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比夫定在中国的Ⅲ期临床研究2年结果揭晓
继2006年10月25日美国FDA 批准新型核苷类药物替比夫定(telbivudine)用于治疗慢性乙肝后,其在2007年2月14日也得到了中国SFDA的批准。 中国医学健康网
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慢性乙肝治疗药物的全球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注册试验——GLOBE研究纳入了1367例患者,其中373例为中国患者。结果显示,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疗效优于拉米夫定。
中国的Ⅲ期临床研究(015研究)覆盖了北京、上海和广州等18家 医院。第1年的研究结果显示,替比夫定对中国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良好,并与GLOBE研究结果十分接近。第2年的结果于刚刚结束的2007年亚太肝病年会上公布 。现将该项中国Ⅲ期临床研究介绍如下。
材料与方法
1.入选标准:研究对象为HBeAg阳性或HBeAg阴性的肝功能代偿性慢性乙肝且未应用过核苷类似物治疗的患者,年龄为16~70岁。
2.研究设计:入选患者按1:1比例被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替比夫定600 mg /d和拉米夫定安慰剂,或拉米夫定100 mg /d和替比夫定安慰剂治疗。
根据24周血清HBV DNA水平将患者分为 PCR检测不到(<300 copies/ml,QL)、 QL~<103 copies/ml、103~<104 copies/ml和≥104 copies/ml四组 ,分析24周病毒抑制与104周药物疗效的相关性。
3.评估指标:主要疗效终点为血清 HBV DNA与基线值比较的下降值。次要疗效终点为血清HBV DNA PCR检测不到 (<300 copies/ml) 的患者比例、 ALT复常率、 HBeAg转阴或血清学转换率和治疗应答率(血清HBV DNA<105 copies/ml和ALT复常或 HBeAg 转阴)。安全性分析包括临床不良事件和3~4级实验室检查异常的发生率。
原发治疗失败定义为至少治疗24周后,血清HBV DNA从未出现过连续2次随访时降低至105 copies/ml以下。
4.统计学分析:所有至少接受过1`次研究药物治疗以及基线后至少接受过1次随访的入选患者被纳入意向性治疗(ITT)。主要数据分析是在所有患者完成52周和104周治疗后,基于意向性治疗(ITT)人群进行分析。数据缺失按未达到治疗终点处理。
研究结果
该研究共纳入332例慢性乙肝中国患者,167例患者被随机分配服用替比夫定,其中HBeAg阳性者147例,HBeAg阴性者20例。165例患者被随机分配服用拉米夫定,其中HBeAg阳性者143例,HBeAg阴性者22例。替比夫定组和拉米夫定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基线HBV DNA水平、基线ALT水平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
1.104周时的疗效
全部患者104周时的治疗效果见表1 。
104周时替比夫定组患者比拉米夫定组的各项疗效继续保持优势(图1)。血清 HBV DNA与基线值相比下降的平均值在替比夫定和拉米夫定组分别为-5.48 log10 copies/ml 和 -4.00 log10 copies/ml(P<0.001)。替比夫定组HBV DNA PCR检测不到的患者比例为63%,而拉米夫定组仅为39%(P<0.001)。
替比夫定组HBeAg转阴较拉米夫定组更常见,分别为40%和28%(P=0.037)。 虽然没有达到统计学显著差异,但替比夫定组HBeAg 血清转换率数值上高于拉米夫定组,分别为29%和20%(P=0.085)。在指南推荐的治疗人群,即基线ALT≥2×ULN的患者中,替比夫定组HBeAg转阴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达46%和36%(拉米夫定组分别为36%和24%)。
替比夫定组104周时的治疗应答率和ALT复常率也明显高于拉米夫定组。替比夫定组治疗失败率仅为3%,拉米夫定组为15%,差异具显著性(P<0.001)。
2.24周早期病毒学应答对于长期疗效的预测性
替比夫定比拉米夫定有更强的病毒抑制作用,24周时达到HBV DNA PCR检测不到的患者比例在替比夫定组和拉米夫定组分别为56%、30%(P<0.001,图1)。
预测性分析表明,治疗24周时血清HBV DNA水平对104周时HBV DNA PCR检测不到的患者比例、HBeAg血清转换率、ALT复常率均有影响。替比夫定治疗24周时血清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组的患者,在104周时有83%达到HBV DNA PCR检测不到(图2),44%发生HBeAg血清转换(图3),85%ALT复常;而24周时血清HBV DNA >104 copies/ml 组的患者继续治疗至104周时,HBV DNA PCR检测不到的患者比例为12%(图2),HBeAg血清转换率为0%(图3),ALT复常率为59%。
由此可见,24周时血清HBV DNA水平越低,104周时达到HBV PCR检测不到的患者比例、HBeAg血清转换率、ALT复常率越高。早期对病毒的强效抑制作用增加了104周HBV DNA 达到PCR检测不到和HBeAg血清转换的可能性。
3.104周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分析
统计学分析显示,替比夫定组和拉米夫定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并且均较低。常见不良事件为鼻咽炎(分别为35.9% 和27.9%) ,疲乏(分别为9.0% 和6.7%),上呼吸道感染(分别为5.4% 和6.1%),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5%。血清3~4级ALT升高在拉米夫定组更常见(8.4%对18.8%)。不需要调整治疗方案的3~4 级肌酸激酶水平升高在替比夫定组较常见(11.4%对3.6%)。
结论
替比夫定治疗中国乙肝患者2年的抗病毒疗效和临床疗效以及HBeAg转阴率优于拉米夫定,而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主要结果与GLOBE研究相似,但是中国患者的研究在HBeAg转阴这一指标达到了显著差异,说明替比夫定对中国患者的血清学应答疗效更突出。
与拉米夫定组相比,替比夫定组HBV DNA与基线相比下降的Log10值和HBV DNA PCR检测不到的患者比例、HBeAg 转阴率、ALT复常率和治疗应答率等疗效指标均明显改善。同时,替比夫定组原发治疗失败率较拉米夫定组显著降低。
预测性分析显示,24周的早期病毒学应答对于长期疗效具有良好的预测性。24周时血清HBV DNA水平越低,104周时疗效越好,即达到HBV DNA PCR检测不到的患者比例、HBeAg血清转换率、ALT复常率越高。24周早期病毒学应答这一预测性指标可帮助医生制定慢性乙型肝炎个性化治疗方案,从而进一步优化治疗。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黄疸型肝炎有哪些表现和治疗7980
- 02. 疏肝 利水 活血 应对肝硬化腹水8240
- 03. 如何区分内科黄疸与外科黄疸10369
- 04. 新生儿黄疸会影响智力吗?7164
- 05. 检测肝细胞癌:磁共振成像最敏感9645
- 06. 中医对乙肝的基本疗法9070
热门阅读
- 01. 酒精肝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什么?
- 02. 肝病患者不宜服用口服避孕药
- 03. 丙肝病人怎么做好护理 首先要避免吃这些食物
- 04. 乙肝患者复查时都应该做哪几项检查
- 05. 脂肪肝的治疗方法大全
- 06. 饮食减肥七法 巧控脂肪肝
- 07. 肝癌细胞爱吃糖
- 08. 小心丙肝4个传播途径 丙肝积极治疗可以痊愈
- 09. 甲肝的预防途径是什么?
- 10. 肝脏不好的人 指甲有三个地方和别人不一样
图片推荐

肝病患者春节期间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冬季悄悄的来临,转眼就要到春节了,春节期间,慢性肝病患者若不注意生活饮食的保养,很容易导致病情的加重。那么,肝病患者春节期间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下面我们来看看肝病医院专家是如何介绍的。 肝病患者春节期

国内外首部专门针对中草药肝损伤的诊疗技术标准发布
近年来,口服何首乌等中药致肝损伤不良反应事件屡见报端,引起社会关注。为科学规范中草药相关肝损伤诊断和治疗,8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中草药相关肝损伤临床诊疗指南》在京发布。据介绍,这是国内外首部专

接种乙肝疫苗后能喝酒吗?
网友咨询:接种乙肝疫苗后能喝酒吗?父亲昨天刚接种了乙肝疫苗,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他喝了些白酒,不知道,接种乙肝疫苗后喝酒会不会影响接种效果呢?针对患者的疑问,我们特邀肝病医院专家来详细解答。 接种乙肝

庄辉:中国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低于1%
昨日,家庭医生在线在第五届福瑞肝纤维论坛上访问了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庄辉教授。在采访过程中得知,今年5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证实我国目前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低于1%。庄辉院士表示,目

未来10年,中国乙肝药物份额几近全球50%
根据研究与咨询公司GlobalData发布的涵盖了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日本及中国八个主要市场的调研报告:未来10 年,中国仍将是最大的主要乙肝市场,市场规模将从2014年的近9.2

专注人工肝研发企业“仝干生物”获得1500万Pre-A轮融资
近日,专注人工肝研发企业仝干生物宣布获得Pre-A轮融资,融资额度1500万,由广东宜利复医道合双赢投资基金企业全额投资,将用于在医院开展人体临床实验,以及细胞工厂改造、产品持续研发投入等用途。 据

王宇明:丙肝患者易抑郁 丙肝治疗单一副反应大
西南医院感染病专科分院院长 王宇明教授 昨日,家庭医生在线在第五届福瑞肝纤维化论坛上采访了西南医院感染科王宇明教授,王宇明教授在丙肝治疗领域颇有声望,丙肝治疗经验丰富,他表示,丙肝病人的抑郁倾向的确

癌症与饮食有关吗?
陕西的杨小姐打来电话咨询:今天无意间听到我们一邻居查出得了癌症(不知道具体是哪种),且小区人都议论说是饮食不当引起的,对此我很不解,也不敢相信其真实性,所以想问问各位专家癌症与饮食有关吗? 癌症与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