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女性如何选择避孕方法?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9.1.6
浏览:
8894次
肝病女性最适宜的避孕方法是使用避孕套、阴道隔膜及外用避孕药膜来避孕。这些外用工具基本上不会对使用者带来任何伤害,同时避孕效果也不错。
一位在汉打工的李女士来信说:前些天我恶心、发烧,到医院一查是得了甲肝。请问像我们这样经常在外边吃饭的人怎么预防肝炎,如甲肝、乙肝、戊肝等?
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是急性患者和隐性患者。病毒主要通过粪便排出体外,自发病前2周至发病后2~4周内的粪便具有传染性,而以发病前5天至发病后1周最强,潜伏后期及发病早期的血液中亦存在病毒。唾液,胆汁及十指肠液亦均有传染性。
专家答:肝炎中的甲肝、戊肝均属于粪口传播,病毒污染了食物,健康人食用后,如果抑抗力低下,就会感染而发病。
甲肝在冬天是高发季节,潜伏期一般为一个月左右;戊肝多发生在雨季,但其他季节也有发病,潜伏期限为2~9周。两种肝炎都是在潜伏期和急性初期有较强传染性。发病初期表现为:发烧、全身乏力、恶心、呕吐继而出现皮肝、巩膜(白眼球)黄染,尿如浓茶。
为了预防病从口入,建议要注意饮食卫生,在聚餐时用公筷、公勺,最好实行分餐制。
在外就餐一定要选择卫生条件好的餐馆。家里的碗、筷也要经常用0。2%的“84”消毒液浸泡5分钟或用开水煮沸20分钟,这样就能杀死病毒。“病从口入”是妇孺皆知的道理,千万不能肚子一饿把最普遍的道理抛到九霄云外去。
更多肝病文章推荐:
肝病孕妇怀孕期间如何过性生活?
肝病患者性生活频率应该多少?
对房事了无“性趣”是不是肝病惹的祸?
上一篇:警惕药物性肝炎就在你身边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合理摄入树莓等水果可预防肝癌 饮绿茶也有效11282
- 02. 转氨酶居高不下 找准病因对症治疗8019
- 03. 如何预防肝病出现复发情况?预防肝病复发的保健措施9434
- 04. 肝癌要如何预防?盘点生活中预防肝癌的方法8476
- 05. 夏季如何预防甲肝 注意餐具茶具卫生是关键12682
- 06. 这7个坏习惯很伤肝 快看看你常做的有哪些!11197
热门阅读
- 01. 轻度脂肪肝能恢复吗?脂肪肝要控制每日热量
- 02. 肝炎患者饮食须知
- 03. 乙肝感染后不治疗会发展成肝硬化?
- 04. 你知道酒精肝的并发症吗?
- 05. 年轻白领成脂肪肝新宠
- 06. 肝血管瘤三大危害
- 07. 体重减轻是肝硬化早期多见症状 警惕肝硬化早期的8个信号
- 08. 肝炎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 09. 丙肝都有哪些先兆症状 右上腹出现不适要小心
- 10. 专家提示:健康杀手丙肝潜伏长无疫苗预防(图)
图片推荐
生活中三类伤肝食物需慎用
生活中三类伤肝食物需慎用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解毒器官,我们吃的食物和药物都是通过肝脏进行解毒代谢的,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注意饮食就会增加肝脏的解毒负担,因此生活中三类伤肝食物需慎用,下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
怎样鉴别黑心医院?
近些年来,医疗骗子比较多,不少患者由于急病乱投医,没有选择正规的医院去治疗,而被黑心医院所坑骗,不但病没治好,还被诈光了钱财。因此,为了提高患者的防范意识,谨防被骗,肝病医院给大家介绍几种辨别黑心医院
家有乙肝患者应注意什么?
家有乙肝患者应注意什么?众所周知,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因此,当家中油乙肝患者时,应积极做好预防措施,避免感染乙肝。那么,到底,家有乙肝患者应注意什么?对此,我们请肝病医院专家来详细
肝痛是什么原因?
网友咨询:我是乙肝患者,最近这段时间总感觉肝痛,是不是病情严重了,会不会是肝癌呀?肝痛是什么原因?针对网友提出的问题,我们请肝病医院的焦主任为我们详细解答。 焦主任告诉我们,肝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脾大的危害?
脾大的危害?脾大可谓是临床常见体征之一,且绝大多数都是由某种疾病造成的,故大家及时了解“脾大有何危害”,对疾病的自我重视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那脾大的危害有哪些呢? 脾大的危害?肝病医院专家表示:脾大
侨康丙肝公益诊疗活动 新药及检查免费送 助力丙肝患者康复在行动
丙型肝炎病毒(HCV)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8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
80后小伙肝肿大到顶半个肚子
一顿能喝13瓶啤酒,还能连着喝好几顿,因为常年饮酒,一名32岁的白领患上了酒精肝和肝腹水,肝大到医生都头一次见,医生提醒,饮酒能刺激和损害肝脏导致干细胞坏死,肝炎患者只要不痊愈就应该终生戒酒。 32
庄辉:乙肝病毒携带者当幼师不会对孩子构成威胁
对于允许乙肝携带者当幼儿园老师这个规定,庄辉院士明确表示赞同。即使幼儿园老师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也不可能通过血液、母婴和性进行乙肝病毒传播,对幼儿园的孩子不会构成威胁。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