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N-糖组检测可帮助早期诊断肝癌
近日,比利时与中国的研究者合作,发明了一种血液检测方法,通过血液中N-糖组水平判断患者是否罹患肝细胞癌(HCC)。该方法与传统的甲胎蛋白(AFP)检测联用,可以提高HCC早期诊断的准确率。(Hepatology 2007年8月7日在线发表)
肝癌是亚洲人和非洲人的主要死因,在欧洲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目前,肝癌的早期检测方法尚不完善。此次研究者们发明的测试方法,只需要少量血液样本,就可以准确检测出很多过去无法被确诊的病例,检出率高达50%以上。
肝癌早期诊断缺乏好方法
目前我国肝癌的发病率位居全球之首,肝癌是我国第二位癌症杀手。据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庄辉院士介绍,由于目前尚缺乏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血清学诊断标志物,临床上常用血清AFP水平辅助肝癌诊断,但采用该标志物可产生一定的假阴性和假阳性。
AFP检测的特异性不高,在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胚胎源性肿瘤以及少数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患者中容易产生假阳性。此外,AFP检测的特异性也不强,可能漏诊一部分肝癌患者。
血液糖组检测准确诊断肝癌
比利时Flanders生物技术研究所的Liu等发现,血液中两种N-糖(NA3Fb和NA2FB)的水平可以用来鉴别HCC和肝硬化,HCC患者体内NA3FB水平显著增加,肝硬化患者体内NA2FB水平显著增加。上述两种糖组取对数后比值与癌症的分期相关。用N-糖组水平来检测HCC,其总体特异性和敏感性与AFP检测相当。
该名为GlycoHCCTest的检测通过基于DNA测序仪的荧光糖电泳(DSA-FACE)测定N-糖组的表达情况。研究纳入了中国4所医院内患有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的450例乙肝感染者,其中部分患有HCC。研究者采集了患者的血样,以另外130名健康志愿者捐献的血样作为对照,比较了参试者N-糖组的表达情况。HCC通过AFP检测、超声和(或)计算机成像来诊断并经过组织学检测。为了使得医师能够鉴别肝硬化与HCC,研究者特别注意区分HCC患者与肝硬化患者的N-糖组表达差异。
结果表明,在肝癌患者中,代表NA3FB(一种三天线结构的岩藻糖基化N-糖)的峰(峰9,见图2)显著升高。肝癌患者与肝硬化患者相比,其血样中代表NA2FB(一种两天线结构的岩藻糖基化N-糖)的峰(峰7,见图1)显著较低。肝癌患者与肝硬化、肝纤维化患者以及对照者相比,峰9与峰7取对数的比值更高。该比值在肝纤维化患者中保持恒定。
结果还显示,采用N-糖组水平检测肝癌的准确率与AFP相当。以上述对数比值-0.34为诊断肝癌的阈值,特异性为88%,敏感性为57%,与以AFP水平100 ng/ml为阈值的诊断效果相似。在上述结果中,用NA3FB与NA2FB峰值取对数的比值来区分HCC与肝硬化,准确率可达81%。该比值还能用来预测肿瘤分期。研究者将这个对数比值鉴别HCC与肝硬化的测试命名为GlycoHCCTest。
糖组检测与AFP联用提高HCC诊断准确率
研究者表示,在被AFP测试漏诊的肝癌患者中,这项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出50%的HCC病例。因此,将这两个测试联合使用,可以大大提高肝癌早期诊断的准确率。该方法可以让众多肝硬化患者接受常规、无创检测,帮助医师早期检测肝癌,并能够及时监测疾病发展。研究者目前正在评估该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考虑到目前肝癌的诊断水平,该结果将有积极意义。
据同时参加该项目的上海东方肝胆医院检验科高春芳教授介绍,人体内除了B淋巴细胞以外,肝脏是唯一负责糖基化的器官,因此,糖的变化情况能够反映肝细胞的功能。目前该结果还是在少量患者中得出的,如果能够在大量患者中得到验证,那么这将有可能改善肝癌的早期诊断情况。
高教授说,目前肝癌的早期诊断是肝癌治疗中的“瓶颈”,很多患者被诊断出肝癌时往往癌灶已发展到直径5 cm以上,这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早期诊断对肝癌的治疗效果非常关键。目前,临床上除了AFP之外,尚没有更好的诊断指标。高教授认为,目前这种糖组学检测的方法单独应用较AFP并没有明确优势,但是该检测与其他检测(如AFP、肝功能常用指标等)联用,将有望提高肝癌早期诊断的准确率。
相关链接
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网站介绍,目前在无症状肝癌患者中,确诊的主要方法不外乎触诊、血液检测、影像学检查(CT扫描、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和穿刺活检等。
法国学者Saffroy等近日发表综述文章,总结了目前筛查、诊断和随访肝细胞癌(HCC)的主要方法。(Clin Chem Lab Med 2007年7月19日在线发表)
对于无症状的肝硬化患者进行系统性HCC筛查十分必要,因为这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并及时开展治疗。在肝硬化患者中,推荐的筛查方法是超声检查与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相结合。但是AFP检测的筛查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因此近来有学者提出用其他肿瘤标志物来筛查HCC,如脱-γ-羧基凝血酶原(DCP)、AFP-L3 (AFP异质体)等。
目前,诊断肝硬化患者是否患有HCC可通过无创检测,如影像对比、AFP检测等方法来进行。当影像学手段无法达到目的时,还可以通过活检来诊断。治疗后,医师随访肿瘤是否复发是通过规律性AFP检测和影像检查来实施的。
Saffroy等最后指出,随着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将不断发现新的生物标志物,将能够更好地检测原发性肿瘤以及复发癌症。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肝病大三阳能转阴吗8351
- 02. 治疗小三阳的方法有哪些?10183
- 03. 乙肝病毒携带者要注意肝损伤13942
- 04. 甲肝大三阳的治疗和饮食7803
- 05. 乙肝大三阳的诊断标准有哪些?9331
- 06. 小三阳日常禁忌有哪些8078
热门阅读
- 01. 含糖软饮料 伤肝伤的很深!
- 02. 乙肝孕妈妈,要学会科学挑“食”
- 03. 常见的肝囊肿病因
- 04. 肝炎患者忌吃隔夜菜及油炸食品
- 05. 急性肝衰竭的病因
- 06. 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将有效提高肿瘤治疗水平
- 07. 保护肝脏可常吃葡萄
- 08. 缓解酒精肝的食谱
- 09. 肝功能检查内容有哪些 这四项试验一个不能少
- 10. 胆汁性肝硬化的饮食保养
图片推荐
预防肝癌的七字方针
预防肝癌的七字方针?肝癌是临床常见的、病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故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均应及时做好肝癌的防范措施,对此,肝病医院专家表示:要想有效预防肝癌,大家需做好“管水、管粮、防肝炎”。 预防肝癌的
产妇去世捐出心、肝、双肾、眼角膜挽回4人生命
4月16日下午1点30分,浙大一院2号楼6楼会议室,医院器官捐献办公室主任吴晓梁,向我们介绍了一位病人: 邵紫燕,21岁,一位双胞胎儿子的妈妈,因为妊娠急性脂肪肝引发的多功能器官衰竭和脑水肿,抢救无
熬夜会导致转氨酶升高吗?
晚上11点-凌晨1点,是肝脏排毒的时间。 当下,人们面临高负荷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加班、熬夜可谓是较为普遍,对于肝脏不好的患者来说,熬夜对病情是不利的,那熬夜会导致转氨酶升高吗?对此肝病专家给大家作出
肝移植成功率达95% 左半肝活体肝移植风险低
肝移植是针对终末期肝病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肝移植通常运用于发生严重肝脏良性疾病,比如肝硬化合并肝癌、肝硬化合并肝功能衰竭等,保守治疗已经无效而必须采取的治疗方法。活体肝移植已经普遍运用于临床,这
脂肪肝患者会出现疼痛的症状吗
患者咨询:脂肪肝患者会出现疼痛的症状吗? 专家回答:肝病医院专家指出脂肪肝患者会出现疼痛的症状吗?对此今天有著名肝病医院肝病专家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 肝病医院专家指出:脂肪肝患者会出现疼痛的症状吗
得了丙肝就得等死吗
得了丙肝就得等死吗?11月25日,安徽省卫生厅接亳州市卫生局报告,涡阳县丹城镇发生一起丙肝聚集性疫情,此前数天,涡阳县疫情值班人员在网报信息系统发现,丹城镇老天村丙肝病例发病超过往年水平,随即进行上报
恢复肝功能防止肝纤维化 中医治慢肝的特色与优势
慢性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在西医治疗上核苷类似物与干扰素存在病毒变异及不良反应较大等诸多问题。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中医药治疗乙型肝炎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美国的世界肝病权威汉斯
ABO 血型不合肝移植的研究进展
正常情况下,肝移植受者与供者的血型要相一致或相容时才能实施,但在临床上常会遇到捐赠者与受者 ABO 血型不一致的现象。为了增加供肝数量,人们开始考虑并开展 ABO 血型不合肝移植。目前,在紧急或供者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