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互补抗肝癌
原发性肝癌是发生于肝细胞和胆管细胞的恶性肿瘤。它起病隐匿,病程短,从出现临床症状到死亡一般为4—6个月。多发于40~50岁的男性。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黄曲霉素污染、饮水污染等关系密切。依据大体形态可分为3型:巨块型、结节型、弥漫型。属于中医“肝积”、“瘕”、“积聚”、“胀胀”、“黄疽”范畴。
[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不典型,可有短期食欲减退、腹胀、乏力,半数可有轻度肝肿大;中晚期肝癌多有肝区疼痛,上腹包块、食欲不振、发热。末期常表现为黄疽、腹水、出血、消瘦或肺、骨、脑等远处转移的相应症状、体征。
[诊断]
1.病理诊断:由组织学检查证实。
2.无其他肝癌证据,AFP对流法阳性或放免法≥400ng/ml,持续4周以上,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及肝转移性肝癌者。
3.影像学检查有肝内占位病变,能排除肝血管瘤和转移性肝癌,井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①AFP(甲胎蛋白)≥200ng/ml;②典型的原发性肝癌影像学表现;③无黄疽而AKP或r-GT明显升高;④有明确的转移灶或有血性腹水或在腹水中找到癌细胞;⑤明确的乙肝标志阳性的肝硬化。
4.本病要与慢性肝炎、肝硬化及继发性肝癌鉴别。通过有关酶学检查、肿瘤标志物AFP检测、B超等影像学检查可鉴别。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手术治疗
(2)肝动脉插管化疗:常用药物有5—Fu或FUDR250mg/日,积累至5—l0g;顺铂(DDP)10mg/日,连用10日,停10日后再用,总剂量300—500mg。ADM、MMC等也可使用。
(3)肝动脉栓塞化疗:拴塞剂多用碘化抽,抗痛药常用MMC、ADM、DDP。
(4)无水酒精瘤内注射:适于肿瘤位置表浅,直径《2厘米,3个结节以内的患者,尤适于伴肝硬化而不能手术者。
(5)免疫治疗:常用干扰素、白细胞介素Ⅱ、抗肝癌核糖核酸等。
(6)辅助治疗:包括保肝、支持、对症治疗。
2.中医药治疗
(1)气滞血淤:胸胁胀痛,胁下结块,痛处固定不移,入夜甚,舌紫暗有淤斑、苔薄白或腻,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淤,软坚散结。
方药:桃仁、红花、川芎、三棱、莪术、八月札、郁金、当归、元胡、乌药各10克,熟地、白芍各20克。
(2)肝郁脾虚:胸胁闷痛,胁下痞块,食欲不振,恶心嗳气,乏力便溏,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弦。
治法:舒肝健脾,理气开胃。
方药;醋柴胡、当归、香附、川芎、郁金、枳壳、白术、茯苓、焦三仙各10克,白芍、党参各15克。
(3)阴虚内热:胸胁胀痛,消瘦乏力,低热盗汗,五心烦热,肌肤晦暗,便干尿少,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扶正抗癌。
方药:知母、黄柏、茯苓、生地、桃仁各15克,丹皮、泽泻山萸肉各12克,青蒿(后下)、白花蛇舌草各30克。
(4)肝胆湿热:上腹肿块,脘腹胀满,目肤黄染,腹大如鼓,心烦口苦,恶心食少,便结尿黄,舌紫暗、苔黄厚腻,脉滑数。
治法:清利湿热,化淤散结。
方药:栀子、大黄、虎杖、桃仁、黄芩、黄连、神曲各10克,大腹皮、汉防己、茯苓各20克,茵陈(后下)、猪苓、车前草、石见穿各30克。
中成药:利佳片,安替可胶囊,金龙胶囊,大黄廑虫丸,抗瘤解毒胶囊。
静滴用中药制剂有榄香烯,康莱特。
[预防与调养]
1.肝癌术后及放、化疗期间的饮食调理同胃癌。禁有一切剧毒药物。
2。可选站桩或太极拳练。术后不宜练功过早和活动量过大。腹水过多及肝包膜和,陌结节有破裂可能者,不宜练动功。避免腹压过大和忧郁愤怒。
3。如有腹部剧痛、呕血、便血时,应速送医院抢救。术后宜3月复查1次,一般病人每月复查1次。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肝癌患者止痛药的几大误区9319
- 02. 细谈肝癌合理治疗9893
- 03. 坚持科学随访能够提升肝癌疗效11922
- 04. 肝癌消化能力差怎么办 这种情况要做肝脏移植9060
- 05. 肝癌药物选择中药的优势8560
- 06. 肝癌的中医治疗有哪些优势?1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