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淤胆型肝炎?有哪些临床特点?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4
浏览:
6795次
淤胆型肝炎,又称毛细血管性肝炎或胆汁淤积型肝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毛细胆管排泌功能障碍,胆汁不能主动经胆小管排至肠管,却返流至血液中的一种肝炎。表现为黄疸长期不退(通常为2~6个月)、皮肤搔痒、大便颜色变浅及肝肿大等。常见的有病毒性淤胆型肝炎。药物性淤胆型肝炎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等。病毒性淤胆型肝炎约占病毒性肝炎病人的3%,甲、乙、戊型肝炎均可引起,多发生于急性肝炎发病数周之后。
淤胆型肝炎的主要临床特点是病人出现较长时间的(3~6个月)肝内完全梗阻性黄疸,如大便颜色变浅,呈灰白色陶土样,小便颜色深黄,尿中脸红素阳性,尿胆原和尿胆素均为阴性,皮肤侵痒,血中直接胆红素升高,血清 ALT轻度或中度升高,胆固醇增加,转肽酸及碱性磷酸酶(AKp)明显升高。黄疸发生前一周左右出现病毒性肝炎特有的黄疸前期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厌油腻物、全身疲乏、偶见发热等。黄疸出现后,症状仍继续存在,但相对较急性黄疸型肝炎轻。有的病人甚至无症状,仅表现为重度黄疸。病程虽长,但预后良好,多数病人可逐渐自愈,很少转为慢性。
上一篇:胆汁淤积性肝硬化临床症状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胆汁性肝硬化治疗方法9186
- 02. 莫把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当成肝炎7800
- 03.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临床症状8977
- 04. 胆汁淤积肝硬化如何检查?9540
- 05. 胆汁淤积的临床表现9739
- 06. 胆结石的预防?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