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存在的问题与处理对策
与拉米夫定仅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复制过程的药理特点相比,干扰素α不仅能在HBV基因的复制、表达等多个环节发挥抗病毒作用,而且能够调动宿主的免疫功能,形成双重机制的抗病毒活性,故干扰素α抗病毒的效果较强,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抗-HBe血清学转换率较高,复发率较低,尤其是不易产生耐药性病毒变异,从而使干扰素α成为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但是,普通短效干扰素α易产生干扰素抗体,且因半衰期过短导致血药浓度水平反复波动,这些缺点影响了疗效。
长效干扰素即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α-2a通过聚乙二醇化作用,显着延长了半衰期,每周仅须注射1次,就可在肝内稳定地维持药物浓度的有效水平,且减少了干扰素抗体的发生,从而更有利于干扰素抗病毒疗效的发挥。2005年PEG-IFNα-2a获批准用于治疗乙型肝炎。但是,由于干扰素固有的不良反应等问题,导致其在抗病毒机制上的优势尚未能在临床上获得充分发挥。为了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最大程度地从干扰素治疗中获益,必须掌握如下原则。
1. 正确处理或规避不良反应
(1)选择正确的患者。有关抗HBV治疗的适应证,已见于其它相应文章。除此之外,鉴于PEG-IFN的“长效”特点,应当谨慎地规避其对不良反应处理的可能影响。所以,“正确的患者”是指其目前不存在使用干扰素的禁忌证(尤其是在血液系统、甲状腺、精神神经系统方面),也较少存在有出现这些禁忌证的潜在可能;以提高患者完成预期疗程的成功率,规避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
(2)不良反应须冷静处理,区别对待。
流感样反应虽然最为常见,但其发热、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等问题对症处理即可,且患者随干扰素的继续使用逐渐耐受。然而,对甲状腺功能、性格精神改变等方面则应重点观察。对促甲状腺素升高疑有桥本甲状腺炎可能,或精神严重抑郁的患者,均应立即停药。此外,干扰素可能抑制骨髓,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数减少是常见的不良反应,应当积极对待;由于一般是可逆性的,故处理亦须冷静。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往往见于用药2周~2个月内,3个月后则趋于稳定;故在使用干扰素的初期,应当每2~4周检测血象。若预防性地同时加用一两种升白细胞药物,有利于延缓白细胞数严重降低的发生。当治疗期间白细胞数下降时,只要中性粒细胞计数>1.0×10(9)/L,血小板计数>75×10(9)/L,可加强升白细胞、或升血小板药物的使用,同时严密监测血象。若能顺利度过用药的前3个月,则多能平稳度过整个疗程。但若白细胞计数<2.0×10(9)/L,或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或血小板计数<50×10(9)/L,则应果断停用干扰素。造血细胞刺激因子可以作用于造血干细胞,促进分化、增殖和成熟。其中,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主要刺激骨髓中性粒细胞分化、增殖及释放;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则主要作用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的较早阶段;而白细胞介素3 (IL-3)可以促进造血干细胞向血小板分化。因此,可考虑G-CSF、GM-CSF或IL-3用于粒细胞或血小板严重减少的患者。但是,上述药物所激发产生的多属新生细胞,尚不能立即充分具备成熟细胞的全部功能;且此类药物属于基因工程产品,也存在不良反应问题,使治疗进一步复杂化;并因其价格较高,增加治疗总成本。因此,除非确有必要,造血细胞刺激因子不宜轻易应用,更不应反复使用。
(3)减量或延长用药间隔的方法需要反思。
当以常规方法未能纠正干扰素的不良反应时,有人主张采用减量或延长干扰素用药间隔的方法,希望“拖捱过去”。目前,采用此种作法的不乏其人,但实际上并不可取。因为干扰素的疗效具有剂量相关性,在减量或延长用药间隔的同时,也削弱了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降低了疗效,延长了病程,而且也增加了治疗风险和费用。
(4)序贯疗法是干扰素扬长避短的用药策略。
1.持续有效地抑制HBV复制是学术界共识的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原则。为了充分发挥长效干扰素的药理优势,规避其不良反应,但又不中断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因应之道是抗病毒药物的序贯疗法。对于有适应证、无禁忌证的患者,笔者认为应首先使用PEG-IFNα-2a;当其使用一定时间后出现不良反应,且难以用常规方法纠正时,则立即暂时停药,并改用核苷类似物,以保持对HBV的抑制压力;同时,继续对不良反应进行处理。倘若该不良反应并非属于干扰素的绝对禁忌证(例如抑郁症等),待其一旦获得纠正后,可适时恢复PEG-IFNα-2a的用药。此种序贯轮换方式可以反复交替使用,简便而且安全,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抗病毒药物资源的各自优势,使干扰素能够扬长避短,让患者充分获益,最终实现对HBV的持续抑制甚至清除的目标。
2.足够的疗程:足够的疗程是保障有应答能力患者获益的基本条件,包括如下两个方面:第一,依据病情和患者的依从性,对无禁忌证的患者,选用干扰素治疗,若使用足够的疗程后无应答,则应及时换用适当的核苷类似物;但是,用药观察的时间应足够长才能做出适当的结论。例如,用PEG-IFNα-2a治疗HBeAg阴性患者,一般观察用药3个月的病情;HBeAg阳性者则应观察用药6个月的病情。第二,对于有应答的患者,应坚持用药1年(有的可能为一年半),以巩固疗效,减少停药后的复发率。对于采用序贯疗法的患者,干扰素的累计用药时间仍以1年为宜。在使用干扰素有应答的患者中,部分病例的HBeAg/抗-HBe血清学转换出现较迟,甚至可能在停药后才陆续出现,故不能在疗程未满时随意终止抗病毒治疗。
3.树立卫生经济学评估的观念:不良反应、注射给药、以及单剂药物的费用,有时是影响患者坚持干扰素用药信心的重要因素。不过,PEG-IFNα-2a具有明确的疗程;对于无效的患者,观察3~6个月,一般也可做出是否继续用药或换药的决策。与此相对照,拉米夫定由于血清学转换率低,复发率较高,疗程往往较长,甚至长达数年;而且存在停药复发后病情更重的可能性等,致使临床上难以确定核苷类似物的停药时机和疗程终点。因此,从投入/产出效益角度进行评估分析,患者使用PEG-IFNα-2a的最终获益可能优于使用核苷类似物。换言之,在卫生经济学的基础上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做出医疗决策,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单位:610041 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人类疾病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流鼻血有可能是肝病吗?12938
- 02. 脂肪肝患者可以怀孕不要放弃12670
- 03. 感冒用错药也会伤肝?这些伤肝的举动你有过吗?10328
- 04. 六岁小孩竟得脂肪肝 脂肪肝防治别步入误区11073
- 05. 脂肪肝并非仅仅是肝病 纠正脂肪肝认知6误区13866
- 06. 乙肝五项指标转阴好不好?8755
热门阅读
- 01. 多喝牛奶或可降低肝癌 食欲明显减退当心肝癌
- 02. 这种脂肪肝会变成肝癌 大肚男人要小心
- 03. 肝血管瘤的具体护理
- 04. 肝纤维化需要做哪些检查?肝纤维化有年轻化趋势
- 05. 肝血管瘤晚期有什么表现
- 06. 如何做酒精肝的鉴别诊断
- 07. 乙肝小三阳患者能当兵吗?
- 08. 导致肝硬化的九种病因
- 09. 不惧怕耐药现象 不期望过高——乙肝抗病毒治疗两要点
- 10. 肝好眼睛就好 肝脏与健康息息相关
图片推荐
食欲不振是怎么回事
昨天有网友咨询:食欲不振是怎么回事?这位网友说最近几天自己一直吃不下去饭,对平时喜欢的食物也没有胃口,有时候还觉得口干,没力气……这位网友咨询说担心自己得了什么病,想知道食欲不振是怎么回事?食欲不振是
肝病:发病隐秘的健康杀手
我最近总感觉腹部不舒服,人很疲惫,一点力气都没有。到吃饭的时候不想吃,还总恶心,看到油腻的一点食欲都没有,动不动拉肚子,小便黄。这是怎么回事? 前些天,笔者去采访内科中医时,聊得正起劲,一位患者刚好
爹爹喝酒喝得肝硬化胃出血 住院时还要将酒藏病床下
知道喝酒会伤身,但酒龄已有40年的刘先生却已无法自拔,甚至把喝酒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前日,当他因为肝硬化和胃出血而送进医院抢救时,跟医生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快点救救我,你不救我我就没法喝酒啦! 62岁
妊娠伴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严重性
妊娠伴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严重性!这是很多妊娠妇女多担心的问题,也是很多妊娠妇女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帮助患者以及家属排忧解难下面请肝病医院专家为大家做详细的解答和具体的分析: 首先对母体的影响:发生在妊
深圳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低于1%
据深圳市疾控中心介绍,深圳儿童乙肝流行得到较好控制,目前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降至1%以下。 我国是乙肝大国,乙肝疫苗诞生前,HBsAg携带率约为10%,即每10人就有1个乙肝携带者;深圳HBs
暴走能治疗脂肪肝吗?
有患者咨询:我是一个脂肪肝患者,在电视上看见过一个妈妈为了把肝移植给孩子,通过半年的暴走治好了脂肪肝,被称为“暴走妈妈”,我想请问专家,暴走能治疗脂肪肝吗?针对患者的疑问,我们特邀肝病医院常务副院长庄
多学科协作 为肝癌病人量身打造最适合的诊疗方案
广东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肝病发展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是许多肝病患者担忧的问题,据统计,临床上有80%的肝癌都是从乙肝发展而来的。肝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到医院就诊的病人多数是肝癌晚期,
春季养肝护肝
春节养肝护肝正当时,五行中春季属木,对应肝脏,所以春季正是养肝护肝的时节,那么春季养肝护肝吃什么好呢?肝病医院专家介绍:春季养肝护肝饮蒲公英水养生败肝火。 春季养肝护肝:饮蒲公英水养生败肝火 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