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肝病知识肝病健谈 → 李兰娟院士:独创李式人工肝,抗击重型肝炎举报

李兰娟院士:独创李式人工肝,抗击重型肝炎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4.24       浏览: 7706次

  重型肝炎一直是传染病治疗领域的一道难题,一旦病情爆发,短期内会顺利发展并危及生命,其死亡率曾高达近80%。然而,依靠独创的人工肝技术,李兰娟院士显著改善了重型肝炎的治疗现状,使该疾病的病死率大幅降低。

  近日,央视新闻联播的《领航科技 创新中国》专栏专门报道了李兰娟院士近年来的突出成果。

  68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是我国人工肝技术的开拓者,她创建了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统,在重型肝炎治疗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人工肝实际上就是一整套可以替代人体肝脏功能的体外机械装置。医生用人工肝将病人的血细胞进行分离过滤,将体内毒素及时滤除,并补充有益物质,人体的肝脏会慢慢恢复。

  尽管李兰娟院士已经通过独创的李氏人工肝技术拯救了无数的重型肝炎患者,但是这些喜悦的背后却有一段难忘的经历。在她刚当医生时,面对一个年纪轻轻的肝昏迷患者,她却束手无策。眼睁睁的看着患者黄疸一天天加深,神志昏迷,消化道大出血,最后死亡。

  面对这些年轻生命的逝去,李兰娟院士决心探索新的治疗方法。1986年,李兰娟用申请到的3000元青年科研基金带领课题组展开了人工肝治疗的研究,探索体外装置代替病人肝系统工作的各种方案。

  30年研究,李兰娟攻克了人工肝治疗中易出血、低血压等难点,创建了一套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治疗方法——李氏人工肝系统。李氏人工肝系统使我国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的病死率从88.1%降到了22.1%;慢性重型肝炎的病死率由84.6%降至56.6%。

  除了人工肝,李兰娟院士在其它传染病防治领域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2013年,她向全球首次揭示了H7N9禽流感的临床特征和发病规律,并成功研制了我国首个H7N9病毒疫苗株。

  2014年7月,李兰娟院士及其研究团队成功建立了世界上首个肝病肠道菌群基因集,其中36.1%的基因为首次发现,揭示了肠道菌群与肝硬化的秘密;相关研究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杂志上。

  在谈到这些突出的成果时,李兰娟院士表示:“成果再多,不如救人一命。怎样将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让他重新恢复生命和活力,这才是从医者最大的责任。”

 

标签:院士  独创  人工  抗击  重型  肝炎  
图片推荐
    中国学者发现HBsAg与 HBV-DNA显著正相关

    中国学者发现HBsAg与 HBV-DNA显著正相关

    中国学者发现HBsAg与 HBV-DNA显著正相关 伦敦——在2014国际肝病大会展示的一篇壁报显示,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各个阶段,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据专家介绍,
    自制养肝明目粥

    自制养肝明目粥

    自制养肝明目粥 对于电脑工作者来说,要具备一双明亮有神的眼睛,除了平时注意卫生用眼外,日常的饮食营养是少不了的,我国民间素有食粥的习俗,营养学家认为,在秋冬时节喝粥养生是最佳时机,特别是在米粥中加入一
    庄险峰院长做客中央电视台

    庄险峰院长做客中央电视台

    庄险峰院长做客中央电视台,庄险峰院长是肝病医院副院长,对治疗肝病具有多年的临床经验,庄院长主要介绍了乙肝病毒的一些症状以及传播途径。  肝病医院庄险峰院长指出,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母婴传播,性传播,血
    丙肝治愈率可达85% 高危人群应早筛查早治疗

    丙肝治愈率可达85% 高危人群应早筛查早治疗

    在病毒性肝炎里面,乙肝是大家最为熟知的,我国是乙肝大国,近几年来乙肝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而另一种慢性肝炎——丙型肝炎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据卫生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我国感染丙型肝炎的人数
    每天3两白酒 10年可导致肝硬化

    每天3两白酒 10年可导致肝硬化

    肝硬化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肝脏疾病,是各种慢性肝病的晚期阶段。肝硬化的种类很多,其中酒精性肝硬化、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是比较常见的。下面,肝病医院专家对酒精性肝硬化做个简单介绍。  酒精性肝硬化与大量
    意大利科学家证实咖啡有助治疗非酒精性肝病

    意大利科学家证实咖啡有助治疗非酒精性肝病

    据法国健康杂志《TOPSANTE》报道,日前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国际肝病会议上,来自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的研究报告指出:经常饮用咖啡或可使肠壁渗透性减弱并可能有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同时,在某些情
你是怎么知道肝囊网的?
  •   
  • 联系QQ 在线留言
    文章调用
    保存到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