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恶性发展就可能变成肝癌 诱发肝癌的因素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9.1.4
浏览:
7447次
毫无疑问的可以这么说,肝炎恶性发展就可能变成肝癌。然而让我们惊讶的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患肝癌的概率是健康人的好几倍。毫无疑问的说,重视并预防乙肝可以降低肝癌的发生率,这是非常重要的。
同乙肝疾病的发生相比较,丙肝疾病在发展成为肝癌的过程中,起着比较隐形的作用,通常被人们称作为隐形杀手的角色。因此,对于成年人群来说,丙肝疾病的发生的危害性其实比乙肝疾病的发展趋势更加明显。但是,在普遍人们的观念中,对丙肝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知识都是不熟悉不了解的。因此成年丙肝的感染患者,有高达百分之八十,都有可能性会发展为慢性肝炎,这一比例在乙肝感染者中不到百分之十。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丙肝疾病显示的症状比乙肝更趋于隐蔽性,因此普通人群在疾病的初期根本无法自我观察到,这就引发了大部分的疾病患者从肝硬化开始,再发展为肝癌这些阶段,只有通过检查时才发现患有丙肝。此外,丙肝病毒亚型众多,初次感染后形成的丙肝原抗体不具备保护作用,因此容易再次感染。
诱发肝癌的因素
除了肝炎外,酗酒、糖尿病、工作劳累、精神紧张、经常熬夜也是主要的致病因素。
乙肝或丙肝,特别是合并有肝硬化的患者,应每3-4个月进行一次必要的检查,及时发现病变,到正规的专科医院接受治疗。
肝癌早期缺乏特征性征象,多表现为肝区隐痛、食欲差、腹胀等,与多数消化道疾患症状相似。因此,预防肝癌不能忽视定期的体检,做好保肝护肝 预防肝病癌变!
温馨提示
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要随时注意着自己的身体变化,千万不能让疾病恶化下去而导致癌症。大家重视起来才能健康的生活!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先肝炎后肝硬化10506
- 02. 乙肝病毒对人体的危害7367
- 03. 肝脏很受伤! 九成九网民有伤肝行为11838
- 04. 肝穿刺注意事项8546
- 05. 重型肝炎的预后与哪些因素有关?12558
- 06. 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都耐药了怎么办?10769
热门阅读
- 01. 慢性肝炎可导致哪些疾病
- 02. 酒精肝有危险的并发症 营养不良可引发酒精肝
- 03. 乙肝病情加重的症状是什么?
- 04. 肝腹水能好吗?
- 05. 眼睛发黄是乙肝症状吗?什么原因导致的?
- 06. 乙肝的传染性有多大?
- 07. 甲肝如何预防?
- 08. 乙肝的预防要做好哪些准备
- 09. 不同时期肝腹水患者症状表现
- 10. 什么是慢性乙型肝炎的规范治疗
图片推荐

肝病专家侯金林: 妊娠后期母亲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母婴传播毫无作用
专家介绍:侯金林,男,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担任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传染病杂志等国内外12家杂志副总编。主要从

一对换肝人,牵手共人生
医务人员向换肝康复喜结连理的新郎杨木水(左二)和新娘吴方芹(左一)祝贺新婚 换肝康复的杨木水(右)和吴方芹欣喜地领到了结婚证书 26岁的杨木水是福建省将乐县余坊乡张都村人,因晚期肝硬化腹水于200

肝功能能否查出肝癌?
肝功能能否查出肝癌?肝功能是临床常用的检测项目之一,常规体检中就包括,为此不少人都认为“肝功能还可排查恶性肿瘤”,这种认识到底正不正确?肝功能能不能查出肝癌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肝功能能否查出肝癌?

庄辉:中国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低于1%
昨日,家庭医生在线在第五届福瑞肝纤维论坛上访问了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庄辉教授。在采访过程中得知,今年5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证实我国目前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低于1%。庄辉院士表示,目

英国发起铁肝挑战 短时间饮大量烈酒简直花样作死
英国发起铁肝挑战,挑战者需要在短时间内喝下大量烈酒,目前该挑战已引起安全性上的热烈讨论。短时间饮大量烈酒简直花样作死! 据英国《每日邮报》3月30日报道,目前,英国一位用户名为斯卡特之刃(Skat

爹爹喝酒喝得肝硬化胃出血 住院时还要将酒藏病床下
知道喝酒会伤身,但酒龄已有40年的刘先生却已无法自拔,甚至把喝酒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前日,当他因为肝硬化和胃出血而送进医院抢救时,跟医生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快点救救我,你不救我我就没法喝酒啦! 62岁

肝病医院创始人耿兰书授课《治疗肝硬化、脾肿大、门脉高压、大量胸腹水的用药体会》
为进一步提高医院医疗质量,肝病医院创始人耿兰书院长,百忙之中精心准备,制作了《治疗肝硬化、脾肿大、门脉高压、大量胸腹水的用药体会》的专题课件,6月25日下午对医院职工进行了培训,副院长刘敏,职能、业务

肝病患者吃元宵注意什么
肝病患者吃元宵注意什么?元宵节快到了,吃元宵是元宵节重要的习俗之一,主要祈求全家团团圆圆。为求元宵好吃润口,元宵中多半加入过多的糖分及油脂(猪油),以现代营养学的观点来看,过量摄取这些成分,将对人体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