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肝防治脂肪肝
脂肪肝,真的离我们很近,我们应该掌握脂肪肝养肝护肝的方法。建议所有人都记住并践行“管住嘴、迈开腿”的原则,特别是肥胖、酗酒、三高、妊娠人群,万万大意不得。下面给大家介绍几条日常脂肪肝养肝护肝的法则:
一、脂肪肝养肝护肝的饮食保证。
饮食护肝有两大要点:一是优选食物供足养分,满足肝脏的各项生理需求;二是注意食品卫生,防止细菌、病毒入侵肝脏。
人体需要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矿物元素等五大类养分,也正是肝脏所必需的。为此,建议将以下细节贯穿于每天的食谱中:奶、蛋、鱼、瘦肉、豆制品等食品,每日膳食轮换安排,为肝脏提供足量优质蛋白。常吃坚果可以疏肝理气、缓解焦虑。有面色发黄、睡不好觉等肝气不足症候的人,不妨每周吃一次畜禽肝脏,以收到“以肝养肝”的效果。忌食酒精和一切辛辣及刺激性食品,避免吃油炸及干硬食品。另外,多喝水可增加循环血量,增进肝细胞活力,有利于代谢废物的排除而收到护肝之效。
二、脂肪肝养肝护肝的运动方法。
积极锻炼是护肝的又一有效方法,因为运动既可削减超标体重,防止肥胖,消除过多脂肪对肝脏的危害,又能促进气体交换,加快血液循环,保障肝脏能得到更多的氧气与养料。
从护肝角度看,一要选好运动场地,以场地宽广、视野开阔、空气清新的地方为佳;二要选择好锻炼项目,以锻炼体力和耐力为目标的全身性低强度动态运动为好,如慢跑、快速步行(每分钟大约110-120步)、骑自行车、打羽毛球、踢毽子、拍皮球、跳舞、跳绳、游泳、打太极拳。
三、脂肪肝养肝护肝的睡眠要求。
睡眠时,身体处于休息状态,肝脏的负担最轻,高品质的睡眠护肝功效显著。而睡眠质量差,尤其是睡眠障碍容易累及肝功能。
脂肪肝可以发展成肝硬化。一旦肝脏有纤维增生,就会成为肝硬化。脂肪肝可增加患肝癌的几率为10%~40%。慢性嗜酒者有近60%会发生脂肪肝,20%~30%的病人最终会发展成肝硬化,因此一定要重视脂肪肝养肝护肝原则。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保健品能修复脂肪肝吗?8557
- 02. 人到中年,四防肝炎7912
- 03. 脂肪肝冬季适宜喝红茶9481
- 04. 身材可预示健康程度:腿短易患高血压肝病8646
- 05. 饮料“喝”出脂肪肝8296
- 06. 你是不是也有这些对肝不好的恶习8710
热门阅读
- 01. 肝癌的早期无症状不易被查觉
- 02. 肝病患者性生活频率应该多少?
- 03. 怎样检查自己的肝纤维化程度?
- 04. 乙肝患者每日摄入四类食物可助肝脏恢复
- 05. 甲肝病毒更容易感儿童 这样做预防孩子得甲肝
- 06. 肝硬化患者的饮食应该如何选择
- 07. 如何治疗肝腹水可以更好的恢复健康
- 08. 抗癌饮食新篇——中国柑橘
- 09. 饮酒过量,要小心肝脏
- 10. 好心情,养好肝
图片推荐

丙肝药物研究与开发的领导者--百时美施贵宝
丙肝是最常见病毒性肝炎的其中一种,主要通过血液接触进行传播。据估计,全世界共有1.7亿人感染丙型肝炎,且每年新增300万到400万丙肝病毒感染者。在我国,约有1000万例丙肝病人。尽管目前还没有预防丙

交警割肝救妻:手术十多小时,他给妻子延续生命
备受关注的济南槐荫交警董向勇割肝救妻有了新进展,9日,在经过十多小时的漫长手术后,夫妻俩被先后推出手术室。手术非常成功,丈夫再经过护理应该会很快恢复,妻子还需要继续进行观察治疗。主治大夫刘军表示。

右上腹疼痛或是肝癌前兆!
近日不少网友咨询:右上腹疼痛是怎么回事?右上腹疼痛是肝癌的前兆吗?下面我们看看专家是如何解释右上腹疼痛是怎么回事的: 肝在人们的右上腹,右上腹疼痛往往是肝区有病的表现。右上腹疼痛或是肝癌前兆,肝癌的

“80后”父亲割肝救女 获捐善款10余万元
豫爱救助,让生命继续。4月28日下午,河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场专为年仅8岁的肝病患者尹思小朋友举行的募捐活动有序地进行着,一个个充满爱心的手把善款放进募捐箱,集聚着满满的爱心正能量。当日,爱心人

乙肝为什么爱失眠?
失眠,可谓是很多乙肝患者所头疼的,小李最近就是,特备爱失眠,有时候会影响到日常工作,对此很是费解,乙肝为什么爱失眠? 乙肝失眠,可谓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是会妨碍到人们正常生活、工

肝病患者饮食需要补充微量元素
肝病患者饮食需要补充微量元素 肝脏是我们人体一个重要的排毒器官,平时要避免吃一些伤肝的食物或药物,尤其是肝病患者在饮食上就更加要注意了,除了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外,在饮食方面也有一些讲究,肝病患者饮食

干扰素治疗乙肝大三阳效果如何?
干扰素治疗乙肝大三阳效果如何?很多乙肝大三阳的患者在就诊时医生会给出打干扰素的抗病毒治疗方案,而很多患者不太清楚,干扰素治疗乙肝大三阳效果如何?对此,我们请肝病医院专家来详细介绍一下。 干扰素治疗乙

肖小敏:主被动联合免疫能有效阻断母婴传播
乙肝病毒传播的方式主要有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染、输血传播、密切生活接触传播(皮肤黏膜受损等)、性传播等,在高流行地区,大多数原发性HBV感染发生在婴幼儿时期,主要通过母婴围生期垂直传播或水平传播,并且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