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甲型肝炎及甲型肝炎病毒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起病,有畏寒、发热、食欲减退、恶心、疲乏、肝大及肝功能异常等症状。部分病例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病例较常见,一般不转为慢性和病原携带状态。主要是经粪-口传播途径感染,即由病人的潜伏期或急性期粪便、血液中的甲肝病毒污染水源、食物、用具及生活密切接触经口进入胃肠道而传播。甲肝病毒对各种外界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而能长期在外界环境中存活,能通过各种污染物品(手、日常用品、衣物、被单等)以及水和食物传播,也可经苍蝇携带而传播。
甲肝病情初发时,病人会出现疲乏无力、不想吃饭,小便颜色加深,有时伴有发烧等症状,严重时眼睛、皮肤发黄。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到医院检查。
预防甲肝除在生活上注意清洁外,注射甲肝疫苗也是非常有效的预防手段。对患者的粪便及被其污染的用具要严格消毒。
甲型肝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秋冬及早春季节发病率高,可能与秋冬大量上市的水产品有关。毛蚶、醉蟹等引起的甲型肝炎暴发都发生于冬春;早春甲型肝炎增多,可能与春节期间人口流动频繁有关。甲型肝炎的流行每7年1个循环,并与社会经济条件有关。调查显示,甲型肝炎病毒在哪个季节流行与它在环境中的存活能力有关。在被传染源污染的一般环境中,甲肝病毒可存活1个月,98℃加热1分钟、紫外线照射、含甲醛或氯的去污剂都可将它灭活。甲肝病毒在水生贝类里能存活3个月左右,在流行季节里对本病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污染严重的水即使用常规氯浓度亦不能杀灭病毒;水源清洁但水管通过的地区被污染,仍可发生传播。潜伏期内的饮食、保育、卫生人员和爱喝生水、吃生贝类的人,都是引起非季节性广泛流行的重要条件。
甲型肝炎传染源通常是急性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病人自潜伏末期至发病后10天传染性最大,粪-口途径是其主要传播途径,水、食物是暴发性的主要方式,日常生活接触是散发病例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报道甲型肝炎亦可通过血液传播和垂直传播,尚待进一步研究。
甲型肝炎在流行地区多见于6个月龄后幼儿,随着年龄增长,易感性逐渐下降,所以甲型肝炎在成人中较少见。本病在临床上分为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淤胆型与重症型四个类型,病程为2~4个月。
HAV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一员,1981年归类为肠道病毒属72型,最近由于它在许多方面的特征与肠道病毒有所不同而归入嗜肝RNA病毒科。直径27~32nm,无包膜,球形,由32个壳粒组成20面体对称核衣壳,内含单股RNA,由7500个核苷酸组成。抵抗力较强,能耐受60℃1小时,10~12小时部分灭活;100℃1分钟全部灭活;紫外线(1.1瓦,0.9cm深)1分钟,余氯10~15ppm30分钟,3%福尔马林5分钟均可灭活,70%酒精25℃3分钟可部分灭活。实验动物狨猴及黑猩猩皆易感,且可传代。在多种人或猴细胞株中可以生长、复制和传代。在细胞培养中HAV生长缓慢,接种后约需4周才可检出抗原。在细胞培养中HAV不引起细胞病变,也不导致宿主细胞的溶解与死亡。在体内,HAV主要在肝细胞的胞浆内复制,通过胆汁从粪便中排出,只有1个血清型和1个抗原抗体系统。IgM型抗体仅存在于起病后3~6个月之内,IgG型抗体则可保存多年。
甲型肝炎的诊断依据:
(1)在病人粪便中检出甲型肝炎病毒颗粒。
(2)在发病早期,病人血清抗甲型肝炎IgM抗体阳性。
(3)流行病学指征阳性,也可考虑为甲型肝炎;如有肝炎暴发流行,流行规律符合甲肝,乙型肝炎者除外。
由于甲型肝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有的甚至无症状,故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不但要参考接触史、所在地区甲型肝炎流行史、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而且还要作肝功能检查和血清学测定,后者尤其是确诊甲型肝炎的依据。应用放免法检测,稀释度为1:4000IgM仍为阳性者,是感染早期的依据;如果同时应用抗甲肝病毒IgM抗体作为确诊手段,则可以区别是新近感染或是恢复期获得性免疫。一般来说,IgM大于IgG时属新近期,若IgG大于IgM则为恢复期。这种特异性血清学指标的应用,使甲型肝炎的诊断更为快速,更加准确。不但急性典型病例可以根据抗甲型肝炎病毒IgM抗体阳性加以确诊,而且亚临床型的缺乏临床症状,转氨酶正常的病例,也可以根据抗体的阳性而确定诊断。
甲肝为自限性疾病,不需要使用过多的药物,没有必要使用抗病毒药物,主要是休息和支持疗法。避免饮酒、劳累以及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多食容易消化、富于营养的食物和新鲜蔬菜、水果等;不能进食者,静脉输液,供给足够的葡萄糖、盐、维生素C及维生素B族等,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者,可给予多酶片、胃复安等对症治疗;中药制剂治疗甲肝效果明显,如口服复方双花颗粒剂,静脉点滴复方茵陈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口服中药汤剂效果也不错,如蒲公英、夏枯草、板蓝根、金银花等。
得过一次甲肝的人,一般不会再得甲肝,感染过甲肝后,甲肝抗体滴度会逐渐升高,至少5~7年内保持有牢固的免疫力;如果再度感染甲肝病毒,可以激发反应,使已经下降的抗体滴度再度上升,从而使感染者获得稳定而持久的保护性抗体,使免疫力长久保持,甚至终身。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肝脓肿患者忌吃什么11583
- 02. 乙型肝炎的预防方法13876
- 03. 新生儿迁延性胆汁淤积性黄疸如何预防12206
- 04. 肝脾肿大如何治疗?7342
- 05. 肝病患者如何健脾益气9648
- 06. 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作用是什么?12060
热门阅读
- 01. 肝血管瘤患者常见的病因
- 02. 乙肝病人不宜房事过度
- 03. 警惕!酒精肝损伤不容小瞧
- 04. 早打乙肝疫苗,宝宝乙肝可防
- 05. 抽烟者多吃萝卜青菜护肝?坏习惯让你患上肝病
- 06. 患上乙肝大三阳早期症状有哪些
- 07. 肝病护理的三要素
- 08. 乙肝大三阳患者饮食以平淡为主
- 09. 什么是海王?海王是什么意思梗,网络流行词海王介绍
- 10. 肝炎患者在出院后该怎么护理呢
图片推荐
做乙肝检查前应注意什么?
做乙肝检查前应注意什么?乙肝五项是每年体检必做的一项检查,那么做乙肝检查前应注意什么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1、乙肝五项检查前要空腹,虽然乙肝五项检查与肝功能检查具有着本质的区别,在空腹饮食上没有
癌症是不治之症吗?
癌症是不治之症吗?因临床很多人都对癌症不是很了解,总认为癌症是不可能治愈的,得了癌症就意味着死亡,那是事实不是这样的呢?癌症是不是不治之症呢? 癌症是不治之症吗?肝病医院专家表示:癌症并非不治之症,
右肝血管瘤
右肝血管瘤——肝脏的良性肿瘤,发展缓慢,一般肝血管瘤瘤体本身不发生癌变,且愈后良好。 右肝血管瘤——以肝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呈单发性,多数与邻近组织分界清楚。病人一般无自觉症状。 右肝血管瘤——多
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 有肝损伤风险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品存在两重性,它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偏性和毒副作用。而前不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通报了口服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的肝损伤风险。这一消息引发了广大市民的注意,毕竟,何首
每日饮酒多少才不会损害肝脏?
每日饮酒多少才不会损害肝脏?酒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有人认为少量饮酒对身体有好处,有助于防止血栓的形成,有效地防止了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可能。那么正常人每日饮酒多少才不会损害肝脏?我们来了解一下
乙肝治疗没效果怎么办?
乙肝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肝病,其病程较长,且久治不愈,易反复发作,因此,很多患者失去治疗的信心,放弃了治疗,反而加速病情的发展,导致病情的恶化。那么,乙肝治疗没效果怎么办?肝病医院作出了详细的解答。
.www红色一片在线观看完整版大全-.www红色一片高清无删减免费观看完整版午夜福利大全
.www红色一片能够让你实现艾草仙姑在线视频免费观看,是年轻人手机在线观看高清福利大片的必备神器。.www红色一片里面还有二十岁电影完整版免费观看哦,简直就是你的私人影院,想看什么午夜福利高清影视,只
全球55%的肝癌患者在中国!
肝脏与心脏一样,是支撑生命大厦的重要支柱之一,这也是人们一直把心肝并称谓之宝贝的原因。 我国是肝炎大国,肝癌也是排名前列的三大癌种之一。肝癌与其他所有癌症一样,整个发病过程通常都是缓慢的,因此,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