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炎被误诊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9.1.13
浏览:
10394次
自身免疫性肝炎大多数隐匿或缓慢起病,起先可有关节酸痛、低热、乏力、皮疹或月经不调,直到出现黄疸时才被诊断是自身免疫性肝炎。据统计,有20%~25%的自身免疫性肝炎病人起病类似急性病毒性肝炎,而也有些病人最初肝外表现掩盖了原有的肝病症状,经过一段时间才能逐渐出现乏力、恶心、食欲不振、腹胀及体重减轻等肝炎症状。
任何年轻的肝病患者,尤其是没有酒精、药物、病毒病原学变化的危险因素的患者,都应该考虑是否是自身免疫性肝炎。血清蛋白电泳和自身抗体的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病人血清丙种球蛋白是正常值的2倍。
该病的诊断应与乙型和丙型慢性活动性肝炎相区别,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标志阴性,而有多种自身抗体存在,肝活检能够较好地予以确诊。
上一篇:肝炎的保健吃什么好?
下一篇: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乙肝如何调养好7800
- 02. 80%以上的肝癌病人有肝炎病史13050
- 03. 母乳性黄疸是肝炎吗?10568
- 04. 中医辩证治疗肝脏纤维化的6种方法13637
- 05. 小三阳总胆汁酸偏高是否严重8864
- 06. “长效”干扰素与普通干扰素有什么差别?10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