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肝癌威胁我们何以抗衡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4
浏览:
7553次
据有关专家指出,我国被称为“癌中之王”的肝癌,其发病率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居于第二位,某些地区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而且其恶性程度大,病情发展快,治疗难度大,疗效不明显,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促发因素避而远之
全世界每年死于肝癌的患者约26万人,其中我国患者占42.5%。所以,在我国积极宣传肝癌的防治知识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肝癌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主要与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食品中存在致癌物,以及嗜酒、某些微量元素缺乏、遗传等因素有关。
大多数肝癌病人都经过了肝炎→肝硬变→肝癌这个演变过程。10%的患者是在感染肝炎病毒后,病毒直接整合到肝细胞里,引起突变,直接造成肝癌。因此,注意个人卫生并注射乙肝疫苗预防肝炎,是预防肝癌的重要措施。
提醒,酒精对肝脏的危害特别大,酒进入人体后,90%以上要经过肝脏代谢,大量饮酒会造成肝细胞受损,肝功能异常。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如果喝酒的话,酒精可以促进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整合到肝细胞里面去,使正常的肝细胞发生变异而变成为癌细胞。
与此同时,肝癌的发生与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关。饮食中如含有致癌物质,比如黄曲霉素,就较容易促发肝癌。因此,建议人们,尽量选食新鲜食物,不要食用长期存放可能被霉菌污染的食物。尽量少食油炸、油煎食物。一些陈腐油类中含有丙二醛,能使细胞蛋白质的结构变异,向初期癌细胞转化。因此,不要食用陈腐的食用油。
高危人群勤做检查
据了解,肝癌的自然病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第一,早期亚临床期。由癌发生到亚临床肝癌诊断的成立,时间约10个月,无任何症状,影像学也难以发现。第二,亚临床期。由亚临床肝癌到症状出现,一般约10个月,常由影像学发现。此时若能早期诊断,手术切除,5年生存率可达60%~70%。第三,中期。由症状出现到黄疸、腹水或远处转移,约4个月。第四,晚期。即黄疸、腹水或远处转移的出现到死亡,大约2个月。肝癌总的病程大约2年半时间,其中2年时间都是在没有症状的早期阶段,一旦出现症状就只有半年的存活时间。
在谈到肝癌的临床表现时,专家认为,亚临床肝癌没有明显的症状,也缺乏肿瘤特异性的体征,常常是在慢性肝病的随访中,通过清甲胎蛋白(afp)检测或影像学检查发现。中晚期肝癌可以出现肝区疼痛、消瘦、黄疸、发热,查体可以发现肝肿大、结节状、有压痛或叩痛、恶液质等。
对于没有早期表现的肝癌,如何早期去发现呢?有乙肝病史、丙肝病史或有癌症家族史者,有长期酗酒史并患有慢性肝病者,以及已经确诊的肝硬化患者,属高危人群。这类人群需定期随访观察,应至少每半年去医院全面检查一下肝病的生化和影像学指标,包括做b超、查afp。如发现afp升高但低于200微克/升时,应进行动态观察,直至排除可能或明确诊断。b超可以弥补afp检查的误差。有条件的患者最好同步检查b超与afp,一旦发现可疑病变,还要做ct进行进一步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如果患者afp持续升高,b超和ct检测没有发现异常,要做肝动脉造影检查。肝动脉造影属创伤性检查,但对于肝癌是最灵敏、最准确的诊断方法,优于b超、ct等。尤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能显示小于1厘米的小肝癌,对早期小肝癌和肝癌子灶的发现有重要价值。
及早手术“身心”同治
近年来,我国肝癌的治疗水平有很大提高,使肝癌由过去的“不治之症”转变为“部分可治”,5年生存率也由2.6%提高到20.6%。据了解,手术切除仍是各种疗法中疗效最好的,而且早期手术切除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肿瘤越小,5年生存率越高。单个癌结节直径≤2厘米的肝癌切除后,5年生存率为66.3%,10年生存率为48.9%。
肝癌治疗的目标一是根治,二是延长生存期,三是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他建议,凡是肝癌诊断明确,肿瘤范围小,有切除可能,肝功能代偿尚好,凝血时间基本正常,无明显黄疸、腹水或远处转移,全身状况较好,无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能耐受手术者应尽量争取根治性手术治疗。不能根治性切除时,可选择姑息性手术,如肝动脉结扎、术中液氮冷冻、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激光和微波治疗等。也可以术中埋入导管,将导管一端插入肝动脉,另一端连接于埋在皮下的药盒,可长期间断或持续给药。
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仍有一部分会复发,术后须密切随访,定期复查,以期早期发现复发病灶,及时再次局部切除。再次手术切除的预后优于未再手术切除者。对于暂时不适于手术的肝癌患者,先进行介入、免疫、导向等治疗,肿瘤缩小,患者全身情况改善后,可行二期切除术。获得二期切除的病例,其5年生存率仍高达62.3%。
肝癌治疗的首要目标是根治,但由于我国肝癌病人约80%伴有肝硬化的特点,同时以健康检查为主的早期诊断尚未普及,临床所见肝癌多已进入中晚期,能够实施根治性切除术的肝癌只是少数,大部分的肝癌主要靠内科综合治疗。对这些病人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已成为临床治疗的主要目标。
对患者的心理治疗也很重要。癌症一旦确诊,对病人和家属都是很大的打击。如果忽视对患者的心理引导和治疗,再加上有的患者心理素质本来就低,容易出现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治疗缺乏信心,悲观失望,对生活失去兴趣。如果这种情绪长期持续,会导致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的变化,使血液中的t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是主要的抗癌细胞)明显减少,导致肿瘤的生长速度增快。因此,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在躯体治疗的同时,还要对病人进行心理支持。家属亲友要支持、关心和同情病人。患者本人也要科学对待疾病,既不讳疾忌医,又不庸人自扰、草木皆兵。
促发因素避而远之
全世界每年死于肝癌的患者约26万人,其中我国患者占42.5%。所以,在我国积极宣传肝癌的防治知识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肝癌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主要与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食品中存在致癌物,以及嗜酒、某些微量元素缺乏、遗传等因素有关。
大多数肝癌病人都经过了肝炎→肝硬变→肝癌这个演变过程。10%的患者是在感染肝炎病毒后,病毒直接整合到肝细胞里,引起突变,直接造成肝癌。因此,注意个人卫生并注射乙肝疫苗预防肝炎,是预防肝癌的重要措施。
提醒,酒精对肝脏的危害特别大,酒进入人体后,90%以上要经过肝脏代谢,大量饮酒会造成肝细胞受损,肝功能异常。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如果喝酒的话,酒精可以促进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整合到肝细胞里面去,使正常的肝细胞发生变异而变成为癌细胞。
与此同时,肝癌的发生与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关。饮食中如含有致癌物质,比如黄曲霉素,就较容易促发肝癌。因此,建议人们,尽量选食新鲜食物,不要食用长期存放可能被霉菌污染的食物。尽量少食油炸、油煎食物。一些陈腐油类中含有丙二醛,能使细胞蛋白质的结构变异,向初期癌细胞转化。因此,不要食用陈腐的食用油。
高危人群勤做检查
据了解,肝癌的自然病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第一,早期亚临床期。由癌发生到亚临床肝癌诊断的成立,时间约10个月,无任何症状,影像学也难以发现。第二,亚临床期。由亚临床肝癌到症状出现,一般约10个月,常由影像学发现。此时若能早期诊断,手术切除,5年生存率可达60%~70%。第三,中期。由症状出现到黄疸、腹水或远处转移,约4个月。第四,晚期。即黄疸、腹水或远处转移的出现到死亡,大约2个月。肝癌总的病程大约2年半时间,其中2年时间都是在没有症状的早期阶段,一旦出现症状就只有半年的存活时间。
在谈到肝癌的临床表现时,专家认为,亚临床肝癌没有明显的症状,也缺乏肿瘤特异性的体征,常常是在慢性肝病的随访中,通过清甲胎蛋白(afp)检测或影像学检查发现。中晚期肝癌可以出现肝区疼痛、消瘦、黄疸、发热,查体可以发现肝肿大、结节状、有压痛或叩痛、恶液质等。
对于没有早期表现的肝癌,如何早期去发现呢?有乙肝病史、丙肝病史或有癌症家族史者,有长期酗酒史并患有慢性肝病者,以及已经确诊的肝硬化患者,属高危人群。这类人群需定期随访观察,应至少每半年去医院全面检查一下肝病的生化和影像学指标,包括做b超、查afp。如发现afp升高但低于200微克/升时,应进行动态观察,直至排除可能或明确诊断。b超可以弥补afp检查的误差。有条件的患者最好同步检查b超与afp,一旦发现可疑病变,还要做ct进行进一步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如果患者afp持续升高,b超和ct检测没有发现异常,要做肝动脉造影检查。肝动脉造影属创伤性检查,但对于肝癌是最灵敏、最准确的诊断方法,优于b超、ct等。尤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能显示小于1厘米的小肝癌,对早期小肝癌和肝癌子灶的发现有重要价值。
及早手术“身心”同治
近年来,我国肝癌的治疗水平有很大提高,使肝癌由过去的“不治之症”转变为“部分可治”,5年生存率也由2.6%提高到20.6%。据了解,手术切除仍是各种疗法中疗效最好的,而且早期手术切除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肿瘤越小,5年生存率越高。单个癌结节直径≤2厘米的肝癌切除后,5年生存率为66.3%,10年生存率为48.9%。
肝癌治疗的目标一是根治,二是延长生存期,三是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他建议,凡是肝癌诊断明确,肿瘤范围小,有切除可能,肝功能代偿尚好,凝血时间基本正常,无明显黄疸、腹水或远处转移,全身状况较好,无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能耐受手术者应尽量争取根治性手术治疗。不能根治性切除时,可选择姑息性手术,如肝动脉结扎、术中液氮冷冻、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激光和微波治疗等。也可以术中埋入导管,将导管一端插入肝动脉,另一端连接于埋在皮下的药盒,可长期间断或持续给药。
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仍有一部分会复发,术后须密切随访,定期复查,以期早期发现复发病灶,及时再次局部切除。再次手术切除的预后优于未再手术切除者。对于暂时不适于手术的肝癌患者,先进行介入、免疫、导向等治疗,肿瘤缩小,患者全身情况改善后,可行二期切除术。获得二期切除的病例,其5年生存率仍高达62.3%。
肝癌治疗的首要目标是根治,但由于我国肝癌病人约80%伴有肝硬化的特点,同时以健康检查为主的早期诊断尚未普及,临床所见肝癌多已进入中晚期,能够实施根治性切除术的肝癌只是少数,大部分的肝癌主要靠内科综合治疗。对这些病人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已成为临床治疗的主要目标。
对患者的心理治疗也很重要。癌症一旦确诊,对病人和家属都是很大的打击。如果忽视对患者的心理引导和治疗,再加上有的患者心理素质本来就低,容易出现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治疗缺乏信心,悲观失望,对生活失去兴趣。如果这种情绪长期持续,会导致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的变化,使血液中的t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是主要的抗癌细胞)明显减少,导致肿瘤的生长速度增快。因此,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在躯体治疗的同时,还要对病人进行心理支持。家属亲友要支持、关心和同情病人。患者本人也要科学对待疾病,既不讳疾忌医,又不庸人自扰、草木皆兵。
上一篇:卵磷脂:肝脏的“保护神”
下一篇:中医治疗肝癌优势在哪?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预防肝癌,要从生活细节上注意9584
- 02. 预防肝癌要注意饮食8102
- 03. 生活点滴 预防肝癌大作战!7968
- 04. 如何预防肝癌8959
- 05. 生活中如何预防肝癌?9417
- 06. 预防肝癌,早期检测最关键9707
热门阅读
- 01. 脂肪肝的诱发因素不可小视
- 02. 丙肝是怎么引起的
- 03. 大三阳怎样转阴
- 04. 肝脏预示人体衰老的两大征兆
- 05. 怎样预防肝炎传染
- 06. 肝损伤的并发症
- 07. 日常生活如何预防肝血管瘤
- 08. 准新娘查出携带乙肝病毒,瞬间吓跑未婚夫
- 09. 减肥不当惹上脂肪肝
- 10. 乙肝有哪些症状? 乙肝生活中怎么保养?
图片推荐
肝病盯上国人 不能等着“亡羊”再“补牢”
肝病盯上国人,不能等着“亡羊”再“补牢”! 人们的生活好了,寿命长了,但肝脏却似乎更脆弱了。有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肝病患者逾2亿人,超过人口总数的10%,由肝病导致的医疗费用成本达1000多亿元。
乙肝抗体是终身存在的吗?
乙肝抗体是终身存在的吗?因乙肝抗体的产生,可有效抵抗乙肝病毒的侵袭,降低乙肝感染的几率,故在临床“乙肝抗体的持续时间”一直都备受大家关注,那乙肝抗体是不是终身存在的呢? 乙肝抗体是终身存在的吗?专家
自制养肝明目粥
自制养肝明目粥 对于电脑工作者来说,要具备一双明亮有神的眼睛,除了平时注意卫生用眼外,日常的饮食营养是少不了的,我国民间素有食粥的习俗,营养学家认为,在秋冬时节喝粥养生是最佳时机,特别是在米粥中加入一
中年人养生保护肝脏是重点
中年人养生保护肝脏是重点 人到中年,身体进入“多事之秋”,肝脏也容易闹毛病,特别是脂肪肝、肝硬化和肝癌,对中年人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中年人养生保护肝脏是重点。 心情要舒畅 抑郁、愤怒是损害肝
六个护肝小秘方
六个护肝小秘方 近些年人们的健康意识明显提高,对肝脏也越来越重视,因此保肝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谈论的话题,哪些方法能保肝呢?下面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六个护肝小秘方。 一:多喝水 多喝水可补充体液
为何脂肪肝多是肥胖人?
目前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导致脂肪肝的病因有很多,其中肥胖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那么,到底为何脂肪肝多是肥胖人?对此,肝病原因专家给出了详细的解答。 为何脂肪
高考体检3月8日开始 取消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检测
昨日,记者从市教育考试院获悉,我市城区高三考生的体检时间为3月10日13日;邗江区考生的体检时间为3月8日10日。据悉,今年高考体检项目与往年无异,共分为7大项目,取消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检测。 记者
南京乙肝病毒携带女终领到健康证(组图)
小陈向记者高高举起她的健康证。小陈做的锦旗终于送出去了。为了拿到食品行业从业健康证,南京某大学学生小陈(化名)经历了多次波折,本报对此进行了连续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昨天下午,南京市玄武区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