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治疗“双达标”策略应让更多医生知晓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3
浏览:
8741次
第19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2月14日在香港召开,如何优化现有临床治疗方案及多学科研究是本次会议讨论的重点。其中,“双达标”治疗策略因可帮助乙肝患者尽早实现临床停药、节省治疗成本、恢复正常生活而受到专家关注。
据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研究中心主任贾继东教授介绍,“双达标”即乙肝病毒检测不到和e抗原血清转换。这是相对较多的乙肝患者可望又可及的目标。
专家指出,对于e抗原阳性的患者,2008年新版亚太肝病学会慢性乙型肝炎管理指南建议,在间隔至少6个月的两次检查中,均显示e抗原血清学转换和病毒检测阴性,即实现临床上的“双达标”,巩固治疗一年后就可终止治疗。但我国许多医生尚未了解“双达标”治疗策略。应通过继续教育,使更多的临床医生及时掌握优化的治疗方案。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侯金林教授指出,从实现e抗原血清转换这一重要治疗目标的角度而言,替比夫定比目前临床上应用广泛的另外两种口服抗病毒药物具有更好的成本效益比。
上一篇:慢性肝病怎样防止转化肝硬化肝癌
下一篇:形形色色的乙肝治疗骗局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胸腺五肽的临床应用简报8176
- 02. 专家:治疗乙肝贵在坚持9432
- 03. 乙肝病毒携带者转阴治疗误区9843
- 04. 大三阳怎么转小三阳9463
- 05. 越早治疗对乙肝康复越有利10309
- 06. 乙肝携带者为什么会发病?8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