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老人晚期肝癌侵袭3/4肝脏 如何趟过鬼门关?
深圳的杜先生在72岁高龄查出晚期肝癌,大部分肝脏被癌细胞“侵袭”,远超出手术切除的安全范围,怎么办?!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多学科联手出了一道妙招:先用药物封堵血管、缩小肿瘤,再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手术方式分阶段切除,顺利为杜先生保住性命。3月29日,他完成治疗后首次回到医院复查,抽血化验的结果显示一切正常,一家人终于放下了心头大石!
忽视体检,乙肝酿成大祸
杜先生是在去年7月发现问题,他是乙肝“带菌者”,但一直以来身体并没有什么不舒服,这样的人身边很多,所以他平时也不太注意,很少体检。
2015年7月,他忽然觉得上腹胀痛,到港大深圳医院检查,发现右肝已经长了一个巨大的肝癌,直径有12厘米,更严重的是肿瘤紧靠肝脏中部肝门的位置,紧贴着入肝的血管。
这么大的肝癌,已经很难直接用手术切除。
肝胆胰外科医生尝试为他进行手术的精准设计:如果想切干净,需要把肝脏的右半边都切掉,电脑计算显示,剩余的左肝只有标准肝体积的24%左右,远低于40%的肝切除安全线。
这样“棘手”的病人,港大深圳医院肝胆胰外科已经碰到过不少,大部分已经“遍访名医”,被告知顶多“再撑半年”。
像以往一样,医院没有轻言放弃,肝胆胰外科马上召集了影像介入科、临床肿瘤中心等科室进行多学科会诊。
团队深入研究后,提出了新的方案:先进行血管介入治疗,缩小肿瘤,同时让健康的好肝代偿性“长大”,为手术创造机会,之后再通过全球最新的“养肝分步切除法”,分两次切除肿瘤。
原本陷入绝望的杜先生听了医生们清晰的介绍和分析,决心放手一搏。
介入治疗切断肿瘤“营养”
2015年8月、10月和11月,影像介入科医生为杜先生进行了三次介入治疗。据主治的放射介入科副顾问医生周汝明介绍,介入治疗的原理是堵住为肿瘤供血的血管,“饿死”肿瘤。
介入治疗(TACE)全称叫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性栓塞,介入医生在放射线监测下,将导管选择性或超选择性插入到肝脏中为肿瘤供血的动脉,以适当的速度注入适量含有抗癌药物或药物微球的栓塞剂,使肿瘤的动脉闭塞,没有了营养来源,肿瘤组织就会缺血坏死。良好的介入治疗可以长时间控制肿瘤发展,缩小甚至杀死肿瘤。
可喜的是,杜先生的三次介入治疗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右肝的肿瘤由12厘米缩小至8厘米左右,并且左肝代偿增生长大到了标准肝体积的30%左右。
分两次切肝成功
这个时候,港大深圳医院肝胆胰外科主管、港籍顾问医生陈智仁带领手术团队再次评估后认为,虽未达到一次手术切除的要求,但前期良好的介入治疗使肿瘤控制良好,而且原本健康的左肝里面,血管没有堵塞,术中能够保留,用当前世界最先进的“养肝分步切除法”应该能够根治性切除肿瘤。
求生欲望强烈的杜先生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手术的方案。2016年3月1日,肝胆胰外科手术团队于为杜先生进行了第一次手术,将右侧带瘤肝脏与正常肝脏分割开,并将右侧带瘤肝脏门静脉支结扎。不出预期,杜先生的左肝在一周内明显增大,占到了标准肝体积的47.6%,完全达到了手术的安全界限。
3月8日,杜先生接受了第二次手术,切除了右侧剩余的带瘤肝脏。让大家感到振奋的是,两次手术都非常顺利,全部出血只有500毫升,没有出现并发症,杜先生住院不到4周就出院回家。
“养肝分步切除法”,在学术上称为联合肝脏分割与门静脉支结扎的分步肝切除术(英文简称ALPPS)。原理是先切除一部分“病肝”,之后利用肝组织能再生的特点,将“好肝”养大至1/3以上,再行第二步将“病肝”完全切除。
“养肝分步切除法”主要针对部分大肝癌侵袭过多正常肝组织,或位置特殊需切除过多正常肝组织,由于剩余正常肝组织过少而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手术将病侧肝脏与正常肝脏分割,并将病侧肝脏的门静脉支结扎,利用肝脏的再生能力,1周到2周后,待健康的肝脏代偿性长大,再做第二步手术,切除病侧肝脏,该手术方法为残肝体积太小而无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肝癌带来的新的希望。
多学科合作才是最佳模式
过去九个多月在死亡线上“走钢丝”般的经历让杜先生感慨万千,他说,如果不是医院多个科室各尽所能,精心护航,自己恐怕已经难逃一劫。
“最佳的肝癌治疗往往不是单一科室可以完成,杜先生的经历正是我们倡导多学科团队综合协作模式(MDT)的一个典型成功案例。”香港大学外科学系主任、港大深圳医院外科主管卢宠茂教授总结指出。
“我们注意到,在中国内地许多地方,一个肝癌患者到医院以后,有可能被分到肿瘤科、介入科、消化内科、肝胆外科等不同的科,每一个科采取的治疗手段都不一样,有时是孤立的。而最佳的肝癌治疗往往不是单一科室可以完成的,需要相关的各个学科积极参与,诊治过程中有时只要走错一步,就可能延误病情,甚至使患者失去最佳治疗机会。”卢宠茂教授说。
这种模式以病人为中心,将所需的科室集合在一起,提供一站式服务,最大化地利用医院资源,提供最佳的诊疗计划,避免过度诊疗和误诊误治,使病人受益最大化,像杜先生这样的高龄肝癌晚期病人,因此及时得到国际水准的救治,从而挽回性命。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壶腹周围癌是怎么回事?10083
- 02. 重复检查有望告终 沪70家医院今起互认辅助检查8130
- 03. 发热或是肝损伤肝炎的早期症状了解多少?11254
- 04. 丙型肝炎“性”福受阻!9056
- 05. 白凡研究员:肝癌内部异质性和精准治疗7767
- 06. 慢性肝炎会并发哪些疾病11982
热门阅读
- 01. 优化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路线图”
- 02. 肝癌发展踪迹探查
- 03. 肝腹水患者可不可以吃蜂蜜
- 04. 数字“话”乙肝!
- 05. 肝不好的人要少吃这几种食物 多吃一口会加重病情!
- 06. 透过皮肤病看丙肝的病情变化!
- 07. 治疗丙肝 不如试试这5个食疗方
- 08. 为什么肝癌容易转移?肝癌防治的“12345”
- 09. 肝囊肿不能吃什么?
- 10. 肝囊肿者的生活调理
图片推荐
人物专访:侯金林,忙中作乐的肝病专家
约访侯金林教授让我们更加体会到侯教授忙到什么程度,门诊、病房、研究生答辩、学术会议、接待来访学者……能完成这次采访绝对符合“百忙之中抽空接待”这句客套话。不过,如果中国有更多的专家在为病人、为学术、为
肝伤易丧命 养肝护肝做到4要点
我们都知道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维护着人体的身体机能。主要负责着人体肠道内消化、代谢等多项任务,但是你知道么,肝脏是最容易受损的器官之一,因此我们要对肝进行重点防护,下面让我们来一起来了解下肝损伤
乙肝抗病毒新突破,三氧自体血回输
乙肝抗病毒新突破,三氧自体血回输 在慢性乙肝的综合治疗中必须强调抗病毒治疗,因为乙肝病毒是引起肝脏发炎的根源,我们都知道乙肝病毒非常顽固,最头疼的问题是cccDNA病毒,而且乙肝病毒是一种高变异病毒,
别让“弥漫性肝病”吓着
别让“弥漫性肝病”吓着 肝脏超声是肝病患者必不可少的一项检查,很多慢性患者患者在检查后会看到报告上面写有“弥漫性肝病”或者“弥漫性肝损伤”等字样,由于患者并不了解因此总以为自己病情很严重而被吓到,那么
非接触分离技术成功切除肝肿瘤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化工厂,也是体内新陈代谢的中心站,血管丰富,功能复杂,因此,肝癌被喻为癌中之王,而巨大肝癌切除术则被视为外科手术的禁地。日前,海南省肿瘤医院采用非接触分离技术,成功为一名44岁的男性
肝掌、蜘蛛痣图片
肝掌、蜘蛛痣图片,肝掌与蜘蛛痣在临床上可谓是较常见的临床症状,多见于慢性肝病、肝硬化等肝脏疾病导致的激素灭活障碍所致,但也可见于其他疾病,因此在诊断上应注意鉴别诊断,下面就一同来认识下肝掌及蜘蛛痣图片
肝移植成功率达95% 左半肝活体肝移植风险低
肝移植是针对终末期肝病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肝移植通常运用于发生严重肝脏良性疾病,比如肝硬化合并肝癌、肝硬化合并肝功能衰竭等,保守治疗已经无效而必须采取的治疗方法。活体肝移植已经普遍运用于临床,这
乙肝手掌发红的原因是什么?
乙肝手掌发红的原因是什么?手掌发红可能有什么原因导致?乙肝患者手掌发红是否意味着疾病的加重?面对这一系列的疑问,本文就乙肝手掌发红的原因做一下介绍。 就正常人手掌的颜色来看,应该是肉色中透着淡血的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