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丙肝需注意四点 需重视保证输血安全
根据最近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丙肝患者的人数还是不少的,许多人深受丙肝的困扰。那到底有哪些预防丙肝的方法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预防丙肝的方法。
目前常见的预防丙肝的方法有:
第一,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提高防范意识。不要随便扎耳朵眼、文身、文眉、文眼线。如果家庭成员或同事中有人得了丙肝,不要紧张。只要不共用牙刷、牙杯、牙签、剃须刀等卫生用具,完全可以预防丙肝。托儿和餐饮业加强卫生管理,严格消毒食具、用具,幼儿实行一人一巾一杯。如果丙肝病毒感染者出血,应该用消毒剂擦干净,不要污染他人的用品。
第二,继续强制推行对献血员和器官捐献者做丙肝病毒抗体(抗-HCV)筛查也是预防丙肝的方法之一,必须是阴性者才能献血或捐献器官。所有血液和血液制品一定要保证没有丙肝病毒的存在,不可将血液当补品随意输入,也不可输入献血者刚抽出的鲜血。
第三,夫妻如果计划要小宝宝时,为了预防丙肝在怀孕前双方最好做一次丙型肝炎病毒标准物检查。如在母亲进入围产期时查出阳性,也要尽可能地降低母婴传播的危险性。婴儿出生后2-6个月,要检查两次HCV-RNA。
第四,预防丙肝还要取缔非法采供血,要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不能乱输血。需要输血者应采用正规血液中心供应的血液和血制品。尽量减少输血,可输可不输的血,尽量不输。国外资料表明,输志愿供血者的血,丙肝发病率为5%-13%,而接受职业供血者的血,丙肝发病率高达25%-51%。
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所以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做好丙肝的预防工作。除了上述的预防方法,还需要注意下面的预防方法。
1、医疗单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医疗器具严格消毒。
2、对不能戒毒的静脉药瘾者,劝其尽量以非注射途径代替注射途径给药,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3、严格筛选献血员,避免高危人群献血。
4、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胎盘及分娩传播,对丙肝病毒RNA阳性的母亲,妊娠期间应避免穿刺操作,分娩时尽量减少胎儿和新生儿接触母血的机会;抗病毒药物应在妊娠前使用。
5、提倡单一性伴侣,有性乱史者应定期检查,加强管理;建议丙肝患者的配偶或性伴侣用保险套;向青少年普及丙肝预防知识。
6、丙肝可在家庭内传播,家庭成员间应避免共用剃须刀、牙刷、牙膏及理发用具等,但共同用餐、同用食具一般并无传染危险。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慢性肝病中医情绪调治11837
- 02. 丙肝伤害大 易导致肝硬化和肝癌10266
- 03. 脂肪肝的调养5个要点 8种食物对抵抗脂肪肝9211
- 04. 预防肝硬化生活常识8241
- 05. 肝炎在生活中的几大禁忌9237
- 06. 远离肝癌从生活细节做起 科学预防注意三点13379
热门阅读
- 01. 别让自己走进脂肪肝!
- 02. 主要的肝硬化的病因有哪些
- 03. 肝病患者切勿熬夜守岁 节假日期间充足睡眠很重要
- 04. 肝腹水患者的好粥之道
- 05. 干细胞的治疗费用是多少?
- 06. 小三阳的四个治疗措施
- 07. 酒精肝会传染吗?
- 08. 脂肪肝患者适度吃肉有好处
- 09. 脂肪肝易诱发恶性肝病 抵制5大美食防治脂肪肝
- 10. 乙肝治疗的四座迷宫
图片推荐
乙肝孕妇应如何选择分娩方式?
生育一个健康可爱的宝宝是每一个女性的心愿,而对于乙肝患者来说,更是如此。那么,乙肝孕妇应如何选择分娩方式?乙肝孕妇选择哪种分娩方式较为安全?对此,我们特邀肝病医院专家来详细解答。 乙肝孕妇应如何选择
跟踪“乙肝歧视”第一案:“乙肝”携带者的难题
张先著肩负着众多“战友”的希望。 周伟的法律援助,使他得到了众多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尊敬和感激。不必知道他们的名字,不必看到他们的面孔,“肝胆相照”网站的网友们形成坚固的联盟,为维护1.2亿乙肝病毒感染者
孕妇能接种乙肝疫苗吗?
众所周知,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感染乙肝的最有效的方法,体内没有乙肝抗体的人都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那么,孕妇能接种乙肝疫苗吗?孕妇接种乙肝疫苗对胎儿会不会有什么影响?对此,我们请肝病医院专家来详细解答。
哪些原因会导致小便发黄
哪些原因会导致小便发黄?导致小便发黄的原因很多,有的是病理上导致的,有的是因为生理上导致的,具体哪些原因会导致小便发黄,下面请肝病医院专家为大家做详细解答: 1.水喝少了引起的尿黄,尿液浅黄是因为尿
部分白领运动太盲目 拼命减肥竟减出脂肪肝
健身已成为沪上白领的生活方式,五成白领每周锻练,与此同时太随意或太过度也成为白领运动最突出问题。目前,仁济医院正与上海体育大学合作,酝酿推出体适能测试和运动管理项目,为白领运动体检。 两成白领盲目运
如何减少乙肝母婴传播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 彭劼 近年来广泛推行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在我国作为计划免疫工程,对所有新生儿实行乙肝疫苗主动免疫。从人群感染率分布看,15岁以下少年儿童HBV感染率明显下降。然
当心!药物伤肝会“潜伏”
提起肝病,很多人会想到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病,但临床上,我们也常遇到因服药不当引起肝损伤的案例。最近,我们科就收治了一位因服中药不当,诱发亚急性肝衰竭的64岁女性患者。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希望大家
乙肝转肝硬化如何判断?
乙肝转肝硬化如何判断?因乙肝治疗、护理不当,是可以向肝硬化转化的,故在临床“乙肝转肝硬化如何确诊”一直都备受大家关注,那乙肝转肝硬化如何判断呢? 乙肝转肝硬化如何判断?专家表示:乙肝转肝硬化,大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