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N-糖组检测可帮助早期诊断肝癌
近日,比利时与中国的研究者合作,发明了一种血液检测方法,通过血液中N-糖组水平判断患者是否罹患肝细胞癌(HCC)。该方法与传统的甲胎蛋白(AFP)检测联用,可以提高HCC早期诊断的准确率。(Hepatology 2007年8月7日在线发表)
肝癌是亚洲人和非洲人的主要死因,在欧洲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目前,肝癌的早期检测方法尚不完善。此次研究者们发明的测试方法,只需要少量血液样本,就可以准确检测出很多过去无法被确诊的病例,检出率高达50%以上。
肝癌早期诊断缺乏好方法
目前我国肝癌的发病率位居全球之首,肝癌是我国第二位癌症杀手。据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庄辉院士介绍,由于目前尚缺乏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血清学诊断标志物,临床上常用血清AFP水平辅助肝癌诊断,但采用该标志物可产生一定的假阴性和假阳性。
AFP检测的特异性不高,在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胚胎源性肿瘤以及少数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患者中容易产生假阳性。此外,AFP检测的特异性也不强,可能漏诊一部分肝癌患者。
血液糖组检测准确诊断肝癌
比利时Flanders生物技术研究所的Liu等发现,血液中两种N-糖(NA3Fb和NA2FB)的水平可以用来鉴别HCC和肝硬化,HCC患者体内NA3FB水平显著增加,肝硬化患者体内NA2FB水平显著增加。上述两种糖组取对数后比值与癌症的分期相关。用N-糖组水平来检测HCC,其总体特异性和敏感性与AFP检测相当。
该名为GlycoHCCTest的检测通过基于DNA测序仪的荧光糖电泳(DSA-FACE)测定N-糖组的表达情况。研究纳入了中国4所医院内患有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的450例乙肝感染者,其中部分患有HCC。研究者采集了患者的血样,以另外130名健康志愿者捐献的血样作为对照,比较了参试者N-糖组的表达情况。HCC通过AFP检测、超声和(或)计算机成像来诊断并经过组织学检测。为了使得医师能够鉴别肝硬化与HCC,研究者特别注意区分HCC患者与肝硬化患者的N-糖组表达差异。
结果表明,在肝癌患者中,代表NA3FB(一种三天线结构的岩藻糖基化N-糖)的峰(峰9,见图2)显著升高。肝癌患者与肝硬化患者相比,其血样中代表NA2FB(一种两天线结构的岩藻糖基化N-糖)的峰(峰7,见图1)显著较低。肝癌患者与肝硬化、肝纤维化患者以及对照者相比,峰9与峰7取对数的比值更高。该比值在肝纤维化患者中保持恒定。
结果还显示,采用N-糖组水平检测肝癌的准确率与AFP相当。以上述对数比值-0.34为诊断肝癌的阈值,特异性为88%,敏感性为57%,与以AFP水平100 ng/ml为阈值的诊断效果相似。在上述结果中,用NA3FB与NA2FB峰值取对数的比值来区分HCC与肝硬化,准确率可达81%。该比值还能用来预测肿瘤分期。研究者将这个对数比值鉴别HCC与肝硬化的测试命名为GlycoHCCTest。
糖组检测与AFP联用提高HCC诊断准确率
研究者表示,在被AFP测试漏诊的肝癌患者中,这项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出50%的HCC病例。因此,将这两个测试联合使用,可以大大提高肝癌早期诊断的准确率。该方法可以让众多肝硬化患者接受常规、无创检测,帮助医师早期检测肝癌,并能够及时监测疾病发展。研究者目前正在评估该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考虑到目前肝癌的诊断水平,该结果将有积极意义。
据同时参加该项目的上海东方肝胆医院检验科高春芳教授介绍,人体内除了B淋巴细胞以外,肝脏是唯一负责糖基化的器官,因此,糖的变化情况能够反映肝细胞的功能。目前该结果还是在少量患者中得出的,如果能够在大量患者中得到验证,那么这将有可能改善肝癌的早期诊断情况。
高教授说,目前肝癌的早期诊断是肝癌治疗中的“瓶颈”,很多患者被诊断出肝癌时往往癌灶已发展到直径5 cm以上,这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早期诊断对肝癌的治疗效果非常关键。目前,临床上除了AFP之外,尚没有更好的诊断指标。高教授认为,目前这种糖组学检测的方法单独应用较AFP并没有明确优势,但是该检测与其他检测(如AFP、肝功能常用指标等)联用,将有望提高肝癌早期诊断的准确率。
相关链接
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网站介绍,目前在无症状肝癌患者中,确诊的主要方法不外乎触诊、血液检测、影像学检查(CT扫描、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和穿刺活检等。
法国学者Saffroy等近日发表综述文章,总结了目前筛查、诊断和随访肝细胞癌(HCC)的主要方法。(Clin Chem Lab Med 2007年7月19日在线发表)
对于无症状的肝硬化患者进行系统性HCC筛查十分必要,因为这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并及时开展治疗。在肝硬化患者中,推荐的筛查方法是超声检查与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相结合。但是AFP检测的筛查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因此近来有学者提出用其他肿瘤标志物来筛查HCC,如脱-γ-羧基凝血酶原(DCP)、AFP-L3 (AFP异质体)等。
目前,诊断肝硬化患者是否患有HCC可通过无创检测,如影像对比、AFP检测等方法来进行。当影像学手段无法达到目的时,还可以通过活检来诊断。治疗后,医师随访肿瘤是否复发是通过规律性AFP检测和影像检查来实施的。
Saffroy等最后指出,随着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将不断发现新的生物标志物,将能够更好地检测原发性肿瘤以及复发癌症。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乙肝大三阳会出现什么症状 治疗大三阳有何方法11480
- 02. 有关乙肝小三阳的症状有哪些12518
- 03. 乙肝病毒携带者活多久 10指标乙肝携带者恶化9757
- 04. 大三阳怀孕后肝功能不正常13626
- 05. 基因扩增(PCR)实验准确诊断肝疾7958
- 06. 乙肝小三阳能生二胎吗?12587
热门阅读
- 01. 肝血管瘤患者常见的病因
- 02. 乙肝病人不宜房事过度
- 03. 警惕!酒精肝损伤不容小瞧
- 04. 早打乙肝疫苗,宝宝乙肝可防
- 05. 抽烟者多吃萝卜青菜护肝?坏习惯让你患上肝病
- 06. 患上乙肝大三阳早期症状有哪些
- 07. 肝病护理的三要素
- 08. 乙肝大三阳患者饮食以平淡为主
- 09. 什么是海王?海王是什么意思梗,网络流行词海王介绍
- 10. 肝炎患者在出院后该怎么护理呢
图片推荐
做乙肝检查前应注意什么?
做乙肝检查前应注意什么?乙肝五项是每年体检必做的一项检查,那么做乙肝检查前应注意什么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1、乙肝五项检查前要空腹,虽然乙肝五项检查与肝功能检查具有着本质的区别,在空腹饮食上没有
癌症是不治之症吗?
癌症是不治之症吗?因临床很多人都对癌症不是很了解,总认为癌症是不可能治愈的,得了癌症就意味着死亡,那是事实不是这样的呢?癌症是不是不治之症呢? 癌症是不治之症吗?肝病医院专家表示:癌症并非不治之症,
右肝血管瘤
右肝血管瘤——肝脏的良性肿瘤,发展缓慢,一般肝血管瘤瘤体本身不发生癌变,且愈后良好。 右肝血管瘤——以肝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呈单发性,多数与邻近组织分界清楚。病人一般无自觉症状。 右肝血管瘤——多
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 有肝损伤风险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品存在两重性,它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偏性和毒副作用。而前不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通报了口服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的肝损伤风险。这一消息引发了广大市民的注意,毕竟,何首
每日饮酒多少才不会损害肝脏?
每日饮酒多少才不会损害肝脏?酒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有人认为少量饮酒对身体有好处,有助于防止血栓的形成,有效地防止了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可能。那么正常人每日饮酒多少才不会损害肝脏?我们来了解一下
乙肝治疗没效果怎么办?
乙肝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肝病,其病程较长,且久治不愈,易反复发作,因此,很多患者失去治疗的信心,放弃了治疗,反而加速病情的发展,导致病情的恶化。那么,乙肝治疗没效果怎么办?肝病医院作出了详细的解答。
.www红色一片在线观看完整版大全-.www红色一片高清无删减免费观看完整版午夜福利大全
.www红色一片能够让你实现艾草仙姑在线视频免费观看,是年轻人手机在线观看高清福利大片的必备神器。.www红色一片里面还有二十岁电影完整版免费观看哦,简直就是你的私人影院,想看什么午夜福利高清影视,只
全球55%的肝癌患者在中国!
肝脏与心脏一样,是支撑生命大厦的重要支柱之一,这也是人们一直把心肝并称谓之宝贝的原因。 我国是肝炎大国,肝癌也是排名前列的三大癌种之一。肝癌与其他所有癌症一样,整个发病过程通常都是缓慢的,因此,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