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人群 治疗要分类
儿童、孕妇、肝硬化、肿瘤、肝移植患者这五类特殊人群的乙肝治疗要分类对待,注意用药安全,减少药物副作用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乙肝病人也要“差别对待”,不能简单地“一刀切”。对于普通慢性乙肝患者,《中国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认为,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要进行抗病毒治疗。但对于一些乙肝人群中的“特种兵”来说,则需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再“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日前,来自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的乙肝治疗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儿童、孕妇、肝硬化、肿瘤、肝移植患者这五类特殊人群在乙肝治疗中尤其需要注意。因为这五类人“小的小、孕的孕、病的病”,无论抗病毒与否,都必须以安全为先。因为这些人身体的“家底薄”,经不起“折腾”。如果经医生诊断,确实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选药要首先考虑那些副作用少、安全性高、临床应用时间长的药品。一旦选错药物,对于这些弱势的特殊人群来说,无疑是“往伤口上撒盐”。
特殊人群一
儿童:感染初期无需特殊治疗
大多数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儿童处于免疫耐受期,这时乙肝病毒和免疫系统暂时还能“和平共处”,所以并不需要特殊治疗。即使治疗,效果也不会很理想。如果孩子出现了肝功能异常,确实需要抗病毒治疗的话,临床医生更倾向于使用口服核苷类药物。因为干扰素类的副作用相对较大,一般不建议使用。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崇雨田教授认为“由于核苷类似物的治疗时间比较长,一般需要3~5年甚至更长,儿童进行抗病毒之前更要慎重。而且相对于成人患者,儿童主观配合治疗的态度比较差。”刚开始时,孩子可能会迫于压力乖乖吃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可能会背着父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断断续续吃药甚至停药。而且要注意定期随访和监测,在这方面,家长一定要起到监督的作用,不能掉以轻心。
因此,儿童进行乙肝治疗需紧贴“三步走”原则:第一步,观察是否需要治疗;第二步,选择安全性高的药物;第三步,进行密切观察治疗。
特殊人群二
育龄期妇女:孕期治疗要选B类药
怀孕是乙肝人群中一个非常现实的焦点问题,很多女性乙肝患者都紧盯着“育龄期乙肝女性能否怀孕”和“是否会发生母婴传播”这两个问题追着医生问。上海市第三人民医院的许洁教授认为“如果育龄期妇女想怀孕,需要根据育龄的乙肝患者的肝病的情况、个人的愿望、家庭计划来综合考虑,医生给予你的可能也是一部分关于医学上的意见。
育龄期女性乙肝患者可以按照自身的病情和家庭计划,经过与医生协商后决定是否要怀孕和治疗。如果是一个轻度患者,可以先受孕,而不用进行抗病毒治疗。中度患者但没有发生肝硬化,可以考虑先治疗再受孕。如果一个重度乙肝患者一定要生育,或在肝病的进展期发现自己怀孕了,而这个孩子又是一个珍贵儿,可以在孕前、孕期分娩的过程当中进行抗病毒治疗。”
如果进行抗病毒治疗,孕妇严禁自行选药。在医生的指导下,亲属签署同意书以后,孕妇才能使用对于妊娠期比较安全的B类药物:如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相对来说,拉米夫定在怀孕妇女中的应用经验要多一些。北京地坛医院蔡皓东教授介绍,美国一个妊娠妇女用药登记处通过大量数据对比发现,怀孕期间服用拉米夫定治疗的妈妈生出来的“拉米宝宝”的异常率和普通宝宝一样。
另外,目前解决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最好策略就是注射乙肝疫苗,它的保护力能够达到95%左右。如果孕妇在妊娠后期和生育过程中,体内HBV DNA水平高达6次方以上,可以使用拉米夫定或替比夫定降低乙肝病毒含量,从而提高母婴阻断的成功率。
特殊人群三
肝硬化患者:治疗慎用干扰素
当肝炎“升级”成肝硬化,肝硬化患者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要抗病毒,但抗病毒不能乱来,需“区别对待”。崇雨田指出,肝硬化一般分为代偿期和不代偿期,阶段不同,用药也不同。
对于代偿期的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首要关注的是安全性,核苷类似物都适用。最好选择上市时间长,被医生公认安全性好的药物。由于干扰素有可能导致肝功能失代偿等并发症,应该慎用。如非用不可,则需密切监测,一旦肝功能出现波动,就要考虑停药。
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患者,会出现腹水、黄疸等情况,通过抗病毒治疗,可以保护好残余的肝细胞,为患者下一步的治疗做好准备。由于这部分患者存在着肝功能衰竭的风险,所以禁止使用干扰素,只能选用核苷类似物。有鉴于这部分患者可能需要终身治疗,选药时还需考虑安全性、疗效和费用等情况。
特殊人群四
肝移植患者:移植前要预防性用药
肝移植手术的日益成熟为很多肝病患者带来希望,但是在我国约有80%以上的需要肝移植的患者都是乙肝患者。这类患者如果不能有效控制乙肝病情,即使移植了新的肝脏,到头来也只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因为如果乙肝病毒从“旧肝脏”搬迁到“新肝脏”迅速适应环境后进行高速复制,那移植后的新肝脏很快就会受到侵害。
因此,对于中末期的患者,临床医生推荐肝移植前用核苷类药物进行预防性的治疗,使患者的HBV DNA水平下降甚至转阴。《中国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指出,预防性用药在移植手术前1~3个月就要开始用。而移植后,要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手术后需要长期进行肝炎抗病毒治疗,但理想疗程还待进一步确定。从多年的乙肝患者肝移植的临床经验来看,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明确的提高移植者的生存率。
特殊人群五
肿瘤患者:要定期监测病毒DNA
这两年,随着肿瘤的发病率上升,临床医生发现很多肿瘤病人同时也是乙肝患者。在这些肿瘤病人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一旦乙肝爆发,无疑是雪上加霜,病情有可能急转直下。在这种情况下,许洁认为,如果对乙肝病毒听之任之、放手不管,只能面对两种无情的结局:一种是乙肝病毒复制活跃,肝功受损,造成乙肝更加严重;另一种是乙肝复发导致整个化疗或者其他相关治疗无法进行,造成肿瘤危及生命。
因此,“乙肝”和“肿瘤”一肩挑的患者,不能顾了“肿瘤治疗”失了“乙肝防治”。目前,国内外多个肿瘤方面的指南都指出,对于要进行化疗、放疗或其他相关治疗的患者,都应该进行乙肝五项和HBV DNA监测。根据检测结果,可进行预防性用药或合并用药,确保能进行正常的肿瘤治疗。同时,这样也可以避免在这个治疗过程当中乙肝复燃。尤其是血液系统中有淋巴瘤的患者更要注意,这是药物使用后乙肝患者高危人群。由于肿瘤患者自身的特殊性,选用乙肝药物时,安全性需要特别关注。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七成以上乙肝患者难承受3年以上正规治疗8706
- 02. 乙肝治疗的核心:清除乙肝病毒10157
- 03. 乙肝小三阳有哪些注意事项?8657
- 04. 乙肝治疗要做五个准备 治疗时产生耐药怎么办7967
- 05. 江苏治疗乙肝哪家医院最好4670
- 06. 乙肝治疗常见方法和误区5461
热门阅读
- 01. 父亲有乙肝会传染给婴儿吗?
- 02. 对于脂肪肝你了解多少 脂肪肝变肝癌只需几步
- 03. 夏季养肝茶
- 04. 2011,我们身边的中医人
- 05. 晚期肝癌患者的临终关怀
- 06.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临床症状
- 07. 治疗乙肝没有特效药!
- 08. 花生豆浆可降血脂 预防脂肪肝
- 09. 儿童甲肝疫苗有必要打吗?有哪些不良反应
- 10. 甲肝病毒(HAV)感染率与过敏的相关性
图片推荐

22岁年轻姑娘患亚急性肝衰竭
4月17日,来自河南省太康县的26岁小伙王亚军向记者求助,他希望能够有好心人帮他一起挽救其年仅22岁老婆的生命。他向记者讲到:我和老婆,从2014年9月8号,也就是阴历8月15,到今天2016年4月1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乙肝肝硬化失代偿和肝衰竭病人有效
2012年6月1日-2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联合主办、生物谷承办“2012细胞治疗技术研讨会”在广州隆重开幕,中科院吴祖泽院士在研讨会上做了关于学习《干细胞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暂行)

恢复肝功能防止肝纤维化 中医治慢肝的特色与优势
慢性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在西医治疗上核苷类似物与干扰素存在病毒变异及不良反应较大等诸多问题。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中医药治疗乙型肝炎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美国的世界肝病权威汉斯

肝豆状核变性需终生治疗 需建立长期随访和病人管理制度
2012年8月18日,由南方医院肝病中心主办的“肝豆状核变性学术专题会”在广州花都举行,会议由侯金林教授和彭劼副教授主持,湘雅二医院肝病中心杨旭主任,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彭劼副教授、陈金军副教授、孙剑副教

多发性肝囊肿该怎么治疗
肝囊肿是常见的一种肝脏的良性病变,一般情况下,肝囊肿是不影响人的正常生活的,因此不需要治疗,只需定期检查防止病变即可。但有四种肝囊肿是必须进行治疗的,否则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1、囊肿扭转者 指

严重肝损伤可致肝癌 专家教你怎样养肝护肝
肝脏是人体的一个巨大的“化工厂”,具有解毒、代谢及调节血容量等功能。当肝脏受到损伤,它的功能就会受影响。那么哪些因素会导致肝损伤?又应该怎样养肝护肝?家庭医生在线采访了成都中医药大学胡鹏博士,他表示肝

B超检查对慢性乙型肝炎有什么意义?
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 骆抗先教授 每一种检查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那么,B超能正确检查哪些病变呢? B超在慢性肝病的诊断中处于什么位置? B超已经非常普及,因其简

肝功异常还能上学吗?
咨询:学校体检,儿子被查出转氨酶异常,建议去医院进行检查,医生说是乙肝小三阳伴肝功异常,很是担心,那会不会影响学业?儿子在读高三,肝功异常还能上学吗? 卫生部已经出台:在体检项目上只允许查转氨酶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