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肝是一种急性传播性肝炎
小刘最近突然出现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一周后,他发现自己小便颜色呈深黄色,而且眼睛、皮肤也变黄了,于是去医院诊治。化验显示,小刘的转氨酶比正常升高,总胆红素也升高,被诊断为“急性戊型肝炎”。据专家称,戊肝是一种急性传播性肝炎,戊肝可通过饮食、饮用水及粪便来传播,所以饮食一定要注意安全。 专家提醒:如果在外面吃了生鱼片等海鲜或者吃了没有烤熟的羊肉串及其他肉类,应警惕戊肝的侵袭。如果在食用上述食物2~10周内出现乏力伴厌食油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应高度怀疑患了急性戊型肝炎。一旦患了戊肝,必须住院治疗,隔离期自发病之日算起,应不少于3周。
感染多表现为临床型,儿童为亚临床型。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损害较重。一般为亚临床型。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损害较重。一般起病急,黄疸多见。半数有发热,伴有乏力、恶心、呕吐、肝区痛。约1/3有关节痛。常见胆汁淤积状,如皮肤瘙痒、大便色变浅较甲型肝炎明显。多数肝肿大,脾肿大较少见。大多数病人黄疸于2周左右消退,病程6~8周,一般不发展为慢性。孕妇感染HEV病情重,易发生肝功能衰竭,尤其妊娠晚期病死率高(10%~39%),可见流产与死胎,其原因可能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下有关。 HBsAg阳性者重叠感染HEV,病情加重,易发展为急性重型肝炎。
特异血清病原学检查是确诊的依据。 1.酶联免疫试验(ELISA) 检测血清中抗-HEV IgM,为确诊急性戊型肝炎的指标。是用重组或人工合成多肽作抗原。中国应用本法检测111例急性戊型肝炎,抗HEV阳性率为86.5%,检测32例恢复期患者,抗-HEV阳性率6.3%,提示抗-HEV持续时间较短,病后5~6月63%转阴。 2.蛋白吸印试验(Western Blot,WB)此法较ELISA法灵敏和特异,但操作方法较复杂,检测所需时间较长。 3.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s Chain Reaction,PCR)用以检测戊型肝炎患者血清和粪便中HEV-RNA,本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但在操作过程中易发生实验室污染而出现假阳性。 4.免疫电镜技术(IEM)和免疫荧光法(IF)用以检测戊型肝炎患者粪便、胆汁和肝组织中HEV颗粒和HEV抗原(HEAg)。但此两种方法均需特殊设备和技术,且HEV在肝组织、胆汁和粪便中存在时间较短,阳性率较低,不宜作为常规检查。
与甲型肝炎相同。主要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主为的综合性措施。为预防水型传播,主要是保护水源,防止粪便管理;注意食品卫生,改善卫生设施和讲究个人卫生也很重要。使用丙种免疫球蛋白及人胎盘免疫球蛋白预防戊型肝炎多数报告无效。最终要取决于疫苗,HEV分子克隆的成功为研制疫苗提供了基础。 本病症状一般较轻,多数患者于发病后6周内所有症状消失,转氨酶恢复正常。少数病人可表现为重症肝炎,病死率高是本病的一大特点。 孕妇发病率高,病情较重,怀孕6~9个月者更为严重,常发生流产和死胎,多成为暴发性肝炎。 携带有其他肝炎病毒的病人,比如一位乙肝病毒携带者,如果又感染了戊肝,病情会更加严重,而且容易发生重症肝炎,所以要格外警惕。 预防戊肝要做好对病人的隔离、治疗,病人的各种物品要进行处理。 戊肝的大流行,大多与饮用水被污染有关。因此在发生水灾以后,更要把饮用水问题重视起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是预防戊肝的重要措施。
戊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治:1.早期严格卧床休息最为重要,症状明显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治疗至症状消失,隔离期满,肝功能正常可出院。经1~3个月休息,逐步恢复工作。 2.饮食以合乎患者口味,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宜。应含多种维生素,有足够的热量及适量的蛋白质,脂肪不宜限制过严。 3.如进食少或有呕吐者,应用10%葡萄糖液1000~1500ml加入维生素C3g、肝太乐400mg、普通胰岛素8~16U,静脉滴注,每日1次。也可加入能量合剂及10%氯化钾。热重者可用菌陈胃苓汤加减;湿热并重者用菌陈蒿汤和胃苓合方加减;肝气郁结者用逍遥散;脾虚湿困者用平胃散。有主张黄疸深者重用赤芍有效。一般急性肝炎可治愈。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戊肝治疗方法有哪些9309
- 02. 肝炎饮食注意要点7534
- 03. 戊肝是一种急性传播性肝炎7674
- 04. 戊肝治疗及其预防7985
- 05. 戊肝青睐孕妇7805
- 06. 孕妇 请高度重视戊肝!7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