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早治疗是关键 并非绝望疾病
大家对丙肝的认知,相对于乙肝的普及率而言远远的被甩在了后面。但是丙肝的危害并不低于乙肝,而且丙肝还具有潜伏期,很多时候往往不易被人察觉。丙肝早治疗才是关键,只要发现的早,没有造成病情的迁延,才能更好的治疗,另外,丙肝也并非不能治愈,应该对丙肝的治疗有信心,只要丙肝早治疗!
1毫升血能让其“现身”
丙肝的检测其实并不复杂,据介绍,首先是丙肝抗体检验。抗体是由于人体免疫细胞对病毒感染或疫苗所作出的反应而产生的,在血液中循环而且通常终生都会存在。
丙肝抗体检验就是通过检验丙肝抗体的存在,来确定之前的病毒感染,而不是检验病毒本身。由于从丙肝病毒的入侵到丙肝抗体的产生大约需要两到三个月,所以在感染丙肝的最初两到三个月,可出现假阴性。
丙肝早治疗是关键,丙肝并非“绝望的疾病”
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性和母婴等方式传播,有过输血经历,与丙肝患者有过血液接触者较容易感染丙肝病毒,日常生活中的接触交流是不会感染丙肝病毒的。
但是,丙肝病毒可在人体内潜伏10-20年,在感染初期至中期通常没有明显征兆,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睡眠不佳等现象,易与工作、学习引起的疲惫相混淆,因而很多患者发现时往往已发展为慢性丙肝,甚至肝硬化、肝癌。
目前,丙肝尚未有预防性疫苗,但乙肝只能控制病毒、难以治愈有所不同,丙肝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丙肝早治疗才是关键。
丙肝病毒基因检查
探测血液中丙肝病毒基因的实际存在情况。这是一个很灵敏的测试,可以在感染两星期内检测到病毒。如果基因检验结果是丙肝抗体阳性而丙肝RNA阴性,意味着曾经感染过丙肝,但身体已消除丙肝病毒。如两者都呈阳性,说明已经感染丙肝病毒,如果这个时间超过6个月,那就可以确诊为慢性丙肝。
丙肝早治疗是关键,相信通过上述介绍大家已经有所了解。对于丙肝,我们一定不能放松警惕,一定要提高对它的预防心理。除此之外,要注意不要接触易感染丙肝的相关活动,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地锻炼,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丙肝要早发现早治疗,治愈率可达70%9753
- 02. 世界肝炎日:乙肝防治认知与实际差距大8852
- 03. 慢性丙肝有三大常规治疗法 治疗费用是多少10328
- 04. 英特龙可以治好丙肝吗?12809
- 05. 丙肝治疗的几点建议6839
- 06. 合并疗法可治疗部分丙肝病人9426
热门阅读
- 01. 孕妇能打乙肝疫苗吗?
- 02. 将乙肝抗病毒加入医保范围
- 03. 女性丙肝的危害
- 04. 这种筷子用了会得肝癌 肝癌的高发人群有哪些
- 05. 咖啡因对慢性丙肝有好处吗?
- 06. 肝硬化都有哪些典型症状
- 07. 4种疾病容易导致肝纤维化发生
- 08. 几个好习惯祛除肝硬化诱因
- 09. 非均匀性脂肪肝的病因及治疗
- 10. 六种健康饮食帮助你治疗肝炎
图片推荐

夫妻间传染乙肝的几率大吗?
有网友咨询:夫妻间传染乙肝的几率大吗?上周我们单位体检,我被查出得了乙肝,幸好我爱人没被传染,那么,以后生活中,夫妻间传染乙肝的几率大吗?对此,我们特邀肝病医院专家来详细解答。 夫妻间传染乙肝的几率

如何减少乙肝母婴传播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 彭劼 近年来广泛推行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在我国作为计划免疫工程,对所有新生儿实行乙肝疫苗主动免疫。从人群感染率分布看,15岁以下少年儿童HBV感染率明显下降。然

乙肝癌变是少数
乙肝癌变是少数 在我国,慢性乙肝患者非常多,由于对肝病的不了解,很多人认为只要感染了乙肝病毒,最后的结果就是肝硬化——肝腹水——肝癌,其实并不是这样,乙肝癌变是少数,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乙肝患者能吃灵芝吗?
灵芝,大家都不陌生,其是中国传统珍贵药材,具备很高的药用价值,关于灵芝在本草纲目记载:“灵芝性平,味苦,无毒,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神仙。”那如此治好,乙肝患者能吃灵

乙肝病毒携带者转阴几率大吗?
车女士、王先生、李先生都是今天在门诊上,被检查出来的乙肝人群,他们都属于乙肝病毒携带状态,但是他们都比较关注转阴问题,能不能转阴?如何转阴?比了解病情现状还关心,可以看出大部分乙肝人群的心声,那究竟乙

饮酒过度小心肝硬化!
饮酒过度小心肝硬化!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免疫器官,也是最大的代谢解毒器官。因此,摄入人体的很多物质都是需要通过肝脏代谢解毒的,而饮酒对肝脏有直接的损害作用,过度饮酒极易导致肝硬化的形成。那么,饮酒过度为

酒精性肝病的防治
酒精性肝病的防治 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中毒性肝损伤,早期可为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最终导致酒精性肝硬化。短期大量酗酒时也可诱发广泛肝细胞损害、坏死致肝衰竭。那么酒精性肝病应该怎样进行防治呢

四川泸州一家4口患肝癌 3个幼年子女寻社会收留
一家4口患不治之症,相继去世,家庭超半数人口患夜盲症这个不幸的家庭就在四川省泸州市叙永镇,这个家庭留下了一个女人刘维玉和她的4个未成年子女。近日,刘维玉考虑到凭一己之力难以抚养这么多孩子,开始寻求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