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情不能从“+”看
以往人们面对乙肝的检查结果,通常说成是“大三阳”和“小三阳”,过去认为小三阳比大三阳好,实际单纯拿大小三阳判断病情是不全面的。对此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庄辉院士表示,根据大三阳和小三阳判断病情是不科学的。
在此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大三阳”和“小三阳”。
检测乙肝病毒感染状况的指标是乙肝两对半,也叫乙肝五项。HBsAg(表面抗原,即澳抗)和抗-HBs(表面抗体)是第一对,HBeAg(e抗原)和抗-HBe(e抗体)是第二对,抗-HBc(核心抗体)是半对。在这五项指标中,如果HBsAg、HBeAg和抗-HBc三项指标为阳性,就是人常说的乙肝“大三阳”;如果HBsAg、抗-HBe和抗-HBc三项指标为阳性,就是人常说的乙肝“小三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们的区别在于所谓“大三阳”感染者的e抗原是阳性,“小三阳”感染者e抗原是阴性(抗体阳性)。
蒙了人的“小三阳”
■典型病例
王女士是位乙肝病毒感染者,十几年前发现澳抗阳性,单位检查身体时,转氨酶总是偏高。但她的乙肝五项检测结果是“小三阳”,一直以来又没有感到明显不适,所以也没注意。近两个月来,王女士总觉得肚子发胀,腿发沉,胃口也不好。到医院去,医生说她的肝炎已经发展成了肝硬化,肝功能不正常,还有了少量的腹水。立即让她住院治疗。经过保肝、利尿、补充白蛋白等治疗,病情逐渐好转。
病情严重后王女士很疑惑:“不是说‘小三阳’比‘大三阳’好吗?我怎么会得了肝硬化呢?”
■专家意见
原来人们普遍有种误解,误认为一旦病人出现小三阳,病毒的复制处于静止状态,病情应趋于稳定。可实际上有一部分e抗原阴性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小三阳”的人病情还在发展。对于e抗原阴性的患者,也有转变为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
部分“小三阳”患者反复肝功能异常,其原因可能是感染了一种前C区变异的乙肝病毒。这样的“小三阳”患者尽管血清中的e抗原阴性,但体内的病毒没有“冬眠”,它们也像“大三阳”一样在体内不断地复制,表现为HBVDNA阳性,因此,这样的患者仍需要抗病毒治疗,乙肝病毒的复制受到抑制,肝细胞的损伤也就随之停止了。
像王女士,她的e抗原(HBeAg)是阴性,但乙肝病毒复制指标DNA的滴度很高,转氨酶也不正常,说明体内的病毒在复制,并有肝损害存在。
一些“小三阳”的人常忽略了对病毒的监测和治疗。但病毒并不“老实”,它一旦处于复制状态,患者常伴有持续性或间歇性血清转氨酶升高,导致病情不断进展。因此“小三阳”的人也需要定期复查,必要时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
“大三阳”不一定都需治疗
■典型病例不久前,李先生的孩子在体检中发现了“大三阳”,即HBsAg(澳抗)阳性、抗-HBc(核心抗体)阳性、HBeAg(e抗原)阳性,但转氨酶正常。李先生认为孩子是“大三阳”,病情很严重,忙到医院想找位专家给孩子看病。可医院护士听了这种情况后,认为根本没必要急着找专家,只让他给孩子挂了个普通号。又进行了乙肝五项和转氨酶的复查,结果和体检情况相同,医生告诉他,孩子现在不需要进行治疗,让他们过半年再来复查。
■专家意见
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成军教授说,在医院的肝病门诊每天都会有这样的例子发生。许多人进入了这样的误区,无论检查、看病一定要找专家;认为澳抗阳性就一定要治疗。尤其是“大三阳”更是不得了,说明病情严重了。实际上这部分人中有的只是一个病毒携带者。
在去年年底刚公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血清HBsAg和乙肝DNA阳性,HBeAg或抗-HBe阳性,但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转氨酶水平持续正常的病人不应进行治疗,需每隔3至6个月进行一次肝功、乙肝复制指标、超声及AFP等项目的随访和监测,来观察病情进展情况,然后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治疗。
多数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者不伴有或只伴有非常轻的肝脏组织损害,血清转氨酶正常,也就是所谓的“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他们大多数不需要任何的治疗。只有发生肝炎者才考虑治疗。因为在当前用于临床的药物中,很难对“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取得疗效。
目前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药物包括干扰素、恩替卡韦等核苷类似物。但无论哪种药物,对于大部分转氨酶正常的病毒携带者来说,疗效都很差。因此,专家认为,这些病毒携带者暂时不治疗。如果今后开发出对于转氨酶正常的病毒携带者有效的药物,可能会改变目前的观点。
乙肝治疗关键是抗病毒
■典型病例
有天,一位患者扑通一声就跪在地坛医院的一位专家面前,双眼含泪,要求一定想办法救救他。医生忙把他扶起来,让他把所有的化验单拿出来,血清转氨酶水平一直正常,澳抗阳性,光是各地医院的化验单就厚厚一摞,各种病历手册上还记录着这位患者几年来“尝试”的各种药物的清单,其中有“新药”,有“偏方”。为了澳抗转阴,他到处去看病,结果白白浪费了不少钱财。
■专家意见
成军教授说,澳抗的转阴是很难的事情,治疗也好,不治疗也好,转阴的比率也就是1%至5%。因此,有的广告说某药澳抗转阴在90%以上,还有些广告说3个月就能清除乙肝病毒,让澳抗转阴,这肯定是不现实的。乙肝病毒清除是漫长的过程,患者千万别上当。
澳抗“转阴”不是乙肝治疗的目的。治疗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减少乙肝病毒的复制。庄辉院士说,乙肝病毒感染先是由急性感染发展到慢性感染,再发展到肝硬化,但如果进行抗病毒治疗,持续抑制乙肝病毒复制,能阻止或延缓肝病进展,以防止它发展到肝硬化或者肝癌;如果已经是肝硬化,抗病毒治疗可以使病情得到稳定,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对预防来说,如果大量的病人能够进行抗病毒治疗,那么体内的病毒含量就很少,对预防也有重要意义,因为病毒减少了传染给其他人的机会降低了,这样我国的乙肝感染率就会下降。
另外,有的患者对于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失去信心,不坚持进行抗病毒治疗,只进行保肝降酶(转氨酶)治疗。这或许能使一部分患者在一定时期内病情得到暂时的缓解,但很少能控制病情的发展。对于那些乙型肝炎病毒处于活跃复制状态的患者,即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结果阳性,DNA每毫升大于105拷贝,转氨酶水平大于正常值上限的2倍或以上的患者,根据病情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要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不能仅进行保肝降酶治疗。抗病毒治疗是最重要的、排在第一位的治疗措施。
目前国内外公认有效的抗乙肝病毒药物主要有干扰素类和核苷(酸)类似物,各有其优缺点。前者优点是疗程相对固定,疗效相对持久,耐药变异较少,缺点是需要注射,不良反应较明显。后者优点是口服,抑制病毒作用强,不良反应少而轻微,缺点是疗程相对不固定,疗效不够持久,长期应用可产生耐药变异。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与乙肝之爱面对面(7):我为什么不愿接受媒体关于乙肝性传播的约稿?8068
- 02. 与乙肝之爱面对面(6):乙肝人的婚姻7085
- 03. 乙肝大三阳案例全面解析8853
- 04. 乙肝大三阳肝功正常能否停药7708
- 05. 乙肝转肝癌如何治疗?8711
- 06. 我父亲的乙肝是否变肝癌了?9665
热门阅读
- 01. 征服肝腹水不再是梦!
- 02. 乙肝大小三阳都有癌变的可能
- 03. 肝癌晚期死亡前常见症状?
- 04. 乙肝来了应该如何做好调理?乙肝要进行有效性治疗
- 05. 女性睡前喝红酒易引发脂肪肝
- 06. 酒精肝的保健护理是怎样的
- 07. 有黄疸是肝炎吗?
- 08. 什么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如何避免感染乙肝病毒?
- 09. 肝硬化腹水的症状有哪些?如何治疗?
- 10. 冬季肝病易复发 做好这5个保养措施能稳定病情!
图片推荐

什么原因可导致间接胆红素高?
咨询:我肝功检查单上,胆红素指标异常,间接胆红素20.1,很是担心与疑惑,不晓得是什么原因所致,什么原因可导致间接胆红素高?请教专家,希望帮我做下解答,谢谢。 肝病专家就此疑问指出:间接胆红素的正常

乙肝腹胀腹痛的原因?
腹胀腹痛可谓是临床上乙肝患者多见的主诉症状,那为什么会引起腹胀腹痛的不适症状呢?乙肝腹胀腹痛的原因?借此听听肝病专家对此的介绍吧。 乙肝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肝脏损害,而肝脏本身是消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的

如何减少乙肝母婴传播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 彭劼 近年来广泛推行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在我国作为计划免疫工程,对所有新生儿实行乙肝疫苗主动免疫。从人群感染率分布看,15岁以下少年儿童HBV感染率明显下降。然

乙肝肝功能恢复正常能否停药?
咨询:我在一个月前单位体检,发现患有乙肝,肝功能也有些不正常,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肝功能以恢复正常,因不想在继续吃药,故想问问各位专家乙肝肝功能恢复正常能否停药呢? 乙肝肝功能恢复正常能否停药?专家

海南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肝癌诊疗进展》培训
近日,从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海南省农垦三亚医院)获悉,由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承办的海南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肝癌诊疗进展》学习班在该院顺利举行,同时举行了海南省《三亚市肝胆胰疾病技术协作组》第五次会议。

10岁患上肝硬化 南充换肝男孩重返校园
3月4日早上, 记者来到营山县三元完全小学,见到换肝男孩谭振麒,他已重返校园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早上8时30分,随着上课铃响,同学们开始上课。五年级一班第一节课是科学,面对老师的提问,许多同学都踊跃

凤翔35岁男子肝硬化 欲网上众筹50万救命钱
35岁的凤翔县男子杨红哲,正值壮年,是家庭的顶梁柱。然而,今年因为肚子痛,杨红哲来到医院检查后,确诊为肝硬化晚期,这个病需要70万元左右。杨红哲无奈之下,想在网上众筹50万医疗费。截至3月21日,已经

乙肝大三阳需要做哪些检查?
乙肝大三阳患者除了应积极进行正规有效的治疗外,还应定期进行复查,不仅能判断其治疗效果,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还可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预防病情的复发。那么,乙肝大三阳需要做哪些检查?对此,我们请肝病医院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