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抗病毒药各有专攻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3
浏览:
7507次
“抗病毒治疗可实现乙肝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即乙肝表面抗原转阴,并出现乙肝表面抗体。”乙肝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标志着机体出现了保护性抗体,是目前慢性乙肝临床治疗所能取得的最高目标。日前,这一消息甫一传出,便激起支持、质疑等迥异的反应,对“慢性乙肝”的关注再度升温。
“慢性乙肝”、“携带慢性乙肝病毒”,向来是患者、携带者心底的隐痛,对疾病的恐惧和缺乏了解,使他们在求学、就业、婚姻、人际交往等方面都背负着沉重的精神枷锁。有时,疾病本身并不可怕,无知和误解会成为对抗疾病时最大的敌人。
传播四途径
循证医学表明,慢性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与艾滋病相同,即经血和血制品、母婴垂直传播、破损的皮肤和粘膜及性接触传播,不会通过同桌共餐、同室办公等消化道和呼吸道途径传播。因此,患者、病毒携带者、健康人无须为此惊惶。抗病毒治疗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慢性乙肝治疗的首要原则,抗炎保肝、免疫调节、抗肝纤维化等治疗手段必须在抗病毒的基础之上,根据病人的个体差异酌情运用。
治疗三阶段
治疗中最容易达到的第一阶段是“解决温饱”:持续抑制乙肝病毒复制,肝功能恢复正常。第二个阶段是“达到小康”:e抗原转阴,出现e抗体,即e抗原血清学转换,病情缓解。通俗的讲法就是三驾马车,谷丙转氨酶(肝功能ALT)正常、乙肝病毒DNA转阴、e抗原血清学转换。这样,绝大多数病人发生肝硬化、肝癌的几率就会降低。在取得e抗原血清学转换的基础上,有条件的患者可以“奔向富裕”,实现第三阶段即表面抗原转阴,最后出现表面抗体,即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国内外临床资料认为,实现e抗原血清学转换是获得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获得对乙肝病毒产生免疫力的先决条件。
药物两大类
目前,抗病毒药物主要有两大类,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两类药物各有专攻。
干扰素的优点是兼有抑制病毒复制和免疫调节双重机制,疗程相对固定,对转氨酶比较高、病毒水平不很高、比较年轻的病人疗效较好,e抗原转换率也比较高,通过干扰素的免疫调节机制,有望达到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的最高目标。其中,长效干扰素能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患者的依从性较好,有利于收获良好的疗效,可以取得现有乙肝药物中最高的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但是,干扰素可能会导致白细胞减少、发热、一过性骨髓抑制、类流感样症状等不良反应。而且,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用干扰素,如黄疸、肝硬化失代偿期、有症状的心脏病等患者都应慎用。
核苷酸类似物是口服药物,疗效比较快速,服药以后病毒水平很快就能降低。缺点是疗程不固定,需要长年服药;长期服药的过程中会产生耐药。不能耐受干扰素的免疫抑制状态的病人,可选择核苷类似物治疗。
很显然,我们不能用效果优或劣来简单评价这两类药物。患者必须依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根据医嘱进行选择。
“慢性乙肝”、“携带慢性乙肝病毒”,向来是患者、携带者心底的隐痛,对疾病的恐惧和缺乏了解,使他们在求学、就业、婚姻、人际交往等方面都背负着沉重的精神枷锁。有时,疾病本身并不可怕,无知和误解会成为对抗疾病时最大的敌人。
传播四途径
循证医学表明,慢性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与艾滋病相同,即经血和血制品、母婴垂直传播、破损的皮肤和粘膜及性接触传播,不会通过同桌共餐、同室办公等消化道和呼吸道途径传播。因此,患者、病毒携带者、健康人无须为此惊惶。抗病毒治疗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慢性乙肝治疗的首要原则,抗炎保肝、免疫调节、抗肝纤维化等治疗手段必须在抗病毒的基础之上,根据病人的个体差异酌情运用。
治疗三阶段
治疗中最容易达到的第一阶段是“解决温饱”:持续抑制乙肝病毒复制,肝功能恢复正常。第二个阶段是“达到小康”:e抗原转阴,出现e抗体,即e抗原血清学转换,病情缓解。通俗的讲法就是三驾马车,谷丙转氨酶(肝功能ALT)正常、乙肝病毒DNA转阴、e抗原血清学转换。这样,绝大多数病人发生肝硬化、肝癌的几率就会降低。在取得e抗原血清学转换的基础上,有条件的患者可以“奔向富裕”,实现第三阶段即表面抗原转阴,最后出现表面抗体,即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国内外临床资料认为,实现e抗原血清学转换是获得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获得对乙肝病毒产生免疫力的先决条件。
药物两大类
目前,抗病毒药物主要有两大类,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两类药物各有专攻。
干扰素的优点是兼有抑制病毒复制和免疫调节双重机制,疗程相对固定,对转氨酶比较高、病毒水平不很高、比较年轻的病人疗效较好,e抗原转换率也比较高,通过干扰素的免疫调节机制,有望达到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的最高目标。其中,长效干扰素能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患者的依从性较好,有利于收获良好的疗效,可以取得现有乙肝药物中最高的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但是,干扰素可能会导致白细胞减少、发热、一过性骨髓抑制、类流感样症状等不良反应。而且,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用干扰素,如黄疸、肝硬化失代偿期、有症状的心脏病等患者都应慎用。
核苷酸类似物是口服药物,疗效比较快速,服药以后病毒水平很快就能降低。缺点是疗程不固定,需要长年服药;长期服药的过程中会产生耐药。不能耐受干扰素的免疫抑制状态的病人,可选择核苷类似物治疗。
很显然,我们不能用效果优或劣来简单评价这两类药物。患者必须依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根据医嘱进行选择。
上一篇:如何掌握抗乙肝病毒用药时机
下一篇:抗病毒是慢性乙肝治疗的关键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耐药是怎样发生的8706
- 02. 乙肝表面抗原转阴有希望9272
- 03. 拿传统中医探讨乙肝治疗9500
- 04. 克服乙肝治疗路上的五只拦路虎8221
- 05. 天津治疗乙肝最好的医院排行7396
- 06. 中医如何辨证治疗乙肝 哪些肝炎适合中医治疗12954
热门阅读
- 01. 蜘蛛痣:肝硬化的标签
- 02. 脂肪肝 瘦人也难逃厄运
- 03. 乙肝小三阳肝区疼痛要少吃多餐
- 04. 旅行防止感染甲肝
- 05. 肝硬化饮食的原则有哪些?调节饮食结构有利病情恢复
- 06. 丙肝很可怕 潜伏期可达20年之久
- 07. 乙肝“小三阳”,三种情况要分清
- 08. 肝硬化可伴有贫血便秘 如何饮食来降低症状
- 09. 肝炎患者应该掌握“性爱准则”
- 10. 肝腹水患者的日常饮食原则
图片推荐
乙肝抗病毒治疗期间需监测的项目?
乙肝抗病毒治疗期间需监测的项目?乙肝抗病毒治疗不仅有其特定的停、用药标准,而且治疗期间亦应对其相关检查项目进行动态监测,以观察用药效果,那乙肝抗病毒治疗期间需监测哪些项目呢? 乙肝抗病毒治疗期间需监
肝病患者适宜选择哪些蛋白食物?
肝病患者适宜选择哪些蛋白食物?肝病患者,尤其是肝硬化患者往往表现为白蛋白缺乏,肝硬化腹水的主因之一就是低蛋白血症。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物质基础,也是肝病患者养肝,护肝最重要的营养素。在选用蛋白质上,
感冒药对肝功能有影响吗?
咨询:单位组织明天体检,结果我这两天正好感冒,不清楚感冒药会不会影响肝功能,所以想问问各位专家感冒药对肝功能有影响吗? 感冒药对肝功能有影响吗?专家表示:一般来讲,检查肝功能前,是不主张应用任何药物
为什么会有脂肪肝?
咨询:近期体检,我被告知患有轻度脂肪肝,我很纳闷“脂肪肝”不是富贵病吗?不是只有肥胖、经常吃肉的人才会得吗?本人体型偏瘦,平时也不爱吃肉,为什么会有脂肪肝? 为什么会有脂肪肝?首先,大家需了解“脂肪
没有批号照做广告 网上医疗广告猫儿腻多多
“治湿疹皮炎荨麻疹一朝除”、“不透析不换肾治愈肾病”、“痛风系列疗法填补医学空白”、“无痛流产妇科炎症肛肠疾病”……日前,记者登录某医药类网站时,一大片密密麻麻的医疗小广告跃入眼帘,似曾相识,让人有看
你了解甲肝疫苗吗?
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这种病主要是由被污染的食物或水,以及与病人密切接触而传。 如果得了甲肝,刚开始病人会出现发热、食欲不振、恶心、乏力等症状,继而出现皮肤和眼睛黄
第八届专修班圆满结束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部、中医杂志社、北京东方中医药培训中心主办,肝病医院协办的“全国第八届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高级专修班”于2013年9月13日在肝病医院隆重举行。 中医杂志社社长贾守凯主持了
肝的位置、肝的位置图和肝的解毒及其他功能
有的朋友不知道肝的位置在哪里,在此附肝的位置图一幅,方便大家了解,下面详细介绍肝的位置(肝的位置图),肝的功能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肝的位置 肝的位置在腹部的右上部,这是一个解剖学常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