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甲型肝炎及甲型肝炎病毒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起病,有畏寒、发热、食欲减退、恶心、疲乏、肝大及肝功能异常等症状。部分病例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病例较常见,一般不转为慢性和病原携带状态。主要是经粪-口传播途径感染,即由病人的潜伏期或急性期粪便、血液中的甲肝病毒污染水源、食物、用具及生活密切接触经口进入胃肠道而传播。甲肝病毒对各种外界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而能长期在外界环境中存活,能通过各种污染物品(手、日常用品、衣物、被单等)以及水和食物传播,也可经苍蝇携带而传播。
甲肝病情初发时,病人会出现疲乏无力、不想吃饭,小便颜色加深,有时伴有发烧等症状,严重时眼睛、皮肤发黄。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到医院检查。
预防甲肝除在生活上注意清洁外,注射甲肝疫苗也是非常有效的预防手段。对患者的粪便及被其污染的用具要严格消毒。
甲型肝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秋冬及早春季节发病率高,可能与秋冬大量上市的水产品有关。毛蚶、醉蟹等引起的甲型肝炎暴发都发生于冬春;早春甲型肝炎增多,可能与春节期间人口流动频繁有关。甲型肝炎的流行每7年1个循环,并与社会经济条件有关。调查显示,甲型肝炎病毒在哪个季节流行与它在环境中的存活能力有关。在被传染源污染的一般环境中,甲肝病毒可存活1个月,98℃加热1分钟、紫外线照射、含甲醛或氯的去污剂都可将它灭活。甲肝病毒在水生贝类里能存活3个月左右,在流行季节里对本病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污染严重的水即使用常规氯浓度亦不能杀灭病毒;水源清洁但水管通过的地区被污染,仍可发生传播。潜伏期内的饮食、保育、卫生人员和爱喝生水、吃生贝类的人,都是引起非季节性广泛流行的重要条件。
甲型肝炎传染源通常是急性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病人自潜伏末期至发病后10天传染性最大,粪-口途径是其主要传播途径,水、食物是暴发性的主要方式,日常生活接触是散发病例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报道甲型肝炎亦可通过血液传播和垂直传播,尚待进一步研究。
甲型肝炎在流行地区多见于6个月龄后幼儿,随着年龄增长,易感性逐渐下降,所以甲型肝炎在成人中较少见。本病在临床上分为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淤胆型与重症型四个类型,病程为2~4个月。
HAV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一员,1981年归类为肠道病毒属72型,最近由于它在许多方面的特征与肠道病毒有所不同而归入嗜肝RNA病毒科。直径27~32nm,无包膜,球形,由32个壳粒组成20面体对称核衣壳,内含单股RNA,由7500个核苷酸组成。抵抗力较强,能耐受60℃1小时,10~12小时部分灭活;100℃1分钟全部灭活;紫外线(1.1瓦,0.9cm深)1分钟,余氯10~15ppm30分钟,3%福尔马林5分钟均可灭活,70%酒精25℃3分钟可部分灭活。实验动物狨猴及黑猩猩皆易感,且可传代。在多种人或猴细胞株中可以生长、复制和传代。在细胞培养中HAV生长缓慢,接种后约需4周才可检出抗原。在细胞培养中HAV不引起细胞病变,也不导致宿主细胞的溶解与死亡。在体内,HAV主要在肝细胞的胞浆内复制,通过胆汁从粪便中排出,只有1个血清型和1个抗原抗体系统。IgM型抗体仅存在于起病后3~6个月之内,IgG型抗体则可保存多年。
甲型肝炎的诊断依据:
(1)在病人粪便中检出甲型肝炎病毒颗粒。
(2)在发病早期,病人血清抗甲型肝炎IgM抗体阳性。
(3)流行病学指征阳性,也可考虑为甲型肝炎;如有肝炎暴发流行,流行规律符合甲肝,乙型肝炎者除外。
由于甲型肝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有的甚至无症状,故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不但要参考接触史、所在地区甲型肝炎流行史、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而且还要作肝功能检查和血清学测定,后者尤其是确诊甲型肝炎的依据。应用放免法检测,稀释度为1:4000IgM仍为阳性者,是感染早期的依据;如果同时应用抗甲肝病毒IgM抗体作为确诊手段,则可以区别是新近感染或是恢复期获得性免疫。一般来说,IgM大于IgG时属新近期,若IgG大于IgM则为恢复期。这种特异性血清学指标的应用,使甲型肝炎的诊断更为快速,更加准确。不但急性典型病例可以根据抗甲型肝炎病毒IgM抗体阳性加以确诊,而且亚临床型的缺乏临床症状,转氨酶正常的病例,也可以根据抗体的阳性而确定诊断。
甲肝为自限性疾病,不需要使用过多的药物,没有必要使用抗病毒药物,主要是休息和支持疗法。避免饮酒、劳累以及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多食容易消化、富于营养的食物和新鲜蔬菜、水果等;不能进食者,静脉输液,供给足够的葡萄糖、盐、维生素C及维生素B族等,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者,可给予多酶片、胃复安等对症治疗;中药制剂治疗甲肝效果明显,如口服复方双花颗粒剂,静脉点滴复方茵陈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口服中药汤剂效果也不错,如蒲公英、夏枯草、板蓝根、金银花等。
得过一次甲肝的人,一般不会再得甲肝,感染过甲肝后,甲肝抗体滴度会逐渐升高,至少5~7年内保持有牢固的免疫力;如果再度感染甲肝病毒,可以激发反应,使已经下降的抗体滴度再度上升,从而使感染者获得稳定而持久的保护性抗体,使免疫力长久保持,甚至终身。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常用的抗肝纤维化的药物7226
- 02. 肝炎要长期服用保肝药吗11048
- 03. 肝硬化患者还能活多久 患者冬季保健注意几点12426
- 04. 为什么需要定期检查血清转氨酶?12542
- 05. 肝功能异常的症状9582
- 06. 两会关于乙肝问题8899
热门阅读
- 01. 丙型肝炎面面谈
- 02. 甲肝应如何诊断?
- 03. 选择怀孕时防止肝炎传播 肝炎患者可做哪些运动?
- 04. 脂肪肝正成为头号“都市病”
- 05. 病毒性肝炎如何预防比较好呢
- 06. 肝炎药物太多,如何选择?
- 07. 解析肝血管瘤患者的多种治疗方法
- 08. 酒精肝有三症状四诊断方法 其治疗从戒酒入手
- 09. 肝癌晚期饮食原则?
- 10. 脂肪肝不一定需要药物治疗
图片推荐

肝硬化的治疗和保养
肝硬化的治疗和保养?肝病医院专家团队,具有丰富肝病治疗经验专家为大家讲解, 肝病医院专家指出治理肝硬化好还是去比较正规的治肝病的医院,肝病医院治疗肝硬化采取是综合治疗的方法,中药治疗肝硬化的药物主要

肝癌病人能吃草莓吗
草莓鲜美红嫩,果肉多汁,营养价值高,含丰富维生素C,有助消化的功效,还可以巩固齿龈,清新口气,润泽喉部。那么肝癌病人能吃草莓吗? 草莓色泽鲜艳,果实柔软多汁,香味浓郁,甜酸适口,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

哪些癌症与饮食有关?
哪些癌症与饮食有关?临床调查发现:临床癌症患者中,50%的发病都是吃出来的,那哪些癌症与饮食的关系最为密切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哪些癌症与饮食有关?专家表示:食管癌、胃癌、肝癌以及结肠、直肠癌的发生

肝病患者多吃木瓜可促肝脏修复!
木瓜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良好的保健功能,是水果系列的“新科状元”。《本草纲目》中记载“木瓜性温味酸,平肝和胃”。木瓜对肝脏有什么保护作用呢,肝病患者吃木瓜好吗,肝病患者多吃木瓜促肝脏修复。 木瓜富含齐

肝病:发病隐秘的健康杀手
我最近总感觉腹部不舒服,人很疲惫,一点力气都没有。到吃饭的时候不想吃,还总恶心,看到油腻的一点食欲都没有,动不动拉肚子,小便黄。这是怎么回事? 前些天,笔者去采访内科中医时,聊得正起劲,一位患者刚好

产妇离世:因妊娠急性脂肪肝导致多功能衰竭和脑水肿
生命的逝去总是让我们看到特别的心酸。最近,一名刚生下双胞胎的产妇离世,她的家人将她的器官捐献了。 据了解,这名女子产妇离世捐献器官是一名双胞胎孩子的母亲,因为患了妊娠急性脂肪肝引发的多功能器官衰竭和

全国爱肝日:护肝在平时
年纪轻轻的张某,因为不满意自己渐渐白的头发,于是听信一些流言秘方,自己买何首乌生吃,让她感到意外的是,自己的头发不但是没有变黑,反倒是自己整个人都变黄了。这个时候,她才知道,这些秘方何首乌出现了副作用

乙肝抗病毒治疗后为什么要定期复查?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 骆抗先教授 无论用干扰素或核苷类药(贺普丁、贺维力、博路定和替比夫定),无论治疗有效或无效,都必须定期复查。 抗病毒治疗后定期复查的目的,对有效的病人为了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