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抗先:在多种核苷类药中你选择哪一种?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3
浏览:
9159次
现在已有4种核苷类药上市了, 它们是贺普丁、贺维力、博路定和素比伏。有核苷类药的共性, 也有各自的特性。选择用什么药, 当然要听医生的指导。但钱要从你的口袋里取出来,病生在你身上, 你能不关注吗?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用核苷类药治疗,极大多数可以迅速控制病情,口服方便,很少不良反应。如果适合你选用,你可以比较轻松的抗病毒治疗。现在已有贺普丁(拉米夫定)、贺维力(阿德福韦)、博路定(恩替卡韦)和素比伏(替比夫定),你选择哪一种?
用核苷类药能得到什么效果?
这类药物能直接抑制病毒复制,故预期你能得到能很快控制病情发展,极大多数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只要几个月血清转氨酶就能正常;失代偿的肝硬化控制病情较慢,一般需要6个月以上,如果已用核苷类药6个月,极大多数病人可以逃过这一次的劫难了。能较快降低血清HBV DNA水平,但不同药物有较大差异,也因病人治疗前的病毒水平而异。然而,核苷类药不直接抑制病毒抗原的合成,1年治疗只有20%左右的病人“大三阳”消失。用核苷类药治疗的病人,常常肝功能试验正常了,血清HBV DNA检不到了,但还是“大三阳”。病情控制了,“大三阳”似乎是一顶空帽子,但如果不转换为“小三阳”,病情很不稳定,一停药多半早晚要复发。
能稳当的控制病情发展:因这类药物能直接抑制病毒复制,与病人的免疫状态关系较小,有免疫虚损的病人同样有效。除了很少数不顺应的病人,极大多数病人都能稳稳当当的控制病情发展:肝内炎症逐渐消散,肝纤维化停止发展,甚至已有一些结节的早期肝硬化也能逆转,据临床试验的数据,认为是最好的抗纤维化治疗。
用核苷类药要有什么思想准备?
核苷类药对人体免疫几乎没有作用,最终能达到的一般也只是“小三阳”。此时血清中检不出病毒,而肝内仍有少数病毒存在,因缺少免疫控制,停药后病毒又可能开始复制,病情会复发,甚至出现反弹而发生灾难性的后果。所以一般都需要长期服用,在较长时期中维持治疗才能维持效果,但也并不是说需要终生治疗,可能五六年、也可能十年八年后才能停药,你能接受吗?
老年纪的人不少慢性病都需要长期用药;年轻人长期用药会影响生育;即使已经有孩子了,长期不断药有的病友在思想上也不大好接受。用药容易停药难,你可要有思想准备。
核苷类药的另一个大问题是长期用药会发生耐药变异。许多病友用这类药物图个省事,以为只要每天吃一片药就行了,不对!你同样要定期去医院检查,同样要接受医生的指导。不然,一旦发生耐药性,那麻烦可就大了。
核苷类药可以做粗略的比较吗?
作为一名肝病医生,这些药物是我治疗乙肝的武器,我爱护每种药物,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好药上市,我与哪家公司都没有利益关系,不会对某种药物任意褒贬。为便于病友选择时的参考,我试图按照国外发表的临床试验的结果和我自己的临床实践,做出非常粗略的不同特性的“排行榜”。
抗病毒作用:以恩替卡韦的效应最强,1年平均能降低7次方的血清HBV DNA;替比夫定稍差,能降低6次方以上的血清病毒水平;拉米夫定更逊一筹,只能降低5次方多一些;阿德福韦最弱,1年只能降低4次方,约有30%的病人6个月时降不到2次方。随着病毒复制水平的降低,肝炎的症状和肝功能试验以相应的速度恢复,对于病情严重的病人当然希望能够尽早控制病情发展。阿德福韦对初治病人很少能在1年内完全降低血清病毒水平,肝功能试验恢复正常有时需要半年。临床实践与临床试验也不尽相同,拉米夫定最便宜,认为对大多数病人已能满足抑制病毒的需要。
不良反应:在这4种药物的临床试验中不良反应都很少,都较安全。拉米夫定已经用了10年,在我的病人中几乎没有发生过明显的不良反应。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有相同的安全性。阿德福韦有轻度肾毒性,不能在肾功能不好的病人中应用,在无肾病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中罕见血清肌酐升高,但在28%失代偿的肝硬化病人发生肾毒性,几年前我曾在一位肌酐正常的老年病人应用3年,发生了肾功能衰竭,肾穿刺有隐匿性慢性肾炎,从此在老年病人中应用十分谨慎。恩替卡韦在啮齿动物试验中,以3~40倍的人用剂量发生了肺腺瘤、脑胶质瘤和肝癌,但在病人中未发现有此问题,8年的临床试验正在国内外进行中。
耐药变异:拉米夫定耐药变异的发生率最高,1年时14%~32%,与时俱增,5年时达60%~70%;在有免疫虚损的病人中更易发生。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同样发生YMDD变异,发生率较低,第1年只有4.4%,但以后呈指数增加,第2年达21.6%。阿德福韦第1年几乎不发生耐药,4年累计达15%;在“小三阳”的病人中较高,5年中逐年发生0、3%、11%、18%和29%。恩替卡韦耐药率是最低的,初治病人2年只有3%,但在拉米夫定耐药的病人1年恩替卡韦耐药7%、2年16%。
停药风险:核苷类药在一定时期内都需要维持治疗,停药过早都会复发,复发只要再用就是了,问题是其中少数病人会发生急性加剧,甚至发生灾难性的后果,阿德福韦在“小三阳”的病人中停药尤其要谨慎。
按自己的病情怎样选择?
如果病情很重、很急,当然以先用抗病毒作用强的药为好,争取尽早控制病情;病毒水平很高的病友也以先用抗病毒作用强的药为好,尽早抑制病毒复制,发生耐药变异的机率会很低。问题是抗病毒作用强的药价格较高,长期用药负担太重,只能量力而为;也可以在病情基本控制后改用低档的药物。
老年病友极大多数是“小三阳”,复发率很高,而病毒水平大都不高,又能接受长期用药,不必要冒风险停药,一般并非必需用高档药物,拉米夫定不良反应很少,是较适宜的选择;阿德福韦也可用,但需定期检查肾功能。
拉米夫定有较高的耐药发生率,替比夫定也不低,且两者可以交叉耐药。在开始用药前对长期治疗需要有预见和计划。每个人的病情和经济能力都不相同,应咨询专业医生。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用核苷类药治疗,极大多数可以迅速控制病情,口服方便,很少不良反应。如果适合你选用,你可以比较轻松的抗病毒治疗。现在已有贺普丁(拉米夫定)、贺维力(阿德福韦)、博路定(恩替卡韦)和素比伏(替比夫定),你选择哪一种?
用核苷类药能得到什么效果?
这类药物能直接抑制病毒复制,故预期你能得到能很快控制病情发展,极大多数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只要几个月血清转氨酶就能正常;失代偿的肝硬化控制病情较慢,一般需要6个月以上,如果已用核苷类药6个月,极大多数病人可以逃过这一次的劫难了。能较快降低血清HBV DNA水平,但不同药物有较大差异,也因病人治疗前的病毒水平而异。然而,核苷类药不直接抑制病毒抗原的合成,1年治疗只有20%左右的病人“大三阳”消失。用核苷类药治疗的病人,常常肝功能试验正常了,血清HBV DNA检不到了,但还是“大三阳”。病情控制了,“大三阳”似乎是一顶空帽子,但如果不转换为“小三阳”,病情很不稳定,一停药多半早晚要复发。
能稳当的控制病情发展:因这类药物能直接抑制病毒复制,与病人的免疫状态关系较小,有免疫虚损的病人同样有效。除了很少数不顺应的病人,极大多数病人都能稳稳当当的控制病情发展:肝内炎症逐渐消散,肝纤维化停止发展,甚至已有一些结节的早期肝硬化也能逆转,据临床试验的数据,认为是最好的抗纤维化治疗。
用核苷类药要有什么思想准备?
核苷类药对人体免疫几乎没有作用,最终能达到的一般也只是“小三阳”。此时血清中检不出病毒,而肝内仍有少数病毒存在,因缺少免疫控制,停药后病毒又可能开始复制,病情会复发,甚至出现反弹而发生灾难性的后果。所以一般都需要长期服用,在较长时期中维持治疗才能维持效果,但也并不是说需要终生治疗,可能五六年、也可能十年八年后才能停药,你能接受吗?
老年纪的人不少慢性病都需要长期用药;年轻人长期用药会影响生育;即使已经有孩子了,长期不断药有的病友在思想上也不大好接受。用药容易停药难,你可要有思想准备。
核苷类药的另一个大问题是长期用药会发生耐药变异。许多病友用这类药物图个省事,以为只要每天吃一片药就行了,不对!你同样要定期去医院检查,同样要接受医生的指导。不然,一旦发生耐药性,那麻烦可就大了。
核苷类药可以做粗略的比较吗?
作为一名肝病医生,这些药物是我治疗乙肝的武器,我爱护每种药物,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好药上市,我与哪家公司都没有利益关系,不会对某种药物任意褒贬。为便于病友选择时的参考,我试图按照国外发表的临床试验的结果和我自己的临床实践,做出非常粗略的不同特性的“排行榜”。
抗病毒作用:以恩替卡韦的效应最强,1年平均能降低7次方的血清HBV DNA;替比夫定稍差,能降低6次方以上的血清病毒水平;拉米夫定更逊一筹,只能降低5次方多一些;阿德福韦最弱,1年只能降低4次方,约有30%的病人6个月时降不到2次方。随着病毒复制水平的降低,肝炎的症状和肝功能试验以相应的速度恢复,对于病情严重的病人当然希望能够尽早控制病情发展。阿德福韦对初治病人很少能在1年内完全降低血清病毒水平,肝功能试验恢复正常有时需要半年。临床实践与临床试验也不尽相同,拉米夫定最便宜,认为对大多数病人已能满足抑制病毒的需要。
不良反应:在这4种药物的临床试验中不良反应都很少,都较安全。拉米夫定已经用了10年,在我的病人中几乎没有发生过明显的不良反应。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有相同的安全性。阿德福韦有轻度肾毒性,不能在肾功能不好的病人中应用,在无肾病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中罕见血清肌酐升高,但在28%失代偿的肝硬化病人发生肾毒性,几年前我曾在一位肌酐正常的老年病人应用3年,发生了肾功能衰竭,肾穿刺有隐匿性慢性肾炎,从此在老年病人中应用十分谨慎。恩替卡韦在啮齿动物试验中,以3~40倍的人用剂量发生了肺腺瘤、脑胶质瘤和肝癌,但在病人中未发现有此问题,8年的临床试验正在国内外进行中。
耐药变异:拉米夫定耐药变异的发生率最高,1年时14%~32%,与时俱增,5年时达60%~70%;在有免疫虚损的病人中更易发生。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同样发生YMDD变异,发生率较低,第1年只有4.4%,但以后呈指数增加,第2年达21.6%。阿德福韦第1年几乎不发生耐药,4年累计达15%;在“小三阳”的病人中较高,5年中逐年发生0、3%、11%、18%和29%。恩替卡韦耐药率是最低的,初治病人2年只有3%,但在拉米夫定耐药的病人1年恩替卡韦耐药7%、2年16%。
停药风险:核苷类药在一定时期内都需要维持治疗,停药过早都会复发,复发只要再用就是了,问题是其中少数病人会发生急性加剧,甚至发生灾难性的后果,阿德福韦在“小三阳”的病人中停药尤其要谨慎。
按自己的病情怎样选择?
如果病情很重、很急,当然以先用抗病毒作用强的药为好,争取尽早控制病情;病毒水平很高的病友也以先用抗病毒作用强的药为好,尽早抑制病毒复制,发生耐药变异的机率会很低。问题是抗病毒作用强的药价格较高,长期用药负担太重,只能量力而为;也可以在病情基本控制后改用低档的药物。
老年病友极大多数是“小三阳”,复发率很高,而病毒水平大都不高,又能接受长期用药,不必要冒风险停药,一般并非必需用高档药物,拉米夫定不良反应很少,是较适宜的选择;阿德福韦也可用,但需定期检查肾功能。
拉米夫定有较高的耐药发生率,替比夫定也不低,且两者可以交叉耐药。在开始用药前对长期治疗需要有预见和计划。每个人的病情和经济能力都不相同,应咨询专业医生。
下一篇:乙肝患者常用的保肝药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慢性乙肝治疗的总体目标是什么?8333
- 02. 乙肝抗病毒 坚持就会胜利!8923
- 03. 乙肝治疗,不该抗病毒时千万别抗9334
- 04. 乙肝治疗效果不佳因“误治、乱治、失治”8581
- 05. 乙肝患者能喝牛奶吗 治乙肝中医药方可帮忙10914
- 06. 乙肝治疗重点在于坚持 首次治疗乙肝注意事项8421
热门阅读
- 01. 多喝牛奶或可降低肝癌 食欲明显减退当心肝癌
- 02. 这种脂肪肝会变成肝癌 大肚男人要小心
- 03. 肝血管瘤的具体护理
- 04. 肝纤维化需要做哪些检查?肝纤维化有年轻化趋势
- 05. 肝血管瘤晚期有什么表现
- 06. 如何做酒精肝的鉴别诊断
- 07. 乙肝小三阳患者能当兵吗?
- 08. 导致肝硬化的九种病因
- 09. 不惧怕耐药现象 不期望过高——乙肝抗病毒治疗两要点
- 10. 肝好眼睛就好 肝脏与健康息息相关
图片推荐
食欲不振是怎么回事
昨天有网友咨询:食欲不振是怎么回事?这位网友说最近几天自己一直吃不下去饭,对平时喜欢的食物也没有胃口,有时候还觉得口干,没力气……这位网友咨询说担心自己得了什么病,想知道食欲不振是怎么回事?食欲不振是
肝病:发病隐秘的健康杀手
我最近总感觉腹部不舒服,人很疲惫,一点力气都没有。到吃饭的时候不想吃,还总恶心,看到油腻的一点食欲都没有,动不动拉肚子,小便黄。这是怎么回事? 前些天,笔者去采访内科中医时,聊得正起劲,一位患者刚好
爹爹喝酒喝得肝硬化胃出血 住院时还要将酒藏病床下
知道喝酒会伤身,但酒龄已有40年的刘先生却已无法自拔,甚至把喝酒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前日,当他因为肝硬化和胃出血而送进医院抢救时,跟医生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快点救救我,你不救我我就没法喝酒啦! 62岁
妊娠伴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严重性
妊娠伴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严重性!这是很多妊娠妇女多担心的问题,也是很多妊娠妇女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帮助患者以及家属排忧解难下面请肝病医院专家为大家做详细的解答和具体的分析: 首先对母体的影响:发生在妊
深圳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低于1%
据深圳市疾控中心介绍,深圳儿童乙肝流行得到较好控制,目前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降至1%以下。 我国是乙肝大国,乙肝疫苗诞生前,HBsAg携带率约为10%,即每10人就有1个乙肝携带者;深圳HBs
暴走能治疗脂肪肝吗?
有患者咨询:我是一个脂肪肝患者,在电视上看见过一个妈妈为了把肝移植给孩子,通过半年的暴走治好了脂肪肝,被称为“暴走妈妈”,我想请问专家,暴走能治疗脂肪肝吗?针对患者的疑问,我们特邀肝病医院常务副院长庄
多学科协作 为肝癌病人量身打造最适合的诊疗方案
广东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肝病发展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是许多肝病患者担忧的问题,据统计,临床上有80%的肝癌都是从乙肝发展而来的。肝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到医院就诊的病人多数是肝癌晚期,
春季养肝护肝
春节养肝护肝正当时,五行中春季属木,对应肝脏,所以春季正是养肝护肝的时节,那么春季养肝护肝吃什么好呢?肝病医院专家介绍:春季养肝护肝饮蒲公英水养生败肝火。 春季养肝护肝:饮蒲公英水养生败肝火 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