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的中医诊断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3
浏览:
7723次
肝硬化在临床上分为肝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此两期分别属于中医“积聚”、“臌胀”的范畴。虽然分别属于中医不同病名,但依据病机,参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专业委员会在1993年召开的第五届学术交流会上制定的中医辨证标准,将其合而论之。
1、望诊:或目黄、身黄;或面热而红、或并蟹爪纹理、手掌鱼际部赤红;或面色萎黄、或面色晦暗;或尿黄;或面目虚浮;或体重神萎、口干唇燥;皮下出血;或呕血、黑便;或腹大如鼓,青筋暴露;舌质红或暗淡或暗紫,舌苔薄白,或薄黄,或黄腻,或白腻,或少苔。
2、闻诊:或嗳气不舒;或言语无力;或口中异味。
3、问诊:或胁肋胀痛,或口干苦、少食纳呆,或恶心,或神疲乏力,或五心烦热,少寐多梦。
4、切诊:或胁下触及痞块,或胁下触痛,脉弦细数或弦滑数。
上一篇:肝腹水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哪些
下一篇:中医治肝病之“君臣佐使”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肝硬化与糖代谢有相关性9682
- 02. 肝癌肝腹水能存活多久9363
- 03. 什么是肝腹水10640
- 04. 怎样判断肝腹水11533
- 05. 肝硬化病人症状的具体表现9179
- 06. 肝硬化晚期的表现有哪些12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