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乙肝乙肝症状诊断 → 乙肝病毒携带者3原则科学“造人”宝宝健康不愁举报

乙肝病毒携带者3原则科学“造人”宝宝健康不愁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9.1.8       浏览: 13910次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体内存在乙肝病毒,而并不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并且肝功能各项检查均正常的一类人群。乙肝病毒携带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母婴传播也是其中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我国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有1.2亿,处于生育期的“乙肝”人群数目庞大。降低胎儿感染率可以有效减少患病率。

  乙肝病毒携带者会传染吗?

  乙肝病毒携带者同样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但是一般的接触,如会谈,握手,同事间共事、办公,甚至聚餐,感染乙肝病毒而成为乙型肝炎患者的可能性是很小的。正常人接触乙肝病毒携带者一旦具备以下两种情况,就可能感染并成为乙肝患者:一种是客观条件,即母婴垂直传播,或是接受输血、手术等,有接触不洁血液、血制品的机会;另一种是主观条件,与乙肝高危人群密切接触,包括性生活中不检点及注射吸毒等。即使是这样,也未必会感染乙肝病毒而发病,最终还要取决于自身免疫力,若机体处于免疫紊乱状态就会给乙肝病毒造成可乘之机。

  乙肝传播途径有哪些?

  1.血液传播:血液传播是乙肝传播途径中最常见的一种,比如献血过程中感染,或是输血过程中被感染。

  2.医源性传播:医源性传播也就是说在就医的过程中被感染,目前多数存在的是微量注射或接种而引起的感染,因此要特别注意注射、接种、纹身等使用的各种医疗器具。

  3.母婴传播:患急性乙肝或携带乙肝表面抗原的母亲可将乙肝病毒传给新生儿,尤其携带乙肝表面抗原的母亲为主要的感染类型。

  4.性传播:乙肝病毒的性传播是性伙伴感染的重要途径,这种传播亦包括家庭夫妻之间的传播。

  5.昆虫叮咬传播:蚊虫以及各种吸血昆虫,可能对乙型肝炎传播起一定作用。如由于蚊虫叮咬引起的直接或间接皮肤粘膜破损处被乙肝病毒感染(如因被蚊子叮咬后的痛痒采取的抓挠。

  乙肝妈妈母乳喂养会传染吗?

  乙肝妈妈千万不要谈喂奶色变。在做过奶水三对半检查和脐带血检查后,可以根据里面的乙肝抗体是否呈阳性,以及病毒量的多少来做不同判断。

  一般认为,乙肝妈妈检测出乙肝病毒DNA量高时,不宜母乳喂养,或奶水中表面抗原(又称HB-sAg)、e抗原、核心抗体(又称HBc-Ab)中三项为阳性或后两项为阳性时,不宜母乳喂养。而如果新生儿已接受免疫。母体本身仅表面抗原为阳性时,则可进行母乳喂养。

  此外,乙肝妈妈如果乳头出现破裂、皴裂、出血等情况,要停止喂奶,以防传染。平时不要和孩子发生体液接触,如嘴对嘴的亲吻和喂饭等。

  如何孕育健康宝宝?

  1、男性患乙肝,病情稳定再“造人”

  如果父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对子女也有影响。一是造成乙肝病毒的传播,但概率远小于母亲与孩子之间的传播;二是有可能把乙肝病毒的易感基因遗传给下一代,使其子女容易感染乙肝病毒。父婴传播概率虽然较小,但也要注意防范。

  所以,对于乙肝病毒的男性感染者,如果其肝功正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属于乙肝病毒慢性无症状携带者,而女方又到了合适的生育年龄,建议尽快生育,不要再拖延。如果男方是一个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显著异常,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从优生学的角度考虑,应先进行抗病毒治疗,待病情稳定再考虑“造人”。

  2、女性生育前应做乙肝检查

  在怀孕之前,女性要做好各项有针对性的检查,从而选择有利的时机怀孕,这才叫“计划生育”。准备怀孕的女性应进行乙肝相关检查,如果无抗体保护,应接种乙肝疫苗,以防止在怀孕期间感染乙肝病毒。如果女性是乙肝病毒感染者,则应该进行全面的肝功能检查,评估病情的程度。若有活动性肝炎或肝硬化,则应先进行治疗,待病情得到控制后再考虑怀孕。

  母婴传播是乙肝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我国,高达50%的乙肝病毒感染是经母婴传播造成的,并且孩子感染病毒的年龄越小,成为慢性携带者的概率会越高。因此,从怀孕到生产,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是防治一代传一代的重点。

  给乙肝病毒携带者母亲分娩的新生儿进行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接种,是一种有效的阻断母婴传播的方法。出生后12小时内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越早越好。新生儿第一次接种乙肝疫苗在出生24小时内(与免疫球蛋白不同部位),第2次接种在满1个月时,第3次在满六月时,即我们常说的“0、1、6方案”。这一方案,能够大大降低乙肝母亲分娩婴儿的乙肝病毒感染率。

  乙肝病毒携带者能否给婴儿喂母乳?理论上来说,新生儿进行了有效的乙肝联合免疫之后,母乳喂养应该是安全的。但是是否适合哺乳,还要视母亲乙肝五项的检查结果而定,多数专家仍不建议大三阳患者进行母乳喂养。

  3、三大措施让宝宝远离乙肝

  被动免疫:对乙型肝炎(急性期或恢复期)孕母所生小儿,于出生后24小时内、3月、6月各注射一次乙型肝炎人类免疫血清球蛋白(HBIG),剂量为0.5~1ml,70%~80%可获保护。

  主动免疫:对表面抗原或/和e抗原阳性的产母所生的小儿,于生后24小时内(或7天内)、1月、6月各接种一次乙肝疫苗,血浆疫苗每次20~30μg,基因疫苗5μg。

  联合注射:HBIG干扰疫苗的自动免疫反应不明显,仅用疫苗注射时其保护率为80%~95%,但部分婴儿,尤其e抗原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至少30%会成为表面抗原携带者。因而目前趋向于应用乙型肝炎疫苗与HBIG联合注射的方法,以提高婴儿保护率(达85%~95%)。使用方法如下:

  ①HBIG0.5ml,出生后24小时内肌肉注射;

  ②乙型肝炎疫苗0.5ml(基因疫苗5μg)与HBIG同时注射,或出生后7天内在另侧肌肉注射,此后1、6月时再各注射一次。3~5年进行一剂疫苗(基因疫苗5μg)加强接种。

  对大小三阳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应尽量采用联合注射的方法进行预防接种,以尽可能减少乙肝感染。

  更多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文章推荐:

  有效阻断母婴传播 哺乳非乙肝病毒携带者禁区

  乙肝病毒携带者生死存亡之中如何抉择?

  女友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可不可以娶?

  乙肝病毒携带者如何卸下“歧视”的沉重枷锁

  >>>进入乙肝病毒携带者会传染吗专区

标签:乙肝  肝病  病毒  携带  携带者  原则  科学  宝宝  健康  不愁  
联系QQ 在线留言
文章调用
保存到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