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丙肝丙肝病因病理 → 从认识HCV到了解丙型肝炎(上)举报

从认识HCV到了解丙型肝炎(上)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4       浏览: 8777次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豪教授:根据1992年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在自然人群中丙肝病毒(HCV)抗体的阳性率为3.2%。我国丙型肝炎患者感染多数发生于1990年前后,大多源于输血或血液制品感染。在我国严格规范义务献血后,因输血或血制品而感染HCV的病例大幅度减少。同其他病毒性肝炎一样,HCV感染后多数(80%)患者表现为亚临床感染,无明显临床症状。丙型肝炎慢性化的比例高达70%~90%,包括儿童和成人,一旦感染,极易转为慢性。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常常无临床症状,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不易被发现。只有少数病人表现为活动性肝炎,有临床症状和反复肝功能异常。丙型肝炎的进展速度和感染时的年龄相关,婴幼儿或儿童时期的HCV感染,疾病进展较慢,而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感染后病情发展快。一般认为从感染HCV到发展为肝硬化约需10~30年,但免疫功能低下者或老年人也可在2~3年内发展为肝硬化(图1)。根据WHO的数据,丙型肝炎患者中的5%~20%可发展为肝硬化,1%~5%发展为肝细胞癌,5%死于长期感染导致的肝硬化或肝癌。在西方国家,丙型肝炎引起的肝硬化和肝癌是肝移植的主要病因,而且肝移植后丙型肝炎的复发率非常高。

图1 丙型肝炎自然史

  HCV的结构及病毒复制

  HCV为有包膜呈球形的RNA病毒,如图2所示,病毒核心为RNA链(白色),由核衣壳(或称衣壳蛋白,蓝色球状)包被。围绕衣壳的是糖蛋白囊膜(黄色和蓝色),表面蛋白嵌插其中(黄色球体)。

  HCV的复制方式是以正链RNA基因组作为病毒复制的模板,复制为负链RNA,再转录成多个正链RNA。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证实HCV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胞质内,肝细胞是HCV复制的主要场所。HCV也可在外周单核细胞内复制。HCV肝外复制场所作为HCV的储藏地,可能是干扰素治疗后复发、肝移植后再感染和输入含有HCV抗体和HCV RNA阴性血液仍可以感染HCV的原因之一。

图2 HCV的结构示意图

  丙型肝炎的病理学表现

  丙型肝炎的病理学表现与甲型、乙型及丁型肝炎相似,主要是肝细胞坏死和淋巴细胞浸润,一般称为坏死性炎症。多项关于慢性丙型肝炎的肝脏组织病理学表现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但较为一致的是研究者都认为,HCV感染者的肝脏汇管区淋巴样细胞聚集、胆管损伤和脂肪变检出率均明显高于HBV感染(表1)。

表1 3种肝炎的组织病理学对比

  丙型肝炎 乙型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 脂肪变 31%~72% 22%~51% 16%~19% 淋巴样细胞聚集 45%~78% 18%~52% 10%~42% 胆管损伤 22%~55% 10%~55% 10%~60%

(摘自 《临床肝胆病学》 姚光弼 主编)

慢性丙型肝炎的肝外表现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魏来教授:关于慢性丙型肝炎肝外表现的研究已有较长历史,但是由于我国研究还较少,有必要和临床医师,特别是非感染科和非肝病科医师一起复习相关研究,以提高对慢性丙型肝炎的整体认识,当面对具有一些肝外表现的患者,临床医师应该想到检测HCV感染标志物。

  由于研究人群和队列的选择不同,以及分析方式存在差异,对于慢性丙型肝炎肝外表现研究的结论不完全一致。既往认为,慢性丙型肝炎的肝外表现涉及皮肤(迟发性皮肤卟啉病、白癜风、扁平苔藓),肾脏(膜性肾病、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血液系统(冷球蛋白血症、霍奇金及非霍奇金淋巴瘤),内分泌系统(糖尿病、甲状腺炎)和风湿性疾病(干燥综合征)。

  近年来,基于住院和门诊的大样本病例对照研究显示,与HCV感染相关程度不同的疾病见表2。在发生肝外表现的患者中,年龄、女性和肝脏纤维化是重要的相关因素。

表2 慢性丙型肝炎的肝外表现

相关程度 疾病 密切相关的疾病 迟发性皮肤卟啉病   扁平苔藓   白癜风   特发性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可能有关的疾病 非霍奇金淋巴瘤   糖尿病   低度恶性B细胞淋巴瘤   Mooren角膜溃疡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干燥综合征   特发性肺纤维化   关节痛   肌痛

  HCV基因型及疫苗

  北京地坛医院徐道振教授:根据来自世界各地的HCV分离株的部分或全序列分析,目前至少有6种不同的主要基因型,按照发现次序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1、2、3……表示,各基因型中分别又有几个亚型,用英文字母a、b、c……以下角方式表示。

  目前,对HCV基因型的流行病学意义、HCV基因型与疾病发展的关系、不同基因型对药物治疗的反应性等不甚清楚,对HCV基因型的研究一直为各国学者的研究热点。目前认为,HCV 1型和4型的复制水平、致病性可能较强,且对干扰素治疗的应答较2型和3型差。在我国,大多数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多为HCV 1b型感染,该型病毒对干扰素有一定耐药性,因而治疗较为困难。

  一直以来,丙肝疫苗的研发工作面临巨大挑战,主要因为 同病毒株和基因型病毒不断发生多基因变异,尤其是在同一患者体内存在显著抗原变异的病毒准种,同时自然感染后的保护性免疫应答缺失。目前仍无预防HCV感染的疫苗。

标签:认识  到了  了解  肝炎  
图片推荐
    面色发黑是怎么回事?

    面色发黑是怎么回事?

    面色发黑是怎么回事?日常生活中我们会见到很多人的面色发黑,其中很多都是肝病患者,这是为什么呢?面色发黑是怎么回事?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面色发黑是肝病面容的一种典型表现,特点为面部皮肤色泽逐渐变暗,
    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为捐肝女孩默哀

    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为捐肝女孩默哀

    11月22日晚,国家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教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进行肝移植手术之前,和众医护人员一起来到捐肝女孩吴华静的遗体旁举行默哀仪式,深深的鞠躬,包含着的是对生命的无限尊重。黄洁夫副部长与众医护人
    养肝护肝食疗方

    养肝护肝食疗方

    肝病患者养肝护肝,不仅有利于病情治疗,也有利于病情康复、增强免疫能力、恢复肝功能。养肝助阳防寒。我们给大家整理了几个养肝护肝食疗方,希望对广大网友有所帮助。  养肝护肝食疗方一:补肝防寒菜  茄汁青鱼
    酒精性肝病的防治

    酒精性肝病的防治

    酒精性肝病的防治 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中毒性肝损伤,早期可为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最终导致酒精性肝硬化。短期大量酗酒时也可诱发广泛肝细胞损害、坏死致肝衰竭。那么酒精性肝病应该怎样进行防治呢
    夫妻之间传染乙肝的几率大不大?

    夫妻之间传染乙肝的几率大不大?

    众所周知,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乙肝病毒主要是通过血液、体液以及母婴垂直传播的。那么,夫妻之间传染乙肝的几率大不大?对此,我们来看看肝病医院专家是如何解答的。  夫妻之间传染乙肝的几率大不大?专家表示
    自贡教师患肝癌去世 捐眼角膜愿他人见光明

    自贡教师患肝癌去世 捐眼角膜愿他人见光明

    3月2日下午,带着父亲的骨灰盒,圆圆从自贡回到了工作地北京。  2月17日,父亲邓骏因肝内胆管癌治疗无效离世。这些日子,父亲生前嘱托总在心中回荡,我是一名纯粹的党员,死后我任何的器官和组织都要捐献出来
    每名乙肝患者每年少花1万多元

    每名乙肝患者每年少花1万多元

    专利药、进口药价格昂贵是导致百姓看病贵的原因之一。近日,有好消息传出:首批国家药品价格谈判结果向社会公布,其中有慢性乙肝一线治疗药物替诺福韦酯,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药物埃克替尼和吉非替尼。与之前公立医
    共餐、握手、接吻会传染乙肝病毒吗?

    共餐、握手、接吻会传染乙肝病毒吗?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 骆抗先教授  体液会传播乙肝病毒吗?  血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能传播乙肝病毒,故乙肝病毒是血液病毒,在美国乙肝也是一种性病。  除此之外,“大三阳”慢性乙肝病毒携
你是怎么知道肝囊网的?
  •   
  • 联系QQ 在线留言
    文章调用
    保存到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