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黄疸是什么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4
浏览:
8596次
什么是肝癌黄疸?
肝癌黄疸是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表现,即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使皮肤、粘膜、巩膜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发生黄染的现象。正常人血清中总胆红素浓度为1.7~17.1umol/L。如果血清总胆红素在34.2umol/L 以上,临床上即表现为有黄疸,如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值而无肉眼可见的黄疸时,则称为隐性黄疸,此时血清胆红素浓度常小于34.2umol/L。
中医认为肝癌黄疸是因时气疫毒、湿热、寒湿等外邪侵袭,或饮食失调、嗜酒过度、误食毒物、或劳倦内伤,以致疫毒滞留、寒湿阻遏、湿热交蒸、气滞血瘀及肝胆脾胃功能失调,胆失疏泄胆汁泛溢所致。
肝癌黄疸作为肝癌晚期的一个典型症状,根据其发病机制可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胆汁郁积性黄疸、先天性黄疸,西医治疗肝癌黄疸除针对肝癌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或采用激素治疗外,就是采用人工肝辅助支持治疗,虽有其长处,但缺陷很多。目前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以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肝胆疾病。
上一篇:中医的肝癌食疗核心是什么?
下一篇:过食豆制品增加女性患肝癌风险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喝铁观音有助防肝癌 预防肝癌有些东西不要吃9232
- 02. 肝癌患者秋天要多喝粥9683
- 03. 肝癌术后怎样调理?8467
- 04. 器官移植应遵循国际准则7389
- 05. 肝癌晚期患者的膳食7910
- 06. 水肿乏力可能已是肝癌晚期 饮食应注重补充营养12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