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情不能从“+”看
以往人们面对乙肝的检查结果,通常说成是“大三阳”和“小三阳”,过去认为小三阳比大三阳好,实际单纯拿大小三阳判断病情是不全面的。对此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庄辉院士表示,根据大三阳和小三阳判断病情是不科学的。
在此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大三阳”和“小三阳”。
检测乙肝病毒感染状况的指标是乙肝两对半,也叫乙肝五项。HBsAg(表面抗原,即澳抗)和抗-HBs(表面抗体)是第一对,HBeAg(e抗原)和抗-HBe(e抗体)是第二对,抗-HBc(核心抗体)是半对。在这五项指标中,如果HBsAg、HBeAg和抗-HBc三项指标为阳性,就是人常说的乙肝“大三阳”;如果HBsAg、抗-HBe和抗-HBc三项指标为阳性,就是人常说的乙肝“小三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们的区别在于所谓“大三阳”感染者的e抗原是阳性,“小三阳”感染者e抗原是阴性(抗体阳性)。
蒙了人的“小三阳”
■典型病例
王女士是位乙肝病毒感染者,十几年前发现澳抗阳性,单位检查身体时,转氨酶总是偏高。但她的乙肝五项检测结果是“小三阳”,一直以来又没有感到明显不适,所以也没注意。近两个月来,王女士总觉得肚子发胀,腿发沉,胃口也不好。到医院去,医生说她的肝炎已经发展成了肝硬化,肝功能不正常,还有了少量的腹水。立即让她住院治疗。经过保肝、利尿、补充白蛋白等治疗,病情逐渐好转。
病情严重后王女士很疑惑:“不是说‘小三阳’比‘大三阳’好吗?我怎么会得了肝硬化呢?”
■专家意见
原来人们普遍有种误解,误认为一旦病人出现小三阳,病毒的复制处于静止状态,病情应趋于稳定。可实际上有一部分e抗原阴性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小三阳”的人病情还在发展。对于e抗原阴性的患者,也有转变为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
部分“小三阳”患者反复肝功能异常,其原因可能是感染了一种前C区变异的乙肝病毒。这样的“小三阳”患者尽管血清中的e抗原阴性,但体内的病毒没有“冬眠”,它们也像“大三阳”一样在体内不断地复制,表现为HBVDNA阳性,因此,这样的患者仍需要抗病毒治疗,乙肝病毒的复制受到抑制,肝细胞的损伤也就随之停止了。
像王女士,她的e抗原(HBeAg)是阴性,但乙肝病毒复制指标DNA的滴度很高,转氨酶也不正常,说明体内的病毒在复制,并有肝损害存在。
一些“小三阳”的人常忽略了对病毒的监测和治疗。但病毒并不“老实”,它一旦处于复制状态,患者常伴有持续性或间歇性血清转氨酶升高,导致病情不断进展。因此“小三阳”的人也需要定期复查,必要时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
“大三阳”不一定都需治疗
■典型病例不久前,李先生的孩子在体检中发现了“大三阳”,即HBsAg(澳抗)阳性、抗-HBc(核心抗体)阳性、HBeAg(e抗原)阳性,但转氨酶正常。李先生认为孩子是“大三阳”,病情很严重,忙到医院想找位专家给孩子看病。可医院护士听了这种情况后,认为根本没必要急着找专家,只让他给孩子挂了个普通号。又进行了乙肝五项和转氨酶的复查,结果和体检情况相同,医生告诉他,孩子现在不需要进行治疗,让他们过半年再来复查。
■专家意见
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成军教授说,在医院的肝病门诊每天都会有这样的例子发生。许多人进入了这样的误区,无论检查、看病一定要找专家;认为澳抗阳性就一定要治疗。尤其是“大三阳”更是不得了,说明病情严重了。实际上这部分人中有的只是一个病毒携带者。
在去年年底刚公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血清HBsAg和乙肝DNA阳性,HBeAg或抗-HBe阳性,但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转氨酶水平持续正常的病人不应进行治疗,需每隔3至6个月进行一次肝功、乙肝复制指标、超声及AFP等项目的随访和监测,来观察病情进展情况,然后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治疗。
多数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者不伴有或只伴有非常轻的肝脏组织损害,血清转氨酶正常,也就是所谓的“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他们大多数不需要任何的治疗。只有发生肝炎者才考虑治疗。因为在当前用于临床的药物中,很难对“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取得疗效。
目前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药物包括干扰素、恩替卡韦等核苷类似物。但无论哪种药物,对于大部分转氨酶正常的病毒携带者来说,疗效都很差。因此,专家认为,这些病毒携带者暂时不治疗。如果今后开发出对于转氨酶正常的病毒携带者有效的药物,可能会改变目前的观点。
乙肝治疗关键是抗病毒
■典型病例
有天,一位患者扑通一声就跪在地坛医院的一位专家面前,双眼含泪,要求一定想办法救救他。医生忙把他扶起来,让他把所有的化验单拿出来,血清转氨酶水平一直正常,澳抗阳性,光是各地医院的化验单就厚厚一摞,各种病历手册上还记录着这位患者几年来“尝试”的各种药物的清单,其中有“新药”,有“偏方”。为了澳抗转阴,他到处去看病,结果白白浪费了不少钱财。
■专家意见
成军教授说,澳抗的转阴是很难的事情,治疗也好,不治疗也好,转阴的比率也就是1%至5%。因此,有的广告说某药澳抗转阴在90%以上,还有些广告说3个月就能清除乙肝病毒,让澳抗转阴,这肯定是不现实的。乙肝病毒清除是漫长的过程,患者千万别上当。
澳抗“转阴”不是乙肝治疗的目的。治疗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减少乙肝病毒的复制。庄辉院士说,乙肝病毒感染先是由急性感染发展到慢性感染,再发展到肝硬化,但如果进行抗病毒治疗,持续抑制乙肝病毒复制,能阻止或延缓肝病进展,以防止它发展到肝硬化或者肝癌;如果已经是肝硬化,抗病毒治疗可以使病情得到稳定,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对预防来说,如果大量的病人能够进行抗病毒治疗,那么体内的病毒含量就很少,对预防也有重要意义,因为病毒减少了传染给其他人的机会降低了,这样我国的乙肝感染率就会下降。
另外,有的患者对于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失去信心,不坚持进行抗病毒治疗,只进行保肝降酶(转氨酶)治疗。这或许能使一部分患者在一定时期内病情得到暂时的缓解,但很少能控制病情的发展。对于那些乙型肝炎病毒处于活跃复制状态的患者,即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结果阳性,DNA每毫升大于105拷贝,转氨酶水平大于正常值上限的2倍或以上的患者,根据病情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要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不能仅进行保肝降酶治疗。抗病毒治疗是最重要的、排在第一位的治疗措施。
目前国内外公认有效的抗乙肝病毒药物主要有干扰素类和核苷(酸)类似物,各有其优缺点。前者优点是疗程相对固定,疗效相对持久,耐药变异较少,缺点是需要注射,不良反应较明显。后者优点是口服,抑制病毒作用强,不良反应少而轻微,缺点是疗程相对不固定,疗效不够持久,长期应用可产生耐药变异。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医生记录:乙肝转阴记9145
- 02. 怎样鉴别乙肝病毒携带者8010
- 03. 乙肝携带者的寿命是多长?7183
- 04. 乙肝患者了解一下乙肝的预后是很有必要的6486
- 05. 乙肝复发之后很容易发生恶化6237
- 06. 熬夜对乙肝患者来说有致命的危险5199
热门阅读
- 01. 多发肝囊肿的相关病理
- 02. 乙肝小三阳如何养胃
- 03. 酒精肝患者全身乏力怎么治疗
- 04.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乙肝疾病的出现
- 05. 抓住乙肝抗病毒的最佳时期——青少年期
- 06. 患有肝炎的患者在饮食方面有哪些原则
- 07. 肝炎燎原之势来袭 如何逃离肝炎这张“蜘蛛网”
- 08. 乙肝携带者应做到“六不要”
- 09. 儿童甲肝的预防调理
- 10. 有什么不良的生活习性会导致酒精肝的发生?
图片推荐
乙肝孕妇适合哪种分娩方式?
乙肝孕妇适合哪种分娩方式?因孕妇分娩方式,通常有自然分娩和剖宫产这两种分娩方式,故在临床很多乙肝孕妇都纠结与-该选择哪种方式分娩,那哪种分娩方式最适合乙肝孕妇呢? 乙肝孕妇适合哪种分娩方式?专家表示
乙肝患者如何预防肝硬化?
乙肝患者如何预防肝硬化?在肝硬化患者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慢性乙肝发展而来的,但并不等于是乙肝就一定会形成肝硬化,相对来说,慢性乙肝性肝炎患者发展肝硬化的比率比一般人高,那么应该如何预防呢?乙肝患者如何
足球大小包虫囊手术成功取出 华侨医院治愈罕见肝包虫病
近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成功为一例25岁肝包虫病患者做了包虫囊切除手术,干净完整地取出左右肝叶两个包虫囊,大小分别为16X20cm和8X7cm,称得棘球蚴重达2.1斤,是南方地区罕见
多学科协作 为肝癌病人量身打造最适合的诊疗方案
广东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肝病发展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是许多肝病患者担忧的问题,据统计,临床上有80%的肝癌都是从乙肝发展而来的。肝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到医院就诊的病人多数是肝癌晚期,
乱服“秘方”危害健康——易伤肝
大街小巷各类小招贴广告,其中甚至有很多自诩为秘方。有的人病急乱投医,认为从这种小招贴中可以学到秘籍,却发现亲身尝试后对身体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李女士年轻貌美,原本满头黑发却在近年间变白不少而且还在逐
导致消瘦的原因
导致消瘦的原因?这个问题并不陌生,身边很多人身体很消瘦。有的病理引起的,比如说胃肠道吸收不好,有胃炎等疾病。有的是由于患者自身引起的,不爱吃饭挑食等。导致消瘦的原因有哪些?下面请肝病医院专家为大家做详
新闻联播用了18年的片头换了!你注意到了吗
新闻联播用了18年的片头换了!你注意到了吗?新闻联播用了18年的片头换了怎么回事,改版后的新片头什么样?《新闻联播》7月18日起重磅改版,首次启用全新的16:9高清片头,首次全流程实现时政新闻的16:
乙肝DNA转阴是治愈了吗?
网友咨询:我是乙肝大三阳患者,e抗原、DNA强阳性,因转氨酶异常升高,用抗病毒治疗几个疗程后,复查发现DNA转阴,e抗原也转阴了,很是高兴,是不是我的乙肝治好了呢?乙肝DNA转阴是治愈了吗? 鉴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