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ER化验单浅析!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2
浏览:
9036次
临床上检查肝功能的目的在于探测肝脏有无疾病、肝脏损害程度以及查明肝病原因、判断预后和鉴别发生黄疸的病因等。目前,能够在临床上开展的肝功能试验种类繁多,不下几十种,但是每一种试验只能探查肝脏的某一方面的某一种功能,到现在为止仍然没有一种试验能反映肝脏的全部功能。因此,为了获得比较客观的结论,应当选择多种试验组合,必要时要多次复查。同时在对肝功能试验的结果进行评价时,必须结合临床症状全面考虑,避免片面性及主观性。
由于每家医院的实验室条件、操作人员、检测方法的不同,因此不同医院提供的肝功能检验正常值参考范围一般也不相同。在这里我们不再罗列每个项目的正常值参考范围,只就每个项目的中文名称、英文代码及有何主要临床意义作一介绍。
肝功能检查
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项目 以血清酶检测常用,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俗称谷丙转氨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俗称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或ggt)等。在各种酶试验中,alt和ast能敏感地反映肝细胞损伤与否及损伤程度。各种急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或酒精引起急性肝细胞损伤时,血清alt最敏感,在临床症状如黄疸出现之前alt就急剧升高,同时ast也升高,但是ast升高程度不如alt。而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时,ast升高程度超过alt,因此ast主要反映的是肝脏损伤程度。
在重症肝炎时,由于大量肝细胞坏死,血中alt逐渐下降,而此时胆红素却进行性升高,即出现“酶胆分离”现象,这常常是肝坏死的前兆。在急性肝炎恢复期,如果出现alt正常而γ-gt持续升高,常常提示肝炎慢性化。患慢性肝炎时如果γ-gt持续超过正常参考值,提示慢性肝炎处于活动期。
反映肝脏分泌和排泄功能的项目 包括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等的测定。当患有病毒性肝炎、药物或酒精引起的中毒性肝炎、溶血性黄疸、恶性贫血、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及新生儿黄疸、内出血等时,都可以出现总胆红素升高。直接胆红素是指经过肝脏处理后,总胆红素中与葡萄糖醛酸基结合的部分。直接胆红素升高说明肝细胞处理胆红素后的排出发生障碍,即发生胆道梗阻。如果同时测定tbil和dbil,可以鉴别诊断溶血性、肝细胞性和梗阻性黄疸。溶血性黄疸:一般tbil<85μmol/l,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20%;肝细胞性黄疸:一般tbil<200μmol/l,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35%;阻塞性黄疸:一般tbil>340μmol/l,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60%。
另外γ-gt、alp、5'-核苷酸(5'-nt)也是很敏感的反映胆汁淤积的酶类,它们的升高主要提示可能出现了胆道阻塞方面的疾病。
反映肝脏合成贮备功能的项目 包括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和凝血酶原时间(pt)等。它们是通过检测肝脏合成功能来反映其贮备能力的常规试验。前白蛋白、白蛋白下降提示肝脏合成蛋白质的能力减弱。当患各种肝病时,病情越重,血清胆碱酯酶活性越低。如果胆碱酯酶活性持续降低且无回升迹象,多提示预后不良。肝胆疾病时alt和ggt均升高,如果同时che降低者为肝脏疾患,而正常者多为胆道疾病。另外che增高可见于甲亢、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及脂肪肝。
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揭示肝脏合成各种凝血因子的能力降低。
反映肝脏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项目
包括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单胺氧化酶(mao)、血清蛋白电泳等。当病人患有肝脏纤维化或肝硬化时,会出现血清白蛋白和总胆红素降低,同时伴有单胺氧化酶升高。血清蛋白电泳中γ球蛋白增高的程度可评价慢性肝病的演变和预后,提示枯否氏细胞功能减退,不能清除血循环中内源性或肠源性抗原物质。
此外,最近几年在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是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I型前胶原肽和III型胶原。测定它们的血清含量,可反映肝脏内皮细胞、贮脂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变化,如果它们的血清水平升高常常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反映肝脏肿瘤的血清标志物
目前可以用于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生化检验指标只有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最初用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它在肝癌患者出现症状之前8个月
就已经升高,此时大多数肝癌病人仍无明显症状,这些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预后得到明显改善。现在甲胎蛋白还广泛地用于肝癌手术疗效的监测、术后的随访以及高危人群的随访。不过正常怀孕的妇女、少数肝炎和肝硬化、生殖腺恶性肿瘤等情况下甲胎蛋白也会升高,但升高的幅度不如原发性肝癌那样高。另外,有些肝癌患者甲胎蛋白值可以正常,故应同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磁共振(mri)和肝血管造影等,以此增加诊断的可靠性。
值得提出的是α-l-岩藻糖苷酶(afu),血清afu测定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阳性率在64%~84%之间,特异性在90%左右。afu以其对检出小肝癌的高敏感性,对预报肝硬变并发肝癌的高特异性,和与afp测定的良好互补性,而越来越被公认为是肝癌诊断、随访和肝硬变监护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另外血清afu活惟测定在某些转移性肝癌、肺癌、乳腺癌、卵巢或子宫癌之间有一些重叠,甚至在某些非肿瘤性疾患如肝硬化、慢性肝炎和消化道出血等也有轻度升高,因此要注意鉴别。
另外在患有肝脏肿瘤时γ-gt、alp、亮氨酸氨基转肽酶(lap)、5'-nt等也常常出现升高。
肝功能是多方面的,同时也是非常复杂的。由于肝脏代偿能力很强,加上目前尚无特异性强、敏感度高、包括范围广的肝功能检测方法,因而即使肝功能正常也不能排除肝脏病变。特别是在肝脏损害早期,许多患者肝功能试验结果正常,只有当肝脏损害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才会出现肝功能试验结果的异常。同时肝功能试验结果也会受实验技术、实验条件、试剂质量以及操作人员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肝功能试验结果应当由临床医生结合临床症状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再确定是否存在疾病,是否需要进行治疗和监测。
由于每家医院的实验室条件、操作人员、检测方法的不同,因此不同医院提供的肝功能检验正常值参考范围一般也不相同。在这里我们不再罗列每个项目的正常值参考范围,只就每个项目的中文名称、英文代码及有何主要临床意义作一介绍。
肝功能检查
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项目 以血清酶检测常用,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俗称谷丙转氨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俗称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或ggt)等。在各种酶试验中,alt和ast能敏感地反映肝细胞损伤与否及损伤程度。各种急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或酒精引起急性肝细胞损伤时,血清alt最敏感,在临床症状如黄疸出现之前alt就急剧升高,同时ast也升高,但是ast升高程度不如alt。而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时,ast升高程度超过alt,因此ast主要反映的是肝脏损伤程度。
在重症肝炎时,由于大量肝细胞坏死,血中alt逐渐下降,而此时胆红素却进行性升高,即出现“酶胆分离”现象,这常常是肝坏死的前兆。在急性肝炎恢复期,如果出现alt正常而γ-gt持续升高,常常提示肝炎慢性化。患慢性肝炎时如果γ-gt持续超过正常参考值,提示慢性肝炎处于活动期。
反映肝脏分泌和排泄功能的项目 包括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等的测定。当患有病毒性肝炎、药物或酒精引起的中毒性肝炎、溶血性黄疸、恶性贫血、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及新生儿黄疸、内出血等时,都可以出现总胆红素升高。直接胆红素是指经过肝脏处理后,总胆红素中与葡萄糖醛酸基结合的部分。直接胆红素升高说明肝细胞处理胆红素后的排出发生障碍,即发生胆道梗阻。如果同时测定tbil和dbil,可以鉴别诊断溶血性、肝细胞性和梗阻性黄疸。溶血性黄疸:一般tbil<85μmol/l,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20%;肝细胞性黄疸:一般tbil<200μmol/l,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35%;阻塞性黄疸:一般tbil>340μmol/l,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60%。
另外γ-gt、alp、5'-核苷酸(5'-nt)也是很敏感的反映胆汁淤积的酶类,它们的升高主要提示可能出现了胆道阻塞方面的疾病。
反映肝脏合成贮备功能的项目 包括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和凝血酶原时间(pt)等。它们是通过检测肝脏合成功能来反映其贮备能力的常规试验。前白蛋白、白蛋白下降提示肝脏合成蛋白质的能力减弱。当患各种肝病时,病情越重,血清胆碱酯酶活性越低。如果胆碱酯酶活性持续降低且无回升迹象,多提示预后不良。肝胆疾病时alt和ggt均升高,如果同时che降低者为肝脏疾患,而正常者多为胆道疾病。另外che增高可见于甲亢、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及脂肪肝。
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揭示肝脏合成各种凝血因子的能力降低。
反映肝脏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项目
包括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单胺氧化酶(mao)、血清蛋白电泳等。当病人患有肝脏纤维化或肝硬化时,会出现血清白蛋白和总胆红素降低,同时伴有单胺氧化酶升高。血清蛋白电泳中γ球蛋白增高的程度可评价慢性肝病的演变和预后,提示枯否氏细胞功能减退,不能清除血循环中内源性或肠源性抗原物质。
此外,最近几年在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是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I型前胶原肽和III型胶原。测定它们的血清含量,可反映肝脏内皮细胞、贮脂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变化,如果它们的血清水平升高常常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反映肝脏肿瘤的血清标志物
目前可以用于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生化检验指标只有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最初用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它在肝癌患者出现症状之前8个月
就已经升高,此时大多数肝癌病人仍无明显症状,这些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预后得到明显改善。现在甲胎蛋白还广泛地用于肝癌手术疗效的监测、术后的随访以及高危人群的随访。不过正常怀孕的妇女、少数肝炎和肝硬化、生殖腺恶性肿瘤等情况下甲胎蛋白也会升高,但升高的幅度不如原发性肝癌那样高。另外,有些肝癌患者甲胎蛋白值可以正常,故应同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磁共振(mri)和肝血管造影等,以此增加诊断的可靠性。
值得提出的是α-l-岩藻糖苷酶(afu),血清afu测定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阳性率在64%~84%之间,特异性在90%左右。afu以其对检出小肝癌的高敏感性,对预报肝硬变并发肝癌的高特异性,和与afp测定的良好互补性,而越来越被公认为是肝癌诊断、随访和肝硬变监护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另外血清afu活惟测定在某些转移性肝癌、肺癌、乳腺癌、卵巢或子宫癌之间有一些重叠,甚至在某些非肿瘤性疾患如肝硬化、慢性肝炎和消化道出血等也有轻度升高,因此要注意鉴别。
另外在患有肝脏肿瘤时γ-gt、alp、亮氨酸氨基转肽酶(lap)、5'-nt等也常常出现升高。
肝功能是多方面的,同时也是非常复杂的。由于肝脏代偿能力很强,加上目前尚无特异性强、敏感度高、包括范围广的肝功能检测方法,因而即使肝功能正常也不能排除肝脏病变。特别是在肝脏损害早期,许多患者肝功能试验结果正常,只有当肝脏损害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才会出现肝功能试验结果的异常。同时肝功能试验结果也会受实验技术、实验条件、试剂质量以及操作人员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肝功能试验结果应当由临床医生结合临床症状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再确定是否存在疾病,是否需要进行治疗和监测。
下一篇:乙肝病毒可以引起七类疾病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乙肝病毒携带 如何养肝13301
- 02. 皮肤血管上的肝病迹象9690
- 03. 乙肝小三阳传播的两大高峰期13031
- 04. 如何判断乙肝小三阳病情轻重10528
- 05. 乙肝五项15阳性要怎么治疗?7653
- 06. 大三阳病毒携带者会遗传给后代吗 乙肝大三阳的饮食要注意什么事项10989
热门阅读
- 01. 慢乙肝反复发作怎么办 患者该看看这六点建议
- 02. 酒精性肝硬化的症状解析
- 03. 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
- 04. 警惕肝癌患者的饮食习惯
- 05. 肝硬化会出现哪些合并感染
- 06. 适合肝硬化患者夏天吃的食物
- 07. 4大睡觉症状说明你被肝病缠身!多吃这些食物养肝又好眠
- 08. “二手烟”染上了脂肪肝
- 09. 肝腹水患者的正确饮食
- 10. 专家提醒:乙肝妈妈每月都要产检
图片推荐
肝炎过饱饮食会得肝硬化
网友咨询:我查出肝炎,在门诊拿药的时候,遇到一个肝硬化患者朋友,说自己之前也是肝炎,由于过饱饮食,营养过剩得的肝硬化,想请问肝炎过饱饮食会得肝硬化? 专家解答:肝炎患者如果经常地过饱饮食,尤其是晚餐
王宇明:丙肝患者易抑郁 丙肝治疗单一副反应大
西南医院感染病专科分院院长 王宇明教授 昨日,家庭医生在线在第五届福瑞肝纤维化论坛上采访了西南医院感染科王宇明教授,王宇明教授在丙肝治疗领域颇有声望,丙肝治疗经验丰富,他表示,丙肝病人的抑郁倾向的确
肝病患者宜补充维生素c
肝病患者宜补充维生素c,大家都知道乙肝患者自身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平时增增加免疫力和饮食调养很重要,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在春节即将来临的时候,也是天气最冷的时候,预防感冒很重要
洗牙会感染乙肝吗?
洗牙会感染乙肝吗?随着社会的进步,爱美人士越来越多,他们关注身体的每一个细节,包括牙齿,因此,洗牙也渐渐成为了一种时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洗牙的过程伴随着流血,这很可能导致乙肝传染,那么洗牙会感染乙肝
转氨酶偏高需要吃降酶药吗?
转氨酶是肝功能检查中常见的一项检查项目,它是检测肝功能是否受损的灵敏指标。临床上检查过程中,很多人都会出现转氨酶偏高的现象,那么,转氨酶偏高需要吃降酶药吗?对此,我们请肝病医院专家详细介绍一下。 转
乙肝孕妇忽视孕检导致流产
最近,一名乙肝小三阳的准妈妈,为了隐瞒自己的病情,到普通孕检建档,结果导致自己孩子流产。 根本原因是小张是个乙肝小三阳患者。大家可能认为不是大三阳才会这样那样吗?小三阳也 悔不当初 小张早就知道
吃红枣可以治疗乙肝吗?
吃红枣可以治疗乙肝吗?红枣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维生素含量颇高,经常食用对人体健康是极为有益的,那经常吃红枣对疾病的治疗有没有作用呢?吃红枣可不可以治疗乙肝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吃红枣可以治疗乙
乙肝腹胀腹痛的原因?
腹胀腹痛可谓是临床上乙肝患者多见的主诉症状,那为什么会引起腹胀腹痛的不适症状呢?乙肝腹胀腹痛的原因?借此听听肝病专家对此的介绍吧。 乙肝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肝脏损害,而肝脏本身是消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