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的基本常识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 彭劼
一、乙肝是什么?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这种病毒主要在肝细胞中复制,通过激活人体的免疫细胞引起的肝细胞炎症、坏死。肝细胞炎症、坏死逐渐累积,并逐渐形成肝纤维化,最终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也有的患者在慢性肝炎基础上出现急剧加重,表现为重症肝炎、肝衰竭症状。
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功能复杂,对人体十分重要,与心脏并列,俗有“心肝宝贝”之称。但相当多的患者在慢性肝炎发展过程中,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而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往往病情可能相当严重。因此,我们称乙肝病毒是个“隐形杀手”,肝脏是个“沉默的器官”,我们不能凭自身感觉是否良好来判断有无肝病或肝病程度。我们只有定期进行检查,来了解肝病是否进展、程度如何、是否需要治疗等。
二、乙肝是如何传染的?
乙肝病毒的主要是经由接触病毒携带者的血液和体液实现传播的,传播途径主要是:1、母婴垂直传播;2、儿童间生活密切接触传播;3、不安全的注射与输血传播;4、性传播等。感染的年龄越小,慢性化的机会越高。正常免疫功能的成人如感染,极少出现慢性化。中国如此高的乙肝病毒感染率,主要是缘于婴幼儿时期感染,尤其是新生儿的母婴垂直传播的感染。因此乙肝呈家庭聚集现象。
三、乙肝的诊断
${FDPageBreak}
四、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
慢性乙型呈全球性分布,全世界近20亿人感染过乙肝病毒,其中3亿左右成为慢性感染者。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自然发展史提示,将有相当一部分人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对健康危害极大。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中成药、中药、相当多的所谓“护肝药”等都是治标不治本的,不能有效控制病毒复制,其宣传的神奇效果是不可信的、不科学的。迄今为止,唯有抗病毒治疗,才是根本的治疗,最大限度地控制病毒复制,或通过免疫控制肝炎活动,使疾病处于静息状态。其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阻止、减少或延缓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与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五、如何选择抗病毒治疗?
有明确的乙型肝炎活动,包括转氨酶明显升高3个月以上、病毒活跃复制,不管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均需要抗病毒治疗。
现在目前有两类抗乙肝病毒治疗方案,一类是干扰素,这一类又细分为两种:1、国产短效干扰素,需隔日一次注射,2、进口长效干扰素,需每周一次注射;另一类是口服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目前可购买到的有4种,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替比夫定。
这两类治疗各有优、缺点。干扰素类疗程较短,一般为1年,少数需延长到1.5或2年,治疗效果在30%-50%不等,主要效果体现是大三阳转变为小三阳,乙肝病毒控制在检测线以下,肝功能长期稳定正常,肝病稳定而不进展,较少患者可实现表面抗原阴转。干扰素的缺点是副作用较大,但大部分病人都可以耐受,停药后副作用可消失;另外一部分患者是干扰素治疗的禁忌症,不适合用干扰素治疗的。
口服核苷类药物优点是副作用小,口服每天一次,方便,基本没有禁忌症,除对该药过敏外,可适合所有的患者,治疗期间应答率高,能很快控制病毒复制,阻止疾病进展。口服核苷类药物缺点是治疗时间长,一般至少需3-5年以上,不得随意停药,停药后易反弹;另外随着用药时间延长,容易出现药物耐药,当然每种药物发生耐药的机率是不等的,有高有低。当然目前针对耐药也有较成熟的预防方案与处理方案。
六、定期复诊很重要
乙肝抗病毒治疗过程相对较长,短则1年(如注射用干扰素),长则3~5年以上(注意“以上”二字,是没有上限的,如口服核苷类药物),可能会出现多种复杂情况,需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密切监测,如疗效的初步评估、副作用及耐药性监测等。如出现疗效不佳、副作用或耐药等情况,医生则会与患者沟通、讨论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是否换药、加药、暂停、或终止治疗等。有的患者因为生育的需要而调整治疗方案;还有的患者因为治疗效果好而需要停药观察等。温馨提醒广大患者朋友们,请千万不要在没有专科医生指导下而自行用药、或自作主张换药、停药。因为,频繁的不规则、不系统抗病毒治疗,一是造成浪费,二是可能加重病情,三是会增加病毒的耐药性,给以后的治疗带来困难。
乙肝携带者也需要定期到医院随访检查。“大三阳”、“小三阳”携带者分别约有20%-30%、10%的人群转变为乙型肝炎,目前尚不能预测何时转变,因此定期复诊十分重要。“大三阳”携带者应每2-3个月、“小三阳”携带者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一次,40岁以上者每半年检查血清甲胎蛋白、肝脏B超等,以便及时掌握病情演变的情况。如果一旦出现肝功能的异常,则需要积极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有经验的肝病专科医生制定。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来自家庭医生在线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020-37617988 。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合理运动促进肝炎患者病情缓解10611
- 02. 药物性肝病9554
- 03. 阿米巴肝脓肿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7558
- 04. 网调丙肝知晓率仅50% 丙肝防控提高意识是关键10441
- 05. 如何预防药物导致的急性肝衰竭?11230
- 06. 乙型肝炎养重于治9236
热门阅读
- 01. 得了酒精肝会出现什么症状
- 02. 摘掉“乙肝大国”的帽子要靠乙肝疫苗
- 03. 肝病就诊误区 转阴非治疗的最终目标
- 04. 哪类患者需要肝移植?
- 05. 身体8种反应自测肝脏病
- 06. 乙肝抗病毒治疗的选药原则
- 07. 丙肝的三个诊断方法解读 丙肝的生活注意事项
- 08. 乙肝小三阳吃什么药可以转阴?据自身病情来选择用药
- 09. 肝炎有哪些早期信号?
- 10. 头孢会不会伤害肝脏? 如何预防药物伤肝?
图片推荐
99%的沈阳人都吃过这东西,可专家却说“小心肝”!
日前,一则你还敢吃街头煮玉米吗?的微博在网上疯传。街头玉米久煮不坏、越煮越香原因竟是放香精来让玉米增加香味和色泽!更有专家称这种香精长期食用,会损害肝脏。 为了求证这个说法的真实性,小编走访了小商品
肝掌、蜘蛛痣图片
肝掌、蜘蛛痣图片,肝掌与蜘蛛痣在临床上可谓是较常见的临床症状,多见于慢性肝病、肝硬化等肝脏疾病导致的激素灭活障碍所致,但也可见于其他疾病,因此在诊断上应注意鉴别诊断,下面就一同来认识下肝掌及蜘蛛痣图片
沈殿霞病情恶化进入肝昏迷
沈殿霞(肥肥)患胆管癌近1年以来病情时好时坏,但近日情况再度恶化,香港某周刊报道,她因肝功能严重受损,已出现肝昏迷病征,命悬一线的她最近决定试用新药,尽管副作用多也愿奋力一搏。她的女儿郑欣宜更新bol
港大学者研发出对肝癌具潜在疗效的混合益生菌
香港大学28日公布,该校生物系科研团队与港大李嘉诚医学院及东芬兰大学医学系合作,研发出一种对肝癌具有潜在治疗效果的混合益生菌Prohep,有望成为治疗肝癌的一种低成本方案。 该团队由港大生物系副教授
乙肝康复后还传染吗?
有患者咨询:我一个好朋友是乙肝患者,他的乙肝经过治疗后已经康复了,我想请问,乙肝康复后还传染吗?针对患者的疑问,我们来看看肝病医院专家是如何解答的。 乙肝康复后还传染吗?专家指出,乙肝的传染性与患者
乙肝患者贫血吃什么好?
最近气色不是很好,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我贫血,不太严重,建议我在饮食上多吃些补血的食物,但食疗这块不太了解,出现贫血应该吃什么?乙肝患者贫血吃什么好? 鉴于上述患者的疑问,肝病专家指出:乙肝患者本身就
胆红素升高是什么原因?
胆红素升高是什么原因?血清中的胆红素大部分来源于衰老红细胞被破坏后产生出来的血红蛋白衍化而成,在肝内经过葡萄糖醛酸化的叫做直接胆红素,未在肝内经过葡萄糖醛酸化的叫做间接胆红素,二者的和就是总胆红素。胆
天冷易发消化道出血
天冷易发消化道出血 冬季,向来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冬季同样容易并发消化道出血,天冷易发消化道出血,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天气越冷发病率越高 每年入冬后,都是消化道疾病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