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乙肝乙肝病例解读 → 乙肝病情不能从“+”看举报

乙肝病情不能从“+”看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3       浏览: 9928次

  以往人们面对乙肝的检查结果,通常说成是“大三阳”和“小三阳”,过去认为小三阳比大三阳好,实际单纯拿大小三阳判断病情是不全面的。对此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庄辉院士表示,根据大三阳和小三阳判断病情是不科学的。

  在此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大三阳”和“小三阳”。

  检测乙肝病毒感染状况的指标是乙肝两对半,也叫乙肝五项。HBsAg(表面抗原,即澳抗)和抗-HBs(表面抗体)是第一对,HBeAg(e抗原)和抗-HBe(e抗体)是第二对,抗-HBc(核心抗体)是半对。在这五项指标中,如果HBsAg、HBeAg和抗-HBc三项指标为阳性,就是人常说的乙肝“大三阳”;如果HBsAg、抗-HBe和抗-HBc三项指标为阳性,就是人常说的乙肝“小三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们的区别在于所谓“大三阳”感染者的e抗原是阳性,“小三阳”感染者e抗原是阴性(抗体阳性)。

  蒙了人的“小三阳”

  ■典型病例

  王女士是位乙肝病毒感染者,十几年前发现澳抗阳性,单位检查身体时,转氨酶总是偏高。但她的乙肝五项检测结果是“小三阳”,一直以来又没有感到明显不适,所以也没注意。近两个月来,王女士总觉得肚子发胀,腿发沉,胃口也不好。到医院去,医生说她的肝炎已经发展成了肝硬化,肝功能不正常,还有了少量的腹水。立即让她住院治疗。经过保肝、利尿、补充白蛋白等治疗,病情逐渐好转。

  病情严重后王女士很疑惑:“不是说‘小三阳’比‘大三阳’好吗?我怎么会得了肝硬化呢?”

  ■专家意见

  原来人们普遍有种误解,误认为一旦病人出现小三阳,病毒的复制处于静止状态,病情应趋于稳定。可实际上有一部分e抗原阴性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小三阳”的人病情还在发展。对于e抗原阴性的患者,也有转变为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

  部分“小三阳”患者反复肝功能异常,其原因可能是感染了一种前C区变异的乙肝病毒。这样的“小三阳”患者尽管血清中的e抗原阴性,但体内的病毒没有“冬眠”,它们也像“大三阳”一样在体内不断地复制,表现为HBVDNA阳性,因此,这样的患者仍需要抗病毒治疗,乙肝病毒的复制受到抑制,肝细胞的损伤也就随之停止了。

  像王女士,她的e抗原(HBeAg)是阴性,但乙肝病毒复制指标DNA的滴度很高,转氨酶也不正常,说明体内的病毒在复制,并有肝损害存在。

  一些“小三阳”的人常忽略了对病毒的监测和治疗。但病毒并不“老实”,它一旦处于复制状态,患者常伴有持续性或间歇性血清转氨酶升高,导致病情不断进展。因此“小三阳”的人也需要定期复查,必要时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

  “大三阳”不一定都需治疗

  ■典型病例不久前,李先生的孩子在体检中发现了“大三阳”,即HBsAg(澳抗)阳性、抗-HBc(核心抗体)阳性、HBeAg(e抗原)阳性,但转氨酶正常。李先生认为孩子是“大三阳”,病情很严重,忙到医院想找位专家给孩子看病。可医院护士听了这种情况后,认为根本没必要急着找专家,只让他给孩子挂了个普通号。又进行了乙肝五项和转氨酶的复查,结果和体检情况相同,医生告诉他,孩子现在不需要进行治疗,让他们过半年再来复查。

  ■专家意见

  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成军教授说,在医院的肝病门诊每天都会有这样的例子发生。许多人进入了这样的误区,无论检查、看病一定要找专家;认为澳抗阳性就一定要治疗。尤其是“大三阳”更是不得了,说明病情严重了。实际上这部分人中有的只是一个病毒携带者。

  在去年年底刚公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血清HBsAg和乙肝DNA阳性,HBeAg或抗-HBe阳性,但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转氨酶水平持续正常的病人不应进行治疗,需每隔3至6个月进行一次肝功、乙肝复制指标、超声及AFP等项目的随访和监测,来观察病情进展情况,然后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治疗。

  多数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者不伴有或只伴有非常轻的肝脏组织损害,血清转氨酶正常,也就是所谓的“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他们大多数不需要任何的治疗。只有发生肝炎者才考虑治疗。因为在当前用于临床的药物中,很难对“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取得疗效。

  目前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药物包括干扰素、恩替卡韦等核苷类似物。但无论哪种药物,对于大部分转氨酶正常的病毒携带者来说,疗效都很差。因此,专家认为,这些病毒携带者暂时不治疗。如果今后开发出对于转氨酶正常的病毒携带者有效的药物,可能会改变目前的观点。

  乙肝治疗关键是抗病毒

  ■典型病例

  有天,一位患者扑通一声就跪在地坛医院的一位专家面前,双眼含泪,要求一定想办法救救他。医生忙把他扶起来,让他把所有的化验单拿出来,血清转氨酶水平一直正常,澳抗阳性,光是各地医院的化验单就厚厚一摞,各种病历手册上还记录着这位患者几年来“尝试”的各种药物的清单,其中有“新药”,有“偏方”。为了澳抗转阴,他到处去看病,结果白白浪费了不少钱财。

  ■专家意见

  成军教授说,澳抗的转阴是很难的事情,治疗也好,不治疗也好,转阴的比率也就是1%至5%。因此,有的广告说某药澳抗转阴在90%以上,还有些广告说3个月就能清除乙肝病毒,让澳抗转阴,这肯定是不现实的。乙肝病毒清除是漫长的过程,患者千万别上当。

  澳抗“转阴”不是乙肝治疗的目的。治疗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减少乙肝病毒的复制。庄辉院士说,乙肝病毒感染先是由急性感染发展到慢性感染,再发展到肝硬化,但如果进行抗病毒治疗,持续抑制乙肝病毒复制,能阻止或延缓肝病进展,以防止它发展到肝硬化或者肝癌;如果已经是肝硬化,抗病毒治疗可以使病情得到稳定,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对预防来说,如果大量的病人能够进行抗病毒治疗,那么体内的病毒含量就很少,对预防也有重要意义,因为病毒减少了传染给其他人的机会降低了,这样我国的乙肝感染率就会下降。

  另外,有的患者对于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失去信心,不坚持进行抗病毒治疗,只进行保肝降酶(转氨酶)治疗。这或许能使一部分患者在一定时期内病情得到暂时的缓解,但很少能控制病情的发展。对于那些乙型肝炎病毒处于活跃复制状态的患者,即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结果阳性,DNA每毫升大于105拷贝,转氨酶水平大于正常值上限的2倍或以上的患者,根据病情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要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不能仅进行保肝降酶治疗。抗病毒治疗是最重要的、排在第一位的治疗措施。

  目前国内外公认有效的抗乙肝病毒药物主要有干扰素类和核苷(酸)类似物,各有其优缺点。前者优点是疗程相对固定,疗效相对持久,耐药变异较少,缺点是需要注射,不良反应较明显。后者优点是口服,抑制病毒作用强,不良反应少而轻微,缺点是疗程相对不固定,疗效不够持久,长期应用可产生耐药变异。

标签:乙肝  肝病  病情  不能  能从  
联系QQ 在线留言
文章调用
保存到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