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肥胖成为肝病的帮凶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病毒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有所降低,然而肥胖相关肝病的发病率却不断攀高,而且起病渐趋低龄化。在澳大利亚、日本以及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日益增多的肥胖现已成为慢性肝病的首要病因,并为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以及药物和中毒性肝病的重要帮凶,而科学合理减肥则可减少肝病发生、阻止肝病进展和防止肝病复发。为此,保护肝脏首先应从关注体重和腰围做起。
肥胖与肝病关系密切
既往人们仅仅注意到体重不足(消瘦)可导致营养不良性脂肪肝,然而近年来临床上见得更多的却是肥胖相关的营养过剩性脂肪肝。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肥胖是健康体检儿童和成人肝功能酶学异常的主要原因,三分之二以上的血清转氨酶增高与肥胖有关;肥胖与脂肪肝的关系比饮酒与脂肪肝的关系更为密切,当前日益增多的脂肪肝主要是肥胖相关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而酒精性脂肪肝仅占5%~10%;肥胖者即使没有其它伴发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也很高,大约56%~78%的肥胖者有脂肪肝,21%~39%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后者10年内肝硬化的发生率为20%,肝病相关死亡率为12%,死因包括肝功能衰竭和肝细胞癌。为此,尽管目前肥胖对肝脏危害的严重性尚未显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肥胖相关肝病有望取代乙型肝炎和酒精性肝病,成为导致肝病相关残疾和死亡的第一大肝病。
常言道“胖人体虚,胖肝易损”。肥胖患者比体重正常人群更不耐受酒精、药物、工业毒物以及肝脏手术和缺血相关肝损伤,肥胖为酒精性肝硬化和隐源性肝硬化并发肝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并且,肥胖及其伴随的脂肪肝可促进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进展,并影响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的效果,结果使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增高。此外,肥胖可导致肝移植术后脂肪性肝炎复发、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并降低其术后存活时间。因此,对于肥胖者除了想到其容易发生糖尿病、冠心病和脑中风外,事实上肥胖者肝病相关事件亦很多,日本甚至有研究报道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死于肝硬化的可能性远远高于心脑卒中。
临床上通常用标准体重、体重指数、腰围来判断体重超重和肥胖,在不同的年龄、性别和种族中,肥胖的判断标准并不统一。临床研究发现,在肥胖性脂肪肝的形成中,有可能的致病原因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体重增加而是腰围增粗,内脏性肥胖(苹果型肥胖)与脂肪肝的关系比皮下脂肪性肥胖(梨型肥胖)更为重要。与欧美人种相比,中国人更不耐胖;而与正常人相比,病毒性肝炎患者更不能耐受体重增加。对于原先消瘦者而言,短期内体重增加迅速和腰围增粗对肝脏的不良影响与肥胖相同,这似可解释大约20%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体重并不超标。
肥胖性肝病的预防措施
众所周知“一胖生百病”,为此要想健康长寿就需控制体重和腰围。无论是正常人还是肝病患者,均应尽可能保持理想体重,避免脂肪过度堆积,特别要防止腰围增粗的内脏性肥胖。切记“增重容易而减肥困难”,对于有些消瘦的儿童和年轻人而言不是不会发福而是时候未到。因此,各种保健措施和治疗选择,均不能以热量过剩和肥胖作代价。
嗜酒可诱发内脏性肥胖(脾酒肚)及其相关肝损,肥胖合并脂肪肝或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必须禁酒,因其可能根本就无安全的饮酒剂量;肥胖患者应慎用肝毒药物并尽可能减少接触肝毒物质的机会;肥胖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应强调改变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并从严掌握降血脂药物的应用指征,必要时适当减量并加用保肝药物。
临床上,许多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情迁延不愈,究其原因并非病毒感染本身而是肥胖相关肝病。为此,无症状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或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均应改变过分强调“营养和休息”的错误观点,以免近期内体重增长过快诱发肝炎后脂肪肝。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吃出健康 脂肪肝饮食调养小妙招8490
- 02. 脂肪肝合并糖尿病患者不要吃含奶油的冷饮9200
- 03. 脂肪肝适宜吃什么?7018
- 04. 酒精性肝病的营养支持7682
- 05. 非酒精性脂肪肝合理控制体重是关键7448
- 06. 脂肪肝一日三餐有讲究 晚餐减肥可以不吃主食10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