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肝炎致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升高一例
1 体检资料
体检者,男,56岁,于2009年7月7日来我疗养院做健康体检。体检结果如下:内科、外科、常规检查项目未见异常,放射科DR胸片显示两肺尖斑密度增高,耳鼻喉眼科、口腔科未见异常,心电图检查正常,B超检查见脂肪肝,左肾囊肿(约1.0 cm X 1.0 cm),胆、脾、胰、右肾无明显异常,前列腺彩超见前列腺包膜光整,形态大小及同声未见明显异常,心脏B超肺动脉瓣轻度返流,三尖瓣轻度返流,甲状腺B超未见明显异常,检验科检查中血常规、乙肝三系f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五项检测全部阴性)、甲胎蛋白(AFP:2.00 ng/mL)、癌胚抗原(CEA:1.50ng/mL)、幽门螺旋杆菌检测(血清法)均属正常,生化检验中只见总胆红素(TB)偏高(130 mol/L),直接胆红素(DB)偏高(31 mol/L),尿液检验中见尿胆原“+”。由于该体检者各项体检项目都基本属于正常,只显示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升高,且两项指标升高较大,故建议加查甲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及丁型肝炎病毒检测,结果显示甲型肝炎检测呈阳性。
2 讨论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起病较急,有畏寒、发热、食欲减退、恶心、疲乏、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少部分病例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病例较常见,一般不转为慢性和病原携带状态。甲型肝炎传染源通常是急性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粪一口途径是其主要传播途径,水、食物是爆发性的主查方式, 日常生活接触是散发病例的主要传播途径。
甲型肝炎潜伏期一般为15~45 d(平均30 d)。临床分为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瘀胆型、亚临床型和重型。急性黄疸型潜伏期前期伴随有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上腹部饱胀感或轻度腹泻等症状。而黄疸期自觉症状会有所好转,退热后血清胆红素水平才会升高,血清中可检出HAV-IgM抗体。由于甲型肝炎无黄疸病例很常见,较多感染者并无黄疸史,期间症状不明显。该体检者在本疗养院体检中只在血液检验时显示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升高,而其他科室检查项目均未见异常,且肝功能正常,乙型肝炎检测也正常,往往会忽视其甲型肝炎存在的可能性,此时主检医生应建议加查甲型肝炎病毒的检测,才能及时发现该病,做到不延误最佳治疗时间,提高体检质量。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超市一甲肝员工带病上班 14名顾客被传染8540
- 02. 甲肝疫苗事件谜团重重 镇村干部要家长签不尸检协议8999
- 03. 甲型肝炎致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升高一例7680
- 04. 甲肝复发的原因都有哪些7603
- 05. 春季青少年要警惕甲肝病毒8194
- 06. 甲肝病人需要注意什么7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