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肝炎的孕妇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孕妇伴发病毒性肝炎一般认为对下一代有三大危害:
(1)晚期妊娠伴发急性肝炎可发生流产、早产、死产或新生儿窒息,个别可发生先天性肝炎。
国人报道,早产率达43%,死胎率达4.8 %,新生儿窒息为15.7%。关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变对胎儿的影响,目前尚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关系不大,但也有人报告,早产率为18.75 %~20.51 %,死胎率达7.69%~1 3.09%,围产期死亡率是11.53 %~17.85 %,这可能与肝炎明显活动和肝硬变失代偿对胎儿造成不利影响有关。
(2)肝炎病毒携带状态。
肝炎病毒携带与肝炎的临床类型无关,而与肝炎的病原学有关。甲型和戊型肝炎几乎不引起慢性携带状态;而乙型肝炎则易使婴儿成为慢性带毒者。从理论上推测,丙型和丁型肝炎有可能使婴儿成为慢性带毒者,近年已有怀孕后期丙肝病毒传播给新生儿并成为慢性带毒者的报道。如果母亲有“艾滋病毒”与丙肝病毒双重感染,则76%的婴儿可成为两个病毒的感染者或携带者。
(3)早期妊娠伴发病毒性肝炎是否会使胎儿致畸?
报告尚不一致,有待更多资料加以阐明。有人报道,每10个胎儿中可发生1 例上颚裂、1 例流产。有人认为肝炎病毒可能影响胎儿细胞的染色体,个别发生先天愚型。也有报告,周密设计对照组观察,未见引起胎儿畸形者。
接种乙肝疫苗是否一定能预防乙肝病毒感染
接种了乙肝疫苗后,不一定都能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和乙肝发病,只有注射疫苗后能产生足量抗体的人,才有预防作用,足量抗体指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滴度要在1 :10以上。
注射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不是永久性的,一般只能维持 3~ 5年,以后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再加强注射。注射乙肝疫苗后所产生的足量抗体只能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和乙肝发病。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肝炎患者应该多吃哪些食物10668
- 02. 肝炎病人理想的天然美食11961
- 03. 肝炎患者4个注意事项11446
- 04. 慢性丙肝的药物疗法有哪些?8516
- 05. 药品夸大宣传 乙肝患者要留个心眼儿7813
- 06. 乙肝控制要趁早!8861
热门阅读
- 01. 肝癌的早期无症状不易被查觉
- 02. 肝病患者性生活频率应该多少?
- 03. 怎样检查自己的肝纤维化程度?
- 04. 乙肝患者每日摄入四类食物可助肝脏恢复
- 05. 甲肝病毒更容易感儿童 这样做预防孩子得甲肝
- 06. 肝硬化患者的饮食应该如何选择
- 07. 如何治疗肝腹水可以更好的恢复健康
- 08. 抗癌饮食新篇——中国柑橘
- 09. 饮酒过量,要小心肝脏
- 10. 好心情,养好肝
图片推荐

丙肝药物研究与开发的领导者--百时美施贵宝
丙肝是最常见病毒性肝炎的其中一种,主要通过血液接触进行传播。据估计,全世界共有1.7亿人感染丙型肝炎,且每年新增300万到400万丙肝病毒感染者。在我国,约有1000万例丙肝病人。尽管目前还没有预防丙

交警割肝救妻:手术十多小时,他给妻子延续生命
备受关注的济南槐荫交警董向勇割肝救妻有了新进展,9日,在经过十多小时的漫长手术后,夫妻俩被先后推出手术室。手术非常成功,丈夫再经过护理应该会很快恢复,妻子还需要继续进行观察治疗。主治大夫刘军表示。

右上腹疼痛或是肝癌前兆!
近日不少网友咨询:右上腹疼痛是怎么回事?右上腹疼痛是肝癌的前兆吗?下面我们看看专家是如何解释右上腹疼痛是怎么回事的: 肝在人们的右上腹,右上腹疼痛往往是肝区有病的表现。右上腹疼痛或是肝癌前兆,肝癌的

“80后”父亲割肝救女 获捐善款10余万元
豫爱救助,让生命继续。4月28日下午,河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场专为年仅8岁的肝病患者尹思小朋友举行的募捐活动有序地进行着,一个个充满爱心的手把善款放进募捐箱,集聚着满满的爱心正能量。当日,爱心人

乙肝为什么爱失眠?
失眠,可谓是很多乙肝患者所头疼的,小李最近就是,特备爱失眠,有时候会影响到日常工作,对此很是费解,乙肝为什么爱失眠? 乙肝失眠,可谓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是会妨碍到人们正常生活、工

肝病患者饮食需要补充微量元素
肝病患者饮食需要补充微量元素 肝脏是我们人体一个重要的排毒器官,平时要避免吃一些伤肝的食物或药物,尤其是肝病患者在饮食上就更加要注意了,除了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外,在饮食方面也有一些讲究,肝病患者饮食

干扰素治疗乙肝大三阳效果如何?
干扰素治疗乙肝大三阳效果如何?很多乙肝大三阳的患者在就诊时医生会给出打干扰素的抗病毒治疗方案,而很多患者不太清楚,干扰素治疗乙肝大三阳效果如何?对此,我们请肝病医院专家来详细介绍一下。 干扰素治疗乙

肖小敏:主被动联合免疫能有效阻断母婴传播
乙肝病毒传播的方式主要有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染、输血传播、密切生活接触传播(皮肤黏膜受损等)、性传播等,在高流行地区,大多数原发性HBV感染发生在婴幼儿时期,主要通过母婴围生期垂直传播或水平传播,并且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