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乙肝乙肝预防 → 乙肝病毒耐药 预防胜于治疗举报

乙肝病毒耐药 预防胜于治疗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3       浏览: 7146次
           近年来,抗病毒治疗已成为慢性乙肝治疗的金标准,抗病毒药物的研发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4月8日,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兼传染病研究所所长成军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抗病毒药物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一方面发展强大的抑制病毒复制的能力,一方面降低耐药性。

  抗病毒越早越好

  在3月23日—26日韩国首尔召开的亚太肝病研究协会第十八届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庄辉教授也曾告诉记者,由于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不断复制引起的严重的长期进展性疾病,如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疾病将进展为肝功能失代偿、肝硬化、肝癌等严重肝脏疾病。

  因此,世界各国的慢性乙肝治疗指南都把乙肝病毒长期抑制或消除乙肝病毒作为最大的目标,以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延长患者的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可以说,在治疗慢性乙肝的过程中,抗病毒治疗是最为有效的手段。而且,及时开始治疗,有助于尽早控制病毒,降低肝硬化、肝癌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既然抗病毒药物是最有力的武器。为什么不能更早一天拿起来呢?”庄辉院士说。

  耐药使治疗半途而废

  遗憾的是,目前仍有相当多的患者未能开始抗病毒治疗,部分病人开始治疗后打起了退堂鼓。成军教授认为,影响乙肝患者坚持治疗的因素很多,耐药无疑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在长期治疗的过程中,耐药逐渐成为抗病毒治疗的最大绊脚石,让很多病人的治疗半途而废,甚至前功尽弃。”

  而且,耐药现象一旦发生,会使那些原本有效的药功效明显降低,导致乙肝病毒“死灰复燃”,病情反复、进展甚至恶化,此时即使加大剂量或者换药,疗效也会大打折扣。如果出现交叉耐药,还会给后续治疗带来极大困难。这些问题都可能使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总体目标难以实现,最终成为泡影。

  庄辉进一步指出,目前许多医生和患者对耐药的危害认识还很不足,往往需要等到耐药发生之后,才开始“补救”治疗。其实,“预防耐药‘胜于’治疗耐药”,这是保护患者远离耐药困扰、最主要也最理想的一种策略。

  在采访中,庄辉指出,乙肝患者在升学、就业、婚育以及治疗过程中不得不面对沉重的心理负担,治疗过程中若因耐药出现病毒反弹、病情反复,无疑会进一步打击患者坚持治疗的信心和勇气。因此,出于减轻患者心理乃至经济负担的考虑,也应在初始治疗的时候,选择耐药率低,抑制病毒作用强、时间久的抗病毒药物。

  5年耐药发生率仅1.2%

  成军教授介绍说,抗病毒药物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在发展强大的抑制病毒复制能力的同时,降低耐药性的发生。而在此前亚太肝病研究协会第十八届年会上,最新发布的博路定(恩替卡韦片)五年临床数据引起了不小的关注。据香港大学胃肠病学与肝病学学科主任赖青龙教授介绍,最新临床试验数据表明,核苷初治的患者长期使用恩替卡韦治疗后,耐药发生率仅为1.2%。

  另据了解,与此相比,某些核苷药物的耐药发生率则相对较高,例如,用于核苷初治患者时,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的五年耐药率分别为80%和29%。

  对此,庄辉指出:“在目前已上市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中,恩替卡韦可以称得上是降病毒能力最强,耐药发生率最低的,是可以帮助病人长期控制病情、防止耐药发生的重要一线用药。”

标签:预防  乙肝  肝病  病毒  胜于  治疗  
联系QQ 在线留言
文章调用
保存到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