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临床流行病学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3
浏览:
9338次
1. 脂肪肝的流行状况:以B超(实时超声显像)开展对健康人群脂肪肝普查。由于样本对象、年龄和性别不同,结果也不一致。如上海对某高校教师(1600人)用B超普查,脂肪肝患病率为8.8%。北京地区1051位职工脂肪肝患病率11%,杭州市3015位职工脂肪肝患病率为5.2%,其中男性7.06%,女性3.23%,南京市1119名机关干部,脂肪肝患病率10.2%,男性为11.4%,女性为6.8%,江苏省连云港对在职和离休干部6553人体检B超诊断脂肪肝患病率为6.9%,以45~59岁组为最高(11.2%),四川省对28个干休所退休干部(50~86岁)B超检查显示脂肪肝患病率为3.9%。我国在单纯性肥胖儿童中(40例,平均9岁),B超诊断脂肪肝发生率为38%。CT是诊断脂肪肝最佳的影象学手段,优于B超和MRI。有报道1425例成人CT检查结果,脂肪肝发生率为9.7%,其中男性占57%。
2. 脂肪肝的危险因素:(1)酒精:脂肪肝是酒精性肝病最常见的病理学改变之一。每天饮酒精160g的人中,40%有酒精性肝炎和脂肪肝发生,一般认为饮酒80g/天以上,可对肝脏造成损害。脂肪肝发生率在饮酒者中明显高于不饮酒者(P<0.01),随着酒精消耗量的增加而增高。肥胖者加上饮酒人群脂肪肝发生率明显高于肥胖不饮酒者(P<0.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男性饮酒患者与脂肪肝的发生明显相关。(2)肥胖:肥胖是非酒精性脂肪肝最常见和较肯定的危险因素。中度肥胖者(超过标准体重10%以上)75%有非酒精性脂肪肝。加拿大一组351例非酒精性人群的尸检资料提示,肥胖人中脂肪肝检出率(18.5%)为瘦子中检出率(2.7%)的9倍。如将肥胖分为0级(超过标准体重10%以下)、1级(超过10~39%)腹部脂肪厚度1~3cm,2级(超过标准体重至少40%,腹部脂肪>3cm),结果提示脂肪肝发生率与肥胖程度明显相关。台湾报道30岁以上873人的TG、身高体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B超,结果体表面积指数(BMI)>115%,可以用作预测脂肪肝的临界值。另有报道在正常BMI(22~23.2)的45~54岁男性中,腰围/身高比例≥0.5组脂肪肝发生率(30.5%)明显高于腰围/身高<0.5组(15.7%),故认为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相似,腰围/身高比例的增加与脂肪肝发生的关系比单纯BMI增高的肥胖更为密切。(3)Ⅱ型糖尿病:非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尸检中有1/3发现脂肪肝,有脂肪肝的患者大多数有糖耐量试验异常和胰岛素基础水平的升高,表明Ⅱ型糖尿病也是引起脂肪肝独立的危险因素。脂肪肝的发生与慢性胰岛素水平升高有关,而不是与高血糖症有关。(4)高脂血症:脂肪肝患者中TG升高者达60%~81%,杭州报道单项TG升高者伴有脂肪肝的病例显著高于TG水平正常者(P<0.01)。我们调查,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胆固醇和高TG血症均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5)接触对肝脏有毒性的物质:接触对肝脏明确有毒的物质和可能有毒的物质作为引起脂肪肝危险因素的比数比(OR)分别为8和4.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接触对肝有毒的物质是引起脂肪肝独立的危险因素。下列药物如抗心绞痛药物Perhexiline maleate、抗疟药Amodiaquine均可引起非酒精性脂肪肝。(6)长期静脉内营养(TPN):成人给予无脂肪的静脉内营养2周以上,肝活检显示脂肪变性和门脉周围淤胆。肝脂肪变最易发生在给予大量葡萄糖而输注率超过肝脏氧化能力时,以致造成肝内脂肪合成。在使用静脉内营养过程中约有15%病人发生肝脏并发症,包括脂肪变性,淤胆和胆石形成,尤其是治疗开始后1~2周,给予高葡萄糖低脂的静脉内营养病人。(7)性别:尸检资料提示,在肥胖患者中女/男为2.1:1,中度肥胖病人(2级)女/男为4.4:1,在脂肪肝患者中女/男为1.75/1,重度肥胖的脂肪肝患者中女/男为3/1,但是对于任何程度的肥胖者,男、女性别得脂肪肝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2. 脂肪肝的危险因素:(1)酒精:脂肪肝是酒精性肝病最常见的病理学改变之一。每天饮酒精160g的人中,40%有酒精性肝炎和脂肪肝发生,一般认为饮酒80g/天以上,可对肝脏造成损害。脂肪肝发生率在饮酒者中明显高于不饮酒者(P<0.01),随着酒精消耗量的增加而增高。肥胖者加上饮酒人群脂肪肝发生率明显高于肥胖不饮酒者(P<0.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男性饮酒患者与脂肪肝的发生明显相关。(2)肥胖:肥胖是非酒精性脂肪肝最常见和较肯定的危险因素。中度肥胖者(超过标准体重10%以上)75%有非酒精性脂肪肝。加拿大一组351例非酒精性人群的尸检资料提示,肥胖人中脂肪肝检出率(18.5%)为瘦子中检出率(2.7%)的9倍。如将肥胖分为0级(超过标准体重10%以下)、1级(超过10~39%)腹部脂肪厚度1~3cm,2级(超过标准体重至少40%,腹部脂肪>3cm),结果提示脂肪肝发生率与肥胖程度明显相关。台湾报道30岁以上873人的TG、身高体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B超,结果体表面积指数(BMI)>115%,可以用作预测脂肪肝的临界值。另有报道在正常BMI(22~23.2)的45~54岁男性中,腰围/身高比例≥0.5组脂肪肝发生率(30.5%)明显高于腰围/身高<0.5组(15.7%),故认为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相似,腰围/身高比例的增加与脂肪肝发生的关系比单纯BMI增高的肥胖更为密切。(3)Ⅱ型糖尿病:非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尸检中有1/3发现脂肪肝,有脂肪肝的患者大多数有糖耐量试验异常和胰岛素基础水平的升高,表明Ⅱ型糖尿病也是引起脂肪肝独立的危险因素。脂肪肝的发生与慢性胰岛素水平升高有关,而不是与高血糖症有关。(4)高脂血症:脂肪肝患者中TG升高者达60%~81%,杭州报道单项TG升高者伴有脂肪肝的病例显著高于TG水平正常者(P<0.01)。我们调查,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胆固醇和高TG血症均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5)接触对肝脏有毒性的物质:接触对肝脏明确有毒的物质和可能有毒的物质作为引起脂肪肝危险因素的比数比(OR)分别为8和4.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接触对肝有毒的物质是引起脂肪肝独立的危险因素。下列药物如抗心绞痛药物Perhexiline maleate、抗疟药Amodiaquine均可引起非酒精性脂肪肝。(6)长期静脉内营养(TPN):成人给予无脂肪的静脉内营养2周以上,肝活检显示脂肪变性和门脉周围淤胆。肝脂肪变最易发生在给予大量葡萄糖而输注率超过肝脏氧化能力时,以致造成肝内脂肪合成。在使用静脉内营养过程中约有15%病人发生肝脏并发症,包括脂肪变性,淤胆和胆石形成,尤其是治疗开始后1~2周,给予高葡萄糖低脂的静脉内营养病人。(7)性别:尸检资料提示,在肥胖患者中女/男为2.1:1,中度肥胖病人(2级)女/男为4.4:1,在脂肪肝患者中女/男为1.75/1,重度肥胖的脂肪肝患者中女/男为3/1,但是对于任何程度的肥胖者,男、女性别得脂肪肝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上一篇:治疗脂肪肝控制血脂是关键
下一篇:妊娠急性脂肪肝及临床特点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导致脂肪肝的原因11163
- 02. 脂肪肝发生有六个原因 戒酒预防脂肪肝作用大11845
- 03. 脂肪肝的诱发因素是什么11142
- 04. 过度节食 引发脂肪肝9632
- 05. 节食减肥小心患上脂肪肝 减肥后恶心腹胀要注意7209
- 06. 孕期急性脂肪肝很危险!9361
热门阅读
图片推荐
如何快速降低转氨酶?
转氨酶高是肝脏受损发出的信号,临床上很多患者在出现谷丙转氨酶高的现象时,多较为恐慌,那如何快速降低转氨酶?成为大家所备受关注的,就此做下介绍。 肝病专家就此问题指出:转氨酶高不能盲目用药,用药前首先
右上腹疼痛或是肝癌前兆!
近日不少网友咨询:右上腹疼痛是怎么回事?右上腹疼痛是肝癌的前兆吗?下面我们看看专家是如何解释右上腹疼痛是怎么回事的: 肝在人们的右上腹,右上腹疼痛往往是肝区有病的表现。右上腹疼痛或是肝癌前兆,肝癌的
肝功能能否查出肝癌?
肝功能能否查出肝癌?肝功能是临床常用的检测项目之一,常规体检中就包括,为此不少人都认为“肝功能还可排查恶性肿瘤”,这种认识到底正不正确?肝功能能不能查出肝癌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肝功能能否查出肝癌?
乙肝能喝保健酒吗?
喝酒,可谓是乙肝患者的禁忌,那保健酒呢?目前市场上,保健酒的广告很多,宣传的也很诱人,但毕竟是酒的保健品,不知道乙肝患者能不能喝?喝了好不好?很是令王先生疑惑不解,就此请教:乙肝能喝保健酒吗? 保
治疗脂肪肝的特效药物?
治疗脂肪肝的特效药物?因目前“脂肪肝”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故在临床有关其“治疗”的相关问题也越来越备受大家关注,特别是有关“治疗特效药物”的问题,那治疗脂肪肝有哪些特效药物呢? 治疗脂肪肝的特效药
乙肝大三阳可以做医生吗?
乙肝大三阳可以做医生吗?网友咨询:从小我的梦想就是做一名医生,可以帮人们摆脱疾病、救死扶伤。但去年学校体检时我查出得了乙肝大三阳,不知道这种情况还能不能当医生?针对患者的问题,我们特邀肝病医院专家来详
港大学者研发出对肝癌具潜在疗效的混合益生菌
香港大学28日公布,该校生物系科研团队与港大李嘉诚医学院及东芬兰大学医学系合作,研发出一种对肝癌具有潜在治疗效果的混合益生菌Prohep,有望成为治疗肝癌的一种低成本方案。 该团队由港大生物系副教授
22岁妹妹割肝救姐姐 姐夫跪地感谢
昨日,武警总医院,家人在病床前照顾刚做完肝脏捐献手术的妹妹。 因患荨麻疹后乱食中药,30岁的珊珊(化名)突发肝功能衰竭,后出现肝昏迷和呼吸衰竭。紧急关头,22岁的大学生妹妹自愿为姐姐捐肝。医院建立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