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诊疗指南 “肝豆”患者需终生治疗
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彭劼教授在8月18日南方医院举办的《肝豆状核变性学术专题会》上,就肝豆状核变性诊疗指南做了一番深入的解读,将自己对指南的理解和认识传递给更多临床医生。彭劼教授认为,肝豆状核变性虽然是一种可控制和治疗的遗传病,但是由于医生患者认识的不足,医生误诊误治、患者不顺从治疗,都会导致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治疗及预后情况差,所以提高思想认识和诊疗水平,是临床医生必须终身学习的。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家族遗传性疾病,是由基因变异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基因变异,表达下降,导致体内铜代谢异常,铜沉积到肝脏、角膜、脑、肾脏等器官,引发相应的临床症状。
研究发现,铜元素在人体内,会起到一定的抗癌和杀菌作用,而铜在体内的含量和代谢都有严格的标准,一旦铜代谢出现问题,就会引起疾病发生。
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彭劼教授解读肝豆状核变性诊疗指南
彭劼教授对“肝豆”的解读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铜在体内的代谢和肝豆状核变性的发病机制
正常情况下,铜经肠道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大部分铜先与白蛋白疏松结合,然后进入肝细胞,在肝细胞内,铜与α—2球蛋白(前铜蓝蛋白)牢固结合称铜蓝蛋白(CP),CP具有氧化酶的活性,半衰期长,稳定。而循环中的铜,90%—95%结合在铜蓝蛋白上,可排入胆汁中,铜作为辅基参与多种重要生物酶的合成,剩余的铜可通过胆汁、尿液、汗液等排除体外。
当基因发生变异,表达下降,铜在肝细胞内累积而不能排到胆汁中,沉于肝,或排入血沉于肾脏、角膜、脑等器官,同时,当基因发生变异时,铜与前铜蓝蛋白结合力下降,导致铜蓝蛋白含量降低,至于为什么基因变异会影响铜与前铜蓝蛋白的结合力,彭劼教授说,这个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
肝豆状核变性的发病年龄
肝豆状核变性青少年期起病,少数可持续至成年期,发病的年龄在4—50岁,个别也有80岁发病。由于铜沉积的顺序和过程、时间,铜首先会沉积于肝脏,然后会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脑、角膜、肾脏等器官,所以以肝脏症状起病者平均年龄约为11岁,以神经症状起病者平均年龄在19岁,而未经治疗最终都会出现肝脏和神经损害。
彭劼教授说,肝豆状核变性起病多缓慢,少数患者可由于外伤、感染或其他原因而呈急性发病。
肝豆状核变性易误诊为肝性脑病、癫痫、青春期精神病
由于肝豆状核变性会引起广泛的神经损伤,皮质功能损伤会引起记忆力减退、思维迟钝情感行为性格异常,情绪失控,晚期可有器质性精神病症状;出现小脑损伤,会导致共济失调和语言障碍;椎体系损伤,会出现腱反射亢进、病理征和假性球麻痹;下丘脑损伤,会出现肥胖,持续高热及高血压;少数患者会有癫痫,少数患者会由于行为异常被误诊为青春期精神病,有进展性的肝病患者,精神症状会被误诊为肝性脑病。
要避免这样误诊的情况出现,彭劼教授强调,要做好其他的铜系列的检查,铜蓝蛋白含量,尿铜,肝铜,游离铜,K-F环和基因测序,为肝豆状核变性的确诊、减少误诊提供最有利的临床证据。
具体的肝豆状核变性检查标准如下:
1、铜蓝蛋白水平特别低(<5mg/dl,)是诊断肝豆状核变性的最有力的证据,若稍低于正常水平,进一步的检查是有必要的,所以临床上铜蓝蛋白越低,诊断意义越大,不过铜蓝蛋白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肝豆状核变性。
2、尿铜正常值<50μg/24小时,发生肝豆状核变性时,尿铜值>100μg/24小时,如果超过40μg/24小时,则有可能患有肝豆状核变性,须做进一步检查。
3、肝铜正常值干重≤50μg/g,如果发生肝豆状核变性,肝铜干重≥250μg/g,肝铜是诊断肝豆状核变性的金标准。
4、角膜色素环(K-F环)是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重要体征,表现为角膜后弹力层棕色环,发生于双眼或者单眼,神经型阳性率达到90%—95%,肝型阳性率达到50%—80%。
5、基因检测:肝豆状核变性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如果发现基因变异为纯合或者复合杂合突变即可确诊,不管有无发生症状。
肝豆状核变性用药治疗 对妊娠和哺乳没有影响
确诊肝豆状核变性,就需要立即采用药物治疗。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有D—青霉胺,曲恩汀,锌剂等。D—青霉胺和曲恩汀主要用于有症状患者的初期治疗,对没有症状的患者或者有症状但是在维持治疗的患者,可采用锌剂。有急性肝功能衰竭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应该立即接受肝移植手术治疗。
锌剂可作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一线治疗用药,尤其是神经病变和孕妇,不能耐受青霉胺者的维持治疗,彭劼教授指出,锌剂作为一线长期用药,不会对妊娠期女性和哺乳期女性产生影响,所以怀孕和哺乳都可以正常进行。不过这些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少吃用铜含量高的食物,如贝类、干果、蜜糖、巧克力以及蘑菇和动物内脏等。
最后,彭劼教授强调,肝豆状核变性治疗是一项需要终生进行的“艰巨任务”,要做好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长期随访和管理,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的改善,及时发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以进行及时的急救和处理,这样才会尽可能地较少患者的病情反复,恶化,甚至死亡。
更多肝病专家文章:
1、肝豆状核变性学术研究会:豆状核变性 一个容易被误诊的疾病
2、杨旭:肝豆状核变性误诊误治严重 铜代谢指标诊断意义重大
3、侯金林:肝豆状核变性需终生治疗 需建立长期随访和病人管理制度
4、陈金军:肝豆状核变性小孩及时治疗预后效果好
5、孙剑:丙肝治愈率可达85% 高危人群应早筛查早治疗
6、王鹏:干扰素治疗丙肝的副作用停药可消失
7、吴茂盛:肝豆状核变性可遗传 维持治疗女性可妊娠哺乳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家庭医生在线;媒体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细菌性肝脓肿有哪些表现?9716
- 02. 肝包虫病的症状12532
- 03. 南方医院肝病中心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教育活动8336
- 04. 肝炎的自我诊断方法9631
- 05. 高血脂降脂治疗时别忘了护肝7340
- 06. 导致肝炎发生的常见因素8125
热门阅读
- 01. 肝硬化腹水患者的饮食调理
- 02. 乙肝治疗,要选对时机和药物!
- 03. 慢性乙肝治疗的三个终点
- 04. 预防核辐射吃碘药管用吗?
- 05. 甲肝的三大传播途径
- 06. 肝腹水的饮食禁忌具体有哪些呢?
- 07. 丙肝患者怎么吃?
- 08. 防治脂肪肝关键是要会吃
- 09. 拿什么心态面对脂肪肝
- 10. 盘点乙肝患者日常禁忌食物
图片推荐
蜘蛛痣、蜘蛛痣图片
蜘蛛痣常出现于慢性肝病患者体表,常随着肝功能的变化而增多、减少或消失,因此蜘蛛痣对于判断肝功能的状态有一定得参考作用。如果我们能够多认识一下什么是蜘蛛痣,看看蜘蛛痣图片对于能否正确辨别和诊断蜘蛛痣是很
夫妻相继割肝救儿子 父亲获评“东莞好人”
为了挽救自己身患先天性胆道闭锁儿子肖体政,肖坤庆与妻子先后捐肝救子,这对夫妻故事感动了无数的民众。昨日,在2016年首场东莞好人入选名单发布仪式传来好消息,肖坤庆获得东莞好人称号。 29人入选东莞好
跟乙肝病毒携带者接吻会传染吗?
咨询:女友体检被告知患有慢性乙肝,因在和女友相处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除牵手、接吻外,再无实质性接触,故我想问问各位专家这种感染乙肝的几率大吗?跟乙肝病毒携带者接吻会传染吗? 跟乙肝病毒携带者接吻会传染
中国将推广“妊娠乙肝防治示范基地” 降低母婴传播风险
母婴传播是乙肝主要传播方式之一。为加强对乙肝孕妇及其婴儿的规范化管理,降低母婴传播风险,妊娠乙肝防治示范基地项目日前在北京启动,全国5家医院率先成为示范基地医院。 妊娠乙肝防治示范基地项目由中国肝炎
揭开“免费”肝病检查项目背后的残酷真相
被骗肝病患者真实病例1: 江某,男,29岁。因有“乙肝病史”而听从无良的媒体所做的“肝病免费检测及快速大小三阳转阴”广告,于2012年3月到广州一家所谓的“肝病门诊部”就诊,门诊部给江某开了所谓“免
老年人体检发现转氨酶高怎么办?
老年人体检发现转氨酶高怎么办?人到老年,身体机能有所减退,因此,应该每年体检,很多老年人在体检的时候发现转氨酶高,这时都以为自己得了肝炎,不敢和家人一起吃饭,那么老年人体检发现转氨酶高怎么办? 老人
人民日报:张先著为1.2亿人维权
新闻回放:2004年12月1日,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实施。该法新增了一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 中国的乙肝病原携带者,有理由记住这些日子: 200
中医治疗肝癌有什么优势呢?
中医治疗肝癌有什么优势呢?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在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中医治疗肝癌有什么优势?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中医治疗肝癌有什么优势? 1、中医治疗肝癌可以标本兼治:无论是早期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