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肝癌肝癌治疗用药 → 肝癌的首次治疗很重要 方式不科学将失去机会举报

肝癌的首次治疗很重要 方式不科学将失去机会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9.1.11       浏览: 11171次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它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忽视,而一经发现半数以上病人已处于中、晚期。中、晚期肝癌病人如不治疗,一般平均生存时间只有3个月左右。可见肝癌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国北方人患肝癌最重要的病因是乙肝后肝癌,占到了肝癌患者总数的90%。这样对于肝癌早期发现的重点人群就非常明确,有慢性乙肝,35岁以上的患者,每三个月到半年,应该检查一个肝脏的B超和甲胎蛋白,这样能够给早期发现更多的机会。尤其是童年开始就有乙肝的人和小三阳的患者。

脂肪肝本身不会转化为肝癌,但是由于脂肪肝也会使肝脏受损,一旦感染病毒,造成的后果就更可怕。肝功出现异常的时候往往肝脏的损害已经超过70%,所以不作为肝癌的检查指标。目前小于2cm的肝脏肿瘤是有可能在手术后完全治愈的;大于2cm的肝癌多有血管侵犯和肝内转移,手术后多有复发的可能。

有些病人因为害怕肿瘤这两个字,使一个本来可能痊愈的病人失去了最佳治疗机会。

目前的肿瘤治疗是有规范的,在什么期首选用什么方式是有规定的,其治疗原则是以外科为中心的综合治疗。早期没转移的时候,手术是首选的。所以在发现肿瘤的时候,最好去正规的专科医院和专门科室去看,多听专家意见,多了解治疗方式的优劣,再综合病人情况、经济等做一个理性选择。

肝癌的细胞学特征决定它对放化疗都不敏感,目前比较常用的治疗方式除手术外,还有局部治疗如介入的血管封堵、射频、微波、冷冻以及靶向治疗等。建议大家首先根据自己的情况按时检查,确保早期发现;在发现问题时多问多听多了解,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正确的治疗,保证患者得到最好的生存质量。

任重道远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手术治疗,仍然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提高肝癌治疗效果的关键。近年来,随着肝癌诊断和治疗技术的提高,已发现了许多早期肝癌病人,并通过手术切除癌肿,使之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然而,是否肝癌切除以后,病人就万事大吉了呢?事实远非如此。据统计,虽然肝癌根治切除一年生存率由过去的39。3%提高到87。0%,但术后五年生存率仍仅为15%-40%,两年内有62%-82%的病人复发。其中,90%的肝癌复发在肝脏,10%复发在肺。因此,我们说肝癌切除后,病人切勿掉以轻心。

医患联手

那么,肝癌切除后,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病人要树立乐观主义精神,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生活。肝癌是一种严重疾病,但决不是不治之症,甚至能够治愈。国内外均有经手术治疗后,生存20年以上的肝癌病人。要与医务人员密切配合,与肝癌作顽强的斗争。在饮食起居方面,应注意休息,如体力允许的话,也可作适当活动,但以不感觉到疲劳为度。要多我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和新鲜的蔬菜、水果。除非是治疗上的需要,病人不必忌口,以免导致营养不良,于治病不利。食物应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避免食用霉变、腌制、熏烤食品。

当然,肝癌切除术后2-4星期,对病人应积极采取中西医结合支持疗法,以促进早日康复。然后视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化疗、放疗或免疫疗法,以及中医、中药等治疗。如果病人无肝脏硬化,肿瘤小且有包膜,肿瘤没有侵犯到血管内,癌细胞恶性程度很低,那么作根治性切除后,也可不进行化疗或放疗,但适当辅以中药或免疫治疗,仍然是很有必要的。这些都可以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过,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各种治疗方法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病人的肝功能状况起很大的作用。因此,积极百行护肝治疗,避免接触各种加重肝损害的因素,为肝癌综合治疗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警惕复发

病人要警惕肝癌复发,这是最重要和最应引起注意的事情。为什么肝癌切除后还会复发呢?目前认为与下述的因素相关:①肝内还有较小的癌灶存在,而切除主要肿块时未能发现,手术后残留的癌细胞继续生长。②由于肝癌细胞恶性度高,癌组织生长迅速,而肝脏的血液供应又丰富,所以癌细胞容易侵犯到肝脏血管内,通过血流转移到肝内其他部位。手术切除时,操作粗暴,过度挤压,也可引起癌细胞进入血管内而发生转移。③肝硬化时,发生癌变的肝脏其他部位也有可能同时或在不同时期发生癌变。④肝脏上新生肿瘤,为了及时发现和尽早治疗复发肝癌,我们要求肝癌切除后病人定期上医院复查,一般术后1-2年内需每隔2-3个月复查一次,3年内每隔3-6个月复查一次,3年以上每隔半年复查一次,至少5年内要定期进行复查。

复查内容主要包括甲胎蛋白(AEP)和B超。AEP全称是甲种胎儿球蛋白。球蛋白有甲、乙、两三种,所谓甲胎蛋白就是指在胎儿体内存在的甲种球蛋白。母体内的胎儿存在甲胎蛋白是正常现象。胎儿出生后,这种甲胎蛋白就逐渐消失,1岁左右的儿童已测不出或仅测出微量。在肝癌患者肝癌细胞又重新会产生甲胎蛋白,且在血液中可以测出,一般在肝癌进行手术切除后,病人血液中AEP会下落,有的可降至正常。一旦肝癌复发,则血液中甲胎蛋白水平又随之升高。所以,定期检测血中AEP,有助于复发肝癌的早期诊断。B超检查费用低廉,对人体无害、无创伤,又可重复进行,一般能探测出直径2厘米左右的肿瘤病灶。80-90%的肝癌病例,仅做B超检查就可以明确诊断。一般地说,手术医生与B超医生共同进行B超检查,对提高诊断的正确率有很大帮助。如有必要可进一步做增强CT检查或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检查,以帮助明确诊断。增强CT检查对诊断肝癌复发的准确性较高,但直径较小的肿瘤容易被漏诊。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则是确诊肝癌复发最可靠的手段。它是将造影剂注入插到肝动脉的导管使肝脏复发癌灶显影,可诊断出蝗最小癌灶其直径为0。3厘米,同时还能显示肿瘤的部位、类型和门静脉情况。因此,可疑复发者,如有条件最好做造影检查。其缺点是病人要接受X射线照射,有一定痛苦,而且价格昂贵。

有计可施

已确诊为肝癌复发者,也并不是无计可施,仍可进行有效的治疗。有条件者可选用再次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据统计,手术再切除后1年、3年生存率可分别达到75%、34。6%。但再次手术,病人必须符合以下条件:①能够经受再次肝切除。②复发肿瘤较局限,无肝外重要脏器转移。③初发癌为巨块型或小肝癌,再次手术切除的机会较多。手术方式以局部切除为主,而不必强求作范围较大的规则性肝切除。

当切除困难时,也可采用其他外科方法,包括冷冻、激光、肝动脉栓塞化疗、术中无水酒精注射等。肝动脉栓塞化疗是将栓塞剂注入肝动脉,以阻断肿瘤的主要血液供应来源,使其发生缺血、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目前的研究已证明,它是仅次于手术切除的治疗复发肝癌的有效方法。

标签:方式  肝癌  首次  治疗  很重  很重要  重要  不科学  科学  失去  
图片推荐
    深圳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低于1%

    深圳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低于1%

    据深圳市疾控中心介绍,深圳儿童乙肝流行得到较好控制,目前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降至1%以下。  我国是乙肝大国,乙肝疫苗诞生前,HBsAg携带率约为10%,即每10人就有1个乙肝携带者;深圳HBs
    乙肝抗病毒治疗期间需监测的项目?

    乙肝抗病毒治疗期间需监测的项目?

    乙肝抗病毒治疗期间需监测的项目?乙肝抗病毒治疗不仅有其特定的停、用药标准,而且治疗期间亦应对其相关检查项目进行动态监测,以观察用药效果,那乙肝抗病毒治疗期间需监测哪些项目呢?  乙肝抗病毒治疗期间需监
    肝癌病人能吃草莓吗

    肝癌病人能吃草莓吗

    草莓鲜美红嫩,果肉多汁,营养价值高,含丰富维生素C,有助消化的功效,还可以巩固齿龈,清新口气,润泽喉部。那么肝癌病人能吃草莓吗?  草莓色泽鲜艳,果实柔软多汁,香味浓郁,甜酸适口,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
    研究表明看腰围即可推测是否患非酒精性肝病

    研究表明看腰围即可推测是否患非酒精性肝病

    通常,我们会认为肥胖者易患脂肪肝。然而,国际肝病大会上公布的一则研究表示,相比体重,从腰围更能准确推断一个人是否患有非酒精性肝病。腰部脂肪堆积会导致一些并发症,如非酒精性肝病。  据法国健康杂志《TO
    乙肝通过什么传播?

    乙肝通过什么传播?

    乙肝通过什么传播?乙肝,全称“乙型病毒性肝炎”,因其发病主要与感染乙肝病毒有关,故乙肝的传播途径亦于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相一致,那具体传播途径有哪些?乙肝通过什么传播呢?  乙肝通过什么传播?专家表示:
    清明养肝多吃“黑”!

    清明养肝多吃“黑”!

    转眼清明节快到了,中医认为,人体内肝气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很多人肝火旺,就会导致脾胃弱,常常出现失眠、易怒、腹胀、便秘等不适的症状。肝病医院专家建议:清明养肝多吃“黑”!这个时节可以多吃黑米、黑芝麻、
    治疗乙肝是防止乙肝后肝硬化的根本

    治疗乙肝是防止乙肝后肝硬化的根本

    治疗乙肝是防止乙肝后肝硬化的根本 乙肝病毒具有嗜肝性,一旦深入肝脏组织核,就会导致肝脏严重受损,乙肝病毒长期破坏肝脏组织是导致肝硬化的重要原因,乙肝后肝硬化人群每年都在上升,因此治疗乙肝是防止乙肝后肝
    网调丙肝知晓率仅50% 丙肝防控提高意识是关键

    网调丙肝知晓率仅50% 丙肝防控提高意识是关键

    2014年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重新思考”是今年的主题。近年来肝炎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然而,丙肝作为肝炎的一种却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进一步加强对丙型肝炎的
你是怎么知道肝囊网的?
  •   
  • 联系QQ 在线留言
    文章调用
    保存到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