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诊疗指南 “肝豆”患者需终生治疗
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彭劼教授在8月18日南方医院举办的《肝豆状核变性学术专题会》上,就肝豆状核变性诊疗指南做了一番深入的解读,将自己对指南的理解和认识传递给更多临床医生。彭劼教授认为,肝豆状核变性虽然是一种可控制和治疗的遗传病,但是由于医生患者认识的不足,医生误诊误治、患者不顺从治疗,都会导致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治疗及预后情况差,所以提高思想认识和诊疗水平,是临床医生必须终身学习的。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家族遗传性疾病,是由基因变异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基因变异,表达下降,导致体内铜代谢异常,铜沉积到肝脏、角膜、脑、肾脏等器官,引发相应的临床症状。
研究发现,铜元素在人体内,会起到一定的抗癌和杀菌作用,而铜在体内的含量和代谢都有严格的标准,一旦铜代谢出现问题,就会引起疾病发生。
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彭劼教授解读肝豆状核变性诊疗指南
彭劼教授对“肝豆”的解读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铜在体内的代谢和肝豆状核变性的发病机制
正常情况下,铜经肠道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大部分铜先与白蛋白疏松结合,然后进入肝细胞,在肝细胞内,铜与α—2球蛋白(前铜蓝蛋白)牢固结合称铜蓝蛋白(CP),CP具有氧化酶的活性,半衰期长,稳定。而循环中的铜,90%—95%结合在铜蓝蛋白上,可排入胆汁中,铜作为辅基参与多种重要生物酶的合成,剩余的铜可通过胆汁、尿液、汗液等排除体外。
当基因发生变异,表达下降,铜在肝细胞内累积而不能排到胆汁中,沉于肝,或排入血沉于肾脏、角膜、脑等器官,同时,当基因发生变异时,铜与前铜蓝蛋白结合力下降,导致铜蓝蛋白含量降低,至于为什么基因变异会影响铜与前铜蓝蛋白的结合力,彭劼教授说,这个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
肝豆状核变性的发病年龄
肝豆状核变性青少年期起病,少数可持续至成年期,发病的年龄在4—50岁,个别也有80岁发病。由于铜沉积的顺序和过程、时间,铜首先会沉积于肝脏,然后会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脑、角膜、肾脏等器官,所以以肝脏症状起病者平均年龄约为11岁,以神经症状起病者平均年龄在19岁,而未经治疗最终都会出现肝脏和神经损害。
彭劼教授说,肝豆状核变性起病多缓慢,少数患者可由于外伤、感染或其他原因而呈急性发病。
肝豆状核变性易误诊为肝性脑病、癫痫、青春期精神病
由于肝豆状核变性会引起广泛的神经损伤,皮质功能损伤会引起记忆力减退、思维迟钝情感行为性格异常,情绪失控,晚期可有器质性精神病症状;出现小脑损伤,会导致共济失调和语言障碍;椎体系损伤,会出现腱反射亢进、病理征和假性球麻痹;下丘脑损伤,会出现肥胖,持续高热及高血压;少数患者会有癫痫,少数患者会由于行为异常被误诊为青春期精神病,有进展性的肝病患者,精神症状会被误诊为肝性脑病。
要避免这样误诊的情况出现,彭劼教授强调,要做好其他的铜系列的检查,铜蓝蛋白含量,尿铜,肝铜,游离铜,K-F环和基因测序,为肝豆状核变性的确诊、减少误诊提供最有利的临床证据。
具体的肝豆状核变性检查标准如下:
1、铜蓝蛋白水平特别低(<5mg/dl,)是诊断肝豆状核变性的最有力的证据,若稍低于正常水平,进一步的检查是有必要的,所以临床上铜蓝蛋白越低,诊断意义越大,不过铜蓝蛋白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肝豆状核变性。
2、尿铜正常值<50μg/24小时,发生肝豆状核变性时,尿铜值>100μg/24小时,如果超过40μg/24小时,则有可能患有肝豆状核变性,须做进一步检查。
3、肝铜正常值干重≤50μg/g,如果发生肝豆状核变性,肝铜干重≥250μg/g,肝铜是诊断肝豆状核变性的金标准。
4、角膜色素环(K-F环)是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重要体征,表现为角膜后弹力层棕色环,发生于双眼或者单眼,神经型阳性率达到90%—95%,肝型阳性率达到50%—80%。
5、基因检测:肝豆状核变性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如果发现基因变异为纯合或者复合杂合突变即可确诊,不管有无发生症状。
肝豆状核变性用药治疗 对妊娠和哺乳没有影响
确诊肝豆状核变性,就需要立即采用药物治疗。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有D—青霉胺,曲恩汀,锌剂等。D—青霉胺和曲恩汀主要用于有症状患者的初期治疗,对没有症状的患者或者有症状但是在维持治疗的患者,可采用锌剂。有急性肝功能衰竭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应该立即接受肝移植手术治疗。
锌剂可作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一线治疗用药,尤其是神经病变和孕妇,不能耐受青霉胺者的维持治疗,彭劼教授指出,锌剂作为一线长期用药,不会对妊娠期女性和哺乳期女性产生影响,所以怀孕和哺乳都可以正常进行。不过这些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少吃用铜含量高的食物,如贝类、干果、蜜糖、巧克力以及蘑菇和动物内脏等。
最后,彭劼教授强调,肝豆状核变性治疗是一项需要终生进行的“艰巨任务”,要做好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长期随访和管理,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的改善,及时发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以进行及时的急救和处理,这样才会尽可能地较少患者的病情反复,恶化,甚至死亡。
更多肝病专家文章:
1、肝豆状核变性学术研究会:豆状核变性 一个容易被误诊的疾病
2、杨旭:肝豆状核变性误诊误治严重 铜代谢指标诊断意义重大
3、侯金林:肝豆状核变性需终生治疗 需建立长期随访和病人管理制度
4、陈金军:肝豆状核变性小孩及时治疗预后效果好
5、孙剑:丙肝治愈率可达85% 高危人群应早筛查早治疗
6、王鹏:干扰素治疗丙肝的副作用停药可消失
7、吴茂盛:肝豆状核变性可遗传 维持治疗女性可妊娠哺乳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家庭医生在线;媒体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乙肝患者为什么会怕冷10502
- 02. 为什么肝炎患者易患脂肪肝?8531
- 03. 戊肝的预防与戊肝疫苗免疫接种13777
- 04. 大话肝病饮食8487
- 05. 肝炎患者怎么补充维生素11041
- 06.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9519
热门阅读
- 01. 肝血管瘤患者常见的病因
- 02. 乙肝病人不宜房事过度
- 03. 警惕!酒精肝损伤不容小瞧
- 04. 早打乙肝疫苗,宝宝乙肝可防
- 05. 抽烟者多吃萝卜青菜护肝?坏习惯让你患上肝病
- 06. 患上乙肝大三阳早期症状有哪些
- 07. 肝病护理的三要素
- 08. 乙肝大三阳患者饮食以平淡为主
- 09. 什么是海王?海王是什么意思梗,网络流行词海王介绍
- 10. 肝炎患者在出院后该怎么护理呢
图片推荐
做乙肝检查前应注意什么?
做乙肝检查前应注意什么?乙肝五项是每年体检必做的一项检查,那么做乙肝检查前应注意什么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1、乙肝五项检查前要空腹,虽然乙肝五项检查与肝功能检查具有着本质的区别,在空腹饮食上没有
癌症是不治之症吗?
癌症是不治之症吗?因临床很多人都对癌症不是很了解,总认为癌症是不可能治愈的,得了癌症就意味着死亡,那是事实不是这样的呢?癌症是不是不治之症呢? 癌症是不治之症吗?肝病医院专家表示:癌症并非不治之症,
右肝血管瘤
右肝血管瘤——肝脏的良性肿瘤,发展缓慢,一般肝血管瘤瘤体本身不发生癌变,且愈后良好。 右肝血管瘤——以肝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呈单发性,多数与邻近组织分界清楚。病人一般无自觉症状。 右肝血管瘤——多
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 有肝损伤风险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品存在两重性,它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偏性和毒副作用。而前不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通报了口服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的肝损伤风险。这一消息引发了广大市民的注意,毕竟,何首
每日饮酒多少才不会损害肝脏?
每日饮酒多少才不会损害肝脏?酒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有人认为少量饮酒对身体有好处,有助于防止血栓的形成,有效地防止了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可能。那么正常人每日饮酒多少才不会损害肝脏?我们来了解一下
乙肝治疗没效果怎么办?
乙肝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肝病,其病程较长,且久治不愈,易反复发作,因此,很多患者失去治疗的信心,放弃了治疗,反而加速病情的发展,导致病情的恶化。那么,乙肝治疗没效果怎么办?肝病医院作出了详细的解答。
.www红色一片在线观看完整版大全-.www红色一片高清无删减免费观看完整版午夜福利大全
.www红色一片能够让你实现艾草仙姑在线视频免费观看,是年轻人手机在线观看高清福利大片的必备神器。.www红色一片里面还有二十岁电影完整版免费观看哦,简直就是你的私人影院,想看什么午夜福利高清影视,只
全球55%的肝癌患者在中国!
肝脏与心脏一样,是支撑生命大厦的重要支柱之一,这也是人们一直把心肝并称谓之宝贝的原因。 我国是肝炎大国,肝癌也是排名前列的三大癌种之一。肝癌与其他所有癌症一样,整个发病过程通常都是缓慢的,因此,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