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存在的问题与处理对策
与拉米夫定仅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复制过程的药理特点相比,干扰素α不仅能在HBV基因的复制、表达等多个环节发挥抗病毒作用,而且能够调动宿主的免疫功能,形成双重机制的抗病毒活性,故干扰素α抗病毒的效果较强,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抗-HBe血清学转换率较高,复发率较低,尤其是不易产生耐药性病毒变异,从而使干扰素α成为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但是,普通短效干扰素α易产生干扰素抗体,且因半衰期过短导致血药浓度水平反复波动,这些缺点影响了疗效。
长效干扰素即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α-2a通过聚乙二醇化作用,显着延长了半衰期,每周仅须注射1次,就可在肝内稳定地维持药物浓度的有效水平,且减少了干扰素抗体的发生,从而更有利于干扰素抗病毒疗效的发挥。2005年PEG-IFNα-2a获批准用于治疗乙型肝炎。但是,由于干扰素固有的不良反应等问题,导致其在抗病毒机制上的优势尚未能在临床上获得充分发挥。为了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最大程度地从干扰素治疗中获益,必须掌握如下原则。
1. 正确处理或规避不良反应
(1)选择正确的患者。有关抗HBV治疗的适应证,已见于其它相应文章。除此之外,鉴于PEG-IFN的“长效”特点,应当谨慎地规避其对不良反应处理的可能影响。所以,“正确的患者”是指其目前不存在使用干扰素的禁忌证(尤其是在血液系统、甲状腺、精神神经系统方面),也较少存在有出现这些禁忌证的潜在可能;以提高患者完成预期疗程的成功率,规避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
(2)不良反应须冷静处理,区别对待。
流感样反应虽然最为常见,但其发热、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等问题对症处理即可,且患者随干扰素的继续使用逐渐耐受。然而,对甲状腺功能、性格精神改变等方面则应重点观察。对促甲状腺素升高疑有桥本甲状腺炎可能,或精神严重抑郁的患者,均应立即停药。此外,干扰素可能抑制骨髓,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数减少是常见的不良反应,应当积极对待;由于一般是可逆性的,故处理亦须冷静。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往往见于用药2周~2个月内,3个月后则趋于稳定;故在使用干扰素的初期,应当每2~4周检测血象。若预防性地同时加用一两种升白细胞药物,有利于延缓白细胞数严重降低的发生。当治疗期间白细胞数下降时,只要中性粒细胞计数>1.0×10(9)/L,血小板计数>75×10(9)/L,可加强升白细胞、或升血小板药物的使用,同时严密监测血象。若能顺利度过用药的前3个月,则多能平稳度过整个疗程。但若白细胞计数<2.0×10(9)/L,或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或血小板计数<50×10(9)/L,则应果断停用干扰素。造血细胞刺激因子可以作用于造血干细胞,促进分化、增殖和成熟。其中,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主要刺激骨髓中性粒细胞分化、增殖及释放;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则主要作用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的较早阶段;而白细胞介素3 (IL-3)可以促进造血干细胞向血小板分化。因此,可考虑G-CSF、GM-CSF或IL-3用于粒细胞或血小板严重减少的患者。但是,上述药物所激发产生的多属新生细胞,尚不能立即充分具备成熟细胞的全部功能;且此类药物属于基因工程产品,也存在不良反应问题,使治疗进一步复杂化;并因其价格较高,增加治疗总成本。因此,除非确有必要,造血细胞刺激因子不宜轻易应用,更不应反复使用。
(3)减量或延长用药间隔的方法需要反思。
当以常规方法未能纠正干扰素的不良反应时,有人主张采用减量或延长干扰素用药间隔的方法,希望“拖捱过去”。目前,采用此种作法的不乏其人,但实际上并不可取。因为干扰素的疗效具有剂量相关性,在减量或延长用药间隔的同时,也削弱了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降低了疗效,延长了病程,而且也增加了治疗风险和费用。
(4)序贯疗法是干扰素扬长避短的用药策略。
1.持续有效地抑制HBV复制是学术界共识的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原则。为了充分发挥长效干扰素的药理优势,规避其不良反应,但又不中断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因应之道是抗病毒药物的序贯疗法。对于有适应证、无禁忌证的患者,笔者认为应首先使用PEG-IFNα-2a;当其使用一定时间后出现不良反应,且难以用常规方法纠正时,则立即暂时停药,并改用核苷类似物,以保持对HBV的抑制压力;同时,继续对不良反应进行处理。倘若该不良反应并非属于干扰素的绝对禁忌证(例如抑郁症等),待其一旦获得纠正后,可适时恢复PEG-IFNα-2a的用药。此种序贯轮换方式可以反复交替使用,简便而且安全,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抗病毒药物资源的各自优势,使干扰素能够扬长避短,让患者充分获益,最终实现对HBV的持续抑制甚至清除的目标。
2.足够的疗程:足够的疗程是保障有应答能力患者获益的基本条件,包括如下两个方面:第一,依据病情和患者的依从性,对无禁忌证的患者,选用干扰素治疗,若使用足够的疗程后无应答,则应及时换用适当的核苷类似物;但是,用药观察的时间应足够长才能做出适当的结论。例如,用PEG-IFNα-2a治疗HBeAg阴性患者,一般观察用药3个月的病情;HBeAg阳性者则应观察用药6个月的病情。第二,对于有应答的患者,应坚持用药1年(有的可能为一年半),以巩固疗效,减少停药后的复发率。对于采用序贯疗法的患者,干扰素的累计用药时间仍以1年为宜。在使用干扰素有应答的患者中,部分病例的HBeAg/抗-HBe血清学转换出现较迟,甚至可能在停药后才陆续出现,故不能在疗程未满时随意终止抗病毒治疗。
3.树立卫生经济学评估的观念:不良反应、注射给药、以及单剂药物的费用,有时是影响患者坚持干扰素用药信心的重要因素。不过,PEG-IFNα-2a具有明确的疗程;对于无效的患者,观察3~6个月,一般也可做出是否继续用药或换药的决策。与此相对照,拉米夫定由于血清学转换率低,复发率较高,疗程往往较长,甚至长达数年;而且存在停药复发后病情更重的可能性等,致使临床上难以确定核苷类似物的停药时机和疗程终点。因此,从投入/产出效益角度进行评估分析,患者使用PEG-IFNα-2a的最终获益可能优于使用核苷类似物。换言之,在卫生经济学的基础上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做出医疗决策,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单位:610041 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人类疾病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千万别信乙肝快速“转阴”说12154
- 02. 肝功能正常也会患肝癌!这个人群一定要当心!9032
- 03. 出现黄疸 就是肝炎吗?10165
- 04. 乙肝五项指标转阴好不好?8845
- 05. 肝病误区:少量饮酒也伤肝吗?9044
- 06. 走出乙肝性爱3误区 乙肝“性”福不再是问题9941
热门阅读
- 01. 慢性肝炎可导致哪些疾病
- 02. 酒精肝有危险的并发症 营养不良可引发酒精肝
- 03. 乙肝病情加重的症状是什么?
- 04. 肝腹水能好吗?
- 05. 眼睛发黄是乙肝症状吗?什么原因导致的?
- 06. 乙肝的传染性有多大?
- 07. 甲肝如何预防?
- 08. 乙肝的预防要做好哪些准备
- 09. 不同时期肝腹水患者症状表现
- 10. 什么是慢性乙型肝炎的规范治疗
图片推荐

肝病专家侯金林: 妊娠后期母亲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母婴传播毫无作用
专家介绍:侯金林,男,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担任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传染病杂志等国内外12家杂志副总编。主要从

一对换肝人,牵手共人生
医务人员向换肝康复喜结连理的新郎杨木水(左二)和新娘吴方芹(左一)祝贺新婚 换肝康复的杨木水(右)和吴方芹欣喜地领到了结婚证书 26岁的杨木水是福建省将乐县余坊乡张都村人,因晚期肝硬化腹水于200

肝功能能否查出肝癌?
肝功能能否查出肝癌?肝功能是临床常用的检测项目之一,常规体检中就包括,为此不少人都认为“肝功能还可排查恶性肿瘤”,这种认识到底正不正确?肝功能能不能查出肝癌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肝功能能否查出肝癌?

庄辉:中国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低于1%
昨日,家庭医生在线在第五届福瑞肝纤维论坛上访问了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庄辉教授。在采访过程中得知,今年5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证实我国目前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低于1%。庄辉院士表示,目

英国发起铁肝挑战 短时间饮大量烈酒简直花样作死
英国发起铁肝挑战,挑战者需要在短时间内喝下大量烈酒,目前该挑战已引起安全性上的热烈讨论。短时间饮大量烈酒简直花样作死! 据英国《每日邮报》3月30日报道,目前,英国一位用户名为斯卡特之刃(Skat

爹爹喝酒喝得肝硬化胃出血 住院时还要将酒藏病床下
知道喝酒会伤身,但酒龄已有40年的刘先生却已无法自拔,甚至把喝酒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前日,当他因为肝硬化和胃出血而送进医院抢救时,跟医生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快点救救我,你不救我我就没法喝酒啦! 62岁

肝病医院创始人耿兰书授课《治疗肝硬化、脾肿大、门脉高压、大量胸腹水的用药体会》
为进一步提高医院医疗质量,肝病医院创始人耿兰书院长,百忙之中精心准备,制作了《治疗肝硬化、脾肿大、门脉高压、大量胸腹水的用药体会》的专题课件,6月25日下午对医院职工进行了培训,副院长刘敏,职能、业务

肝病患者吃元宵注意什么
肝病患者吃元宵注意什么?元宵节快到了,吃元宵是元宵节重要的习俗之一,主要祈求全家团团圆圆。为求元宵好吃润口,元宵中多半加入过多的糖分及油脂(猪油),以现代营养学的观点来看,过量摄取这些成分,将对人体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