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消除脂肪肝这样做 做好心理调节事半功倍
脂肪肝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肝病,其发病原因有很多,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饮食不当所造成的的,那么,平时少吃、多运动就可以消除脂肪肝吗?对此,运动在一定程度可起到促进脂肪肝消除的作用,但患者还应根据病情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运动。那么,怎样运动才能消除脂肪肝?
1、控制减肥速度 肥胖者减肥速度不可过快,若减重过快,不仅不能消除脂肪肝,反而会加重患者肝脂肪变,同时还可出现乳酸中毒等并发症。患者可先给以药物减肥治疗,待体重减轻至肥胖度50%以下时再开始运动疗法。
2、有氧运动 举重、短跑、篮球等异无氧代谢为特征的静力运动项目,以及局部锻炼减肥效果都不如有氧运动好,这些运动虽然也能消耗机体能量,但却增加糖酵解,促使肌糖原消耗和乳酸的生成,增加血糖降解,导致食欲亢进。
3、脂肪肝合并糖尿病患者,不宜在早晨空腹时或餐后立即运动,通常建议餐后30-60分钟运动为宜。空腹运动易诱发低血糖,餐后立即运动易影响消化吸收。严重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作用最强的时刻,如上午11点不宜进行体育运动,若参加体育锻炼,应掌握好临时加餐的方法,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此外,注射胰岛素后吃饭以前也要避免体育活动,防止发生低血糖。
脂肪肝病人如何进行心理调节
肝病患者多急躁易怒,因此在调理过程中,就要重视舒缓情志,心身并治,保持一颗平常心。因为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如果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既不亢奋也不抑郁,那么人体就能很好地协调自身的精神情志,表现为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反之就会表现为抑郁寡欢、急躁易怒等。
情绪保肝的核心是学会制怒,即使生气也不要超过3分钟。脂肪肝人群可以通过适当的娱乐来达到调节情绪的目的,如听音乐,看喜剧,可使人分泌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和乙酰胆碱等物质,能使胃的蠕动变得有规律,有利于消化功能的改善。同时,脂肪肝人群也要多交朋友,多与朋友交流等。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脂肪肝易诱发心血管疾病11219
- 02. 轻度高血压需要吃药吗9841
- 03. 如何正确的诊断脂肪肝疾病症状8422
- 04. 治疗脂肪肝要合理运动10530
- 05. 传统中医如何治疗脂肪肝9071
- 06. 八种食物可以抵抗脂肪肝 脂肪肝需要合理安排膳食9885
热门阅读
- 01. 肝癌的早期无症状不易被查觉
- 02. 肝病患者性生活频率应该多少?
- 03. 怎样检查自己的肝纤维化程度?
- 04. 乙肝患者每日摄入四类食物可助肝脏恢复
- 05. 甲肝病毒更容易感儿童 这样做预防孩子得甲肝
- 06. 肝硬化患者的饮食应该如何选择
- 07. 如何治疗肝腹水可以更好的恢复健康
- 08. 抗癌饮食新篇——中国柑橘
- 09. 饮酒过量,要小心肝脏
- 10. 好心情,养好肝
图片推荐

丙肝药物研究与开发的领导者--百时美施贵宝
丙肝是最常见病毒性肝炎的其中一种,主要通过血液接触进行传播。据估计,全世界共有1.7亿人感染丙型肝炎,且每年新增300万到400万丙肝病毒感染者。在我国,约有1000万例丙肝病人。尽管目前还没有预防丙

交警割肝救妻:手术十多小时,他给妻子延续生命
备受关注的济南槐荫交警董向勇割肝救妻有了新进展,9日,在经过十多小时的漫长手术后,夫妻俩被先后推出手术室。手术非常成功,丈夫再经过护理应该会很快恢复,妻子还需要继续进行观察治疗。主治大夫刘军表示。

右上腹疼痛或是肝癌前兆!
近日不少网友咨询:右上腹疼痛是怎么回事?右上腹疼痛是肝癌的前兆吗?下面我们看看专家是如何解释右上腹疼痛是怎么回事的: 肝在人们的右上腹,右上腹疼痛往往是肝区有病的表现。右上腹疼痛或是肝癌前兆,肝癌的

“80后”父亲割肝救女 获捐善款10余万元
豫爱救助,让生命继续。4月28日下午,河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场专为年仅8岁的肝病患者尹思小朋友举行的募捐活动有序地进行着,一个个充满爱心的手把善款放进募捐箱,集聚着满满的爱心正能量。当日,爱心人

乙肝为什么爱失眠?
失眠,可谓是很多乙肝患者所头疼的,小李最近就是,特备爱失眠,有时候会影响到日常工作,对此很是费解,乙肝为什么爱失眠? 乙肝失眠,可谓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是会妨碍到人们正常生活、工

肝病患者饮食需要补充微量元素
肝病患者饮食需要补充微量元素 肝脏是我们人体一个重要的排毒器官,平时要避免吃一些伤肝的食物或药物,尤其是肝病患者在饮食上就更加要注意了,除了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外,在饮食方面也有一些讲究,肝病患者饮食

干扰素治疗乙肝大三阳效果如何?
干扰素治疗乙肝大三阳效果如何?很多乙肝大三阳的患者在就诊时医生会给出打干扰素的抗病毒治疗方案,而很多患者不太清楚,干扰素治疗乙肝大三阳效果如何?对此,我们请肝病医院专家来详细介绍一下。 干扰素治疗乙

肖小敏:主被动联合免疫能有效阻断母婴传播
乙肝病毒传播的方式主要有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染、输血传播、密切生活接触传播(皮肤黏膜受损等)、性传播等,在高流行地区,大多数原发性HBV感染发生在婴幼儿时期,主要通过母婴围生期垂直传播或水平传播,并且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