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肝病知识肝病健谈 → 小心肝病盯上肥胖一族举报

小心肝病盯上肥胖一族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7.21       浏览: 10640次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病毒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有所降低,然而肥胖相关肝病的发病率却不断攀高,而且起病渐趋低龄化。在澳大利亚、日本以及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日益增多的肥胖现已成为慢性肝病的首要病因,并为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以及药物和中毒性肝病的重要帮凶,而科学合理减肥则可减少肝病发生、阻止肝病进展和防止肝病复发。为此,保护肝脏首先应从关注体重和腰围做起。

  肥胖与肝病关系密切

  既往人们仅仅注意到体重不足(消瘦)可导致营养不良性脂肪肝,然而近年来临床上见得更多的却是肥胖相关的营养过剩性脂肪肝。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肥胖是健康体检儿童和成人肝功能酶学异常的主要原因,三分之二以上的血清转氨酶增高与肥胖有关;肥胖与脂肪肝的关系比饮酒与脂肪肝的关系更为密切,当前日益增多的脂肪肝主要是肥胖相关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而酒精性脂肪肝仅占5%~10%;肥胖者即使没有其它伴发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也很高,大约56%~78%的肥胖者有脂肪肝,21%~39%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后者10年内肝硬化的发生率为20%,肝病相关死亡率为12%,死因包括肝功能衰竭和肝细胞癌。为此,尽管目前肥胖对肝脏危害的严重性尚未显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肥胖相关肝病有望取代乙型肝炎和酒精性肝病,成为导致肝病相关残疾和死亡的第一大肝病。

  常言道“胖人体虚,胖肝易损”。肥胖患者比体重正常人群更不耐受酒精、药物、工业毒物以及肝脏手术和缺血相关肝损伤,肥胖为酒精性肝硬化和隐源性肝硬化并发肝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并且,肥胖及其伴随的脂肪肝可促进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进展,并影响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的效果,结果使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增高。此外,肥胖可导致肝移植术后脂肪性肝炎复发、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并降低其术后存活时间。因此,对于肥胖者除了想到其容易发生糖尿病、冠心病和脑中风外,事实上肥胖者肝病相关事件亦很多,日本甚至有研究报道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死于肝硬化的可能性远远高于心脑卒中。

  临床上通常用标准体重、体重指数、腰围来判断体重超重和肥胖,在不同的年龄、性别和种族中,肥胖的判断标准并不统一。临床研究发现,在肥胖性脂肪肝的形成中,有可能的致病原因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体重增加而是腰围增粗,内脏性肥胖(苹果型肥胖)与脂肪肝的关系比皮下脂肪性肥胖(梨型肥胖)更为重要。与欧美人种相比,中国人更不耐胖;而与正常人相比,病毒性肝炎患者更不能耐受体重增加。对于原先消瘦者而言,短期内体重增加迅速和腰围增粗对肝脏的不良影响与肥胖相同,这似可解释大约20%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体重并不超标。

  肥胖性肝病的预防措施

  众所周知“一胖生百病”,为此要想健康长寿就需控制体重和腰围。无论是正常人还是肝病患者,均应尽可能保持理想体重,避免脂肪过度堆积,特别要防止腰围增粗的内脏性肥胖。切记“增重容易而减肥困难”,对于有些消瘦的儿童和年轻人而言不是不会发福而是时候未到。因此,各种保健措施和治疗选择,均不能以热量过剩和肥胖作代价。

  嗜酒可诱发内脏性肥胖(脾酒肚)及其相关肝损,肥胖合并脂肪肝或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必须禁酒,因其可能根本就无安全的饮酒剂量;肥胖患者应慎用肝毒药物并尽可能减少接触肝毒物质的机会;肥胖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应强调改变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并从严掌握降血脂药物的应用指征,必要时适当减量并加用保肝药物。

  临床上,许多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情迁延不愈,究其原因并非病毒感染本身而是肥胖相关肝病。为此,无症状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或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均应改变过分强调“营养和休息”的错误观点,以免近期内体重增长过快诱发肝炎后脂肪肝。

  “是药三分毒”,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药物性损害已上升为全球死亡原因的第五位。专家指出,随着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多,新品种的广泛使用,引起肝脏损害的药物也相应增加,有些药物性肝炎长期不愈,甚至危及生命。

  药物引起肝炎通常会发生在用药后的1~4周,具体表现和其他肝炎大致相同,如果是肝细胞受到损害,则表现为疲乏、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尿黄、肝区不适、转氨酶升高、血脂升高;如果引起胆汁淤积,则表现为皮肤变黄、皮肤瘙痒、大便颜色变浅等。严重的药物性肝损害也会引起大片肝脏坏死,出现黄疸、凝血机制障碍、肝性脑病等,将危及生命。

  能引起肝损害的药物种类相当广泛,至少在200种以上,其中不乏我们非常熟悉的药物,如含有乙酰氨基酚的各种感冒药、红霉素、降糖药、口服避孕药等。典型的例子就是感冒药的重复使用。许多感冒药里都包含了乙酰氨基酚这种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化学成分,如果同时吃了多种感冒药,总剂量在不知不觉中已大大超量。

标签:小心  心肝  肝病  盯上  肥胖  一族  
图片推荐
    人物专访:侯金林,忙中作乐的肝病专家

    人物专访:侯金林,忙中作乐的肝病专家

    约访侯金林教授让我们更加体会到侯教授忙到什么程度,门诊、病房、研究生答辩、学术会议、接待来访学者……能完成这次采访绝对符合“百忙之中抽空接待”这句客套话。不过,如果中国有更多的专家在为病人、为学术、为
    肝伤易丧命 养肝护肝做到4要点

    肝伤易丧命 养肝护肝做到4要点

    我们都知道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维护着人体的身体机能。主要负责着人体肠道内消化、代谢等多项任务,但是你知道么,肝脏是最容易受损的器官之一,因此我们要对肝进行重点防护,下面让我们来一起来了解下肝损伤
    乙肝抗病毒新突破,三氧自体血回输

    乙肝抗病毒新突破,三氧自体血回输

    乙肝抗病毒新突破,三氧自体血回输 在慢性乙肝的综合治疗中必须强调抗病毒治疗,因为乙肝病毒是引起肝脏发炎的根源,我们都知道乙肝病毒非常顽固,最头疼的问题是cccDNA病毒,而且乙肝病毒是一种高变异病毒,
    别让“弥漫性肝病”吓着

    别让“弥漫性肝病”吓着

    别让“弥漫性肝病”吓着 肝脏超声是肝病患者必不可少的一项检查,很多慢性患者患者在检查后会看到报告上面写有“弥漫性肝病”或者“弥漫性肝损伤”等字样,由于患者并不了解因此总以为自己病情很严重而被吓到,那么
    非接触分离技术成功切除肝肿瘤

    非接触分离技术成功切除肝肿瘤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化工厂,也是体内新陈代谢的中心站,血管丰富,功能复杂,因此,肝癌被喻为癌中之王,而巨大肝癌切除术则被视为外科手术的禁地。日前,海南省肿瘤医院采用非接触分离技术,成功为一名44岁的男性
    肝掌、蜘蛛痣图片

    肝掌、蜘蛛痣图片

    肝掌、蜘蛛痣图片,肝掌与蜘蛛痣在临床上可谓是较常见的临床症状,多见于慢性肝病、肝硬化等肝脏疾病导致的激素灭活障碍所致,但也可见于其他疾病,因此在诊断上应注意鉴别诊断,下面就一同来认识下肝掌及蜘蛛痣图片
    肝移植成功率达95% 左半肝活体肝移植风险低

    肝移植成功率达95% 左半肝活体肝移植风险低

    肝移植是针对终末期肝病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肝移植通常运用于发生严重肝脏良性疾病,比如肝硬化合并肝癌、肝硬化合并肝功能衰竭等,保守治疗已经无效而必须采取的治疗方法。活体肝移植已经普遍运用于临床,这
    乙肝手掌发红的原因是什么?

    乙肝手掌发红的原因是什么?

    乙肝手掌发红的原因是什么?手掌发红可能有什么原因导致?乙肝患者手掌发红是否意味着疾病的加重?面对这一系列的疑问,本文就乙肝手掌发红的原因做一下介绍。  就正常人手掌的颜色来看,应该是肉色中透着淡血的红
你是怎么知道肝囊网的?
  •   
  • 联系QQ 在线留言
    文章调用
    保存到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