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边撸串小心染戊肝 预防戊肝要接种疫苗
夏天将至,各大烧烤摊、烧烤店也随之火爆起来。然而,大家可要小心,如果吃了没有烤熟的海鲜或者肉类,很容易感染戊肝。预防戊肝还是要严把“病从口入”关。
戊肝最易“病从口入”
戊型肝炎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人群对戊肝病毒普遍易感,儿童感染后,多表现为亚临床型,成人则多为临床型,戊肝病毒对孕妇、慢性肝病患者、老年人杀伤力更强。感染戊肝后一般发病急,近半数患者会出现发热、乏力,伴有厌食、恶心、呕吐、厌油腻等消化道症状,有时伴有肝脾肿大、肝区压痛等,容易出现黄疸,表现为眼白、黏膜及皮肤组织黄染,小便呈茶褐色,重症患者会出现极度乏力、呕吐、意识不清、肝衰竭乃至死亡。
戊肝病毒主要经消化道传播,病人或携带病毒的动物可以通过粪便将戊肝病毒排泄到体外,污染外环境中的水、食物、食具等引起传染,人们日常生活中可通过污染的饮用水、餐具、蔬菜水果、贝壳类海产品、手等,直接或间接经口传播。除人之外,一些家养的动物也可以感染戊肝,如猪、牛、羊、鸡、狗等十余种动物都能感染,其中猪的感染率非常高,烧烤未煮熟的动物肉或肝脏等都可以感染。蛤、牡蛎、贝类、蟹等水产品也可以携带戊肝病毒,食用生的或半熟的水产品也可引起戊肝感染。
专家提醒说,如果吃了没有烧熟的海鲜或者肉类,2至10周内患者会出现乏力伴厌食油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这时就应高度怀疑患了戊型肝炎。一旦患了戊肝,必须住院治疗,隔离期自发病之日算起,应不少于3周。
预防戊肝要严把“病从口入”关
比如饭前便后要洗手,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肉类、贝壳类海产品应煮熟烧透,不吃半生不熟的肉串等烧烤食品,不在不卫生的摊点吃饭。
目前,尚没有戊肝特异性治疗方法,接种疫苗是预防戊肝的有效手段。16岁以上人群,特别是经常在外就餐者、育龄期妇女、中老年人、慢性肝病患者、食品从业人员、疫区旅行者、部队官兵、大学生及畜牧养殖者都应该接种戊肝疫苗。戊肝疫苗需要全程接种三剂次,三针间隔是“0.1.6”个月。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老年人容易患上脂肪肝 八种人是肝病高危人群8932
- 02. 乙肝病毒通过性生活传播12982
- 03. 流行性肝炎传播途径12764
- 04. 小三阳孕妇能顺产吗?母婴传染乙肝途径有哪些9875
- 05. 肝炎双重感染8408
- 06. 容易忽视的乙肝症状有哪些13194
热门阅读
- 01. 孕妇能打乙肝疫苗吗?
- 02. 将乙肝抗病毒加入医保范围
- 03. 女性丙肝的危害
- 04. 这种筷子用了会得肝癌 肝癌的高发人群有哪些
- 05. 咖啡因对慢性丙肝有好处吗?
- 06. 肝硬化都有哪些典型症状
- 07. 4种疾病容易导致肝纤维化发生
- 08. 几个好习惯祛除肝硬化诱因
- 09. 非均匀性脂肪肝的病因及治疗
- 10. 六种健康饮食帮助你治疗肝炎
图片推荐

夫妻间传染乙肝的几率大吗?
有网友咨询:夫妻间传染乙肝的几率大吗?上周我们单位体检,我被查出得了乙肝,幸好我爱人没被传染,那么,以后生活中,夫妻间传染乙肝的几率大吗?对此,我们特邀肝病医院专家来详细解答。 夫妻间传染乙肝的几率

如何减少乙肝母婴传播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 彭劼 近年来广泛推行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在我国作为计划免疫工程,对所有新生儿实行乙肝疫苗主动免疫。从人群感染率分布看,15岁以下少年儿童HBV感染率明显下降。然

乙肝癌变是少数
乙肝癌变是少数 在我国,慢性乙肝患者非常多,由于对肝病的不了解,很多人认为只要感染了乙肝病毒,最后的结果就是肝硬化——肝腹水——肝癌,其实并不是这样,乙肝癌变是少数,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乙肝患者能吃灵芝吗?
灵芝,大家都不陌生,其是中国传统珍贵药材,具备很高的药用价值,关于灵芝在本草纲目记载:“灵芝性平,味苦,无毒,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神仙。”那如此治好,乙肝患者能吃灵

乙肝病毒携带者转阴几率大吗?
车女士、王先生、李先生都是今天在门诊上,被检查出来的乙肝人群,他们都属于乙肝病毒携带状态,但是他们都比较关注转阴问题,能不能转阴?如何转阴?比了解病情现状还关心,可以看出大部分乙肝人群的心声,那究竟乙

饮酒过度小心肝硬化!
饮酒过度小心肝硬化!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免疫器官,也是最大的代谢解毒器官。因此,摄入人体的很多物质都是需要通过肝脏代谢解毒的,而饮酒对肝脏有直接的损害作用,过度饮酒极易导致肝硬化的形成。那么,饮酒过度为

酒精性肝病的防治
酒精性肝病的防治 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中毒性肝损伤,早期可为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最终导致酒精性肝硬化。短期大量酗酒时也可诱发广泛肝细胞损害、坏死致肝衰竭。那么酒精性肝病应该怎样进行防治呢

四川泸州一家4口患肝癌 3个幼年子女寻社会收留
一家4口患不治之症,相继去世,家庭超半数人口患夜盲症这个不幸的家庭就在四川省泸州市叙永镇,这个家庭留下了一个女人刘维玉和她的4个未成年子女。近日,刘维玉考虑到凭一己之力难以抚养这么多孩子,开始寻求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