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乙肝五项神秘面纱 纠正乙肝五项常见5误区
乙肝五项即乙肝两对半,乙肝五项是临床上用于检查乙肝病毒感染及感染情况的检查方法,乙肝五项已经普遍运用于临床。由于人们对于乙肝五项检查的认知度不高,依旧存在许多两对半的检查误区。乙肝五项是什么?乙肝五项检查又存在哪些误区呢?
乙肝五项是什么?
乙肝“两对半”是目前国内医院最常用的乙肝病毒(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包括五项指标,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等。
1、HBsAg:HBsAg又称为肝炎相关抗原(HAA),出现于患者血清ALT升高前2~8周,至恢复期HBsAg滴度逐步降低乃至消失,抗HBs出现,但有部分患者 HBsAg可持续存在,此时即使HBV已从人体内消除,肝细胞仍能不断复制HBsAg.HBV感染后,大部分人没有临床表现,称为HBsAg携带者,小部分人可发展为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甚至肝硬化、肝癌。
绝大多数HBV感染者外周血中可出现 HBsAg,含量在5ng~600μg/ml之间,高者可达2000μg/ml以上。但有少部分HBV感染者血清HBsAg测定为阴性,如暴发性乙型肝炎、HBV的S基因发生变异等。急性重症肝炎很少或不合成HB-sAg,从而使外周血中无HBsAg.HBV的自然感染或注射HBsAg疫苗产生的抗体对变异株无作用,且可引起患者血清中同时出现HBsAg和抗HBs,同时乙肝疫苗接种也不能预防此类变异病毒的感染。
血清HBsAg仅为HBV感染的标志,并不反映病毒有无复制、复制程度、传染性强弱及预后。
2、抗HBs:急性乙肝病人恢复期后,随着HBsAg的逐步消失,血清中出现抗HBs,对HBV的感染具有保护性免疫作用。10mlu/m1抗HBs为具有免疫力的临界水平。低于此值,说明免疫失败。接受乙肝疫苗接种者,血中一旦出现除抗HBs以外的标志物,则应视为既往HBV感染。
一般情况下,血清中抗HBs和HBsAg不同时存在,若同时检出,可能为抗HBs产生的早期,或属于不同亚型的HBV感染,或由HBV的S基因变异所致。
3、HBeAg:HBeAg为HBcAg的可溶性成份,两者约有75%共同的氨基酸序列,在血清中的出现时间稍后于HBsAg,一般HBeAg阳性者,HBsAg亦为阳性。HBeAg阳性说明传染性强,持续阳性3个月以上,则有慢性化倾向。有时临床实验室可见到HBsAg(-)、抗HBs(+)、HBeAg(+)的模式,则很有可能在病毒编码HBsAg的基因区发生了突变。
4、抗HBe: 当血清HBeAg转阴后,可出现抗HBe,两者同时阳性较少见。抗HBe阳性说明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弱,但并非没有传染性。抗HBe不是保护性抗体,这一点与抗HBs不同。
5、总抗HBc和抗HBcIgMHBcAg:总抗HBc和抗HBcIgMHBcAg的免疫原性最强,随后才发生抗HBc,总抗HBc包括抗HBcIgM、IgA、IgG和IgE等。抗HBcIgM 在肝炎急性期呈高滴度,是判断急性乙肝的重要指标,随着急性乙肝的恢复,抗HBcIgM滴度(以及抗HBcIgA)降低乃至消失,如持续高滴度,常表明有慢性化倾向。在慢性活动性乙肝患者中,抗HBcIgM检出率及滴度亦较高,说明HBV复制活跃,是传染性强的指标之一。
抗HBc不是保护性抗体。抗HBc在血中呈低滴度且与抗HBs同时存在,是既往感染的标志。
以上就是关于乙肝五项是什么的介绍,乙肝五项检查对于初步判断乙肝病毒感染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一定要规范进行乙肝五项检查,此外,乙肝五项检查过程中还要远离以下5个误区。
乙肝五项检查的5大误区:
1、因为绝大部分HBV感染者只是携带者,但其同样会有免疫应答的产生,而得到不同的“两对半”结果模式。因此,从根本上讲,“两对半”结果的阳性,反映的只是感染了HBV,与临床病情较重之间可以说毫无因果关系。
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学标记一共3对,即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或 HBeAb)、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由于核心抗原在血中不易测到,目前试剂盒也不过关,所以还剩两对半抗原抗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乙肝“两对半”检查,或称“乙肝五项”检查。
2、乙肝两对半的检查分为定量和定性检查,具体的检查结果需要专业医生来分析。除了乙肝两对半检查,乙肝患者还要做乙肝病毒DNA和肝功能的检查,再根据综合结果来分析病毒侵害的程度和传染性强度。有很多被乙肝侵犯的人,对家人、子女都没影响,所以遇到乙肝要先分清“善恶”。
3、在乙肝五项检查有哪些误区中,人们都普遍的认为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可以反应大、小三阳病情轻重和传染性强弱。人们总是把大三阳、小三阳作为病情轻重和传染性强弱的标志。乙肝大三阳、小三阳只反映乙肝患者体内乙肝病毒数量的多少,不能反映病情轻重和传染性强弱。传染性强弱要根据乙肝病毒DNA 检查结果来判断。
4、由于观念的错误,很多人一看到乙肝两对半化验单上有红色的“+”号就认为是得了乙肝,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阳性并非都是得了乙肝,而这些因素也恰恰是在乙肝五项检查有哪些误区中人们需要注意的一些基本的知识内容。第二项为阳性的人,说明他自身就存在抗体,可以抵御乙肝病毒的感染。还有很多人第五项为阳性,说明曾经被乙肝病毒感染过,但由于自身体质好,免疫力强,使乙肝病毒无法伤及要害,只要在生活中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强有力的抵抗力,乙肝就别想轻易缠上身。
5、据有关调查,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中乙肝e抗原HBeAg阳性者为31.94%,HBeAg阳性是乙肝病毒繁殖的标志,HBsAg 阳性者并不一定具有传染性。同时,即使有乙肝病毒繁殖,也不一定就有肝组织的损害。因此,HBsAg阳性和肝脏有病是有区别的。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肝功能检查指标分析 肝脏的功能要重视13296
- 02. 肝功能正常但肝病毒高怎么办9521
- 03. 肝功能谷丙转氨酶高的原因8623
- 04. 肝功能肝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 什么方法可以确诊肝硬化?11121
- 05. 自身免疫性肝病与分子模拟机制有关7636
- 06. 肝功能受损症状起因13644
热门阅读
- 01. 肝硬化常因并发症而死亡 肝硬化如何长期用药?
- 02. 乙肝疫苗加强针不是必须打的!
- 03. 乙肝携带者的传播途径
- 04. 肝血管瘤吃什么好 肝血管瘤饮食注意事项
- 05. 专家教你如何有效预防乙肝
- 06. 有利于肝硬化康复的几种蔬菜
- 07. 列举慢性肝炎的发病症状
- 08. 丙肝病毒潜伏期到底多久呢
- 09. 酒精肝是酒精中毒引起的吗?
- 10. 女性感染乙肝的疑问
图片推荐
我国中医药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国际中药贸易中,80%的中药是日本产的,德国的中草药年销售额为22亿美元,人均消耗中草药约36.55美元,远高于作为中医药发祥地的中国。”这个尴尬的现实让全国人大代表唐祖宣很纠结。他指出,这
乙肝患者如何预防肝硬化?
乙肝患者如何预防肝硬化?在肝硬化患者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慢性乙肝发展而来的,但并不等于是乙肝就一定会形成肝硬化,相对来说,慢性乙肝性肝炎患者发展肝硬化的比率比一般人高,那么应该如何预防呢?乙肝患者如何
乙肝腹胀腹痛的原因?
腹胀腹痛可谓是临床上乙肝患者多见的主诉症状,那为什么会引起腹胀腹痛的不适症状呢?乙肝腹胀腹痛的原因?借此听听肝病专家对此的介绍吧。 乙肝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肝脏损害,而肝脏本身是消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的
小伙吃海鲜“摊上事儿” 军医支招远离戊肝
万万没想不到啊,自己这么强壮的身体也抵挡不住戊肝病毒的侵袭,这下摊上事了,从小在海边长大的80后林先生,看着自己检查结果,自嘲着和自己开起了玩笑。 3月12日下午,林先生的大学同学出差路过宁波,下车
肝硬化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肝硬化患者往往死于并发症,对于肝硬化并发症的治疗不可忽视。上消化道出血为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而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1、肝性脑病:肝性脑病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2、上消化道大量出血
恢复肝功能防止肝纤维化 中医治慢肝的特色与优势
慢性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在西医治疗上核苷类似物与干扰素存在病毒变异及不良反应较大等诸多问题。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中医药治疗乙型肝炎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美国的世界肝病权威汉斯
乙肝大三阳可以喝红酒吗?
家里备有很多红酒,吃饭的时候会喝;朋友来了也会喝;心情不好的时候自己也会喝点....红酒成为欧阳女士的一部分,但最近去医院体检时发现,自己竟然是乙肝大三阳!医生建议要戒酒,白酒我不喝,那红酒呢?乙肝大
脂肪肝不宜吃什么?
脂肪肝不宜吃什么?脂肪肝患者除了应积极采取适当的治疗外,日常生活中合理的饮食对于促进病情的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脂肪肝不宜吃什么?下面我们来看看肝病医院专家的详细介绍。 脂肪肝不宜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