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肝病知识肝病健谈 → 非法医疗广告搭上互联网 上网获取信息时多留神举报

非法医疗广告搭上互联网 上网获取信息时多留神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2       浏览: 9278次
非法医疗广告搭上互联网 市民上网获取医疗信息时多留神

  根据广告法有关规定,药品广告不得含有不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或保证,不得利用专家、医生、患者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在上海,牛皮癣属于不得发布广告的疾病之一。然而记者近日上网时无意中点开一些医疗小广告,却发现其中大有花头。看似寥寥几字的广告语背后,有的链接着一大篇医疗广告文章,有的链接着某不知名医院的网站,有的链接着某药品生产厂的网站。依仗着网络的四通八达,诸如“牛皮癣治疗重大突破!”等许多在传统媒体无法立足的医疗广告,搭上了互联网的顺风车。

没有批号照做广告 网上医疗广告猫儿腻多多[图]

  点开某著名门户网站上“牛皮癣治疗重大突破”这几个字,页面链接到一家医院的网站,首页详细介绍了一种声称可治愈牛皮癣的自制中药,从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到几个患者讲述的康复过程,信息非常全面。

  该门户网站的广告销售代表告诉记者,网站对第一重链接尚能控制,但对“门板”后的“过火”宣传则很难挡牢,很难保证重重链接的深处,不会存在非法医疗广告。

  据悉,目前部分网站对网络广告是按点击数收费的,网民的有效点击次数决定了广告投放客户应支付的广告费用。

  市工商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些没有取得产品发布证明的厂家正日渐利用网络发布广告,本市曾查处过一起利用网络发布非法广告的事件。由于网络不像报纸等传统媒体有一定地域性,一旦上网就等于向全世界发布,给监管造成了难度。此外,本地工商部门即便发现了网络非法广告,但产品的生产厂家或发布网站注册在外地,也无权对其进行查处。

  发布的内容如属于医疗广告性质,是否一定要标注医广证号,发布广告的网站是否一定要取得相关证明,目前各地的规定不一样,且有些规定只是规范性文件,还没有上升到法律法规的层面,这也给一些不法商家以可乘之机。因此,市民上网获取医疗信息时,要多留个神。(记者/郁文艳 实习生/苏晓毅)

标签:上网  非法  法医  医疗  广告  搭上  互联  互联网  联网  获取  
图片推荐
    广西:不良广告严重影响公信力

    广西:不良广告严重影响公信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监督所最近公布,2004年广西卫生监督机构共监测各大中媒体发布的医疗广告1.29万多条(次),涉及各类医疗机构102家,违法虚假医疗广告竞占总监测数的98%以上。   有关人士指出,
    仪器测肝铁代替肝活检 减轻患者痛苦

    仪器测肝铁代替肝活检 减轻患者痛苦

    今日上午,第二届中国地贫患儿大会暨国际地贫中心工作研讨会在广西柳州开幕。此次会议由国际地贫联盟、中国地贫联盟、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北京天使妈妈慈善基金会、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联合主办,广西优
    庄辉:乙肝病毒携带者当幼师不会对孩子构成威胁

    庄辉:乙肝病毒携带者当幼师不会对孩子构成威胁

    对于允许乙肝携带者当幼儿园老师这个规定,庄辉院士明确表示赞同。即使幼儿园老师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也不可能通过血液、母婴和性进行乙肝病毒传播,对幼儿园的孩子不会构成威胁。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系教授、
    肝掌、蜘蛛痣图片

    肝掌、蜘蛛痣图片

    肝掌、蜘蛛痣图片,肝掌与蜘蛛痣在临床上可谓是较常见的临床症状,多见于慢性肝病、肝硬化等肝脏疾病导致的激素灭活障碍所致,但也可见于其他疾病,因此在诊断上应注意鉴别诊断,下面就一同来认识下肝掌及蜘蛛痣图片
    怎样算是药物性肝炎

    怎样算是药物性肝炎

    怎样算是药物性肝炎?药物性肝炎是指由于药物或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炎症性损害,是一种非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是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常见原因,但它不具有传染性,通过停药,休息和保肝治疗后,一般很快可以痊愈。
    夫妻之间传染乙肝的几率大不大?

    夫妻之间传染乙肝的几率大不大?

    众所周知,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乙肝病毒主要是通过血液、体液以及母婴垂直传播的。那么,夫妻之间传染乙肝的几率大不大?对此,我们来看看肝病医院专家是如何解答的。  夫妻之间传染乙肝的几率大不大?专家表示
    乙肝孕妇适合哪种分娩方式?

    乙肝孕妇适合哪种分娩方式?

    乙肝孕妇适合哪种分娩方式?因孕妇分娩方式,通常有自然分娩和剖宫产这两种分娩方式,故在临床很多乙肝孕妇都纠结与-该选择哪种方式分娩,那哪种分娩方式最适合乙肝孕妇呢?  乙肝孕妇适合哪种分娩方式?专家表示
    解酒药伤肝吗?

    解酒药伤肝吗?

    谈生意、朋友聚会、结婚宴请……应酬中喝酒是难免的,中国自古有一个“酒”的文化,而酒文化讲的就是一个“拼”字,拼酒多了,醉酒是不可避免的,于是之解酒药成了不少人的护身符,所谓的:身揣解酒药,喝酒无忌惮。
你是怎么知道肝囊网的?
  •   
  • 联系QQ 在线留言
    文章调用
    保存到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