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肝炎的孕妇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孕妇伴发病毒性肝炎一般认为对下一代有三大危害:
(1)晚期妊娠伴发急性肝炎可发生流产、早产、死产或新生儿窒息,个别可发生先天性肝炎。
国人报道,早产率达43%,死胎率达4.8 %,新生儿窒息为15.7%。关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变对胎儿的影响,目前尚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关系不大,但也有人报告,早产率为18.75 %~20.51 %,死胎率达7.69%~1 3.09%,围产期死亡率是11.53 %~17.85 %,这可能与肝炎明显活动和肝硬变失代偿对胎儿造成不利影响有关。
(2)肝炎病毒携带状态。
肝炎病毒携带与肝炎的临床类型无关,而与肝炎的病原学有关。甲型和戊型肝炎几乎不引起慢性携带状态;而乙型肝炎则易使婴儿成为慢性带毒者。从理论上推测,丙型和丁型肝炎有可能使婴儿成为慢性带毒者,近年已有怀孕后期丙肝病毒传播给新生儿并成为慢性带毒者的报道。如果母亲有“艾滋病毒”与丙肝病毒双重感染,则76%的婴儿可成为两个病毒的感染者或携带者。
(3)早期妊娠伴发病毒性肝炎是否会使胎儿致畸?
报告尚不一致,有待更多资料加以阐明。有人报道,每10个胎儿中可发生1 例上颚裂、1 例流产。有人认为肝炎病毒可能影响胎儿细胞的染色体,个别发生先天愚型。也有报告,周密设计对照组观察,未见引起胎儿畸形者。
接种乙肝疫苗是否一定能预防乙肝病毒感染
接种了乙肝疫苗后,不一定都能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和乙肝发病,只有注射疫苗后能产生足量抗体的人,才有预防作用,足量抗体指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滴度要在1 :10以上。
注射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不是永久性的,一般只能维持 3~ 5年,以后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再加强注射。注射乙肝疫苗后所产生的足量抗体只能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和乙肝发病。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缺血性肝炎的病因及并发症11523
- 02. 肝炎的基础治疗8390
- 03. 黄疸型肝炎如何治疗12299
- 04. 了解乙型肝炎与“两对半”10430
- 05. 慢性肝炎治疗方法11868
- 06. 乙肝战友,面对肝硬化,我们如何应对?10530
热门阅读
- 01. 晚期肝硬化的失调表现
- 02. 甲肝的病因
- 03. 肝腹水的饮食预防须知
- 04. 你应该知道的几个肝病常识
- 05. 哪些食物抗癌效果好?
- 06. 肝硬化腹水起居饮食要注意8大点
- 07. 晚期肝癌护理注意四点 晚期肝癌护理注意哪些?
- 08. 酒精肝治疗的五大注意事项
- 09. 肝炎源于不良生活习惯
- 10. 肝癌给患者造成的巨大危害
图片推荐

网调丙肝知晓率仅50% 丙肝防控提高意识是关键
2014年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重新思考”是今年的主题。近年来肝炎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然而,丙肝作为肝炎的一种却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进一步加强对丙型肝炎的

专家解答:病毒性肝炎与其它肝病的区别
读者咨询: 去年我患上了病毒性肝炎,这种类型肝炎和其它肝病有什么不同吗? 专家回复: 病毒性肝炎是由一组以侵犯肝脏为主并导致肝组织发炎、坏死的病毒所引起的。根据致病的病毒不同,可分为甲、乙、丙、

脂肪肝的预后怎么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得脂肪肝的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但由于很多人对脂肪肝的不了解,整天忧心忡忡,担心自己的病情发展严重。那么,到底脂肪肝的预后怎么样

99%的沈阳人都吃过这东西,可专家却说“小心肝”!
日前,一则你还敢吃街头煮玉米吗?的微博在网上疯传。街头玉米久煮不坏、越煮越香原因竟是放香精来让玉米增加香味和色泽!更有专家称这种香精长期食用,会损害肝脏。 为了求证这个说法的真实性,小编走访了小商品

专家探讨我国乙肝和丙肝治疗策略
随着抗病毒药物的成功研发,慢性乙型肝炎(CHB)和慢性丙型肝炎(CHC)治疗都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CHC经抗病毒治疗能够清除丙肝病毒(HCV),获得治愈;而CHB治疗虽然尚不能彻底清除乙肝病毒(HB

如何防治脂肪肝?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医师 陈永鹏 发病率:普通人群非饮酒引起的脂肪肝病发病率10%-24%,肥胖人群57.5%-74%;儿童2.6%,肥胖儿童22.5%-52.8% 病因:饮酒、肥胖

乙肝抗病毒治疗 国内首部患者版乙肝防治指南发布
2012年12月9日,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百时美施贵宝公司联合推出《轻松生活每日一读—慢性乙肝患者随身指南》一书。据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肝病防治指导委员会主任王钊教授介绍,该书被定位为

谷丙转氨酶升高是怎么回事?
谷丙转氨酶升高是怎么回事?在门诊,经常有患者拿着体检报告,因转氨酶升高而来就诊,那么谷丙转氨酶升高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来请肝病医院的专家为我们详细介绍一下。 专家告诉我们,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