻人长期用药会影响生育;即使已经有孩子了,长期不断药有的病友在思想上也不大好接受。用药容易停药难,你可要有思想准备。
核苷类药的另一个大问题是长期用药会发生耐药变异。许多病友用这类药物图个省事,以为只要每天吃一片药就行了,不对!你同样要定期去医院检查,同样要接受医生的指导。不然,一旦发生耐药性,那麻烦可就大了。
核苷类药可以做粗略的比较吗?
作为一名肝病医生,这些药物是我治疗乙肝的武器,我爱护每种药物,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好药上市,我与哪家公司都没有利益关系,不会对某种药物任意褒贬。为便于病友选择时的参考,我试图按照国外发表的临床试验的结果和我自己的临床实践,做出非常粗略的不同特性的“排行榜”。
抗病毒作用:以恩替卡韦的效应最强,1年平均能降低7次方的血清HBV DNA;替比夫定稍差,能降低6次方以上的血清病毒水平;拉米夫定更逊一筹,只能降低5次方多一些;阿德福韦最弱,1年只能降低4次方,约有30%的病人6个月时降不到2次方。随着病毒复制水平的降低,肝炎的症状和肝功能试验以相应的速度恢复,对于病情严重的病人当然希望能够尽早控制病情发展。阿德福韦对初治病人很少能在1年内完全降低血清病毒水平,肝功能试验恢复正常有时需要半年。临床实践与临床试验也不尽相同,拉米夫定最便宜,认为对大多数病人已能满足抑制病毒的需要。
不良反应:在这4种药物的临床试验中不良反应都很少,都较安全。拉米夫定已经用了10年,在我的病人中几乎没有发生过明显的不良反应。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有相同的安全性。阿德福韦有轻度肾毒性,不能在肾功能不好的病人中应用,在无肾病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中罕见血清肌酐升高,但在28%失代偿的肝硬化病人发生肾毒性,几年前我曾在一位肌酐正常的老年病人应用3年,发生了肾功能衰竭,肾穿刺有隐匿性慢性肾炎,从此在老年病人中应用十分谨慎。恩替卡韦在啮齿动物试验中,以3~40倍的人用剂量发生了肺腺瘤、脑胶质瘤和肝癌,但在病人中未发现有此问题,8年的临床试验正在国内外进行中。
耐药变异:拉米夫定耐药变异的发生率最高,1年时14%~32%,与时俱增,5年时达60%~70%;在有免疫虚损的病人中更易发生。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同样发生YMDD变异,发生率较低,第1年只有4.4%,但以后呈指数增加,第2年达21.6%。阿德福韦第1年几乎不发生耐药,4年累计达15%;在“小三阳”的病人中较高,5年中逐年发生0、3%、11%、18%和29%。恩替卡韦耐药率是最低的,初治病人2年只有3%,但在拉米夫定耐药的病人1年恩替卡韦耐药7%、2年16%。
停药风险:核苷类药在一定时期内都需要维持治疗,停药过早都会复发,复发只要再用就是了,问题是其中少数病人会发生急性加剧,甚至发生灾难性的后果,阿德福韦在“小三阳”的病人中停药尤其要谨慎。
按自己的病情怎样选择?
如果病情很重、很急,当然以先用抗病毒作用强的药为好,争取尽早控制病情;病毒水平很高的病友也以先用抗病毒作用强的药为好,尽早抑制病毒复制,发生耐药变异的机率会很低。问题是抗病毒作用强的药价格较高,长期用药负担太重,只能量力而为;也可以在病情基本控制后改用低档的药物。
老年病友极大多数是“小三阳”,复发率很高,而病毒水平大都不高,又能接受长期用药,不必要冒风险停药,一般并非必需用高档药物,拉米夫定不良反应很少,是较适宜的选择;阿德福韦也可用,但需定期检查肾功能。
拉米夫定有较高的耐药发生率,替比夫定也不低,且两者可以交叉耐药。在开始用药前对长期治疗需要有预见和计划。每个人的病情和经济能力都不相同,应咨询专业医生。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用核苷类药治疗,极大多数可以迅速控制病情,口服方便,很少不良反应。如果适合你选用,你可以比较轻松的抗病毒治疗。现在已有贺普丁(拉米夫定)、贺维力(阿德福韦)、博路定(恩替卡韦)和素比伏(替比夫定),你选择哪一种?
用核苷类药能得到什么效果?
这类药物能直接抑制病毒复制,故预期你能得到能很快控制病情发展,极大多数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只要几个月血清转氨酶就能正常;失代偿的肝硬化控制病情较慢,一般需要6个月以上,如果已用核苷类药6个月,极大多数病人可以逃过这一次的劫难了。能较快降低血清HBV DNA水平,但不同药物有较大差异,也因病人治疗前的病毒水平而异。然而,核苷类药不直接抑制病毒抗原的合成,1年治疗只有20%左右的病人“大三阳”消失。用核苷类药治疗的病人,常常肝功能试验正常了,血清HBV DNA检不到了,但还是“大三阳”。病情控制了,“大三阳”似乎是一顶空帽子,但如果不转换为“小三阳”,病情很不稳定,一停药多半早晚要复发。
能稳当的控制病情发展:因这类药物能直接抑制病毒复制,与病人的免疫状态关系较小,有免疫虚损的病人同样有效。除了很少数不顺应的病人,极大多数病人都能稳稳当当的控制病情发展:肝内炎症逐渐消散,肝纤维化停止发展,甚至已有一些结节的早期肝硬化也能逆转,据临床试验的数据,认为是最好的抗纤维化治疗。
用核苷类药要有什么思想准备?
核苷类药对人体免疫几乎没有作用,最终能达到的一般也只是“小三阳”。此时血清中检不出病毒,而肝内仍有少数病毒存在,因缺少免疫控制,停药后病毒又可能开始复制,病情会复发,甚至出现反弹而发生灾难性的后果。所以一般都需要长期服用,在较长时期中维持治疗才能维持效果,但也并不是说需要终生治疗,可能五六年、也可能十年八年后才能停药,你能接受吗?
老年纪的人不少慢性病都需要长期用药;年轻人长期用药会影响生育;即使已经有孩子了,长期不断药有的病友在思想上也不大好接受。用药容易停药难,你可要有思想准备。
核苷类药的另一个大问题是长期用药会发生耐药变异。许多病友用这类药物图个省事,以为只要每天吃一片药就行了,不对!你同样要定期去医院检查,同样要接受医生的指导。不然,一旦发生耐药性,那麻烦可就大了。
核苷类药可以做粗略的比较吗?
作为一名肝病医生,这些药物是我治疗乙肝的武器,我爱护每种药物,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好药上市,我与哪家公司都没有利益关系,不会对某种药物任意褒贬。为便于病友选择时的参考,我试图按照国外发表的临床试验的结果和我自己的临床实践,做出非常粗略的不同特性的“排行榜”。
抗病毒作用:以恩替卡韦的效应最强,1年平均能降低7次方的血清HBV DNA;替比夫定稍差,能降低6次方以上的血清病毒水平;拉米夫定更逊一筹,只能降低5次方多一些;阿德福韦最弱,1年只能降低4次方,约有30%的病人6个月时降不到2次方。随着病毒复制水平的降低,肝炎的症状和肝功能试验以相应的速度恢复,对于病情严重的病人当然希望能够尽早控制病情发展。阿德福韦对初治病人很少能在1年内完全降低血清病毒水平,肝功能试验恢复正常有时需要半年。临床实践与临床试验也不尽相同,拉米夫定最便宜,认为对大多数病人已能满足抑制病毒的需要。
不良反应:在这4种药物的临床试验中不良反应都很少,都较安全。拉米夫定已经用了10年,在我的病人中几乎没有发生过明显的不良反应。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有相同的安全性。阿德福韦有轻度肾毒性,不能在肾功能不好的病人中应用,在无肾病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中罕见血清肌酐升高,但在28%失代偿的肝硬化病人发生肾毒性,几年前我曾在一位肌酐正常的老年病人应用3年,发生了肾功能衰竭,肾穿刺有隐匿性慢性肾炎,从此在老年病人中应用十分谨慎。恩替卡韦在啮齿动物试验中,以3~40倍的人用剂量发生了肺腺瘤、脑胶质瘤和肝癌,但在病人中未发现有此问题,8年的临床试验正在国内外进行中。
耐药变异:拉米夫定耐药变异的发生率最高,1年时14%~32%,与时俱增,5年时达60%~70%;在有免疫虚损的病人中更易发生。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同样发生YMDD变异,发生率较低,第1年只有4.4%,但以后呈指数增加,第2年达21.6%。阿德福韦第1年几乎不发生耐药,4年累计达15%;在“小三阳”的病人中较高,5年中逐年发生0、3%、11%、18%和29%。恩替卡韦耐药率是最低的,初治病人2年只有3%,但在拉米夫定耐药的病人1年恩替卡韦耐药7%、2年16%。
停药风险:核苷类药在一定时期内都需要维持治疗,停药过早都会复发,复发只要再用就是了,问题是其中少数病人会发生急性加剧,甚至发生灾难性的后果,阿德福韦在“小三阳”的病人中停药尤其要谨慎。
按自己的病情怎样选择?
如果病情很重、很急,当然以先用抗病毒作用强的药为好,争取尽早控制病情;病毒水平很高的病友也以先用抗病毒作用强的药为好,尽早抑制病毒复制,发生耐药变异的机率会很低。问题是抗病毒作用强的药价格较高,长期用药负担太重,只能量力而为;也可以在病情基本控制后改用低档的药物。
老年病友极大多数是“小三阳”,复发率很高,而病毒水平大都不高,又能接受长期用药,不必要冒风险停药,一般并非必需用高档药物,拉米夫定不良反应很少,是较适宜的选择;阿德福韦也可用,但需定期检查肾功能。
拉米夫定有较高的耐药发生率,替比夫定也不低,且两者可以交叉耐药。在开始用药前对长期治疗需要有预见和计划。每个人的病情和经济能力都不相同,应咨询专业医生。
下一篇:乙肝患者常用的保肝药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选择乙肝治疗方案应注重三大要素8833
- 02. 盘点治疗乙肝的植物草药9655
- 03. 长效干扰素有什么优点?9277
- 04. 乙肝患者日常禁忌知多少10638
- 05. 乙肝大三阳转氨酶高怎么办9151
- 06. 乙肝抗病毒治疗有哪些注意事项 三个方面需要注意12349
热门阅读
- 01. “三管齐下”战胜肝硬化
- 02. 乙肝大三阳患者适合吃哪些食物?
- 03. 自身免疫性肝炎与丙型肝炎伴自身免疫现象
- 04. 预防肝癌 应该怎么做
- 05. 乙肝小三阳的传播途径有
- 06. 急性肝炎预防需要注意
- 07. 详解甲肝治疗的三步曲
- 08. 炒猪肝配青椒 降胆固醇
- 09. 治疗甲肝的方法
- 10. 肝癌常见的危害有哪些?
图片推荐
随州整顿人力资源市场 “乙肝五项”不得列入用工体检
昨从随州市劳动监察支队获悉,即日起,市人社局、市工商局将在全市范围内联合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规范劳务用工行为。 据了解,此次行动将严格依法履行人力资源市场的监管职责,进
福瑞股份爱肝一生引领2016中国肝病防治四大新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提出,医疗行业融入互联网的步伐在明显加快,医疗APP发展极为迅猛。有关机构预测,我国移动医疗市场明年将达到125亿元左右规模。 在整个移动医疗产业中,慢性病由于发病复杂、潜
经常喝咖啡对肝脏好吗
咨询:因工作性质的原因,我养成了喝咖啡的习惯,但前段时间查出肝脏有些不太好,故想问问各位专家经常喝咖啡对肝脏好吗? 经常喝咖啡对肝脏好吗?肝病医院专家表示:咖啡中含有生物活性化学物质-绿原酸,及丰富
脂肪肝也会“伤心” 降低血脂才能远离脂肪肝
血脂四项是体检当中常见的一个项目,它包括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四个指标。那么对于脂肪肝人群来讲,最需要关心的是哪一个呢?脂肪肝与心血管疾病又有哪些关系呢?家庭医生在线采访了南方
乙肝歧视已影响国家发展
肝病患者所受身心伤害远远超过病毒本身危害,携带乙肝病毒的大量优秀人才得不到施展才能的舞台 在3月3日开幕的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中国农工民主党提出了一个名为规范乙肝检测,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党派提案
乙肝两对半全阴性正常吗?
咨询:今天去医院拿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结果显示五项全部为阴性,因对此不了解,所以想问问各位专家乙肝两对半全阴性正常吗? 乙肝两对半全阴性正常吗?专家表示:乙肝两对半结果显示为全阴性,说明机体未感染乙
如何判断大三阳是否耐药?
如何判断大三阳是否耐药?乙肝耐药是由于乙肝病毒对药物发生适应性突变,导致药物抑制病毒作用的敏感度下降,耐药的发生是乙肝治疗失败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慢性乙肝长期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还会增加处理耐药所需的
治疗脂肪肝的误区
治疗脂肪肝的误区 脂肪肝是近些年来发病率上升最高的一类疾病,虽然患者本身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还是会对肝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严重的还会形成肝硬化,因此对于脂肪肝我们需要及时治疗,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