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黄疸型肝炎的原因有哪些?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9.1.6
浏览:
7877次
溶血性黄疸<85.5μmol/L肝细胞性黄疸17.1-171μmol/L不完全梗阻性黄疸为171-265μmol/L完全梗阻性黄疸通常>342μmol/L总胆红素、结合及非结合胆红素升高程度判断黄疸类型,若STB增高伴非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提示为溶血性黄疸,总胆红素增高伴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为胆汁淤积性黄疸,三者均增高为肝细胞性黄疸CB(结合胆红素)UCB(非结合胆红素)临床意义:根据CB与STB比值,可协助鉴别黄疸类型,如CB/STB<20%提示溶血性黄疸,20%-50%之间为肝细胞性黄疸,比值>50%为胆汁淤积性黄疸。某些肝胆疾病的早期,肝炎的黄疸前期之黄疸型肝炎,失代偿肝硬化、肝癌等,30%-50%患者表现为CB增加,而STB正常
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乙型肝炎病人的肝脏受损,并不是乙型肝炎病毒在肝细胞内繁殖的直接结果,而是机体的免疫反应造成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后,可激发机体产生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各种细胞免疫反应和体液免疫反应,并激发自身免疫反应引起免疫调节功能紊乱。机体的这些免疫反应,可清除已感染病毒的肝细胞,又可引起肝细胞的损伤,造成不同类型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转归。
幼儿时感染HBV,常常因免疫功能不健全,而缺乏上述的免疫反应,造成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态或慢性肝炎。成年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多数患者病毒是可以通过上述免疫反应,引起急性肝炎的症状,同时清除肝炎病毒的。
上一篇:乙肝患者要加倍小心肝硬化
下一篇:引起药物性肝病的药物有哪些?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要怎样预防乙肝的危害加重?生活调理预防乙肝五原则7639
- 02. 肝病与亚健康有关 4个坏习惯会导致肝病!7729
- 03. 肝炎患者的护理措施有哪些?对于肝炎的有效预防护理11721
- 04. 性生活指南:乙肝患者如何过性生活?10245
- 05. 生吃小葱易致肝炎 戊肝源头也可能是生葱11480
- 06. 专家教你预防酒精肝10694